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3浮力的大小导学案

发布 2023-01-06 23:59:28 阅读 4545

精选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浮力的大小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知道浮力的几种计算方法。2.如何灵活的运用浮力计算公式。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如何理解浮力计算公式。【教学难点】

如何灵活运用浮力计算公式来解决实际问题。三、读书指导1.物体的浮沉条件:

a.物体的浮沉决定于___和关系;当时下沉;当时悬浮;当上浮。

b.对于实心物体,也可据密度关系判断:当时下沉;当时悬浮;当上浮。

2.浮力的计算方法。abcd

3.浮力的利用:

1)轮船:是利用原理制成的,排。水。量。

是。1000t表。示。

的。意。义。是。

2)潜水艇是利用原理制成的。四、课前热身。

1.一个重2n的钩码,把它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1.2n,则钩码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2.一轮船由海里航行到河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轮船在河里受到的浮力大b.轮船在海里受到的浮力大c.轮船所受浮力不变d.无法确定浮力的大小。

五、课堂**。

1.把体积相同的木块和铁块置于水中,木块浮于水面,铁块沉入水底,设水足够深,试比较它们受到的浮力大小,f木___f铁。

2.游泳的人由河边走向深水处的过程中,河底布满了小石子,则()

a.脚越来越疼,因为水对脚的压力越来越大。

b.脚疼的越来越轻,因为河底对人的支持力越来越小c.脚越来越疼,因为水对人的浮力越来越大。

d.脚疼的越来越轻,因为人的重力越来越小。

3.一个物体挂在弹簧秤上,弹簧秤的示数是15n,当物体的1/3体积浸入水中时,弹簧秤的示数是1.35n,将物体继续浸入,当1/9体积露出水面时弹簧秤的示数为()

a.4nb.11nc.13nd.14.5n

4.体积是5dm3的铁球重39.2n,将其放入水中,它将()

a.上浮b.下沉c.、悬浮d.无法判断。

六、聚集目标。

1.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如果受到浮力的作用,那么施力物体是()

a.地球b.液体c.盛液体的容器d.物体本身。

两个同样的实心铁球,a沉于水底,b浮于水银液面上,则两球受到浮力的fa、fb的大小关系为:()

不能确定。3.把质量为500g的空心铝球投入水中,这个铝球将:()

a.下沉b.上浮c.在水中悬浮d.无法判断。

4.将质量是200g的物体缓缓浸没在原盛满水的杯子中后,溢出。

160g的水,放手后,则物体最终会:()

a.沉入水底b.漂浮在水面c.悬浮在水中d.无法判断。

5.计算受到的浮力:()

a.ρa=ρb,fa=fbb.ρa>ρb,fa=fb

c.ρa>ρb,fa<fbd.ρa<ρb,fa>fb七、课堂拓展。

1.一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有4/5的体积浸入水中,则此木块的密度是kg/m3,若把它放在某液体中,露出液面的体积为1/3,那么该液体的密度是kg/m3。

2.水面上浮着一物体,露出水面和浸在水里的体积之比是2∶3,则此物体与水的密度之比是当物体浮在另一种液面上时,露出液面和浸在液内的体积之比是1∶3那么这种液体和水的密度之。比是。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认识浮力教案

认识浮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浮力,知道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知道浮力产生的原因是液体对物体有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法和课堂讨论让学生认识浮力,通过类比法 观察法让学生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兴趣,通过学习过程中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的...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10 2认识浮力 教案

认识浮力 教学设计。课题课时。认识浮力 设计者1课时。教材。教育科学出版社。本节内容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八年级下物理课本中的第十章第二节的内容,它联系了质量与密度 重力 教。材分析。二力平衡 压强等多方面的知识,是比较综合的章节。它主要包括 什么是浮力 浮力的产生原因是什么 在本章知识学习过程中,...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10 2认识浮力 教案

浮力 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1 本节课的演示实验很多,要求学生对实验的观察要仔细 认真,并能够从中发现问题,可以全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 概括能力。2 学生在生活中对浮力有一定的感性认识,让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对问题进行猜想,再利用科学的方法加以验证,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树立唯物主义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