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
概述。心理发展内涵】
1. 心理的种系发展(比较心理学)2.心理的种族发展(民族心理学)3.个体心理发展(狭义理解心理发展)
心理发展性质】
1.整体性(不单纯是各特性的集合;紧密联系,互相制约,互相作用和互动)2.社会性(受社会环境制约)3.
活动性(含外部动作和内化活动。内化是过程,如概括化、语言化、简约化和超越化——超出外部活动的智力互动)4.规律性(①心理发展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②心理发展的方向性和顺序性;③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1.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各阶段的本质特征)2.年龄阶段的根源(不同发展阶段由不同认知过程起主导作用)3.
遗传与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本质)4.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过程)5.心理发展的内动力和外动力的关系(自发展与环境作用)6.
关键期(敏感期)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研究的功能:描述;解释;**;控制研究的特殊性:研究对象年龄跨度大。
研究设计:发展动力和制约因素;横向研究、纵向研究和纵横交叉研究研究的新趋势:1.
跨文化;2.跨学科;3.方法整合;4.
训练研究和教育实验日趋重视。
心理发展动因】
1.遗传决定论(高尔顿)2.环境(华生)3.
遗传与环境(二因素论)4.社会学习获得行为发展(班杜拉)5.社会文化因素论(维果茨基:
语言为中介,内化;最近发展区,教在发展前,学习和指导的最佳期限)6.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皮亚杰:图式→同化→ 顺应→ 平衡;心理起源于动作;影响心理发展因素:
成熟、经验、社会环境、平衡化)
心理发展过程】1.连续论(片面)2.阶段论(片面)3.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不均衡性与~;量变、质变关系与~4.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
一、以认知结构为标准(皮亚杰)1.感知运动(0~2岁感知运动,图式)2.前运算岁根据表象思维)特点:
①泛灵论②自我中心(三山实验)③不理解整体与部分④缺乏思维可逆性⑤缺乏守恒(不理解量变质不变)3.具体运算岁岁守恒,脱自我中心,可逆,但仍需具体内容支持)4.形式运算岁后 ①思维形式摆脱内容,关注假设命题 ②假设—演绎推理 )二、以人格特征为标准(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论)1.
婴儿前期(1岁半内,需要安全感。任务是获得信任感,达到希望品质)2.婴儿后期(1-3岁,任务是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
达到意志品质)3.幼儿期(3-6岁,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达到目标品质——积极探索)4.
童年期(6-12岁,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达到能力品质)5.青少年期(12-18岁,任务是形成角色的同一性——核心的自我和心理社会同一感。
防止角色混淆——怀疑自我,或人际关系处理不好。达到诚实品质)6.成年早期(18-25岁,任务是获得亲密感,懂得分享情感,避免孤独感。
达到爱的品格)7.成年中期(25-65岁,任务是获得繁衍感,避免停滞。达到关心品质)8.
成年后期(65岁以上,对经历的总结,任务是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厌恶感。达到智慧、贤明品质)艾里克森划分特点:1.
心理发展阶段从整个人生阶段划分2.二维发展阶段说(纵向横向)3.动态过程,两级变化4.
各阶段相互关联——前一阶段发展影响后面发展阶段。
早期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和敏感期】
劳伦兹以动物心理实验提出关键期(印刻现象)关键期:儿童在某个时期最容易习得某种知识和技能,或形成某种心理特征,过了这个时期有关方面的发展会出现障碍,且难以弥补。对人类婴儿的研究表明,只在感受系统范围内有表现。
实际上儿童过了某个关键期,尚可弥补,所以应该叫“敏感期”:该阶段内,心理某方面发展迅速,学习某种知识、行为比较容易。“宽窗口”:
敏感期;“窄窗口”:关键期不管怎样,早期发展有更多复原力。
