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心理学

发布 2022-10-19 18:18:28 阅读 3409

名词解散。

1. 再认法:把已学习过的项目与未学习过的项目,按随机方式混合起来,逐个呈现给被试,或整个呈现给被试,要求被试指出哪些是已经学习过的。

2. 知觉恒常性: 当观察条件变化时,对该物体的知觉倾向保持不变,以同样的知觉经验感知这个物体。

3. 环境特点自变量:进行实验时环境的各种特点,如温度、是否有观众在场、是否有噪音、白天或夜晚等等,都是环境特点自变量。

4. 主试:主持实验的人,向被试发出刺激,通过实验收集被试的反应。

5. 实验中的高限效应:要求被试完成的任务过于容易,所有不同水平的自变量都获得很好的成绩,没有什么差别。

6. 辨别反应时:两个相互有差别的刺激,要求被试只对其中一个反应,禁止对另一个反应。

7. 减法反应时方法:邓德斯应用两种不同条件下的反应时间之差来度量辨别和心理操作所需要的时间。

8. 知觉恒常性:当观察条件变化时,对该物体的知觉倾向保持不变,以同样的知觉经验感知这个物体。

9. 因变量的信度 :即因变量的可靠性、一致性,同一被试在相同实验条件下应得到的相近结果。

10. 自变量的混淆:研究者选定的自变量及其他未控制好的因素,即额外变量共同造成了因变量的变化。

11. 视敏度:测量人对空间刺激物的分辨能力。

12. 节省法:一种测量记忆的方法,计算记忆的保持量。

13. 自变量的混淆:研究者选定的自变量与其他未控制好的因素,即额外变量共同造成了因变量的变化。

14. 知觉辨认:学习一系列单字后,把学过的未学过的单字随机混起来,在速示器中呈现给被试,要求被试读出所呈现的单字。

15. 记忆广度:短时记忆所容纳的项目,一般是2到7个。

16. 儿童的电报语言:儿童使用的文法是一种有规则的缩短了**文法的形式,分为内容词和算符。

17. 短时记忆:信息保持时间很短,记忆容量有限的一种记忆过程。

18. 实验中的高限效应:要求被试完全的任务过于简单,所有不同水平的自变量都得到了很好的成绩,没有差别。

19. 节省法:一种测量记忆的方法,计算记忆保持量。

20. 句子的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平时看到听到的根据一定文法组织起来的一串词就是句子表层结构,句子的基本的比较抽象的意义就是深层结构。

21. 减法反应时:邓德斯应用两种不同条件下的反应时间之差来度量辨别和心理操作所需要的时间。

22. 差别阈限:50%的试验次数引起感觉差别的最小刺激增量,也叫最小可觉差。

单选题。1. 在记忆实验中时间作为自变量,是属于( b )

a刺激特别自变量 b环境特点自变量。

c被试特点自变量 d暂时造成的被试差别。

2. 因变量的可靠性,即一致性,是指同一被试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得到的结果是相近的,它测量的是因变量的( a )

a信度 b效度 c敏感性 d高限效应。

3. 斯蒂文斯在制定比例量表时应用的方法是( b )

a差别阈限法 b数量估计法 c最小变化法 d恒定刺激法。

4. 邓德斯c反应时又叫( d )

a基础反应时b简单反应时c选择反应时d辨别反应时。

5. 在做选择反应时的实验时,选择反应的数目要和辨别的刺激的数目的关系是( c)

a选择反应时数目一定要比辨别刺激的数目多。

b选择反应时数目一定要少于辨别刺激的数目。

c选择反应时数目一定要等于辨别刺激的数目。

d选择反应时数目要和辨别刺激的数目每次实验时都不一样。

6. 闪光融合频率是人眼对刺激的( d )

a空间辨别特性b适应特性c颜色辨别特性d时间辨别特性。

7. 吉布森在用视崖测量婴儿的深度知觉时,他选择的婴儿具有深度知觉的指标是( b )

