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班《心理学》课程考试大纲。
第一章。1.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2.心理学的基本任务与研究的基本步骤;
基本任务:描述和测量人的心理(如智商测验等);
理解和说明人的心理(如心理分析等);
**和控制人的心理(如人格塑造等)。
研究步骤:1)确定所要研究的心理现象; 2)积累有关的事实或客观证据;
3)发现事实中存在的某种模式或规律;4)提出假设来合理地解释;
5)在合理解释的基础上进行**;6)用实验研究获得的客观证据来检验这种**。
3.比较心理学各研究方法的概念和优缺点;
一)实验法。
实验法(experimental method)是按研究目的控制或创设条件,以主动引起或改变被试的心理活动,从而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
能主动地获得所需要的心理事实,并能**其发生的原因,而且所获得的信息也较精确。但是实验法也带有很大的人为性质,被试处在这样的情境中,又意识到自己正在接受实验,就有可能降低实验结果的客观性质,并影响将试验结果应用于日常生活之中的效果。
二) 测验法测验法(test method)是通过运用标准化的心理量表对被试的某些心理品质进行测定来研究心理的一种方法。
心理测验的最大优点是能数量化地反映人的心理发展水平和特点,它不仅能作为一种研究方法,使研究更趋精确、科学,而且还能为因材施教、人才选拔、职业指导、心理诊断和咨询提供客观资料。但测验法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测验量表的可靠性,而各种测验量表尚在完善中,对其结果不能视之绝对,同时它对主持者的要求也比较高,必须经过专门训练,解释结果要谨慎、全面,不可偏颇、妄断。
三)观察法。
观察法(oberservational method)是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观察被试的外部表现来研究其心理活动的一种方法。
观察法的最大优点是由于观察过程一般不让被试知晓,从而保持了被试心理表现的自然性而不附加人为的影响。同时,它又比较简便,尤其适合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采用,以进行有关的心理研究。
观察法的缺点是只能了解心理事实,而不能直接解释其发生的原因;只能被动地等待心理事实的发生,而不能主动地控制其过程。
四)调查法。
调查法(survey method)是以提出问题的形式搜集被试各种有关资料来研究心理的一种方法。
调查法的优点是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有关研究对象的第一手资料,既为分析问题提供依据,又可能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有益的线索和新的发现。但它在条件控制方面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尤其是涉及有明显社会评价意义的问卷,更易因被试的文饰作用而失真。
五)个案法。
个案法是一种比较古老的方法,它是由医疗实践中的问诊方法发展而来的。要求对个案进行深入而详尽的观察和研究,收集其相关资料,以便发现影响某种行为和心理现象的原因。优点是能够加深对特定个案的了解。
缺点是有时所收集的资料如日记自传等可能由于自我防卫而影响了真实性。一般来说,个案法常用于提出理论或假说,有待配合其他方法来验证。
4.心理学的主要学派。
学派创始人研究领域。
构造心理学冯特 (1879研究意识及其成首创实验内省法
行为主义心理学华生(1913研究行为而非意识(刺激—反应)
格式塔心理魏特墨(1912反对分解意识,强调心理的整体性。
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1896研究人格与潜意识现象。
其他学派:官能心理学、联想心理学、构造主义、机能主义等)
第二章。1.脑的结构;
2.脑的潜能开发。
保证脑的营养; 科学高效地用脑; 注意日常活动的计划性; 养成良好的日常习惯。
第三章。1.概念: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语言;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个别属性包括:颜色、声音、气味、味道、温度、光滑度等。
知觉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物体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
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形状、归属、意义。
记忆是大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
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指向性:选择功能,选择心理操作的对象。
集中性:对活动的调节和监督功能 ,选择信息,使之处于心理活动或意识的中心,以便能被有效地记录、加工和处理。
注意是意识的一种属性、一种心理状态,并非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认识。
思维的特征:
间接性(通过一定的媒介来认识:过去和将来)
概括性(把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抽取出来:如本质)
语言:以语音或文字为物质外壳,以词为基本单位,以语法为构造规则的符号系统。是人们用以思维和交往的工具。是一种社会现象。
言语:人们运用语言交流思想、进行交际的过程。是一种心理现象。
两者相互依存,不可分离。
2.感觉的种类;知觉的基本特征;注意的品质;思维的分类;
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等)
内部感觉(运动觉、平衡觉、机体觉等)
3.直观教学中的感知规律应用;
直观教学三种类型:
实物直观;(例如观察实物或标本、实验、测量或现场参观等)
模象直观;(例如观察**、模型、幻灯和教学电影等)
语言直观。(例如生动活泼的描述、鲜明形象的比喻和合乎情理的夸张等)
都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教师要注意感知规律的应用:
对比律;组合律;协同律;理解律。
4.教学活动中注意规律的应用;
一)无意注意规律的运用。
1)优化教学环境,防止学生分心(如学校远离嘈杂,课室避免过多装饰,教师避免奇装异服、不应过多口头禅和过度表情等);
2)讲究教学方法,引起有益的无意注意;(如加强重点内容的语气、适当重复,声调的变化与停顿)
3)考虑学生的主观状态。(如了解学生的需要、兴趣、情绪状态和知识经验等)
二)有意注意规律的运用。
1)明确学习的目的;(一开始就要说明知识的目的、任务、性质与复杂性和重要性)
2)培养学生的间接兴趣;(培养求知欲)
