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导论:心理实验研究的哲学基础。
一、笛卡尔(1596-1650)和艾宾浩斯(1850-1909)
1.笛卡尔“身心二元论”:“我思故我在”,我的全部本性在于思维作用,认识外界事物必须靠心灵。心灵与形体彼此独立。
“身心交感论”:除了天赋观念、意志以及思维仍由心灵认识外,感觉、爱、恨、恐惧等是这一相互作用的结果。
2.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
艾宾浩斯成功的关键在于他对可能会对结果产生影响的额外变量的控制上。以无意义音节作为词语学习的实验材料──如“diq”、“kop”等。采用这些材料可以达到几个目的:
(1) 控制难易度;(2) 控制熟悉度;(3) 控制单元间的联结强度。(4)使用德文字母组合了约2300个无意义音节,解决了词语材料可能重复的问题。
采用序列学习法:把学习材料的各个单元项目排成序列,形成一个词单,在学习时,每个项目都按词单中固定的顺序依次一一呈现给被试,词单呈现完毕,被试开始回忆每个单元项目及其序列位置。例如,第一单元项目是“diq”,第二个是“vif”,中间的记不清了,最后一个项目是“kop”,如此等等。
如果被试不能正确回忆所有的单元项目,或达到预期的学习标准,就必须继续接受另一次学习回忆期,如此等等,直到被试达到预定的学习标准。
以节省百分数为因变量,研究了间隔时间与遗忘的关系,采用了6个不同水平的学习和回忆的间隔时间:20分钟、1小时、8小时、24小时、2天、6天以及31天。
结论:开始一段时间遗忘较快,随着间隔时间的增加,遗忘速度减慢。
二、科学研究的实证原则:为什么艾宾浩斯的研究富有生命力?
1.什么是科学。
科学与形而上学的分界(karl r. popper):可证伪性、可验证性(可重复性)
科学的研究程序:问题假设→实验研究→理论→新的假设……
胡适:“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观察、实验、归纳、推理、直觉)
2.什么是科学的心理学。
科学的心理学旨在寻找心理行为过程的规律,揭示心理行为过程中各变量间的因果关系。
三、为什么要强调方法的重要性。
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人(或人的心理)十分复杂。
2.心理学存在着**的可能性?既有“作为自然科学的心理学”,又有“作为社会科学的心理学”
3.到目前为止,心理学之所以尚没有出现一个公认的、能解释各种心理现象的理论体系,其根本原因何在?
按照库恩 (t. s. kuhn) 的所谓“范式”(paradigm) 理论,目前的心理学仍处于尚未成熟的前范式阶段,还不是一门规范科学(normal science)。
一个处于前范式阶段的学科要成为一门规范科学,资料的收集与积累将是一不可缺少的过程。
4.在心理学尚无统一范式的情况下,研究方法十分重要:方法已成为资料获取的准确性、丰富性以及资料概括和提炼的直接制约因素。
四、心理研究的多种途径(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
解释学(或释义学、诠释学)方法:通过对心理现象的解释来达到对隐藏在心理现象背后的意义的理解(弗洛伊德对梦的解释)。例如,访谈法。
现象学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整体描述,即面向现实中的事物本身(格式塔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二者均强调从精神的和社会文化方面研究人的心理。例如,观察法。
实证方法:强调心理研究的客观性,它要尽可能排除影响研究对象的任何主观因素。
问卷法:一种相关研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变量间的相关,用于**和估计。
测验法:实验法(狭义的实证研究):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揭示心理行为过程中各变量间的因果关系。
现场实验研究(准实验法)
第二讲如何建立变量间的因果关系。
一、心理实验研究中的变量。
变量:在质或量上能产生变化的事物的属性。
刺激变量。反应变量。
机体变量。建立这些变量间的关系,最好是因果关系。
y = f(x1, x2, …xn)
实验中实验者所操纵的对被试反应产生影响的变量称为自变量(independent variable),由操纵自变量而引起的被试的某种特定反应称为因变量(dependent variable)。
但是,除了自变量之外,还会有其它许多因素会影响因变量的变化,凡是对因变量产生影响的变量都可称为有关变量(relevant variable),对因变量不产生影响的变量都可称为无关变量(irrelevant variable),在有关变量中,实验者拟研究的变量称为自变量,不打算研究的那些有关变量称为额外的有关变量(extraneous relevant variable),简称为额外变量(extraneous variable),由于实验中必须要控制这些额外变量,故额外变量也被称为控制变量(controlled variable)。
因变量。因变量的信度:同一刺激情况下的变异程度。
因变量的效度:能否真正测到因变量在不同自变量水平下的变化程度。
采用公认的因变量。
避免ceiling effect与floor effect
采用多项测量。
变量的操作性定义:采用测量它的操作程序来测量。
二、如何建立变量间的因果关系?穆勒五法。
2024年,英国哲学家穆勒 (john s. mill, 1806-1873) 在其名著《逻辑体系》中系统地论述了探求因果关系的五种方法,为通过实验研究揭示心理行为过程中变量间的因果关系提供了一般方**基础。
契合法。若a,b,c→a,b,c
a,b,d→a,b,d
a,c,e→a,c,e
a是a的因。
差异法(使用对照组)
若a,b,c→a,b,c
b,c→b,c
a是a的因。
契合差异并用法。
