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基础2章

发布 2022-10-20 23:19:28 阅读 5772

第二章管理思想的演进。

第一节早期的管理思想。

一、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

一)儒家管理思想:以“仁”为中心。

1、管理的精髓:“仁者爱人”

2、管理的手段:“为政以德”

3、管理的关键:“修身”

4、管理的追求:“中和”

二)道家管理思想:以“道”为中心。

1、管理的指导思想:“守柔”

2、管理的宗旨:“利万物”、“补不足”

3、管理的目标:“柔弱胜刚强”

4、管理的原则:“为而不争”

5、管理的策略:“以奇用兵”

三)法家管理思想:以“法”为中心。

1、管理的制度:“法”

2、管理的技巧:“术”

3、管理的权威:“势”

四)兵家管理思想:以“谋”为中心。

1、管理的战略:“谋攻庙算”

2、管理的策略:“因变制胜”

3、管理的方略:“令文齐武”

二、西方早期的管理思想。

一)古代的管理思想。

1、古希腊管理思想。

1)苏格拉底的管理思想(《对话录》):管理私人事务和管理公共事务仅仅是在量上的不同。”

2)柏拉图的管理思想(《理想国》):每个人必须在国家里执行一种最适合他天性的职务。”

3)亚里士多德的管理思想(《政治学》):法治应当优于一人之治”

2、宗教管理思想(《圣经。旧约全书。出埃及记》):

你应当把有才能的人挑选出来,让他们充当千夫长、百夫长、五十夫长、十夫长。他们应该对每一件小事做出判断,但每一件大事,他们应该向你报告。”

二)中世纪的管理思想。

1、阿奎那的管理思想(《神学大全》):

1)管理的等级:宇宙秩序按等级的阶梯来安排,人所受支配的秩序从低到高依次是政治秩序、自然秩序和神的秩序。

2)管理的途径:宇宙秩序受上帝统治整个宇宙的永恒法指导而建立,神的秩序是受永恒法通过神法即《圣经》的指导而形成,自然秩序受上帝统治人类的自然法支配而建立,政治秩序根据国家机关制定的人法建立,人法不仅不能违背自然法,更从属于神法。

2、马基雅维利的管理思想(《君主论》):

1)群众认可。

2)内聚力。

3)生存意志。

4)领导能力。

三)产业革命时期的管理思想。

1、亚当。斯密的管理思想(《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1)认为国民财富的源泉在于劳动。

(2)提出分工协作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

(3)认为企业家是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

(4)提出“经济人”观点。

2、卡尔。冯。克劳塞维茨的管理思想(《战争论》)

(1)指出工商业的经营是同战争很相似的人类竞争的一种形式。

(2)认为管理大型组织必须有精心的计划,首先是确定组织的目标。

(3)指出管理者应该承认不肯定性,并按照旨在使减少到最低限度的要求全面分析计划。

(4)强调决策要以科学为根据,管理要以分析为根据。

3、查尔斯。巴贝奇的管理思想(《论机器和制造业的经济》)

(1)深化劳动分工协作原理并引伸到脑力劳动之中。

(2)提出“管理的机械原则”

(3)提倡劳资合作。

(4)提出“利润分配制度”

4、罗伯特。欧文的管理思想(《新社会观》)

(1)关心影响劳动生产力的人的因素。

(2)采取灵活稳健的人事管理政策。

(3)鼓励竞赛精神,代替残酷的惩罚。

第二节古典管理理论的诞生。

管理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其标志就是古典管理理论的诞生。

一、泰罗与科学管理理论。

1、泰罗生平(1856-1915)

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罗(科学管理之父”。

泰罗的主要著作有:《科学管理原理》(1911)

2、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科学管理理论是对19世纪在英美两国产生发展起来的管理知识、经验、方法的综合和归纳,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主要目的是要实现最大限度的富裕。科学管理理论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科学管理理论的基本原理。

1)建立一种严格的科学;

2)科学地选择工人;

3)把科学同工人结合起来;

4)管理部门与工人间进行亲密无间的友好合作。

2)科学管理理论的要点。

1)制定出有科学依据的工人的“合理的日工作量”(工作定额原理);

2)为工作挑选“第一流的工人”;

3)使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器和材料,并使作业环境标准化(标准化原理);

4)实行刺激性的计件工资报酬制度(差别计件制);

5)工人和管理人员在分工的基础上实现密切合作;

6)实行“职能工长制”;

7)在组织机构的管理控制上实行例外原则;

8)工人和雇主必须进行一场“精神革命”。

以上,科学管理的最重要、最本质的特征是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劳资双方的精神革命。

第二,用严密的科学调查和知识代替旧的依据经验、习惯和个人判断去处理各项工作的做法。

3、其他人的贡献。

1)吉尔布雷斯夫妇。

2)甘特。3)福特。

4、评价。优点:

1)变经验管理为科学管理;

2)采用科学方法提高了生产效率;

3)专门人员从事管理使理论发展得以实现。

缺点:1)把工人看成机器,引起工人强烈不满;

2)秉持“经济人”观点,忽视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

3)只是生产现场管理、车间管理,管理的内容较窄。

二、法约尔与一般管理理论。

1、法约尔生平(1841-1925)

亨利。法约尔(henry fayol), 管理过程之父”。

法约尔主要著作:《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1916)

2、一般管理理论的基本内容。

1)关于经营和管理。

法约尔把工业企业的全部经营活动分为六类,其中管理活动处于核心地位:

1)技术活动(生产、制造、加工);

2)商业活动(采购、销售、交换);

3)财务活动(资金的筹集和使用);

4)安全活动(财产及人员的保护);

5)会计活动(财产盘点、资产负债表制作、成本核算、统计);

