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真题

发布 2022-10-19 05:01:28 阅读 6621

1. 师生关系。

2. 教师资格制度。

3. 品德。

4. 性格。

5. 程序性知识。

1) 婴儿期(0~1.5岁)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

2) 儿童早期(1.5~3岁)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感。

3) 学前期(3~6.7岁)主动感对内疚感。

4) 学龄期(6.7~12岁)勤奋感对自卑感。

5) 青年期(12~18岁)自我同一感对角色混乱。

6) 成年早期:亲密感对孤独感。

7) 成年中期:繁殖感对停滞感。

8) 成年晚期:自我调整与绝望期的冲突。

一) 前习俗道德水平(9岁以下)

服从与惩罚取向阶段。

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二) 习俗道德水平(10~20岁)

寻求认可取向阶段。

遵守法规取向阶段。

三) 后习俗道德水平(20岁以上)

社会契约取向阶段。

普遍伦理取向阶段。

操作技能包括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和操作熟练。

操作技能的训练要求。

一. 准确的示范与讲解。

1. 示范与讲解相结合。

2. 整体示范与分解示范相结合。

3. 速度适当。

二. 必要而适当的练习。

1. 明确练习的目的和要求。

2. 合理应用整体练习和分解练习。

3. 恰当安排集中练习和分散练习。

4. 处理好练习与技能进步的关系,注意克服练习中的高原现象。

三. 充分而有效的反馈。

四. 建立稳定清晰的运动感知。

1.真诚。2.尊重与接纳。

3.同理心。

建构主义的主要观点、倾向、以及在教学上的应用。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一. 知识观: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对现实纯粹的反映,任何一种传载知识的符号系统也不是绝对真实的表征,只不过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假设或者假说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它必将随着人们认识程度的深入而不断变革、升华和改写出现新的假说。

二. 学习观:学习是由学生自己构建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消息,而是主动地构建知识的意义。知识的意义不是现成的,是学生经过建构活动生成的,这种过程任何人无法替代。

三. 学生观: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进入学习情境的。教学者不能无视学习者的已有的知识经验,简单的灌输,必须把原有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使学生增加新知识。

应用。一) 支架式教学。

支架式教学是借助建筑学中的“脚手架”作为概念框架的形象化比喻,认为利用概念框架作为学习过程的脚手架,首先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概念框架的教学方法。

二) 情境教学。

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问题基础上的教学称情境教学。

三) **学习。

实际上知识的获得和运用应该是合二为一的过程,因此学生可以在做中学,通过问题解决来学习,**学习就是基于问题解决来构建知识的过程。

四) 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指通过讨论、交流、观点争论,相互补充和修正,共享集体思维成果,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过程。

教育心理学真题

2010年江苏省教师资格教育心理学。一 单项选择题 1.测量与测验是对学习及其结果的a 客观描述 2 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 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 技能和态度的过程是 b 学习过程 3 对客观事物作判断时,常常利用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的因素影响和干扰,这种认知方式c 场独立。...

教育心理学真题

山东省2009年中学教育心理学考题。一 不定向选择题 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 少选 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本题总分30分 5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能突袭 比如,应该学习新知识,却进行考试 不利于学生学习,这种做法依据是学习的 a 准...

教育心理学真题

教育心理学试卷c 一 名词解释 本大题共有10个名词,每词2分,共20分 1.教育心理实验。2.观察法。3.知识的同化。4.问题表征。5.替代强化。6.认知结构。7.意义学习。8.陈述性知识。9.程序性知识。10.智慧技能。二 判断题 本大题共有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1.教育心理学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