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复习宝典

发布 2022-10-19 09:36:28 阅读 6104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导论。

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内容。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观点1:比较宽泛,以潘菽为代表,教育过程中的种种心理现象及其变化。

观点2:非宽泛,两种观点。

以奥苏泊尔为代表,强调以学生的学习为主线,把教师的教学看成只是影响学生学习的外部因素。

以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盖奇为代表,强调以教师的教为主线,教育心理学应研究教师教的全过程。

目前综合观点。

核心与主线: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心理规律。

教育心理学的知识:学生心理、教师心理、学习心理和教学心理。

二、教育心理学的性质。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各种心理现象及其变化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研究如何有效地学与教,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的学科。

三、教育心理学的应用。

(一)教学是科学还是艺术?

科学:就得掌握某些知识和技能,这些都只能通过学习而获得 。

艺术:就需要天赋、灵感、直觉和创造性,这些都是不可言传的。

教师应当同时兼备技能和反思能力。对于新教师而言,学习一些主要的教学技能对提高教学效果还是必要的,而且是有益的。一个教师只有在充分了解了学与教的过程,掌握了一些教学技能后,才能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才能逐渐成长为一名既懂科学又讲艺术的教育专家。

麻烦的普通话。

调整自己的思想和理念,决定还是先让学生保持方言,让学生掌握普通话,这需要一个过程。每到上课,我先要用方言再用普通话重复一遍,回答问题也是一样,要先帮他们把普通话转到方言的情境中来,孩子们才能跟得上来。这一年来,我从字母、到拼音,一个字一个字的矫正他们的读音,一句话一句话的帮他们改正,上网给他们搜集资料,要求学生阅读一些故事书等。

没有分数的试卷。

小王老师说一个注重分数的教师,教出来的学生怎么会不注重分数!从一年级开始,我从来不在班上大声宣读每个学生的成绩,更不会去排名次,我只强调他们错误的地方,所以,这两年多来,我的学生已经养成了这样的习惯,他们头脑中只有错对,没有分数!所以,即使到了今天,发给他们一张没有分数的试卷,他们也不会惊奇!

教师不应该将学生的成绩看得那么重,相反,教师去发现每一个学生的特长、了解他们的个性。我只希望我的学生能身心健康的成长,只要学生爱学习,成绩自然会提高。

2)运用研究来理解和促进教学。

学生“告状”反应的可能都是鸡毛蒜皮的小问题,但是教师应该对其进行积极的关注,抓住教育的契机,进行教育和反思,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及促进教师自身的成长。以后的每节课,我都会花十分钟时间处理这些锁事,因为我内心十分清楚,学生来‘告状’的目的并不是让老师有一个公正的裁决,而是为了引起我对他们的注意!他们渴望得到老师的关心和关注!

他们需要老师来聆听他们的世界!”

奖励一定能增强学习动机吗?

心理学家德西让大学生在实验室里解有趣的智力难题。第一阶段,所有的被试者都无奖励;

第二阶段,将被试者分为两组,实验组的被试完成一道难题可得到1美元的报酬,而控制组的被试者跟第一阶段相同,无报酬;

第三阶段,为休息时间,被试者可以在原地自由活动。实验者在这一阶段是否继续解题作为喜爱这项活动程度的指标。实验组(奖励组)被试在第二阶段确实十分努力,而在第三阶段继续解题的人数很少,表明兴趣与努力的程度在减弱,而控制组(无奖励组)被试有更多人花更多的休息时间在继续解题,表明兴趣与努力的程度在增强。

哈里斯先生教八年级学生的社会课程,他在处理汤姆表现出的不良行为时遇到了麻烦。今天上课时,汤姆叠了个纸飞机,他趁哈里斯先生转过身时,把飞机扔向空中,引得全班同学一阵哄笑。哈里斯先生应该怎么办?

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史。

(一)创始之前。

哲学心理学与教育结合,教育找到了它的心理学理论基础。

中国: 孔子:“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荀子:教学相长。

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

西方: 夸美纽斯: 教育、教学与儿童年龄特征 、教学与学生的学习动机。

卢梭:教育与儿童的年龄特征

裴斯泰洛齐: 提出了教育心理学化,即教育以心理学为基础的设想 。

赫尔巴特:教育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将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理论基础的人,提出四段教学法(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二)初创时期(20世纪20s以前)

心理学家看到了科学心理学原理对教学的作用,对心理学原理应用于教育持非常乐观的看法:科学心理学原理,是可以运用于教育实践的。(即以普通心理学的原理解释实际教育问题,主要是一些有关学习的资料。

)桑代克(美):2023年,《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部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一般把它看作教育心理学作为独立学科诞生的标志。

1913-2023年,又将之发展成了三大卷,分别是《教育心理学:第一卷,人的本性》(1913)、《教育心理学:第二卷,学习心理学》(1913)、《教育心理学:

第三卷,心智运作、疲劳、个体差异及其原因》(1914)。

三)发展时期(20s-50s)

