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导学案

发布 2022-12-22 02:11:28 阅读 3613

大竹县张家乡中心小学。

八年级物理导学案。

备课人:赵佳佳。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学案。

7.1 力。

教师寄语:大胆一点,积极一点,快乐一点,成功一点!

学习目标:目标明确,行为才有效!

1.知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总是成对出现的。

3.会分析已知力的受力物和施力物。

4.知道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教学重难点:力的概念以及物体间力的相互性。

温馨提示:相信它会为你的学习、**带来帮助!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力的两种作用效果: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或者使物体发生形变。

课前热身:试一试,你一定行!

物体与物体之间的作用称为___物体间这种作用是___的,例如在跳板跳水这一运动项目中,运动员对跳板施力的同时,也受到跳板对他的作用力,但这两个力的作用效果却不同,前者主要是改变了跳板的___后者主要是改变了运动员的。

课堂**:亮出你的观点,秀出你的个性,展示你的风采!

聚焦目标1:什么是力?

问题1.用恰当的语言描述图7-1-2中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问题2.书中图7-1-2的(g)、(h)、(i)所示的物体间的作用与前几幅图中的作用有什么不同?物体间是否一定要接触才有力?

问题3.你能举例说一说生活中力存在的现象吗?

聚焦目标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问题4.指出图7-1-2中的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各是什么?

问题5.离开具体的研究对象,能不能谈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为什么?

聚焦目标3:力的作用效果。

问题6.看图7-1-6,分析三个运动员对足球的踢、顶、接三种情况中,足球受到哪几个力的作用?足球的运动状态相应的发生了什么变化?

巩固提升:试试你的身手,你最行!

教材5页“自我评价”1,2,3,4题。

必做题:加油,胜利属于你!

1.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这是因为( )

a.一个巴掌的力太小 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c.人不会只有一个巴掌 d.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2.人游泳时,使人前进的力是( )

a.手臂划动的力b.手臂推水的力。

c.水对手臂的推力[**:] d.手和脚拍打水的力。

3.以下是我们生活中常见到的几种现象:

用力揉面团,面团形状发生变化 ②篮球撞击在篮板上被弹回。

用力握小皮球,球变瘪了 ④一阵风把地面上的灰尘吹得漫天飞舞。

在这些现象中,物体因为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的是( )

abcd.②③

选做题:恭喜你,闯到了最后一关!

4.小明同学为了**力的作用的相互性,他取来两只鸡蛋并将它们相碰,但结果却发现只碰破其中的一只,为此,他对“相互作用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感到大惑不解,先请你谈谈对小明同学这一**结果的认识。

学后记:记下今天的收获,累计明天的成就!

7.2 力的描述。

学习目标:目标明确,行为才有效!

1.知道力的三要素。

2.会画力的示意图和力的图示。

课前热身:试一试,你一定行!

1.力的和称为力的三要素,它们能改变力的。

2.力的作用效果:一是改变物体的或使物体发生二是改变物体的。

聚焦目标一:知道力的三要素和力的单位。

1.阅读教材第6页第一自然段内容。**:如图7-2-2所示,a)用大小不同的力推课本,力的作用效果不同,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___有关。

b)用不同方向的力推课本,力的作用效果不同,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___有关。

c)用大小和方向都相同的力从不同点推课本,力的作用效果不同,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有关。

2.力一般用f表示。为了比较力的大小,必须确定力的单位。

在si中,力的单位是___简称___用符号___表示。这个名称是为了纪念___国科学家___而命名的。

1n的力是多大呢?两个鸡蛋放在手上静止时,对手的压力约为1n。一个中学生站在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力约为500n。

聚焦目标二:会用力的示意图和力的图示表示力。

力的三个要素在物理学上采用什么方法形象地表示呢?

阅读教材第8页。

一、二自然段。

我们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___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___线段的起点(也可以用终点)表示力的这种表示力的方法叫做力的。

教材第8页例题。

在分析物体受力时,有时只要画出一个长度适当,沿力的方向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就可以了,这样的图叫做力的。

合作交流:作力的图示时应注意:

1)力的作用点要画在受力物体上;

2)线段的长度应是标度的整数倍;一个物体受多个力时,只定一个标度;

3)线段的长短包括箭头的长度,箭头的尖端一定要画**段的末端;力的示意图作图时不用画标度,但也要画出力的符号和单位。

巩固提升:试试你的身手,你最行!

教材9页“自我评价”1,2,3,4题。

必做题:加油,胜利属于你!

