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基础辅导 二

发布 2022-10-20 23:55:28 阅读 5999

21、决策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决策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1)满意原则。满意原则是针对“最优化”原则提出来的。“满意”决策,就是能够满足合理目标要求的决策。

2)层级原则。决策在企业内分级进行,是企业业务活动的客观要求。实行层级原则,既有利于组织高层决策者集中精力抓好战略决策、例外决策,又可提高下级单位领导者的主动性和责任心,改善组织管理。

3)集体和个人相结合的原则。

4)整体效用的原则。

22、决策程序包括哪些步骤?

决策者要作出正确的决策,除要掌握决策原则外,还必须遵循正确的决策程序。决策程序应该包括四个步骤:

1)确定决策目标。确定决策目标是决策的首要环节。根据决策目标在决策中的地位和重要程度,一般将其分为三类,即必须达到的目标、希望完成的目标和不予重视的目标。

2)拟定备选方案。在决策过程中,往往是对众多方案进行取长补短的重新组合,形成两个以上新的备选方案。

3)评价备选方案。评价的方法通常有三种:即经验判断法、数学分析法和试验法。

4)选择方案。选择方案就是对各种备选方案进行总体权衡后,由组织决策者挑选一个最好的方案。

23、决策方法有多少种?

决策方法包括定性决策方法和定量决策方法。

定性决策方法是决策者根据所掌握的信息,通过对事物运动规律的分析,在把握事物内在本质联系基础上进行决策的方法。定性决策方法有:头脑风暴法,特尔菲法,哥顿法和其他定性决策方法。

定量决策方法,是指利用数学模型进行优先决策方案的决策方法。

根据数学模型涉及的决策问题的性质(或者说根据所选方案结果的可靠性),定量决策方法一般分为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和不确定性决策方法三种。

24、组织具有哪些作用?

1)组织是帮助人类社会超越自身个体发展能力的重要支撑。

2)组织职能的发挥是实现管理功能的重要保证。

3)组织是连接企业领导与职工、企业与环境的桥梁。

25、组织的类型有多少种?

企业中有两种组织类型,即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

正式组织一般是指企业中体现组织目标所规定的成员之间职责的组织体系。企业的正式组织中,其成员保持着形式上的协作关系,以完成企业目标为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非正式组织是在共同的工作中自发产生的,具有共同情感的团体。非正式组织常出于某些情感的要求而采取共同的行动。

26、组织工作应遵循哪些原则?

略) 27、组织结构设计的内容有哪些?

1)分析制约组织结构设计的因素,包括企业目标、企业外部环境、企业内部因素。

2)职能分析与设计,包括基本职能设计、关键职能设计、职能分解。

3)横向协调设计,包括制度协调方式设计、结构协调方式设计、人际关系协调方式设计。

4)组织结构的框架设计,包括企业高层权责关系的形成、企业各部门和岗位的权责划分。

5)组织运行保障设计,包括管理规范设计、人员配备与训练设计。

6)反馈与修正。

28、直线职能制、事业部制、矩阵制组织结构形式的特点是什么?

直线职能制,又称为u型结构。它是以权力集中高层为特征的组织结构。其基本特征是:

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按照功能划分为若干个职能部门,每一个部门又是一下垂直管理系统,每个部门或系统由企业最高层领导直接进行管理。

u型结构的优点是:有利于企业集中有限的资源,按总体调想,投资到最有效的项目上去;有利于产供销各个环节之间的紧密协调。其缺点是:

高层领导者陷于日常经营活动,疏于考虑企业长远的发展战略;由于行政机构越来越庞大,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也越来越困难,造成体制僵化,管理成本上升。

事业部制,这是一种分权式结构。其优点是:权力下放,有利于高层领导集中精力研究企业的大政方针和战略问题;各事业部独立核算,能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各事业部之间的竞争有利于提高公司的整体效率;便于培训管理人才。

其缺点是:容易造成机构重叠,管理人员膨胀,管理费用增加;各事业部独立性强,容易忽视整体利益等。

矩阵制组织结构,把按职能划分的部门和按产品划分的小组结合起来组成一个矩阵,一名管理人员既同原职能部门保持组织与业务上的联系,又参加项目小组的工作。其优点是:将企业的横向与纵向关系相结合,有利于协作生产;针对特定任务进行人员配置有利于发挥个体优势;有利于信息交流,提高专业管理水平。

其缺点是:项目组是临时性的组织,容易使人员产生短期行为;小组成员的双重领导问题会造成工作中的矛盾。

29、衡量集权与分权的标志是什么?

决策的数量:决策的范围;决策的重要性;决策的审核。。

30、授权的原则是什么?

因事设人;视能授权;明确责任;不越级授权;要适度授权。

31、人员配备的任务、程序和原则是什么?

