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大纲

发布 2022-10-17 09:14:28 阅读 6237

《教育心理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学校情景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既要**学生如何学习,又要研究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学习。

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一方面,它又自己的核心概念和范畴群;学习理论是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另一方面,它也要综合应用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等心理学科的研究成果,为分析和研究教育领域的心理学现象,总结心理规律所用。

教育心理学是心理系一门必修的专业课,一般应在完成了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等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后开设。

二、教学的对象。

作为一门专业课,教育心理学的对象是心理系本科高年级学生。这些学生已经完成了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课程的学习,而且已经学习了与教育心理学有关的哲学和教育学等课程的学习,对心理学专业有了相当的认识,一般具备了接受教育心理学理论和方法的知识和能力基础。

三、教学的目的。

教育心理学的教学目的,是要使学生掌握有关学习的本质、过程、影响因素和测评的基本理论,对不同类型的学习又较深入的理解;同时,了教育心理学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初步形成心理学的教育观,形成运用教育心理学方法指导研究学校教育,指导学生学习的能力。

四、课程体系与教学安排。

本课程围绕学习和指导学习的理论和方法展开,可大体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是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部分,包括概论、现代心理学的教育观和学习的基本理论。

第四章以迁移、保持和认知结构等教育心理学经典问题为中心,展开对学校过程的**。

第五章对知识掌握、技能形成、能力培养和品德及行为习惯的养成等不同类型的学习进行了较详尽的分析。

第六章较全面地分析了影响学习的主要心理因素。它们包括学习动机、注意和感知状态、疲劳和焦虑、自我意识与社会心理及学习者的个别差异等。

最后,第七章是对学习结果的测评。

本课程安排在四年级上学期,共20周,每周4课时,共计80课时。其中讲授60课时,讨论见习课20课时。

五、教材与参考读物。

本课程采用李小融编著的《学校教育心理学》(四川教育出版社2024年版)为正式教材。

本课程参考读物见“参考文献目录”。

六、内容选择及教学的指导思想。

一)突出教育心理学的现代特色,注重学术性和操作性的结合。本课程以学习和指导学习的理论和方法贯穿始终,力求反映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学科体系,确保学生学习有较高的学术性和交流性。

二)注重内容全面而有重点。

本课程不是从教育的广大表层出发构筑结构,强调围绕现代教育心理学的核心理论去分析和研究问题。教学内容强调逻辑性和清晰的线索,以此更加明确地反映全面。

三)联系中国学校教育实际。

本课程着重**中外之间存在共性的理论,并在辨析各种理论和方法特征及联系的基础上,注重其应用。

四)传统和现代的结合。

本课程对内容的选择和评价并不刻意标新立异而屏除传统。反之,以科学性和能为现实所用为标准。只要由内在的理论和实际价值,不论过去或现在的理论或方法,均属选用范围并要求学生了解或掌握。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对象、范围和意义。

一、 教育心理学的对象和范围。

二、 学习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第二节历史、发展与现状。

一、 短暂的历史。

二、 发展阶段。

三、 现状和趋势。

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 观察法。

二、 调查法。

三、 教育经验总结法。

四、 自然实验法。

五、 实验室实验法。

六、 临床个案法。

本章讨论:为什么要学习教育心理学?

本章复习思考题。

1.教育心理学的对象是什么?

2.教育心理学的范围有哪些?

3.教育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儿童心理学、教育学及其教学论有何关系?

4.你认为教师学习教育心理学有何意义?

5.简述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6.简述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7.简述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第二章现代心理学的教育观。

第一节对学校教育现象的心理学认识。

一、 教育与学校教育。

二、 学校教育对学生个体发展的影响。

三、 教学与课。

四、 弊端及改革。

第二节学生和教师。

一、 学生及群体心理特征。

二、 教师心理。

一) 教师角色。

二) 教师对学生期待的作用。

三) 教师管教学生的误区。

四) 课堂上的“讲台效应“

五) 教师角色的心理特征。

六) 合格教师的心理品质。

七) 优秀教师的品质与技能。

八) 学生心目中的教师。

九) 教师教学中的不良习惯。

十) 课堂师生交往的性质与特点。

本章讨论:教师期望效应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

本章复习思考题。

1. 怎样从心理学的角度理解学校教育、教学和课?

2. 举例说明正式学生群体和非正式学生群体?

3. 怎样使用社会测量法了解学生非正式群体?

4. 怎样正确认识和对待学生非正式群体?

5. 怎样理解罗森塔尔效应?

6. 试分析教师管教学生的失误。

7. 你认为合格教师和优秀教师的心理品质有哪些?

8. 你认为教师角色的主要心理特征有哪些?

9. 你认为教师应该怎样进行正常的课堂交往?

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概述。

一、 什么是学习。

二、 学习过程或学习事件的简要分析。

三、 人类学习和学生学习的特点。

一) 人类学习的特点。

二) 学生学习的特点。

四、 学习的意义和作用。

一) 学习是有机体适应环境的必要条件。

二) 学习能促进心理的成熟与发展。

五、 学习的分类。

一) 根据学习内容和结果分类。

二) 布鲁纳的教育目标分类。

三) 加涅的分类。

六、 日常对学习的片面理解。

一) 只有奖惩,学习才发生。

二) 学习就是获得和吸收事实材料,获得愈多,学得愈多。

三) 凡是认真教过和学过的东西都能永久保持。

四) 掌握最好的就是联系得最多的。

五) 教等于讲述,学等于接受讲述。

六) 学习活动必定是乏味的,是一件苦差事。

七) 一切学习都应该是有趣的。

第二节刺激-反应的联结学习理论。

一、 桑代克的学习理论。

一) 准备律。

二) 练习律。

三) 效果律。

二、 经典条件反射学习理论。

一) 消退。

二) 恢复。

三) 类化。

四) 分化。

五) 高级条件反射。

三、 操作条件反射学习理论。

四、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一)强调观察式学习或替代强化学习。

二)强调符号强化的作用。

五、 强化的种类和技巧。

一)强化的类型。

二)强化的技巧。

六、 理论的区别和教**用。

一)经典条件反射愈操作条件反射的异同。

二)情绪学习。

三)行为管理和行为纠正。

四)程序教学。

第三节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一、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