6)管理活动(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将管理活动从企业经营活动中分离出来,是法约尔管理理论的出发点。

2)关于管理者的能力和素质。

管理者能力与各种活动相适应,可分为技术能力、财务能力、商业能力、会计能力、管理能力,而管理者能力又建立在管理者素质之上。这些素质包括:

1)身体素质;

2)智力素质;

3)道德素质;

4)一般文化;

5)专门知识;

6)经验。法约尔进一步提出了关于管理人员能力的相对重要性的理论即“法约尔法则”:

1)对工人来说,最重要的能力是技术能力;

2)管理阶层越望上,管理能力的相对重要性就越增加,而技术能力的重要性就下降;

3)经理的主要能力是管理能力;

4)商业、财务、安全、会计等能力的相对重要性,随着管理阶层的上升而不断减少,会趋向平衡。

3)关于管理的一般原则。

1)劳动分工;

2)权力与责任;

3)纪律;4)统一指挥;

5)统一领导;

6)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

7)人员报酬;

8)集权;9)等级链;

10)秩序;

11)公平;

12)人员稳定;

13)首创精神;

14)团结精神。

4)关于管理教育。

法约尔认为人的管理能力可以通过教育获得,为此,他首次提出管理理论的普遍性,这是法约尔创立一般管理理论的动机和出发点。

3、评价。法约尔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管理概念,标志着一般管理理论的形成。“管理是普遍的一种单独活动,有自己的一套知识体系,由各种职能构成,管理通过完成各种职能来实现目标的一个过程。”

法约尔所提出的14项管理原则和5项管理要素,在现代管理思想中已作为普遍遵循的原则、一种公理性质的东西而存在。

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的创立,为管理理论的研究构造了一个基本的理论框架和体系,为探索管理问题另辟了一条新路,是继泰勒的科学管理之后、管理史上的第二座丰碑。

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的主要不足之处,在于笼统而缺乏具体性。

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与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区别,主要在于高层与低层、一般与具体、宏观与微观的区别。

三、韦伯与行政组织理论。

一)韦伯生平(max weber,1864-1920)

马克斯。韦伯,“组织理论之父”、德国的亚当。斯密。

韦伯主要著作:《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1904,1905) 、经济和社会》(未完成的遗稿《经济、诸社会领域及权力》出版时定名,又名《社会和经济组织的理论》)等。

二)行政组织理论的基本内容。

1、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的概念。

行政组织体系的德文原意可译为官僚政治、官僚主义,即通过职务或职权来进行管理,而不是通过个人或世袭地位来进行管理。

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不是最合乎需要的,而是指现代社会最有效和合理的组织形式。

2、行政组织体系的权力基础。

任何组织都必须以某种权力作为基础,只有权力才能变混乱为有序。

就从纯粹形态讲,存在三种权力类型:

1)传统的权力;

2)超凡的权力;

3)合理—合法的权力(法理权)。

只有合理—合法的权力形式才能作为科学、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的基础。

它为管理的连续性提供了基础;

担任管理职位的人是按照其能力选拔出来的;

管理者行使权力具有法律基础;

所有的职权都有着明确的规定和严格的划分。

合理—合法的权力形式统治的典型形式是官僚制即科层制。

3、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的特点。

1)明确的分工;

2)自上而下的等级系统;

3)正式的选拔;

4)职业管理人员;

5)遵守规则和纪律;

6)理性准则。

4、理想的行政组织的优点。

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在精确性、稳定性、纪律性、可靠性优于其他组织形式,是最好的组织模式,十分适合当时日益增多的大型、正规化的组织。

(三)评价。

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是对泰罗、法约尔的理论的重要补充,古典管理理论大厦最终建立了起来;有力地抨击了德国封建制下的管理制度,为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历来登上学术舞台的角色中最有影响的一个。” 熊彼特。

小结:古典管理理论评述:

泰罗、法约尔和韦伯处在同一历史时期,他们从不同的视角对管理进行了考察:

1. 泰罗主要关注工厂现场的管理问题;

2. 法约尔更多是从组织整体的角度来思考的。

3. 韦伯集中研究了管理中的组织问题。

强调用事实、理性、思考和规则来代替随心所欲和个人习惯,是管理的古典理论所具有的共同的精神实质。

古典管理理论三大分支:

第三节行为科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古典管理三大理论具有同样的不足之处:都把组织中的人当作“机器”来看待,忽视“人”的因素及人的需要和行为。20世纪20年代前后,一些学者开始从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方面出发研究组织中的个人和群体的行为问题,行为科学就应运而生了。

管理学基础 2

1 当组织的外部环境变化不大时,企业组织结构可以体现较强的 b 刚性。2 领导者的自身影响力取决于领导者本人的素质和修养,主要包括 等因素。c 3 通过对目标变迁的分析,我们有理由相信,是成功管理的直观标志,也是企业的永恒追求。4 用特尔菲法进行 与决策,对专家人数的确定要视所 或决策问题的复杂性而...

管理学基础管理学基础第二章A卷答案

一 单选题 每题1分 1 c 2 a 3 c 4 b 5 d 6 a 7 b 8 c 9 d 10 a 11 a 12 b 13 c 14 d 15 a 16 b 17 b 18 b 二 多选题 每题1分 1 ad 2 bcd 3 abc 4 bcd 5 abd 6 bcd 7 acd 8 bcd ...

管理学基础管理学基础第五章A卷答案

对管理实践的启示 1 正确认识被管理者需要的多层次性。2 要努力将本组织的管理手段 管理条件同被管理者的各层次需要联系起来,不失时机地 最大限度地满足被管理者的需要。3 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找出受时代 环境及个人条件差异影响的优势需要,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激励,以收到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的预期激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