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复习考试大纲

发布 2022-10-19 11:17:28 阅读 7941

师范生《心理学》课程的复习考试大纲。

考试题型:一、选择题 20题 (每题1分,共20分)

二、名词解释 5题(每题4分,共20分)

三、简答 6题 (每题5分,共30分)

四、论述或材料分析2题(每题15分,共30分)

第一章绪论。

1、概念:心理学、心理过程、心理状态、个性心理。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是对行为和心理过程的科学研究。

心理过程是指在人的认识、情感、意志行为方面表现出了的心理活动,经常处于动态变化的过程中。

心理状态是指在心理活动的进程中,或从心理过程到个性心理特点形成的过渡阶段,常常会出现一种相对持续的状态的心理现象。

个性心理/个体心理,简称个性/人格,是指由于先天素质和后天环境的不同,人与人之间心理过程产生时带有个人特征的差异。

2、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3、心理学的主要任务:描述与测量、解释、**、控制。

4、学习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心理学研究的理论作用在于**心理活动的发生、发展的规律,揭示客观现实与人的心理的关系,探索心理的起源,从而以最新的科学成就对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起到论证和充实作用。心理学的研究对邻近的社会科学如文学、艺术、法学、政治学、经济学等,也有一定的理论意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兼有)

实践意义:任何实践活动都是人的实践活动,都是在人的心理的调节下完成的。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能使人们运用已发现的心理规律去**和控制心理现象的发生和发展,以提高各种实践活动的效率。

这样,心理学就可以直接参与到极为广泛的实践活动中去,为许多实践领域服务,如教育实践领域中。

5、 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客观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系统性原则、教育性原则、伦理性原则。

6、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观察法:在自然情境中对人的心理现象与行为表现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记录,经过分析以获得其心理活动产生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两种方式:

一是参与被观察者的活动过程,成为其中的一个成员;另一种是在旁观察而不参与被观察者的活动。(最广泛)

测验法:采用一种标准化的测量工具,在较短的时间内,对被试的某些或某方面的心理品质作出测定、鉴别和分析的一种方法。有两个基本要求:测验量表的信度和效度。

实验法:有目的地控制一定的条件或创设一定的情境,以引起被试的某些心理活动来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实验者给予被试一系列变化的刺激信息称为变量,由实验者操纵变化的变量称为自变量或实验变量(通常用刺激变量);由实验变量而引起的某种特定反应称为因变量。

一般采用两组被试进行比较,一组是实验组,另一组是控制组或对照组。

调查法、个案法。

7、 心理学的诞生:2023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世纪末20世纪初的心理学流派

1) 构造主义心理学:冯特、铁钦纳 1879(心理学上第一个思想学派)

研究意识的结构;经验可以分析为各种元素;实验内省法。

2) 机能主义心理学:詹姆士、杜威

研究意识的功能和目的;实际用途;与环境相互作用;解释

3) 行为主义心理学:华生、斯金纳 1913

研究行为;研究内容由内隐的意识转向外显的行为;s-r刺激与反应的关系;非遗传、环境因素影响;强化。

4) 格式塔心理学:魏太默、苛勒、考夫卡 1912 (完形心理学)

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种组织的意义;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完形与心里的整体性;顿悟。

5) 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 1896

人格结构为本我、自我、超我;人的行为动力为潜意识、生本能、死本能;研究无意识现象;性。

6) 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斯洛、罗杰斯 20c50s (心理学第三势力)

人性本善,完善自我;现象学和存在主义;强调人的社会性特点。

7) 认知心理学:皮亚杰、奈瑟 20c60s

计算机;行为与内部心理活动;兼容并蓄。

9、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取向。

派系融合,兼收并蓄;学科融合,促进发展;注重应用,日益广泛。

第二章心理的生理基础。

1、 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

神经元又称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中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其基本功能是负责信息的接收、加工和传递。

