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二节细菌教学设计1新人教版

发布 2023-01-01 19:41:28 阅读 4232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撰写人。时间。

一、教学目标1.描述细菌的主要特征。

2.通过与动植物细胞的比较,推测细菌的营养方式。

3.通过了解细菌发现的过程和巴斯德实验,认同科学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

二、教材分析1.教材内容分析。

细菌是生物界中一类重要的生物,了解细菌有利于更好地认识生物世界。教材通过细菌发现的过程,阐明了科学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这一观点。通过介绍巴斯德实验,对学生进**感教育:

科学的新发现是建立在缜密的思维和精细的实验基础上的。细菌的个体很小,观察它的形态需要在高倍显微镜和电镜下才能观察到,教材通过《观察与思考》让学生了解了细菌结构。与动植物细胞相比较,细菌突出的特征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此外,细菌没有叶绿体,这就决定了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细菌靠**生殖,细菌的快速繁殖和形成芽孢等特点,使其几乎无处不在。

2.教学重点。

细菌的形态;细菌的结构特征及营养方式;细菌的生殖。3.教学难点。

巴斯德实验的理解;细菌的结构及其与动植物细胞的比较;细菌的生殖及分布广的原因。

4.课时安排:1课时。

三、教学准备。

准备细菌的形态、结构等**资料,cai课件,显微镜,细菌永久涂片。四、教学策略。

1.教学策略和方法建议本节课的导入可以这样设计:

首先从显微镜的作用入手,进而引出显微镜的发明对认识微小生物具有重要意义;然后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产实践,使学生对这“熟悉但不了解”

的细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最后**一段与细菌有关的录像或引用各种**上对细菌的最新报道等,引入新课。

在学习显微镜的发明和巴斯德实验时,要注重对学生进**感教育。在观察细菌的形态时,教师可有目的的介绍一些与学生身体健康有关细菌,如肺炎球菌、大肠杆菌等。

在进行观察与思考活动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对比细菌与动植物细胞的区别,描述出细菌的基本结构特征。同时要让学生在讨论中交流对细菌营养方式的推测。

对于细菌的**生殖及芽孢的形成,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材无法将动的过程展示出来,学生可能会感到比较抽象,不易理解,教师可以通过**展示或用课件画面展示等形式,使之形象化。

本节教学建议以观察、讨论为主,要重视学生推测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2.案例的设计思路。

以一系列的生活实例出发,提出疑问,激发学生产生强烈求知欲望。让学生用显微镜亲自观察身边的细菌,进而了解细菌的特征,理论上,这样会具有很好的教学效果,但实际操作会有较大难度。因此可以让学生观察细菌的永久涂片以及细菌形态结构**。

细菌的生殖及芽孢的形成过程,可以借助课件画面展示,这样可以化静为动,易于学生接受,从而突破了难点。

五、教学过程1.导入。

从生活实例出发,提出一系列问题,如你的手上有细菌吗?你的课桌上、书上、钢笔上有细菌吗?你的衣服上有细菌吗?

通过这些简单的问题,让学生体会到细菌并不陌生,其实自己时时刻刻在与细菌打交道,进而又提出问题:那么你了解细菌吗?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新授细菌的发现。

1)过渡:为什么我们时时刻刻在与细菌打交道,却又不了解细菌呢?(细菌微小,肉眼看不见)

2)学生阅读课本58页~59页,让学生了解显微镜的发现加快了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进程,进而认识技术对科学发展的推动作用。对于巴斯德实验,教师提出问题:读了这个故事你对科学的发现有什么新的认识?

(学生讨论、交流看法)

3)指导学生了解巴斯德实验。这是一个对照实验,变量是有无细菌进入。

4)小结:科学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科学的新发现是建立在缜密的思维和精细的实验基础上的。

细菌的形态和结构。

1)过渡:细菌很小,所以我们虽然时时刻刻在接触它们,却看不到,那么,它们的形态、结构到底是怎样的呢?

2)学生用显微观察细菌永久涂片,并对细菌的形态进行讨论、交流。(3)屏幕展示细菌形态**,使学生对细菌的形态有一个理性的认识,然后介绍一些与学生身体健康有关的细菌,如肺炎球菌、大肠杆菌等。

4)过渡:细菌的形态不同,但基本结构相同,细菌的结构怎样呢?(5)展示细菌结构**。学生就细菌结构进行讨论,并与动植物细胞进行比较。

6)根据细菌的结构,推测细菌的营养方式是怎样的?

7)小结:细菌有杆状、球状、螺旋状等不同形态,细菌与动植物细胞的区别是: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有的还有荚膜、鞭毛、另外,戏剧没有叶绿体,所以只能靠分解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细菌的生殖。

1)过渡:我们熟悉的生物大多是怎样繁殖的?(有性生殖)那么细菌是怎样繁殖的呢?

2)课件展示①细菌的生殖过程;②芽孢的形成过程;③芽孢遇到适宜条件萌发过程。学生**后讨论:细菌是怎样生殖的?

然后引导学生完成技能训练,并组织学生讨论:细菌的哪些特点和它们的分布广泛有关?

3)小结:细菌靠**进行生殖。有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个体缩小,细胞壁增厚,形成芽孢。细菌快速繁殖和形成芽孢的特性,使它们几乎无处不在。

八年级生物上册导学案第二节

第五章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第二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执笔 曾艳。一 学习目标 1 举例并尝试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2 说明食品腐败的原因及食品保存的一般方法。了解细菌和真菌在疾病防治和环境保护方面的贡献。二 课前准备。列举细菌和真菌对人类的贡献。三 乐园。1 小组合作解释发酵现象的...

八年级第二节学案

八年级第 2 课 素材收集第2课时。课型 新授时间 2月13日主备人 张鹏审核人 学习目标 掌握素材采集的基本方法 掌握素材的种类。学习重难点 怎样从网上或从其它地方收集素材 怎样录入文字素材。自学指导一 20分钟时间,使用文字处理软件和多 制作软件将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这首诗的内容输入,并处理...

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节细菌教学反思

第二节细菌教学反思。学生对细菌的发现史 形态和结构较为陌生,所以要求教师要注意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通过分析学生熟知的典型事例,了解细菌的形态 结构和生殖,进而明确讲究卫生的重要性。关于巴斯德的曲颈瓶实验,学生不大相信可以保存一年之久,需要教师给与更详细的实验情况记录。本节课的教学中,努力创设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