一)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认知过程。

二)对儿童心理发展实质的看法。

三)重视学习过程。

四)强调形成学习结构。

五)强调知觉思维的重要性。

六)强调内部动机的重要性。

七)强调基础学科的早期学习。

八)强调信息提取。

九)提倡发现学习。

二、 奥苏贝尔的认知接受学习理论。

一)有意义接受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形式。

二)有意义学习的标准。

三)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四)有意义学习的类型。

五)概念愈命题的同化模式。

三、 发现学习愈有意义学习理论的区别及教学应用。

一)区别及意义。

二)教学实例。

第四节掌握学习和指导学习理论。

一、 布鲁纳的教学目标分类及掌握学习理论。

一)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二)掌握学习理论。

二、 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和指导学习理论。

一)学习结果分类理论。

二)加涅的指导学习理论。

第五节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

一、 人本主义心理学简介。

二、 罗杰斯关于人格与行为的部分观点。

一)强调个人与个人的主观经验。

二)有机体有努力实现、保持并提高自己的倾向。

三)自我结构不断发展是人与环境尤其是与人交往的结果。

四)关于教育的部分观点。

三、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教育主张。

一)开放学校和开放课堂。

二)人本主义的教学原则。

三)人本主义的教学目标。

本章讨论: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

本章复习思考题。

1. 解释下列概念。

学习(广义) 学习(狭义) 消退。

恢复类化分化。

强化正强化负强化。

惩罚i惩罚ii次数强化。

发现学习有意义学习接受学习。

心向代表性学习概念学习。

命题学习下位学习上位学习。

并列结合学习同化。

2. 学生学习的特点是什么?

3. 试分析日常对学习的片面理解。

4. 桑代克提出的三条基本学习规律是什么?

5. 试分析经典条件反射建立的过程。

6. 简述社会学习的理论。

7. 简述操作条件反射建立的过程和主要规律。

8. 简述强化的类型和技巧。

9. 试分析经典条件反射理论和操作条件反射理论的教学应用。

10. 简述布鲁纳发现学习理论的要点。

11.试分析发现学习的优点和条件。

第四章学习的迁移、保持和遗忘。

第一节学习的迁移。

一、 什么是学习的迁移。

二、 学习迁移的种类。

三、 学习迁移的简单测量。

四、 学习迁移现象的理论解释。

一)形式训练说。

二)共同要素论。

三)概括化理论。

四)关系理论。

五、 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

一)学习情景的相似性。

二)学习材料的性质。

三)学习活动的多样性。

四)原学习的熟练和程度。

五)年龄特征。

六)智力水平。

六、 学习迁移的促进。

一)合理安排课程与组织教材。

二)提高概括水平,强调理解。

三)课内和课外练习配合,提**用机会。

四)提供学习方法的指导。

五)培养良好的心理准备状态。

第二节学习的保持和遗忘。

一、 传统的遗忘和保持理论。

一)遗忘的主要规律。

二)遗忘产生的原因。

三)克服遗忘的传统策略。

二、 动机性遗忘理论。

三、 记忆信息加工模式理论。

一)三种记忆转化模式。

二)加工水平模式。

四、 有意义保持与遗忘理论。

一)同化论关于意义保持和遗忘的基本假定。

二)两种有意义遗忘(还原)的过程。

三)有意义遗忘的利弊。

四)影响有意义遗忘的主要因素。

第三节认知结构与迁移和保持。

一、 什么是认知结构。

二、 认知结构变量。

一)可利用性。

二)原有的起固定作用观念的稳定性和清晰性。

三)新旧观念的可辨别性。

三、 操纵认知结构主要变量的策略——利用组织者的教学技巧。

一)什么是组织者。

二)组织者的类型及其应用。

本章讨论。怎样在教学中操纵认知结构的三大变量?

本章复习思考题。

1. 解释下列概念。

迁移干扰前摄抑制倒摄抑制过度学习。

教育心理学大纲

教育心理学 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 engl 7003 适用专业 英语专业 学前教育方向 学时 32学时。学分 2 学分。一 编写说明。一 本课程性质和任务。通过教育心理学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掌握和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能运用教育心理学知识分析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并能有效地...

教育心理学大纲

教育心理学 指导复习。一 名词解释。1 心理发展 2 关键期 3 人格 4 自我意识 5 性格 6 强化7 知识 8 最近发展区 9 问题 10 创造性 11 态度 12 品德 13 广义学习 14 心理健康 15 问题解决 16 学习动机 17.教育心理学 18.自我意识 19.先行组织者 20心...

教育心理学 大纲

教育心理学 公共课 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 教育心理学 公共课课程类别 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 全校师范类专业考核方式 考试。总学时 学分 51 学时 3 学分 1 课程教学目的。教育心理学 公共课 是一门师范类学生的专业必修课,它为学生提供作为教师职业所需要的心理学基础知识,同时,为师范生开设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