训练2:分析下列现象,归纳出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三个因素:

排球运动员向上托球,球就向上飞;

推门时越靠近门轴越不容易把门推动;

小孩推一块石头不能推动,但大人能将同一块石头推动。

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有:

1)大小,说明的例子有___只填序号)

2)方向,上述能说明的例子有___只填序号)

3)作用点,上述能说明的例子有___只填序号)

训练3:以下各项中,用力约为1n的是( )

a.扛50kg大米所用的力 b.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

c.一头牛对地面的压力 d.抓起一只鸡所用的力。

训练4:画出小明站在地面上对地面480n的压力力的图示。

选做题:恭喜你,闯到了最后一关!

水平地面上有一部小车,甲水平向左推,用力6n,乙向左上方与水平成30°角拉车,用力9n,作出这两个力的示意图。

学后记:记下今天的收获,累计明天的成就!

7.3 弹力力的测量。

学习目标:目标明确,行为才有效!

1.了解什么是弹力。

2.知道弹簧测力计的原理,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课前热身:试一试,你一定行!

1.物体由于发生而受到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___有关。

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___选填“一致”或“相反”)。产生弹力的两个条件是两个物体物体发生弹力的种类:拉力、压力、支持力、推力等。

2.测量力的大小的仪器叫做它是根据。

的原理制成的。在使用测力计时有“三看”:即看看看测量时要使测力计弹簧伸长的方向与受力方向弹簧不要靠在刻度板上。

3.两个物体之间的一对相互作用力,总是大小___方向___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如:人行走时,人的脚给地面往后的力,于是脚就获得了一个地面给人的大小___的,向___的力,使人能往前走。

课堂**:亮出你的观点,秀出你的个性,展示你的风采!

**:测力计原理。

器材:弹簧、刻度尺、钩码。学生活动:猜想并设计实验验证。

实验结论。巩固提升:试试你的身手,你最行!

教材12页“自我评价”1,2,3题。

必做题:加油,胜利属于你!

1.关于弹簧测力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弹簧测力计是常见的测力计。

b.弹簧测力计的最大刻度就是它的量程。

c.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不均匀的。

d.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根据弹簧的长度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的原理制成的。

2.在使用弹簧测力计之前,把它的挂钩轻轻来回拉动几次,这样做的好处是( )

a.试试弹簧的弹性b.可避免弹簧被卡壳。

c.是无意识的随便拉拉 d.看看能测多大的拉力,以便确定量程。

3.关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测力计的量程不允许超过被测力的大小。

b.弹簧测力计不仅能测竖直方向的力,也能测其他方向上的力。

c.被测力应作用在挂钩上 d.测量时指针不要与外壳接触。

4.关于弹簧测力计上零刻度的意义,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弹簧的长度为零b.弹簧的伸长为零。

c.弹簧所受的拉力为零d.指针的初始位置。

选做题:恭喜你,闯到了最后一关!

5.弹簧秤是测量___的大小的仪器。两人同时用4n的力拉一弹簧秤的两端,则弹簧秤的示数为___牛;若将此弹簧秤的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用8n的力拉它,则弹簧秤的示数为___n。

学后记:记下今天的收获,累计明天的成就!

7.4 重力。

学习目标:目标明确,行为才有效!

1.知道重力的概念、符号表示、测量方法。

2.经历主动的实验**过程,理解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3.理解重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并能应用g=mg来计算重力的大小。

课前热身:试一试,你一定行!

1.物体由于而产生的力叫做重力,重力用符号___表示。

2.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时,弹簧的拉力___是、不是)物体的重力。

1. 3.重力的方向重力的方向与物体的位置和运动方向___关。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压强导学案

第一节压强。一 复习巩固。1.力的作用效果是改变物体的 和。2 重力的定义,重力的方向重力的作用点重力的大小 二 创设情境 请同学们观察自己的书包带子。想一想平时背书包时,觉得宽带子好,还是细带子好,为什么?三 自主学习,合作 压力 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画出下列各图中物体对表面的压力示意图。以上图中物...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导学案认识浮力

认识浮力 导学案。学习目标。1 明确什么是浮力 认识到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都受到浮力的作用 2 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3 知道浮力产生的原因。4 让学生用二力平衡的知识初步了解物体浮沉条件及其应用。重点 浮力产生的原因。难点 称重法求物体受到的浮力。一 导。1 在火车站或地铁站的站...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1压强导学案

第一节压强。第一课时。一 学习目标。1.理解什么是压力,什么是物体的受力面积。2.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经历 过程,学习使用控制变量法。二 重难点。1.能够区别重力与压力。2.解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三 读书指导。1.物理学中,我们把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力叫做压力。2.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