a婴儿向视崖深的一边爬 b婴儿向视崖浅的一边爬。

c婴儿向妈妈站的那边爬 d婴儿向妈妈相反的方向爬。

8. 在排除视觉的条件下,同时刺激**上的两个点,被试能觉察到两个点的最小距离叫两点阈限。两点阈是一种( a )

a绝对阈限b差别阈限c绝对差别阈限d相对差别阈限。

9. 许多实验证明了赞琼的假设,即其他人在场使被试的主导反应( b)

a减少了b增加了c没有变化d时高时低没有规律了。

10. 人们在决策的时候往往会忽略一些与做出决定至关重要的信息,其中最常见的就是( a )

a“代表性”b“可利用性”c样本的大小d人们的经验。

11. 公式rk=logsl+klog(1+w)表达的是( b )

a. 韦伯定律 b.费希纳定律 c.斯蒂文斯定律 d.颜色互补定律。

12. 反应速度与准确性之间是( c )

a. 先后关系 b.因果关系 c.互换关系 d.正相关关系。

13. 再认法要求被试辨认来的材料是( a )

a. 学过的材料 b.未学过的材料 c.未见过的材料 d.心中想出的材料。

14. 默塞在进行解决问题的研究中发现,性急的被试多提出( d )

a. 一般问题 b.假一般问题 c.假具体问题 d.具体问题。

15. 对材料的相似性程度和倒摄抑制的关系进行过实验研究的心理学家是( a )

a.程乃颐 b.乔姆斯基 c.彼得森 d沃尔夫。

16. 通常由主试者给予不同的指示语造成的自变量属于(d )

a 刺激特点自变量 b 环境特点自变量 c 被试特点自变量 d 暂时造成的被试差别。

17. 当自变量的确造成了因变量的变化,而不是其他的因素造成了因变量的变化,我们就说这种因变量是 ( b )

a 可靠的 b 有效的 c 敏感的 d 有信度的。

18. 费希纳在指定等距量表时应用的方法是( d )

a 最小变化法 b 恒定刺激法 c 平均差误法 d 差别阈限法。

19. s= bia表示的是 ( c )

a 韦伯定律 b 费希纳定律 c 斯蒂文斯定律 d 格拉斯曼定律。

20. 用 aest (e i x -s1 i / n ) 或 aem (e i x -m i / n ) 来计算差别阈限,是心理物理学方法中的 ( d )

a 最小变化法 b 恒定刺激法 c 数量估计法 d 平均差误法。

21. 邓德斯b反应时又叫 ( b )

a 辨别反应时 b 选择反应时 c 基础反应时 d 简单反应时。

22. 吉布森测量婴儿深度知觉的装置叫 ( c )

a 深度知觉仪 b 实体镜 c 视崖 d 视轴

23. 斯塔尔用实验的方法证明了幼儿对文法的理解,他所做的实验是 (a )

a 听偏好实验 b 儿童对**命名速度的实验

c 语言符号对图形再现的影响实验 d 重复**说过的话的实验。

24. 在感觉剥夺的实验中,比较有效的测量感觉剥夺程度的指标是( d )

a 是否产生幻觉 b 是否减少了抽烟 c 智商的变化 d 忍耐感觉剥夺的时间。

25. 程乃颐对材料的相似程度与倒摄抑制的关系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发现,插入材料对原有材料干扰最大的是相似程度( a )

a 小的 b 大的 c 全不相似的 d 全部相似的

26. 心理物理学的先驱是( b )

a.冯特 b.费希纳 c.艾宾浩斯 d.斯蒂文斯。

27. 运动员百米赛跑中听到枪声就起跑,起跑时间属于( b )

a.视觉反应时 b. 听觉反应时 c.触觉反应时 d.视听联合反应时。

28. 视崖要测量的知觉是( c )