20s,吸取了儿童心理学和心理测验方面的成果,大大扩充了内容。

30s人们对教育心理学家推行的教育改革运动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发现其结果并不理想,对心理学原理应用于教育转入悲观失望。

前苏联维果茨基反对把普通心理学的成果移入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一书中主张,必须把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的分支来进行研究。他确立了教育与教学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在儿童心理发展的实质问题上,提出“文化发展论”和“内化说”。

40s:弗洛伊德:广为流传,有关儿童的个性和社会适应以及生理卫生问题也进入了教育心理学领域。

50s: 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的兴起,同时信息论的思想为许多心理学家所接受,这些成果也影响和改变了教育心理学的内容。这时的教育心理学尚未成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

特点: 内容庞杂,没有独立的理论体系。

人类高级心理活动研究少,对教育实践作用不大。

最主要的研究领域是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占优势。

三)成熟时期(60s-70s)

60年代开始,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理论体系的学科正在形成。

——比较注重结合教育实际,注重为学校教育服务。

-60s:布鲁纳,课程改革运动提倡发现学习。

-70s:奥苏泊尔,有意义学习的条件,意义的获得与保持过程。

-人本主义思潮也掀起了一场教育改革运动“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张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日趋集中。

**教育过程和学生心理,重视教材、教法和教学手段的改进。

四)完善时期(80s以后)

越来越注重于教学实践相结合,分歧也越来越小:一方面认知派与行为派都在吸取对方合理的东西,另一方面东西方相互吸收。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转变教学观念,关注教与学两方面的心理问题,教学心理学兴起。

关注影响教育的社会心理因素(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罗杰斯的“以学生为中心”主张等);

注重实际教学中各种策略和元认知的研究。

(2023年弗拉维尔提出“元认知”,丹博提出学习信息加工过程模式。p367)

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古代学者的著作中,教育心理学的观点丰富。

1908房东岳翻译日本小原又一《教育实用心理学》,我国出现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1924廖世承编写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材。

20世纪20年代西方的教育心理学开始传入影响我国,一直到解放前停留在借鉴西方的研究成果上。

20世纪年代,主要学习苏联的教育心理学理论成果,同时根据马列主义的原理和方法对以前的教育心理学加以改造。

1962-63年潘菽编写第一本《教育心理学》。

1966-76年,严重摧残。

20世纪80年代以后,对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理论和问题进行深入**。1980潘菽《教育心理学》,代表了我国教育心理学的一般观点。西方的教育心理学思想,特别是学习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纷纷传入我国。

近年来,主要受西方教育心理学研究成果的影响,在翻译的同时,开展独立研究,一大批《教育心理学》教材。

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及其特点。

第二章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掌握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基本观点并解释其教学启示,尤其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掌握维果斯基认知发展理论的基本观点并解释其教学启示;

掌握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的基本观点并解释其教学启示;

掌握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的基本观点并解释其教学启示;

了解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一、教育与心理发展的辩证关系。

1、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争论: 遗传决定论高尔顿:名人家谱调查研究。

环境决定论华生:名言写照。

共同决定论斯腾:人类心理的发展是受遗传和环境这两者相辅相成的结果。

相互作用论皮亚杰:轻视教育的力量。

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对心理发展起主导作用,教育对心理发展的主导作用并非绝对的。

2、教育必须以学生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为依据。

学习不能超前,更不能速成,否则,孩子无童年,青年无青春,中年无乐趣,老年无安闲。

贵大校长郑强:中国的孩子不是学得晚了,而是学得太早了;不是学得太少了,而是太多了;不是学得浅了,而是学得太深了。就跟庄稼一样,不该成熟的时候就没办法成熟,催肥的猪肉是不好吃的。

把研究生该学的东西在中小学都学完了,然后就说成熟了,这是摧残我们的孩子。

二、心理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

是持续增长还是跳跃式发展。

强调发展是由外部环境所决定的心理学家,认定发展只有量的累进,即一小步、一小步渐进的,不存在什么阶段;强调发展主要由内部成熟或遗传所决定的心理学家,更倾向于发展是有阶段的,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教育心理学复习宝典

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一 名词解释重点。1.客体永久性 是指儿童脱离了对物体的感知而仍然相信该物体。持续存在的意识。p32 2.最近发展区 是维果斯基用来解释儿童怎样学习的一个重要概念。他提出了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 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表现为个体能够独立解决问题的现有水平 另一种是儿童可能达到的发...

2023年《教育心理学》宝典

2016年教师招聘考试 教育心理学 宝典2 一 单项选择题 共 15 分,每题 1 分 1 教育心理学不同于其它心理学分支之处在于 c a 它的结论都是以科学研究为基础的。b 它的基本目标理解和促进教育。c 它以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为研究对象。d 它是一门心理学的交叉学科。2 根据皮亚杰的...

教育硕士心理学大纲宝典

定义 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 发展规律的科学。从心理过程 认识 情感 意志过程 与个性心理特征 能力 气质 性。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格 两方面研究。冯特在莱比西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建立。亚里士多德 论灵魂 是第一部。人的心理现象 是心理过程 共性 与个性心理特征 差异性 的统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