八年级语文导学案莲文化的魅力

发布 2023-01-07 20:15:28 阅读 9852

“莲文化的魅力”语文综合性学习课导学设计。

主备:李小玲万储章明小堂。

活动目标】1.通过对莲的各种知识的搜集、整理、**,培养学生处理各类信息的能力。

2.通过学生各种形式的**性活动,揭开莲文化的神秘面纱,了解莲与生活、文学艺术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事物的兴趣。

3.积累有关莲的诗文名句,培养对文学作品的初步理解、欣赏能力。

课前准备】指导学生以八人学习小组为单位,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与特长,有分工、有合作地从莲与科学知识、莲与现实生活、莲与文学艺术等方面去搜集、整理和**。提示可从下面几个方面搜集、整理材料:

(1)莲的名称(含学名、别名、美称等)

(2)莲的历史、品种。

(3)莲的美食和药用。

(4)莲的名胜古迹。

(5)莲的诗文、故事、传说。

(6)莲与佛教的关系,与民俗文化的关系。

(7)结合对莲的观察与欣赏以及积累的材料,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或出手抄报,或制作幻灯片,或制作网页,来展示集体的成果。

课堂展示】一、导入:(3分钟)

幻灯片循环**莲花的**,背景**为《江南采莲曲》

二、展示交流:(40分钟)

(一)环节一:荷香初嗅――访莲(5分钟)

请第一个小组来展示他们设计的“走进莲的世界”。

一名同学作为研究莲的专家,介绍莲的科学知识(比如莲的名称与历史,莲与佛教的关系,莲的品种,有关莲的美食和药用价值,赏莲的名胜古迹等)

教师小结鼓励。

(二)环节二:莲之花语――赏莲(30分钟)

1.第二小组主要介绍民俗文化中“莲”的形象与寓意。(初步体味莲在生活与民俗中的地位)

如:中国古代民间就有春天折梅赠远,秋天采莲怀人的传统。在中国花文化中,莲花是各种建筑装饰、雕塑工艺及生活器皿上最常用的图案纹饰和造型。

在民俗中,中国有许多与莲有关的话语,如并蒂莲。

2.制作网页的小组主要向同学们展示网页中的两个亮点:一是“诗词名篇赏莲花”,充分利用了网络大容量的优势,精选了丰富的写莲诗句。

如: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

重湖叠瓛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望海潮》柳永。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山东济南大明湖铁公祠的楹联。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西洲曲》

3、幻灯片出示教师范例:我是周敦颐笔下的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我在世俗污浊中独善其身。

请同学们依照教师的句子,调动诗词积累,写出一个句子。

我是笔下的莲引用诗句),我 (象征意义)。

学生结合自己搜集到的写莲的诗文及对于作品的理解感悟,写句子。交流:

例:(1)我是李白笔下的莲,“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我质朴而高洁。

(2)我是杨万里笔下的莲,“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我带给人们无限的生机,给他们以美的享受。

(三)环节三:有伊若莲――悟莲(5分钟)

八年级语文导学案

黄官寨实验学校导学案。学科 语文年级 八年级课题 桃花源记。时间 2012 9 15主备人朱晓兰教研组长审核。一 目标导航 1 有感情地朗读 背诵课文。2 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3 认识作者通过描写 世外桃源 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二 重点 难点 1 根据渔人的行踪,理清课文...

八年级语文导学案

黄官寨实验学校导学案。学科 语文年级 八年级课题 核舟记。时间 2012 9 15主备人朱晓兰教研组长审核。一教学目标。1 了解作者及相关知识。2 学习生字,熟读全文。3 在掌握重点词语的基础上初步理解文章内容。二 重点 难点 1掌握字音,熟读全文。2 借助书下注释独立疏通文义。三学习过程。一 自学...

八年级语文导学案

八 班姓名学号评价。课题 散步 学习目标 1 流利诵读课文。2 理解课文主旨。3 揣摩词句含义。基础学习1 一 朗读课文 检查预习 1 指名三位同学,分别读课文1 3节,4 6节,7 8节。2 学生相互评价。提示 从字音的准确 语气 语调 语速等角度综合评价 二 速读课文 了解内容 理解主旨 1 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