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 大纲

发布 2022-10-17 09:08:28 阅读 5547

一、 绪论:

概述、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原则与方法、意义。

二、 学生心理发展:大学生心理发展、心理差异与教育、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

三、 教师心理:教师社会角色、专业能力、心理素质与职业压力。

四、 学习理论:学习的概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五、 大学生学习动机:概述、学习动机理论、影响因素、培养激发。

六、 学习策略:概述、常用策略、策略性学习与学习策略的教学。

七、 学习迁移:概述、理论、影响因素及教学。

八、 教学心理:知识、知识的学习与保持、问题与问题解决、创造性及提高。

九、 教学测量:概述、类型、有效教学测验的基本要求。

一十、 德育心理:品德及心理结构、品德发展理论、大学生品德发展及培养。

十一心理健康教育:概述、常见心理问题、途径方法。

第一章绪论。

1. 高等教育的特点:①在教学任务上②在培养对象上③在社会职能上④在地位作用上⑤在培养方式上。

2.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①教育心理学和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知识②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和教师心理③学生的学习心理④教师的教学心理⑤学生的德育心理⑥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3.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①客观性原则②系统性原则③实践性原则④道德性原则⑤发展性原则。

4.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观察法:

既可以作为一种独立的搜集资料的方法单独使用,也可以作为一个研究的开端环节,与其他方法结合使用。优点:①可获取当前发生的行为和其他现象的有关信息②可获取真实而自然的有关信息③不要求被观察着的合作。

注意:①做好观察的前期准备②做好观察记录③消除观察着误差,防止观察着的某些反应偏向。2)访谈法:

优点:①灵活而易于控制②适用范围广。不足:

访谈花费大量时间与精力,效果取决于双方的合作。注意:①做好前期准备工作②把握访谈的方向与主体③掌握访谈技巧④减少访谈者的误差。

3)问卷法:优点:①实施简便,不受人数限制②适用范围广③资料易于整理和统计分析。

不足:①问题和答案都是规定好的,不利于深入分析和研究②数据收集过程中难以严格控制无关因素的干扰③对问卷编制有较高的要求。注意:

①依据研究目的来构建问卷框架②编制合适的问题③对问卷进行测试与修订。4)测量法:优点:

①所使用的标准化测验编制十分严谨、效果可靠②结果的量化程度高③有设立好的常模,可以直接进行比较,简单省力。不足:①属于间接测量②不可避免地收到经验和文化条件的影响③对施测者和测验的编制、选用具有较高要求。

注意:①确立对待测量的正确态度②编制符合要求的测验③保证测验的严格施测与客观评估。5)实验法:

三个变量: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实验法分为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

前者优点:①对实验情境和实验条件严格控制,可以排除无关变量的干扰,揭示各变量的因果关系,具有内部效度和科学性。②实验结果的记录、统计精确、客观。

不足:研究情景人为因素较大,影响研究结果在实践中的应用。自然实验:

优点:被试处于自然状态,所得结果切合实际,有效地应用于实践。不足涉及的变量较多,影响实验结果。

注意:①科学合理的进行试验设计②选择和利用恰当的实验仪器③要控制无关变量和误差。6)个案研究法:

优点:①个别研究使研究全面、系统、深入②在个案追踪过程中,根据需要适当结合其他方法,可以考察人的行为发展的过程,**发展阶段的过渡及其发展与环境教育因素的关系。不足:

①个别对象,结果缺乏代表性②缺乏可供比较的个体,影响科学性,要尽可能找到正常值的参照标准③对个别对象进行非控制性观察,所提供的材料是粗略的,描述性的,要采用多种方法收集数据,使研究结果精确、客观。

5. 学习教育心理学的意义:①有助于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做好教育教学工作:

有助于教师更好地理解大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师深入了解大学生的人格和社会性特点;教师深入了解大学生的个体心理差异②有助于把握教学规律,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有助于教师了解大学生的学习心理;教师把握教学过程的规律,提高有效教学的能力;教师提高其评价或反思能力③有助于把握教师角色,增强其角色胜任能力:教师正确把握角色,增强角色意识;教师获得各种能力,增强对不同角色的胜任能力④教师做好大学生的德育工作⑤教师做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教师正确认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有助于教师正确认识心理健康问题;教师掌握一定的心理保健和**手段。

第二章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发展。

1. 大学生心理发展特征:①自我概念的增强与认知能力发展不协调②情感的发展及情绪的不稳定③自我意识的独特性④抽象思维迅速发展但仍带有主观片面性⑤性意识的发展。

2. 个别差异是指,不同个体间在身心方面相对稳定的差异,它表现在个体的生理和心理的两个方面。

3. 个别差异的成因:遗传、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教育(是对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