3)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力;(明确具体的问题,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完成)
4)合理组织活动。(课堂练习、课堂讨论、课堂实验、课堂自学、课外作业和课外活动等)
三)有意后注意规律的运用。
明确目的、生动活泼、形成惯例的教学过程能使学生原本已经形成的有意注意转化为有意后注意,使教学变成一个组织严密、系统连贯的有机整体。
5.遗忘的原因与提高记忆能力的方法;
遗忘的原因:
1)衰退理论:遗忘是记忆痕迹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退的结果。
2)干扰理论:遗忘是因为我们在学习和再现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之故,一旦排除了这些干扰,记忆就能恢复。(如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
3)提取失败理论:遗忘是因为暂时性的信息提取困难,当有了正确的线索搜寻后,信息就能提取出来。(如舌尖现象)
4)动机性遗忘理论(压抑理论):遗忘是因为我们不想记住,因为它们太可怕、太痛苦、太有损于自我。如果消除了压抑的原因,遗忘就能克服。
提高记忆能力的方法。
1)明确记忆的目的任务。
2)充分利用无意记忆(如让成年人在听着**、说笑话、做游戏的情境中学习外语口语和记忆单词)。
3)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
4)合理安排记忆材料。(如难易相间、合理间隔等)
5)适当运用记忆术。(如位置法、口诀法、谐音法和推算法等)
6.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1)问题表征的方式。
2)无关信息的干扰。
3)功能固着性。
4)定势。5)动机强度。
7.三种主要的语言获得理论。
1)语言的模仿说(许多人的常识)
2)先天语言生成说(乔姆斯基)
3)语言获得的认知加工说(皮亚杰)
第四章。1.学习的定义与分类;
学习是指个体在一定情景下由于反复地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敏感化:有机体对环境中的某一个特定刺激更容易作出反应.
习惯化:当一个特定的刺激单纯地反复出现时,有机体对这个刺激的反应将逐渐减少.
加涅(1974)依据学习的复杂程度,提出累积学习模式,一般称为学习的层次理论.
加涅对于学习结果的看法。
奥苏伯尔(1968)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提出的分类模式。
2.比较三种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盛行时间、主要观点和学习方法;
一)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理论。
依巴甫洛夫(ivan p**ov,1849~1936)是该理论首创人,他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奠定了行为主义理论的基础。巴甫洛夫关于行为脑机制的“高级神经活动学说”涉及经典条件反射全部内容。
二)桑代克的“试误说”
桑代克(edward lee thorndike,1874~1949)
动物心理学的鼻祖联结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创建了教育心理学美国教育测验运动的领袖之一。
准备律:强调学习开始前预备定势的作用。
练习律:强调联结的应用。
效果律:凡导致满意结果的行为被加强,而带来烦恼的行为则会被削弱或淘汰。
三)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学说。
3.学习策略的概念,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
第五章。1.教师主导取向的教学策略有哪些?有什么优缺点?
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有以下优点:
1.教学目标容易实现。
2.教学内容系统、完整。
3.教学效率较高。
但同时,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1.由于强调以教师的教为主导和中心,使得整个教学过程显得刻板、缺乏开放性和灵活性,也忽略了学生创造性的发挥。
2.忽视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体性的发挥。
2.学生主导取向的教学策略有哪些?有什么优缺点?
3.讲授法和发现法的一般步骤和各自的优缺点;
4.教师的社会角色;
传统教师的社会角色。
一)知识传授者 (二)道德传播者(三)管理者(四)家长的**人。
当代教师的角色新要求。
一)研究者(二)课程的设计和开发者(三)创新者(四)引导者。
五)学习者。
教师的社会角色。
一)学习的指导者(二)行为规范示范者三)心理保健者。
四)班级体活动的领导者(五)教学科研人员(六)家长**人。
5.教师的心理品质及其对学生的影响。
第六章。1.智力的含义。
2.智力的认知心理学研究。
心理学考试大纲
心理发展与健康 考试大纲。第一章心理学与教育。一 教学目的。1 对心理学及心理现象初步的轮廓式的认识,为以后具体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同时引起学生对该学科的学习兴趣。2 掌握心理学的发展与任务,理解科学心理学与教育的关系 3 了解高师心理学的特点 任务以及研究的一般方法。二 教学重点。本章教学的重点包...
心理学考试大纲
考试大纲。第一章心理学概观。心理学 概念 学科性质 研究对象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及程序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主要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基本观点 esp行为主义 精神分析 人本主义 格式塔 第二章心理学的生物学基础神经系统的结构。大脑两半球的功能差异。第三章动机。需要 动机 成就动机 习得性无助的概念动机...
心理学考试大纲
考试总要求 1 能正确识记教育心理学的基本事实 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2 能准确理解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学习与教学的基本规律。3 能简单应用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分析教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4 能综合应用教育心理学的基本规律,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教学过程中实际问题的方案。试卷结构 时间 15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