人员配备的任务:

1)物色合适的人选。人员配备的首要任务就是根据岗位工作需要,经过严格的考查和科学的论证,找出或培训为己所需的各类人员。

2)促进组织结构功能的有效发挥。

3)充分开发组织人力资源。

人员配备的程序:

1)制定用人计划,使用人计划的数量、层次和结构符合组成的目标任务和组织机构设置的要求。

2)确定人员的**,即从外部招聘还是从内部重新调配。

3)对应聘人员根据岗位标准要求进行考查,确定备选人员。

4)确定人选,必要时进行上岗前培训,以确保能适用于组织需要。

5)将所定人选配置到合适的岗位上。

6)对员工的业绩进行考评,并据此决定员工的续聘、调动、升迁、降职或辞退。

人员配备的原则:经济效益原则;任人唯贤原则;因事择人原则;量才使用原则;程序化、规范化原则。

32、管理人员需要量是怎样确定的?

管理员需要量取决于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1)组织规模。一个组织规模越大,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其业务量越大,所需管理人员数量也就越多。

2)业务的复杂程度。一个组织其业务越复杂,环节越多,所需的管理人员越多。

3)管理部门的数目。在特定性质和特定的业务条件下,组织机构设置时层次越多,职能分工越细致,管理部门的数目就越多,所需管理人员的数量也越多。

4)管理人员的储备需要。

33、管理人员的选聘标准是什么?

一般来说,管理人员应符合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较高的政治素质;良好的道德品质;相应的业务知识和水平;良好的决策能力;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富于风险精神;健康的身体素质。

34、管理人员选聘的程序与方法。

管理人员选聘一般要经过下述步骤:制定管理人员选聘计划,选聘计划的内容包括选聘人员数量,选聘人员岗位分布,选聘的程序安排,选聘的组织保证等;进行职务分析及标准制定;发布招聘信息;搜集应聘人员(求职者)信息;对应聘者进行测试与筛选、聘任;管理人员的使用。

35、管理人员考评的内容有哪些?

管理人员考评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即德、能、勤、绩及个性的考核。德:包括思想政治、工作作风、社会道德及职业道德水平待方面;能:

指员工从事工作的能力,包括体能、学识和智能、技能等内容;勤:指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工作中的表现,包括纪律性、干劲、责任心、主动性等;绩:指管理者的工作效率及效果。

36、管理人员的考评程序及方法是什么?

管理人员的考评一般须经过下述几个步骤:制定考评计划;考评前的技术准备,包括制定考评标准,选择设计考核方法与工具,选择考评人员;实施考评;分析考评结果;反馈考评结果。

管理人员考评方法:组织员工考评的结果是否准确,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考评的方法和考评系统的设计。随着人事管理理论的发展,绩效考评的方法也更加系统完善。

常用的管理人员考评方法主要有目标考评法、民意测验法、专家评估法和排队法。

37、管理人员培训的内容与方法有哪些?

略) 38、领导的特征是什么?

1)领导是一种活动过程。

2)领导的基本职责是为一定的社会组织或团体确立目标、制定战略、进行决策、编制规划和组织实施等。

3)领导的主要职能是率领、引导、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其下属人员为实现预定目标而共同奋斗。

4)领导的本质,是妥善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形成以主要领导者为核心的,团结一致为实现预定目标而共同奋斗的一股合力。

5)领导的工作绩效,不是由领导者个人,而是由被领导者群体活动的成效如何而表现出来的。

39、领导的实质是什么?

领导的实质在于影响力。影响力是由法定权力和自身影响力两个方面构成。

法定权是组织赋予领导者的岗位权力,它以服从为前提,具有明显的强制性。法定权包括决策权、组织权、指挥权、人事权、奖惩权。

自身影响力是领导者以自身的威信或改变被领导者的心理和行为的力量,它包括品德、学识、资历、情感。

40、有影响的领导理论有几种?

1)领导行为连续统一理论。

2)管理系统理论。

3)管理方格理论。

4)权变理论。

管理学基础作业辅导

二 第一问,你可以走访的管理者可以是高层管理者 中层管理者 基层管理者,自己选择 第二问,在单位中的职务可以根据实际填写 第三问,回答管理的幅度即可。一般来说高层管理者的下级人数较少 中层管理者多点 基层管理者数目相应还要多点,本题应根据实际回答 第四问,所需的技能基本上是技术技能 人际技能和概念技...

《管理学基础》作业二

管理学基础 作业二。5 单项选择 每题2分,共20分 1 按 时间范围长短的不同,可将其分为短期 中期 和长期 三种。如果企业要改变经营方向 进入新的市场领域时,就需要对该领域市场变化趋势进行 a 短期 b 中期 c 长期 2 马克思认为,管理活动的性质是二重的,就是 a 技术属性和人文属性 b 自...

管理学基础试卷 二

贵州工商职业学院2015 2016学年第一学期。管理学基础 期末考试试卷 二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考生作答前应检查是否有缺页 白页及印刷错误,以防漏答。1 20世纪初期,有一位社会学家提出了建立 理想的组织模式 的设想,他就是 a.巴纳德b.孔茨c.韦伯d.厄威克。2.按照决策的重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