a.**的深度知觉 b.**的视敏度 c.幼儿的深度知觉 d.幼儿的视敏度。

29. 移动哈诺伊塔的策略之一是( c )

a.整体策略 b.部分策略 c. 循环子目标策略 d.额外因素转换策略。

30. 当有人要你判断中年人得心脏病的概率时,你多半首先想到某些朋友有心脏病,然后再来判断中年人患心脏病的概率。这样,你想起的例子多少就决定你判断的概率大小,这时你利用的策略是( b )

a.代表性 b. 可利用性 c.样本大小 d.记忆。

31. 组内设计在用来研究练习时,最为理想的是研究练习的 ( b )

a.有效性 b.阶段性 c.可行性 d.积累作用。

32. 在时间估计准确性实验中,一只绿色小灯泡与电钟相连,主试按键让灯亮10秒,然后让被试按键复制10秒的时间。在这个实验中被试复制的时间长度是 ( c )

a.自变量 b.控制变量 c.因变量 d.潜在自变量。

33. 选择反应的数目和要辨别的刺激数目之间的关系应该是 ( d )

a.前者大于后者 b.两者无关 c.前者小于后者 d.两者数目相同。

34. 两点阈测定的阈限是( a )

a.绝对阈限 b.差别阈限 c.绝对差别阈限 d.相对差别阔限。

35. 路济斯水壶问题的实验说明了,在解决问题时起作用的心理现象是( d )

a.想象 b.记忆 c.动机 d.定势。

36. 闪光融合频率测量的是人对( a )

a、时间刺激物的分辨能力b、空间刺激物的分辨能力。

c、物体形状的分辨能力d、物体颜色的分辨能力。

37. 波斯纳197年用实验证明了,在短时记忆的信息加工过程中,有视觉和听觉编码两个连续的阶段。他所用的实验是( b)

a、加法反应时实验减法反应时实验。

、心理物理学实验感觉剥夺实验。

38. 当你查到一个**号码刚要打**时,有人叫你一声,你抬头打了个招呼,刚才记住的号码忘了,这种记忆现象是( b )

a、感觉登记短时记忆。

c、长时记忆主观组织。

39. 学习一系列单字后,把学过的与未学过的单字随机混在一起,在速示器中呈现给被试,要求被试读出呈现的单字,这种检查记忆效果的方法叫做( c)

、再认法节省法。

、知觉辨认对偶联合法。

40. 大医院每天约有45个婴儿出生,小医院每天约有15个婴儿出生,在一年内生男孩的比例超过60%的天数( d )

a、大小医院一样多大小医院无规律。

c、大医院多小医院多。

41. 默塞在进行解决问题策略的实验中发现,沉思的被试多提出 ( c )

教育心理学实验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概述 试卷

总分 52.00,做题时间 90分钟 一 单项选择题 总题数 24,分数 48.00 1.时距信息的加工机制及其通道效应的实验研究 一文标题显示,作为自变量的是 分数 2.00 a.时距信息。b.加工机制。c.通道。d.实验。2.冯特对心理学的最深远贡献是 分数 2.00 a.对感觉元素的描述。b....

实验心理学

第一章绪论。1 变量 就是在数量上或质量上可以变化的事物的属性。2 自变量 即刺激变量,它是主试者选择 控制的变量,它决定着行为或心理的变化。3 自变量的不同水平 我们把能引起因变量变化的自变量的变化,叫做自变量的不同水平。4 因变量 即被试的反应变量,它是自变量造成的结果,是主试观察或测量的行为。...

实验心理学

1.费希纳定律 s k log r 表明由刺激引起的知觉大小是该感觉系统的k值与刺激强度对数之积。即物理量增大时,为了感知到同样的差异,需要更大的刺激变化。2.节省法是在识记或学习一行音节后,经过一定的时间间隔,再次识记或学习,然后对两次识记或学习的次数进行比较,从而推断记忆的保存量。3.注意凝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