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真题

发布 2022-10-19 05:09:28 阅读 5703

1.比较性组织者:当学生面对新的学习任务是,倘若其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了同化新知识的适当观念,但原有观念不清晰或不巩固,学生难以应用,或者他们对新旧知识之间的关系辨别不清,则可以设计一个指出新旧知识异同的组织者,这种组织者被称为比较性组织者。

2.陈述性组织者:与新的学习产生一种上下关系的, 目的在于为新的学习者提供最适当的类属者的组织者。

3.创造性思维:应用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了新的思维产品的思维活动。

4.非正式学生群体:没有正式规定建立,也无需任何人批准同意,由有关学生自愿组合而成的学生群体。

正式的学生群体:根据上级正式文件或学校内部正式规定而建立的各种学生群体组织。

5.发展:是随着生理年龄的推移,作为经验和内部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在个体的整个体系内产生的机能构造上的变化过程。

6.高原现象:在技能形成过程中,一般在练习的中期,会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这就是练习曲线上的所谓高原期。练习成绩发生的停滞现象就是“高原现象”。

7.过度学习:在达到最低限度领会以后,或者在达到勉强可以回忆的程度以后,对某一课题继续进行学习。

8.技能:通过练习而自动化了的动作方式或智力的活动方式。

9.教学设计:或称教学系统设计,是一种实施教学系统方法的具体的可操作的程序。

10.教学策略: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方式。包括四个具体的方面:课的划分,教学顺序设计、教学活动设计、教学组织形式。

11.教师期望效益: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可以起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而有助于学生学习的进步。教师期望的这种效应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也叫“皮格马利翁效应”。

12.迁移:先前的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这种影响可以表现在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形成方面,也可以表现在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的相互影响方面。

13.情绪困难儿童:指经常为莫名其妙的紧张与焦虑所困扰。

14.认知结构:广义:某一学习者的观念的全部内容和组织;狭义:学习者在某一特殊知识领域内的观念内容和组织。

15.上位学习:当所学的新知识相对原有的认知结构为上位关系时,新知识要由原有认知结构组织起来,原有认知结构成为进行归纳推理的一整套观念。

也就是说,当认知结构已经形成了几个观念,现在要在这几个原有的观念的基础上学习一个包摄程度更高的命题时,便产生了上位学习。

16.下位学习:是指所学的新知识相对于原有认知结构时为下位关系时,新旧知识的同化作用就表现为新知识被吸收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去,充实了原有认知结构,新知识本身也获得了再吸收新材料的力量。

并列结合学习:当新知识相对于原有认知结构既不存在上位关系,又不存在下位关系,只是和认知结构中的某些观念具有一般的吻合性时,新知识则可用原有知识进行类化或外推获得,并与原有认知结构产生一种并列的组合,可能产生联合意义。17同化:

知识输入认知结构后,需经过进一步组织和加工,组成新的结构,以便取用。同化理论的核心是;新的意义是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念或命题相互作用的产物。

18.学习动机:激励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心理因素。它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

19.学习目标:也称行为目标,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以后将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的、具体的表述。

20.形成性评定:一般是在教和学的过程中进行的,目的在于了解教学结果,**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的缺陷,以便对教学工作进行调整。

21.有意义学习:学习知识过程中,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知识建立非人为实质性的联系过程。简言之,就是符号或符号组合获得心理意义的过程。

22.遗忘曲线: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发现并绘制了第一个保持曲线,或称遗忘曲线。遗忘曲线揭示了遗忘“先快后慢”的规律,它对课堂教学,特别是对复习的组织意义深远。

23.组织者:在意义接受学习中,在呈现正式的学习材料之前,使用学生可理解的语言所提供的一些引导性材料。

24.智力技能:是以抽象思维主导的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它是借助于内部语言在头脑中进行的。

25.直观教学:在教学中,使学生通过感知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的一种教学手段。

3.奥苏贝尔对有意义学习条件的认知:1学习材料必须具备逻辑意义2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备适当的知识基础3学习者必须具有有意义学的心向。

1.布鲁姆关于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的分类标准:1.认知领域教学目标2情意领域教学目标,3心因动作领域教学目标。另解: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定。

2.编写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1.说明具体的行为,以便教师能观察学生,了解教学目标是否已达到2.说明生产上述行为的条件,3.指出评定上述行为的标准。

3.布鲁纳对发现学习条件的认知/要点:1.

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认知过程。2.对儿童心理发展实质的看法。

3.重视学习过程。4.

强调形成学习结构。5.强调直觉思维的重要性。

6.强调内部动机的重要性7.强调基础学科的早期学习8.

强调信息提取。9.提倡发现学习。

4.布鲁纳对发现学习条件的认识:1.

学生具有相当知识与经验储备,能够进行选择性思维,具有发现的动机和态度,2.教师要具有较高的知识和教学指导水平,3.教材的原发现过程要改编成适合于学生在课堂上再发现的过程。

5.布鲁纳的教育目标观:,6.

程序教学的基本原则:1.小步子:

教材上的知识项目看应该是许多具有逻辑联系的小步子,下一步与上一步间的难度、深度差异不应太大,要方便学生顺利地学习。2.积极的反应:

学生对每个知识项目的问题都要做出反应。3.及时反馈:

对学生的反应及时给出反馈信息,进行强化。4.低错误率:

将错误率降到最低限度,使学生有可能每次都作出正确反应。5.自定步调: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学习的进度,而不必要求每个学生同时同步学习同一知识项目。(1.小步子逻辑序列,2.

要求学生作出积极反应3.及时反馈4.学生自定步调5.

低的错误率)

7.促进陈述性知识学习的一般条件:1.

对新知识的积极关注。2.对相关旧命题主动地、有效的提取。

3.合理使用工作记忆的有限容量4.充分的精加工5.