若a,b,c→a,b,c
a,d,e→a,d,e
a,f,g→a,f,g
b,m,n→b,m,n
d,o,p→d,o,p
f,q,r→f,q,r
a是a的因。
共变法(当有些现象无法消除从而不能使用对照组时)
a1,b,c→a1,b,c
a2,b,c→a2,b,c
a3,b,c→a3,b,c
结论:a是a的因。
剩余法。a,b,c,d是a,b,c,d的因,而a是a的因,b是b的因,c是c的因,则d是d的因。
上述方法均有一定局限性,应用是否成功的关键在于心理变量能否进行正确有效的分离。
一个例子:waugh和norman关于短时记忆遗忘的研究。
三、额外变量的控制。
1)排除法:将额外变量从实验中消除;
2)恒定法:使额外变量在实验过程中保持固定不变,同一主试、同一时间、同一仪器等;
3)匹配法:使实验组和控制组中的被试特点相等(独立组设计);
4)抵消平衡法:通过采用综合平衡方式使额外变量的效果互相抵消(重复处理设计所产生的顺序效应);
5)随机化法:随机抽样并把样本随机地分配到各处理组、让刺激随机呈现等(已知有额外作用但不适于上述方法;无法确定起作用的额外变量**);
6)统计控制法:由于条件限制不能采用上述方法时,可在实验后采用协方差分析等统计方法来控制额外变量。
四、心理实验中主试与被试的关系。
指导语。主试的期待:实验者效应(rosenthal, 1966) ,主试可能以某种方式(如表情、手势、语气等)有意无意地影响被试,使其反应符合主试的期望。
被试的动机:霍桑效应(hawthorne effect),由于被试对实验态度发生了变化从而导致研究的自变量发生混淆。
安慰剂效应(placebo effect)
双盲控制。五、心理实验研究的效度:内部效度、外部效度。
外部效度以内部效度为基础,没有一定的内部效度,永远不会有外部效度。
第三讲心理研究的程序。
一、发现问题,陈述问题,形成假说。
生活事件观察、文献阅读。
psychological abstracts、psychinfo
1. cognitive psychology
2.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3. intelligence
4.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5.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6.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cognition
7. memory & cognition
8. psychonomic bulletin & review
9. psychological review
10. american psychologist
11.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
12. quarterl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13.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14. 心理学报。
15. 心理科学进展。
16. 心理科学。
以假说的形式陈述问题。如果,那么。
假说如何形成?长期的思索、意外的发现、直觉与灵感。
好的假说的特点:可验证性、简洁性、概括性。
举例:“勤奋的学生学习成绩好”,其中,勤奋应该作具体定义,学习次数或学习时数。
二、确定研究类型。
自然观察法:在自然环境下观察、记录自然发生的行为,lorenz观察动物攻击行为、印记行为等,珍尼古多尔在原始森林观察黑猩猩行为;
调查研究。档案研究。
准实验研究:不能以随机方式分配被试,只能根据已经形成的群体推论因果关系。
社会学研究、社会心理学研究等。
实验研究:随机抽样选择被试、操纵自变量,可减少误差,对实验研究的许多批评源于对实验研究本质的不甚了解。
探索性实验与验证性实验。
预备实验。三、实验研究过程。
1.发现问题,陈述假说。
2.界定变量:自变量、因变量、控制变量。
3.选择仪器。
4.确定实验方案:选定何种实验设计。
5.选择和分配被试:
界定总体和样本:所有可能参与研究的个体为总体;从总体中抽取部分个体,组成实验受试者,为样本。样本应有代表性。
取样:随机取样和分层随机取样;随机分组以获取等组被试;随机会产生波动,但仍是最好的方法。
6.数据采集与处理:计划、指导语、时间安排等。
数据类型:比例型数据:身高、体重、反应时间等,有相等单位,有绝对零点,可加减乘除。
等距型数据:温度、智商、能力大小等,有相等单位,无绝对零点,可加减。
等级型(顺序型)数据:喜好程度等,无相等单位,无绝对零点,不能加减乘除。
实验心理学讲义
第一章绪论。关键词。课程讲义。第一节实验心理学的由来。今天,实验心理学已经成为科学心理学研究的代表和主力,这一地位的取得离不开实验。心理学创生之初众多研究者的工作和贡献。其中又尤其以三位学者的工作最具里程碑意义,他们是 费希纳 gust theodorfechner 冯特与艾宾浩斯 hermanne...
实验心理学实验讲义
3对偶比较法 制作颜色爱好顺序量表。一 实验介绍。本实验目的是学习对偶比较法和顺序量表的概念,制作颜色爱好的顺序量表。心理量表是经典心理物理学用来测量阈上感觉的。心理量表根据其测量水平的不同,可分为四种 命名量表 顺序量表 等距量表和比例量表。其中等距量表和比例量表分别带来了心理物理学中的对数定律和...
教育心理学实验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概述 试卷
总分 52.00,做题时间 90分钟 一 单项选择题 总题数 24,分数 48.00 1.时距信息的加工机制及其通道效应的实验研究 一文标题显示,作为自变量的是 分数 2.00 a.时距信息。b.加工机制。c.通道。d.实验。2.冯特对心理学的最深远贡献是 分数 2.00 a.对感觉元素的描述。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