发展心理学简史】一、儿童心理学诞生、演变1.基础①思想基础:人本主义思想和儿童教育需求②研究基础:
达尔文《一个婴儿的传略》2.诞生2024年德国普莱尔《儿童心理》一书出版,被视为科学儿童心理诞生的标志3.发展演变①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为形成发展时期,一批儿童心理学研究先驱出现②学派纷争③20世纪中期后演变与增新。
二、发展心理学诞生2024年,美国《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取代“”,明确毕生心理发展概念。
婴儿期。新生儿的发展。
产前期:共280天,为胚种期(0~2周)、胚胎期(3~8周)、胎儿期(9~38周)
新生儿:出生~1个月(严格来说是28天)
无条件反射】
1具有生存意义的反射(生存反射):食物反射(觅食、吮吸、吞咽),防御反射(眨眼、呕吐、喷嚏),定向反射。
2“无生物学意义”的反射:如抓握、行走、游泳、围抱、巴宾斯基等。
无条件反射是智力发展最原始的基础。
新生儿生活行为模式】:睡眠——觉醒周期模式。
啼哭是生理需求引起,逐步成为社会性啼哭,影响父母来照顾他。
新生儿心理的发生三种见解】:
1.以感觉的产生为指标;
2.以无条件反射为指标;
3.以出现明显而稳定的条件反射为指标。
总之新生儿期即心理发生的时期。
婴儿生理和动作的发展。
婴儿大脑的可塑性】
婴儿大脑是生物因素与早期经验的结合体,其功能受后天经验影响制约。
剥夺早期经验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发展停滞甚至萎缩,构成永久性伤害。
婴儿大脑的可修复性】
婴儿某部分大脑受损,可以以类似学习的过程获得一定程度的修复。
超过5岁语言中枢修复功能困难。
对婴儿身体和神经系统实施刺激,可促进大脑发展。
动作发展对心理发展的意义】
1.动作是心理发展的源泉(动作是婴儿认识世界的主要渠道)。
2.动作是心理发展水平的指标(美国格赛尔:动作是婴儿心理发展水平的外部表现)。
3.动作发展使婴儿获得探索手段和主动权。
4.动作发展促进婴儿认知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婴儿的主要动作发展】
1.手的抓握技能:发展的重点是五指分化和手眼协调。
2.独立行走是儿童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动作发展遵循着头尾原则、近远原则、大小原则。
婴儿的学习。
婴儿的学习是由环境经验引起行为变化,始于胎儿末期。主要表现在:
1.模仿学习(先天重要手段)
2.条件反射学习方式(最基本的学习方式)
3.偏好新颖刺激的学习方式。(习惯化范式:习惯化和去习惯化)
婴儿认知发展。
感觉】视觉(集中、追踪、色觉、光敏感度)
听觉(听觉辨别、语音感知、视听协调)
知觉】跨感觉通道的知觉(信息整合,如手眼协调和视听协调)
模式知觉(将多种知觉形成有机整体)
深度知觉(吉布森的“视崖”,婴儿先天能力)
注意】定向反射(不随意注意的初级形态)
从不随意注意发展到随意注意,从受客体刺激制约发展到内在心理控制。
婴儿注意发展表现在内容的选择性:
1.受刺激外部特征制约。
2.受知识经验支配。
3.受言语的调节和支配。
记忆】记忆始于胎儿末期。
按照记忆内容,有情绪记忆、动作记忆、表象记忆、词语记忆。
1岁前主要是情绪记忆和动作记忆(主导方式是感知动作。“心理承担者”)。
1岁后,提升到以表象记忆和词语记忆为主导的水平。
加工整合信息能力】
9~12个月能完成简单物品归类。
问题解决能力】
8~11个月婴儿经历三个水平:无效尝试、有效尝试、无需尝试而直接成功。
婴儿言语发展。
婴儿言语的发展包括语音、语义、语法和语用的发展。
发音】发音的阶段性:1.简单发音;2.连续音节;3.学话萌芽阶段。
特点:1.不同国家民族婴儿发音呈普遍规律;
2.掌握母语发音要到第一批词汇出现(1岁至1岁半);
3.婴儿3岁基本掌握母语全部发音。
词汇发展】1.词汇量:1~1.5岁渐掌握50~60个;3岁增加到1000个左右。
2.特点:从熟悉的事物开始;与**不同,扩大词义或缩小(午觉/夜觉,棉被/暖被)……
句子发展】1.单词句到多词句 2.简单句到复合句。
婴儿与**之间的言语交往】
前言语交往(1.引领家长注意;2.要东西)
言语交往:与**言语只说他(她)知道的事物(自己能活动的东西、可以让它活动的东西、能给予和接受的东西、能盛或用的东西)
**与婴儿说话要采取必要的规则和语用技能。
1.内容(贴近孩子知识和经验)
2.适应婴儿言语水平的交流技能(诱导注意:叫孩子名字、感叹词、语调起伏)
3.用语技巧(短、慢、停顿、长音和重复)
4.互动和促进策略(辅助动作、问答式对话、对孩子词汇语句的扩展和引申)
语法获得】1.5 ~2.5岁是掌握母语基本语法关键期,3岁末基本掌握母语语法规则系统。
影响儿童言语获得的因素:
1.人脑结构机能是生物前提;
2.认知发展是句法发展的基础;
3.言语交往是句法获得必要条件;