必要的复习。6.及时组织和系统化。

8.促进知识理解的方法:⑴通过直观教学,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 ⑵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提高概括水平 ⑶利用变式和比较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 ⑷通过语言明确揭示概念和原理的内容 ⑸使知识具体化,通过应用加深理解 ⑹使知识系统化,进一步理解教材 ⑺指导学生自学8)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区别进行指导。

9.如何促进学习的迁移:1合理安排课程和组织教材2提高概括水平,强调理解3课内和课外练习配合,提**用机会4提供学习方法的指导5培养良好的心理准备状态。

促进学生学习迁移的方法1)合理选择教学内容与编排教学程序:1.选取合适的变式材料2.

选择与应用情景相似的学习内容与学习情景3.教材体系的合理安排4.合理安排教学步骤2)促进学生学习迁移的教学技巧:

1.促进基本概念、原理和科学规律的教学,提高学生对这些内容的理解水平2.应用比较的方法,有利于防止干扰3.

强调迁移的特征,引起学生的迁移心向3)学习方法的传授与训练:学习方法的学习大致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

学习为课题或解决问题制定方案2.有效观察、分类、记忆、归纳、概括等的策略与方法3.图表阅读,工具书使用的方法4.

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调节与自我监控等等4)帮助学生形成关于学习与学校的积极态度。

10.促进程序性知识学习的教学策略:1.

展开性策略:在程序性知识的教学中,应该重视向学生演示程序操作的展开的、完整的、精细的过程,以帮助学生明确操作程序及其操作步骤。示范及练习的讲解应注重程序性的知识的执行过程的演练、分析和评价。

2.变式策略:变式是促进概括化最有效方法。

3.比较策略:比较是指在呈现感性材料或例证时,与正例相匹配呈现一些较易混淆的典型反例,以促进分化的顺利进行,并提高其准确性。

反例尽可能选择那些与正例具有较多共同的非本质特征,仅有少数本质特征不同的例子,或者能直接矫正学习者以往通过日常生活经验已经形成的带有普遍性误解的例子。4.辅助辨别策略:

教师运用一些独特的、形象的、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辅助方法,来增强学生对符号模式、规则等的记忆和辨别。5.练习和反馈策略:

教师设置的练习应该数量充分,难度多样,安排合理。提供反馈是保证程序性知识的准确性的有力手段。6.

条件化策略:教师应注意经常提醒和帮助学生进行将知识“条件化”的工作,即明确程序性知识的条件项。7.

分解性策略:分解式的训练能促进学生学会建立子目标的策略,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防止学生形成不适当的程序组合。

11.合格教师的心理品质:1教师应具备的能力:

教师最重要的能力是课堂教学能力,它是教师的基本功。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包括:掌握教学内容,提出和贯彻教学目标,理解、分解和表述教材,恰当运用教学方法、教学技巧并表现出一定的教育教学机智2表现在情感和意志以及其他方面的心理品质:

1.忠诚教育事业,稳定的专业气质2.稳定的情绪,良好的师生和同事关系3.

要有耐心和信心4.乐观、活泼的性格5.公正不自私。

优秀教师:理解学生;与学生的有效交际;理解自己。

12.教学目标的选择标准:价值性标准/可能性标准/低耗性标准/丰富性标准/就高性标准。

13.教学目标的心理功能:启动功能/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聚合功能。

14.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1分析教学现象2制定教学目标3选用教学方法4开展教学评价。

教学设计过程及其组成部分:1.学习需要的分析2.

教学内容分析3.教学对象分析4.学习目标的编写5.

教学策略设计6.教学**选择7.教学**设计8.

教学评价。

15.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自我意识的方法:1.

树立自信、自重与自尊的行为模范;2.以成功的经验激励学生的积极自我意识;3.尊重学生的理智与情感,防止不当的褒贬;4.

提出明确与合理的要求,关心学生的学习成败,期望应成为对学生潜能的挑战;5.尊重学生个人价值,培养合理的人际关系。

16.教师威信形成的主要条件:1.

思想品质:思想好,对自己要求严格,讲文明,以身作则,为人师表。2.

知识水平:有真才实学,知识丰富。3.

教学能力:教学方法好,表达能力强,讲课富于启发性。4.

教育热情:热爱教育事业,关心学生,与学生同甘共苦。5.

工作态度:尽职尽责,勤勤恳恳,治学严谨,诲人不倦。6.

教育作风:平易近人,不体罚学生,处事公正,作风民主。

17.教育心理学发展表现出来的主要特点:①学与教问题成为学校教育心理研究的中心问题 ②认识心理学的理论深入学与教中的研究之中, ③重视研究课堂教学的心理问题,强调因材施教 ④更加重视学习过程中的认识,情感和动作技能等方面的统一5.

人本主义心理学对学校教育,对课堂教学过程的影响增加。

教育心理学真题

2010年江苏省教师资格教育心理学。一 单项选择题 1.测量与测验是对学习及其结果的a 客观描述 2 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 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 技能和态度的过程是 b 学习过程 3 对客观事物作判断时,常常利用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的因素影响和干扰,这种认知方式c 场独立。...

教育心理学真题

山东省2009年中学教育心理学考题。一 不定向选择题 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 少选 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本题总分30分 5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能突袭 比如,应该学习新知识,却进行考试 不利于学生学习,这种做法依据是学习的 a 准...

教育心理学真题

教育心理学试卷c 一 名词解释 本大题共有10个名词,每词2分,共20分 1.教育心理实验。2.观察法。3.知识的同化。4.问题表征。5.替代强化。6.认知结构。7.意义学习。8.陈述性知识。9.程序性知识。10.智慧技能。二 判断题 本大题共有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1.教育心理学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