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语文导学案

发布 2020-03-13 22:02:28 阅读 2779

3.我的第一本书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积累本课生字新词,熟读课文。

2、体会本文所表现出来的父子情、同学情、童年的乐趣以及在极其苦难的生存条件和学习环境下苦苦挣扎的一段生活历程。课前导学(1)注音。

迢迢()晾晒()掺和()(马鬃()泪水盈眶()(哄堂大笑()挎着()(2)释义。

迢迢:挥之不去:

掺和:磨磨蹭蹭:哄堂大笑:

3)默读课文,能复述“第一本书”的故事。

拓展**。1、阅读课文后,你认为“我的第一本书”指的是什么?

2、当父亲听说我把那一本书给了同学时,为什么“深深地叹着气”?结合上下。

文说说我的父亲一位怎样的人?

3、父亲说:“元贞比你有出息”。父亲为什么这样说?后来元贞却以做小买卖为生,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从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4、我把父亲补全的装订好的课本送给元贞的时候,两人会有怎样的对话?请你想象一下,揣摩人物的心理,写一段话。

3.我的第一本书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1.通过品评含意丰富的语句,养成正确的语感。

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第一本书”的深刻含义。课前导学。

1、“我真应当为它写一本比它还厚的书,它值得我用崇敬的心灵去赞美”。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

2、“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这里的“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指的是什么?

拓展**1、对照乔元贞和“我”的命运,你有什么想法?

2、第一本书不同寻常的经历是作者终身的财富。的确,恰如一位哲人说:“生活是一所大学,无论其中是不幸,还是喜悦,那都是记忆中挥之不去的风景。

我们只要用心去体悟,亮色总是会有的,而且是扩展着的。”这难道不是人生的本色吗?在感悟了第一本书承载的苦难生活和人间温情及生命乐趣之后,请同学们用一句话写出你对生活的人生的感悟。

4.列夫·托尔斯泰。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

、了解作家及托尔斯泰。2、学习文章细致的肖像描写。课前导学。

1、列夫·托尔斯泰是世界文学史上的巨匠,作为中学生应当有所了解,请利用图书或网络,从生平、思想、代表作品几个方面查找资料,摘录在下面。2、从生平、代表作品和写作托尔斯泰传记缘由方面搜集斯蒂芬·茨威格的资料,摘录在下面。

3、读准下列加点汉字的音或完成四字短语填空。

黝()黑滞()留禁锢()甲胄()锃()亮炽()热广袤()长髯()粲()然一绺()制()造藏()纳()郁郁()欢()立()群正()危坐()首()眉()诚()诚()无可()疑()然失色广()无()拓展**。

八年级下语文导学案

1 藤野先生。鲁迅。1 导入新课 2 检查预习情况。1 读准下列加点字的注音。驿站 教诲 系住芦荟 瞥见畸形 匿名诘责 绯红杳无消息 深恶痛疾 油光可鉴 2 解释词语。宛如绯红。油光可鉴驿站。掌故不逊。诘责杳无消息。瞥见。3 介绍作者情况及时代背景。4 阅读课文,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讨论下面的问题,...

八年级 下 导学案

1.4一元一次不等式 1 一 学习目标 1 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2 会解简单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并能在数轴上表示其解集。二 学习重难点。1 重点 会解简单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并能在数轴上表示其解集。2 难点 感知不等式 方程的内在联系与区别。三 学习过程 自主 阅读教材p14 15的内容,仿照例题...

八年级语文下《组歌》导学案

10 组歌 导学案。课型 主备 执教审核人 班级 组名 姓名使用时间 教师寄语 热爱自然 敬畏生命。让我们的生命更精彩。学习目标 1 掌握生字词文学常识。2 品析文中意味深长的语句,理解诗中多样化的拟人手法。3 学习文章优美的语言中内含丰富的哲理。4 感悟诗作闪烁着的理性光辉,热爱自然 敬畏生命。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