4. 大学生心理差异:1)认知方式差异:

①场独立型与场依存型②冲动型和沉思型③辐合型与发散型。场独立型的学生,以自己内部的线索对客观事物进行独立判断,以自己的内部参照为信息加工的依据,不易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冲动型认知方式的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倾向于很快检验假设,认知事物快而不准,易出错,敢说敢为,竞争心理较强,情绪爱波动,计划性不强,容易考虑不周。

沉思型学生思路清晰,放心正确,反应速度虽慢,但有自己独特的观点,对所学知识是经过认真思考后吸收的,所以会灵活地使用。辐合型表现为搜集、综合知识时善于运用逻辑思维,缩小解答范围,朝着一个方向集中,知道找到确定的唯一的答案,对于认识事物的本质、揭示客观规律有重要作用。而发散型易于发现新事物,开拓新领域。

2)性格差异:兴趣;成就动机;智力;情感与意志;性格。3)成就动机差异。

5. 针对大学生的心理差异因材施教:

1) 气质差异与学习:四种气质:胆汁质坦率、热情、进取,但粗心、冒失、刚愎自用,轻描淡写的批评无用,应强刺激,这种刺激不是简单的责骂和处罚,而是摸清情况后抓住问题的要害,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予以迅速解决。

;多血质活泼、机敏、开朗、轻浮、不踏实、无恒心,应正确引导,扬长避短,调动积极因素,优缺点都比较明显;粘液质稳重、实干、冷漠、固执,细致耐心教导,知心朋友,解除苦闷;抑郁质信心、谨慎、谦让、怯懦、孤僻、自卑,细致谨慎、谈心,使他们形成集体意识,态度要温和,语调要亲切,讲清道理,增强自信。2)性格差异与学习:性格不同于气质,无好坏之分。

6种与学习有关。①竞争型②协作型③回避型④参与型⑤依赖型⑥独立型。要抓住大学生的性格特点,正确引导,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性格3)能力差异与学习。

要正对大学生能力发展的特点,开发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以便他们在活动中能够发现或发挥自己的特长和能力,提高自身素质,应知其所长、用其所长。

6. 嫉妒是人类的一种普遍情绪,是一种扭曲的心态和行为,有以下方面引起:性格缺陷、强烈的欲望感、自我评价过高。

如何克服:a正确评价自己b转移注意c正确比较d提高修养e降低预期。

5. 人际交往:在社会活动中人与人之间进行信息交流和情感沟通的联系过程。

人际交往的功能:①获得信息和选择交往对象的功能②认识自我和表现自我的功能③协调合作和促进团体内聚力④身心保健功能。

影响人际交往的因素:①认知因素②人格因素③能力因素④相似因素⑤情绪因素。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问题:害怕人际交往;轻视;缺少。

人际关系类型:人际关系反映人们交往中关系的深度、密切度和协调性等心理方面的联系程度,由认知、情感和行为3种心理因素构成。认知反映个体对人际关系状况的认知和理解,是人际交往的结果,是理性的条件。

情感是对人际关系的评价态度,是基础;行为时外在表现和结果。①同学关系②师生关系③同室关系④网络人际关系。

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障碍及调适:①羞怯心理。增强自信心;不要计较别人的评论;锻炼机会;积极的心理暗示。

②自卑心理:调整认知,增强自信心,全面、客观的标胶确立对自己的正确评价;正确评价自己;积极的自我暗示、鼓励;积极与他人交往。③嫉妒心理:

由于性格缺陷;强烈的欲望感;自我评价过高。 要正确评价自己;转移注意;正确比较;提高修养;降低预期。

人际交往能力培养:1)掌握人际交往的原则:①平等原则②真诚原则③宽容原则④诚信原则⑤互助互利原则2)增强自身的人际魅力:

①注重仪表②重视第一印象③培养良好的个性特征④加强交往,密切关系⑤寻找共同话题⑥有幽默感3)提高人际交往技巧:①语言艺术②学会赞美别人③学会倾听④学会争吵和批评⑤富有恻隐之心⑥把握交往的度。广度深度和频度。

第三章高等学校教师心理。

1. 教师职业专业化:能为社会提供不可缺少的服务;具有专业服务权利;有专业自主权;有对从事职业成员构成约束力的社团组织;确立了一套专业守则;获得社会和当事人的信任;享有相当的社会地位和报酬;不断接受在职培训和从事科研活动。

2. 教师资格分为7类:幼儿园教师、小学教师、初级中学教师、高级中学教师、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高等学校教师。