结构上由细胞体和突出(轴突、树突)两部分组成。

树突接收来自轴突的信息,传输给胞体;

神经元具有兴奋和传导两种功能。神经元受到刺激并产生兴奋是一种对刺激的反应能力,表现为神经冲动 。

轴突将神经冲动从胞体传出,到达与它联系的各种细胞。

2、 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

由于神经元之间在结构上没有原生质相连,两者的联系是通过突触来进行和实现的。

突触是一个神经元和另一个神经元相互接触的部位。

当一个神经元的神经冲动传导至神经末梢时,有些突触小体内的突触小泡突然破裂,并移动至突触前膜处,通过前膜的张口处将内含的神经递质释放出来。这些神经递质经过突触间隙后,就迅速作用于突触后膜,与后膜内的受体相结合,改变后膜对离子的通透性,引起突触后膜电位变化。

3、 周围神经系统的结构。

周围神经系统:脑和脊髓以外的所有神经结构,包括从外围感应器官内导到中枢的神经组织和从中枢外导到效应器官的神经组织,主要由脑神经、脊神经和植物性神经三部分构成。

脑神经:和脑直接相连的周围神经,由脑发出。

脊神经:连于脊椎,穿椎间孔外出,主管颈部以下的身体感觉和运动。

植物性神经:调节和控制内脏平滑肌、心肌收缩以及腺体分泌的神经结构,主要由分布在心肌、平滑肌和腺体等内脏器官的运动神经元构成。不受人的主观意志控制和支配,被称为自主神经;具有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双层支配,使得机体张弛有度,保证了机体活动的正常进行。

4、 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

中枢神经系统是人体神经系统的最主体部分,包括脊髓和脑。

脊髓:低级部位,是脑和周围神经的桥梁,成为神经传入和传出的中间站;本身可以完成一些简单的反射活动,如膝跳反射等。

脑:高级部位和生命机能的主要调节器,人和哺乳动物的脑由脑干、间脑、小脑、边缘系统和大脑组成。

脑干:延髓或延脑,和有机体的基本生命活动有密切关系,具有调节心跳、呼吸、排泄、支配肠胃等功能,被称为“生命中枢”。

间脑:丘脑和下丘脑两部分。

小脑:分左右两半球,协助大脑,维持身体平衡与协调动作。

边缘系统:参与情绪行为和体验的加工,海马和记忆密切相关。

大脑:最高级机构,包括左右两半球,以一纵列分隔;半球表面凹凸不平,布满深浅不同的沟和裂,沟裂之间的隆起称为脑回;三大沟裂为**沟、外侧裂和顶枕裂,将大脑半球分为四个叶:额叶、颞叶、枕叶和顶叶。

5、 大脑皮层的分区及其功能。

大脑皮层内有许多凹进的沟或者裂,其中三条大的沟裂,即**沟(额叶和顶叶)、外侧裂(额叶和颞叶)和顶枕裂(顶叶和枕叶),将大脑皮层分成额叶、顶叶、枕叶和颞叶几个区域。

一般情况下,可以将大脑皮层分成以下几个区域:

1.初级感觉区:接收来自各种感觉器官的神经冲动,并对其进行加工和整合的区域,包括:

1)躯体感觉区:接收由**、肌肉和内脏器官传入的感觉信号,产生触压觉、温度觉、运动觉和痛觉等;

2)视觉区:与视觉信息的接收和处理有关;如视觉区遭到破坏,即使眼睛功能正常也会导致半盲或全盲;

3)听觉区:接收在声音的刺激下由耳朵传入的神经冲动,产生初级形式的听觉,一旦受损将使听觉丧失而全聋。

2.初级运动区(椎体区):发出动作指令,支配和调节身体的姿势、位置以及躯体各部位的运动。

3.言语区:是高级心理机能和运动控制的中枢,具有运动控制和进行认知活动的作用,一般可以分为:

1)运动性言语区(布洛卡区):仅参与语言的合成,受损后容易引发运动性失语症(说话不连贯);