4.学习和选择性模仿是句法习得重要条件;
5.儿童主动创造性探索:假设、检验和修正。
婴儿个性和社会性发展。
婴儿的气质】
按活动特性划分(巴斯):
1情绪性(负面情绪占主导)
2活动性(如积极探索,部分有攻击性)
3冲动性。4社交性(如自来熟)
按三种类型划分(托马斯、切斯):
1.容易抚养型。
2.抚养困难型。
3.发展缓慢型。
容易与困难中间有三种,实际共6种。
气质的稳定性特征。
1.出生第一年,稳定性呈加强巩固连续增长模式。
2.属于中等程度的稳定性,受环境影响而变化。极端气质的人很难改变。
气质的可控性和可变性。
教养方式和环境可控制、改变或纠正气质。
气质对早教的影响:不同气质对早教的适应性和要求不同。
早教对婴儿气质的影响:取决于环境教育的要求是否与气质特征相符合、相适应(拟合优化模式:良好抚养环境,鼓励促进婴儿的恰当行为。
拟合劣化:与婴儿气质不一致的养育方式,造成抵抗冲突)。
婴儿情绪的发展】
一、婴儿兴趣。
1.反射反应阶段(出生~百天)
2.相似性物体再认知觉阶段(半岁。刺激重复出现,产生相似性再认,探索满足,兴趣快乐中获得知觉能力)
3.新异性事物探索阶段(1岁。对新异性事物反应敏感)
婴儿早期兴趣发展在认知、技能和智力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二、婴儿的社会性微笑。
社会性微笑是情绪社会化的开端,人际交往的纽带。分三个阶段:
1.自发性微笑(生理性)
2.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
3.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认生)
三、婴儿的社会性哭泣。
婴儿哭泣是不愉快的消极反应,具有重要的适应价值,是能够言语前唯一表达方式。
1.自发性的哭。
2.应答性的哭(由不适宜的环境刺激引起)
3.主动操作性的哭(经验。如把白大褂跟打针联系起来)
婴儿哭的5种原因:饥饿、瞌睡、身体不佳、心理不适、感到无聊。
四、分离焦虑。
三个阶段:最初阶段:哭、悲伤,呼唤妈妈,拒绝陌生人,愤怒**。
第二阶段:渴求妈妈,希望破灭,悲戚失望,减少啼哭,情感冷漠。
第三阶段:无可奈何,开始寻求可亲近的陌生人,企图适应新环境。
状态过重、过长会影响婴儿智力、个性和适应性。
五、情绪对婴儿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1.是早期适应环境的首要心理承担者(天然沟通方式,感情信息的应答)。
2.是激活心理和行为的驱动力,一方面是本能的;另一方面是心理社会性的。
3.是社会性参照功能。要到7-8个月发生,是社会化的重要现象和过程。一是解读他人心理倾向,并决定自己行为;二是获得安全感,调整自己行为;三是促进探索,有助情感交流。
社会性依恋】
最初的社会性联结和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
依恋发展四阶段(鲍尔比):
第一阶段:无差别社会反应阶段;
第二阶段:有差别社会反应阶段;
第三阶段:特殊情感联络阶段,把母亲作为安全基地;
第四阶段:互惠关系形成阶段,把母亲当作交往伙伴,能接受母亲暂时离开。
依恋类型。安斯沃斯把依恋分成三种类型:
安全型依恋(能在陌生环境积极探索,母亲离开和陌生人进来都无不安全反应)
发展心理学A
科 专 本 线名 姓封号 学密级 班 信阳师范学院函授生考试试卷 发展心理学 试卷 a 试卷说明 1 试卷满分100分,共六页,五个大题,100分钟完成试卷 2 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题中 除题目有特殊规定外 3 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阅卷人。满分201420242210...
发展心理学
父亲缺失对儿童心理的影响。柔鲜。图尔荪06124691 父亲缺失指由于分居 离婚 死亡等原因而导致的儿童缺少父亲的关怀,缺少父爱的现象。在家庭中,父亲和母亲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对儿童心理的发展发挥着不同的作用。父亲对于一个孩子的发展,特别是对于其自我认同具有重要的作用 父亲帮助孩子从心理上与母亲分离,...
发展心理学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朱智贤,儿童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美 谢弗,邹泓译,发展心理学,轻工业出版社2005年。霍林沃斯,赵演译,发展心理学概论,商务印书馆1935年。英 朱莉娅 贝里曼,发展心理学与你,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美 费尔德曼,发展心理学,北京大学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