3. 教师角色的多样性:①知识的传授者②学习的指导者③教学的组织管理者④榜样和价值导向者⑤家长**人⑥心理调节者⑦科学研究者。

4. 教师角色的形成的阶段:角色认知阶段、认同阶段、信念阶段。

5. 教师的专业能力:1)了解学生的能力2)教学能力:

①教学组织能力②教学认知能力:分析掌握大纲,分析处理教材等③教学操作能力④监控能力⑤反思能力3)言语表达能力4)获取新知的能力5)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①处理师生关系:

具有科学的学生观;关爱学生;树立威信②处理与领导、同事和家长的关系6)及时发现和处理学生心理问题的能力7)自我更新能力:科研+自主创新。

6. 教师心理素质的意义和作用:①教师的心理素质是教师文化素质形成的基础②良好的教师心理素质是教师职业成熟的条件③是教师育人的重要保证④是教师自我完善的重要保证。

7. 教师应具备的心理素质:①认识心理方面:

观察要准确、细致深入、全面客观;想象要丰富、合理、新颖;记忆要准确而迅速、系统而持久;思维要敏捷而广阔、条理而深刻;注意要稳定且灵活②情感心理方面:有积极情感;有移情能力;有情感调控能力③人格方面④意志方面:不断提高心理承受能力⑤自我意识方面。

8. 职业压力的不良影响:对生理和心理健康的影响;职业倦怠感。

应对策略:①社会层面:社会要调整对教师角色的社会期待;应当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②学校层面:

创建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加大教师参与管理的力度;适当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丰富教师生活。③个人层面:加强自我认识,提高自身心理素质;运用心理调适的知识和技能去应对压力;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

第四章学习理论。

1.学习:1)广义学习:

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经过实践或练习获得个体经验,并由经验引起行为的相对持久变化:①必须引起主体自身某种行为变化②主体的行为变化是由经验引起的③主体的变化必须能保持得比较长久。2)人类的学习特点:

①以间接经验为主的社会性学习②以语言为中介③积极主动性。3)狭义的学习-学生学习的特点:根本特点:

接受性和建构性。派生特点:学习的定向性;连续性;意义性。

大学生学习与中学不同于:主体的变化;自主性;专业性;方式多样化;探索研究性和创新性。

2. 学习的分类:1)学习的水平分类:

加涅:①连锁学习②辨别学习③具体概念学习④定义概念学习⑤规则学习⑥解决问题的学习。2)学习的结果分类:

①言语信息的学习②智力技能的学习③认知策略的学习④动作技能的学习⑤态度的学习。3)奥苏伯尔据学习的性质分为有意义学习(当前学习与已有知识建立起实质性的联系)和机械学习;据学习进行的方式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4)学习内容分:

知识学习、技能学习、道德品质学习或行为习惯学习。

3.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1)巴普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

学习律:①习得律与消退律。习得律是条件刺激得到无条件刺激反复强化而形成的条件反射。

孩子见家长就紧张;消退律是指条件刺激多次重复而不伴随无条件刺激给以强化,使已经建立的条件反射逐渐减弱直至消失的过程。如不给食物,狗不分泌唾液了。②泛化和分化律。

泛化指个体在某种条件反射形成后不仅对条件刺激产生条件反射,而且对类似于条件反射刺激的刺激也产生条件反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分化指对条件刺激发生反应,而不再对条件反射刺激相似的刺激进行反应。只对蛇恐惧,不怕绳子了。

③高级条件作用律:一个中性刺激一旦成为条件刺激,就可以作为无条件刺激。另一个中性刺激与其反复结合,可以建立新的条件作用,这一作用被称为高级条件作用。

一级高级条件作用上可以建立二级高级条件作用,巴认为,人的学习中高级条件作用占主导地位,主要是人类特有的第二信号系统在其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其可对抽象的、概括的语言进行反应。

教育心理学大纲

教育心理学 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 engl 7003 适用专业 英语专业 学前教育方向 学时 32学时。学分 2 学分。一 编写说明。一 本课程性质和任务。通过教育心理学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掌握和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能运用教育心理学知识分析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并能有效地...

教育心理学大纲

教育心理学 指导复习。一 名词解释。1 心理发展 2 关键期 3 人格 4 自我意识 5 性格 6 强化7 知识 8 最近发展区 9 问题 10 创造性 11 态度 12 品德 13 广义学习 14 心理健康 15 问题解决 16 学习动机 17.教育心理学 18.自我意识 19.先行组织者 20心...

教育心理学 大纲

教育心理学 公共课 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 教育心理学 公共课课程类别 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 全校师范类专业考核方式 考试。总学时 学分 51 学时 3 学分 1 课程教学目的。教育心理学 公共课 是一门师范类学生的专业必修课,它为学生提供作为教师职业所需要的心理学基础知识,同时,为师范生开设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