2)听觉性言语区(威尔克区区):与听觉区配合理解口头语言,受损后会引起听觉性失语症(无法理解、说话无理);

3)视觉性言语区:与视觉区配合理解书面语言,受损后产生失读症,不能理解字词含义;

4)书写区:与运动区某些部分配合书写文字,受损后无法写字绘画;

4.联合区:不接受任何信息的直接输入,处理来自各感觉通道的信息,对输入的信息进行分析、加工和储存,是整合、支配人的高级心理活动,进行复杂信息加工的神经结构。

可以分为感觉联合区(与人的记忆有关系)、运动联合区(协调精细运动)和前额联合区。

5、脑功能的学说:

1)定位说:颅相说、脑功能的定位说;

(2)整体说 (3)机能系统说 (4)模块说;

6、 大脑左右半球的功能差异。

大脑两半球具有相同的功能区域,左、右半球在某些方面成为优势半球,这种不对称被称为大脑两半球单侧化。

左半球是语言的优势半球,被称作“学术脑”和“语言脑”,主要负责言语、阅读、逻辑理解、记忆、运算、分析、书写、推理、五感等,思维方式具有连续性、延续性和分析性;

右半球的优势功能则主要体现在空间形象记忆、直觉、情感、身体协调、视知觉、美术、**节奏、灵感、顿悟等,思维方式具有无序性、跳跃性、直觉性,被称为“创造脑”和“艺术脑”。

第三章意识和注意。

1、 意识是人对环境、自我以及自己与外界环境事件关系的觉察状态。

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

有意注意(随意注意)是指预先有自觉目的,必要时还需要付出一定意志努力,主动地对一定事物发生的注意。

有意后注意是指事前有预定目的,但又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2、 意识有哪些水平?

一)焦点意识水平:全神贯注于某事物时对该事物的清晰的觉知状态。

二)边缘意识水平:处于注意边缘部位的刺激的觉知状态。

三)下意识水平:在不注意或略注意的条件下所获得的对某事物或自身状态的意识。鸡尾酒效应 :人群嘈杂中听到有人提起自己的名字。

四)前意识水平。

五)无意识水平(潜意识):个体不曾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和过程。

六)非意识水平:自己的脑电活动、内分泌。

3、意识的不同状态有哪些?

三种类型:自然发生的正常的意识状态、意识的改变状态和意识障碍状态。

正常意识状态:醒觉状态、睡眠状态、做梦(包括夜梦和白日梦)状态:

一) 睡眠

1)人在正常情况下:脑电波为β波 ;人在睡眠过程分为四个阶段:浅睡眠状态(过渡期α波)、偶尔出现“睡眠锭”(轻睡期θ波)、慢波睡眠(深度睡眠,沉睡期δ波)。

心理学复习考试重点提纲

心理学复习提纲。第一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个体心理。1 认知 2 动机和情绪 3 能力和人格。几种主要的研究方法。观察法,心理测验法,相关法,实验法,个案法。心理学19世纪末20初重要派别。1.冯特 构造主义 主张心理学应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 重视内省是自我观察的方法,主张将内省与实验方法结...

心理学考试大纲

心理发展与健康 考试大纲。第一章心理学与教育。一 教学目的。1 对心理学及心理现象初步的轮廓式的认识,为以后具体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同时引起学生对该学科的学习兴趣。2 掌握心理学的发展与任务,理解科学心理学与教育的关系 3 了解高师心理学的特点 任务以及研究的一般方法。二 教学重点。本章教学的重点包...

心理学考试大纲

考试大纲。第一章心理学概观。心理学 概念 学科性质 研究对象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及程序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主要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基本观点 esp行为主义 精神分析 人本主义 格式塔 第二章心理学的生物学基础神经系统的结构。大脑两半球的功能差异。第三章动机。需要 动机 成就动机 习得性无助的概念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