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真题

发布 2022-10-19 05:05:28 阅读 6256

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他们由低到高一次排列成一定的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在人的需要层次中,最基本的是生理需要。

自我实现作为一种最高级的血药,包括认知、审美、和创造的需要。它具有两方面的含义,即完整而丰满的任性的实现以及个人潜能或特性的实现。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的人心胸开阔、独立性强,具有创造性;他们知道自己的需要,能意识到自己实际上是怎样一个人,自己的使命是什么。

从学习心理的角度看,人们进行学习就是为了追求自我实现,即通过学习使自己的价值、潜能、个性得到充分而完备的发挥、发展和实现。因此,可以说自我实现是一种重要的学习动机。

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问题的特征 2.已有的知识经验 3.定势与功能固着。

教学中怎样促进学习的迁移?

1.精选教材 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教师成长的历程经历哪几个阶段?

1.关注生存阶段 2.关注情境阶段 3.关注学生阶段。

意义学习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意义学习的产生既受学习材料本身性质(客观条件)的影响,也受学习者自身因素(主观条件)的影响。从客观条件来看,意义学习的材料本身必须具有逻辑意义,在学习者的心理上是可以理解的,是在学习能力范围之内的。从主观条件来看,首先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认知结构;其次学习者必须具有积极主动地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

在学习时间管理中怎样高效利用最佳时间?

首先,要根据自己的生物钟安排学习活动。其次,要根据一周内学习效率的变化安排学习活动。再次,要根据一听内学习效率的变化来安排学习活动。

此外,要根据自己的工作曲线安排学习活动。学习时,人的精神状态和注意力会发生变化。一般来说存在三种变化模式:

先高后低;中间高两头低;先低后高。每个人要根据自己的模式,安排学习内容,确保状态最佳时学习最重要的内容。

教学中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相似性 2.原有的认知结构 3.学习的心向与定势。

教学上怎样提高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

1.通过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和质量。

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3.提供多种联系的机会。

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

班级规模是从哪些方面影响课堂管理的?

首先,班级的大小会影响成员间的情感联系。班级越大,情感纽带的力量就越弱。其次,班内的学生越多,学生间的个别差异性就越大,课堂管理所遇到的阻力也可能越大。

再次,班级的大小也会影响交往模式。班级越大,成员间交往的频率就越低,对课堂管理技能的要求也就越高。最后,班级越大,内部越容易形成各种非正式小群体,而这些小群体又会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

什么事复述策略?试阐述常用的复述策略。

复述策略是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在学习中,复述是一种主要的记忆手段。

1.利用随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2.排除相互干扰。

3.整体识记和分段识记。

4.多种感官参与。

5.复习形式多样化。

6.画线。教学是有一定程序结构的,按照加涅的观点,在教学中需要完成哪几大教学事项?

引起学生注意 2.提示教学目标 3.唤起先前经验 4.

呈现教学内容 5.提供学习指导 6.展现学习行为 7适时给予反馈 8.

评定学习结果 9加强记忆与学习迁移。

对学生进行评价的目的主要有哪些?

1.为学生提供反馈。

2.为教师提供反馈。

3.为家长提供信息。

4.为选拔和认证提供信息。

5.为问责提供信息。

6.激励学生不断努力。

皮亚杰关于认知发展的理论对教学的启示有哪些?

皮亚杰的理论对教育理论和实践具有重要影响,首先,其理论强调适应发展的教育观点,建构主义的学习模型也受该理论的影响。

1.不只是关注儿童思维的结果,还要关注思维的过程。

2.认识到儿童的自主性,积极参与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3.不强调对儿童进行**化的思维训练。

4.承认发展进程的个体差异。

教师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

1.首先关注学生的内部动机,即学习内容本身具有激励作用。

2.并非没门课程都能引发所有学生的内部动机,因此也要关注学生的外部动机,即用表扬、反馈和其他一些诱因来激发学生学习。

昆特女士教八年级的英语课。

1)你认为弗兰克为什么会有上述反应?

2)为了鼓励弗兰克,昆特女士应该怎么做?

1.1)根据埃里克森的个性发展理论,公开表扬弗兰克的成就使得他成为教师宠爱的对象,为青春前期的许多学生对此非常反感。

2)在青少年期,“我是谁”成为一个重要问题,为了回答这个问题,青少年逐渐摆脱父母和老师而转向同伴群体。同伴群体的重要性随孩子的成长而增强,在青春期时达到最大。

2.1)组织与写诗有关的,全班积极参加的课外活动。

2)开展鼓励学生学会合作的活动,让弗兰克在这些活动中,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发挥它的才能,同时也使得大家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要想知识保持牢固,就要强调“适当过度学习”。什么是“过度学习”?“过度学习”达到什么比例才算适当?

1.指在学习达到刚会背诵以后的附加学习。

不同的练习者通过练习形成操作技能,有哪些共同的特点?

1.开始进步快。

2.中间有一个明显的、暂时的停顿期,即高原期。

3.后期进步慢。

4.总趋势在进步,但又是会出现暂时的退步。

通过“头脑风暴”法训练学生的创造力,应遵循哪四条基本原则?

1.畅所欲言,暂不作评价或判断。

2.鼓励标新立异、与众不同。

3.以获得方案的数量而非质量为目的,即鼓励多种想法,多多益善。

4.鼓励提改进意见或补充意。见。

如果某学生怕狗,你如何用“系统脱敏法”消除他对狗的惧怕反应?

第一步可以先让他看各种狗的**、谈论狗。

第二步让他远远**拴起或关起的狗;

第三步最后让他接近狗、模狗、抱起狗。

教育心理学真题

2010年江苏省教师资格教育心理学。一 单项选择题 1.测量与测验是对学习及其结果的a 客观描述 2 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 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 技能和态度的过程是 b 学习过程 3 对客观事物作判断时,常常利用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的因素影响和干扰,这种认知方式c 场独立。...

教育心理学真题

山东省2009年中学教育心理学考题。一 不定向选择题 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 少选 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本题总分30分 5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能突袭 比如,应该学习新知识,却进行考试 不利于学生学习,这种做法依据是学习的 a 准...

教育心理学真题

教育心理学试卷c 一 名词解释 本大题共有10个名词,每词2分,共20分 1.教育心理实验。2.观察法。3.知识的同化。4.问题表征。5.替代强化。6.认知结构。7.意义学习。8.陈述性知识。9.程序性知识。10.智慧技能。二 判断题 本大题共有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1.教育心理学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