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试卷c
一、 名词解释(本大题共有10个名词,每词2分,共20分)
1.教育心理实验。
2.观察法。
3.知识的同化。
4.问题表征。
5.替代强化。
6.认知结构。
7.意义学习。
8.陈述性知识。
9.程序性知识。
10.智慧技能。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有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1.教育心理学应该是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的学科。
12.联结派学习理论普遍重视学习的内部条件。
13.桑代克的试误说只是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形成的一个特例。(
14.考夫卡首次提出了中介变量的概念。
15.概念同化是学前儿童概念获得的主要形式。
16.在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中,形成的是“r-s”的联结,而不是“s-r”的联结。
17.形成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关键就在于强化。
18.负强化和惩罚是两个相近的概念。
19.潜伏学习的实验证明强化不是学习的必要条件。
20.班杜拉把期待区分为两种:即结果期待和效能期待。
21.有意义学习和意义学习是两个不同概念。
22.建构主义强调意义的建构过程。
23.皮亚杰强调社会建构过程。
24.英国心理学家华莱士(1926)提出了“开始意识到难题的存在、识别出问题、搜集、整理材料并提出假设、接受和拒绝假设、形成和评价结论”等五步问题解决模式。
25.在心理学上,把需要答案的所有问询、困境等都叫做问题。(
26我国传统心理学将知识学习的一般心理过程分为知识的感知、知识的理解和巩固等三个阶段。
27.在说明教育与发展的关系问题上,维果茨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概念与理论。
28.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其实质就是认知派学习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29.程序性知识一旦获得,就不容易遗忘,它的激活非常迅速且自动化。
30.结构-定向教学理论,是由我国心理学工作者冯忠良教授提出的(1985
三、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31.真正使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人是。
a. 斯金纳 b.詹姆斯
c.桑代克 d.卡普捷烈夫。
32.认知派心理学的鼻祖是。
a.格式塔心理学 b.结构主义
c.发生认识论 d.构造主义。
33.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主张。
a.自我建构 b.个体建构
c.意义建构 d.社会建构。
34.学习是。
a.人类所特有的现象 b.儿童所特有的现象。
c.学生所特有的现象 d.动物和人类普遍所具有的现象。
35.在斯金纳的模式中,有机体的行为是。
a.由刺激诱发出来 .b.由情境诱发出来。
c.可以自发产生 d.强迫产生。
36.格式塔心理学认为学习的结果是产生。
a. 认知地图 b.认知结构
c.认知图式 d.完形。
37.一般认为有机体学习的过程是。
a.顿悟过程b.试误过程
c. 心理和行为变化过程 d.内化过程。
38.下面哪一个不是桑代克提出的主要学习律。
a.联结律 b.效果律
c.练习律 d.准备律。
39.班杜拉学习理论的又称是。
a.自我效能感理论 b.自我强化理论
c.替代强化理论 d.观察学习理论。
40.首次提出“中介变量”概念的心理学家是。
a.斯金纳 b.托尔曼
c.布鲁纳 d.桑代克。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有5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答动物学习与人类学习的主要区别。
42.简答学习理论要解决的基本问题与不同的规范。
43.简答观察学习的基本过程。
44.简答格式塔学习理论关于学习本质的基本观点。
45.简答奥苏贝尔关于有意义学习过程的观点。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有2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概述人本主义关于学习的基本观点。
47.论述加涅关于学习过程的观点。
教育心理学试题c参***。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
1.教育心理实验:是自然实验法的一种重要形式,是一种把儿童与青少年心理研究跟一定的教育和教学过程结合起来,从而研究他们在一定的教育和教学过程影响下某些心理活动形成、发展和变化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2.观察法:是指在教育过程中研究者通过感官或借助一定的科学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和描述个体某种心理活动的表现或行为变化,从而收集研究资料。
3.知识的同化:新知识通过与已有认知结构中起固定作用的知识和观念,建立实质性的非人为的联系,进而被同化到已有认知结构中来,其结果一方面是新知识被学习者理解,获得心理意义,另一方面使已有的认知结构发生改变,增加了新的内容,建立了更广泛的联系。
4.问题表征:解决问题是理解问题的方式,即在心里对于如何进入问题空间产生一些看法。问题表征的形式有两种:语言表征和表象表征。
5.替代强化:是指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强化而受到的强化。
6.认知结构:是指个体过去对外界事物进行感知、概括的一般方式或经验所组成的观念结构,它可以给经验中的规律以意义和组织,并形成一个模式,它的主要成分是“一套感知的类别”。
7.意义学习:是指一种涉及学习者成为完整的人,使个体的行为、态度、个性以及在未来选择行动方针时发生重大变化的学习,是一种与学习者各种经验融合在一起的、使个体全身地投入其中学习。
8.陈述性知识:是一命题和命题网络来表征的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一种相对静态的知识。
9.程序性知识:是指如何做某事的知识,即完成某项任务的行为操作的知识。(是个人无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因而其存在只能借助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的知识。)
10.智慧技能:指学习者掌握概念、规则并将其应用于新情境,这是使用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
二、判断题(每题1分)
三、选择题(每题1分)
四、简答题。
41.答:首先,从内容上,人的学习从内容上比动物广阔的多。(2分)
其次,从方式上,动物的学习主要是一个自发的过程,而人的学习是在社会的传递下,以语言为中介而实现的。(2分)
第三,从性质上,人的学习是自觉的、有目的的、积极主动的过程。动物的生活方式是以其外界自然条件的适应为特征的,其学习是不自觉的,只是消极被动地适应其生存的环境。(2分)
42.答:学习理论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
第一层面:个体经验从何而来;第二层面:个体如何从后天生活中获得规范。
(3分) 第一层面不同的规范有: 先验论和学习论; 第二层面不同的规范有: 先天论\经验论\活动内化论。
(3分)
43.答:(1)注意过程(1.5分)
2)保持过程(1.5分)
3)动作再现过程(1.5分)
4)动机过程(1.5分)
44.答:第一,从学习的结果来看,学习是形成了新的完型。(2分)
第二,从学习的过程来看,首先,学习是头脑里主动积极地对情境进行组织的过程,这种组织方式遵循着知觉的规律;(2)其次,学习过程中,这种知觉的重新组织是突然的顿悟,因此,学习是由于对情境顿悟而获得成功;(2分)
45.答:首先,学生从已有的认知结构中找到对新学习的知识起到固定作用的观念,即寻找一个共同点,然后根据新知识与同化它的原有观念之间的关系是上下位关系,还是并列关系,将新知识置入到认知的合适位置上,与原有观念建立相应的联系;(2分)
接着,他们还必须对新知识与原有知识进行精细的分化;(2分)
最后,要在新知识与其他相应的知识之间建立联系,使之构成一个完整的观念体系,对知识的理解才能达到融会贯通,以利于运用和记忆,此时,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也会因新知识的纳入和不断分化而更加完整和丰富。(2分)
五、论述题。
46.答: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教育的目标、学习的结果应该是使学生成为具有高度适应性和内在自由性的人。因此,他们倡导“有意义学习”,并进一步阐述了有意义学习的原则和条件。
教育心理学真题
2010年江苏省教师资格教育心理学。一 单项选择题 1.测量与测验是对学习及其结果的a 客观描述 2 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 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 技能和态度的过程是 b 学习过程 3 对客观事物作判断时,常常利用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的因素影响和干扰,这种认知方式c 场独立。...
教育心理学真题
山东省2009年中学教育心理学考题。一 不定向选择题 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 少选 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本题总分30分 5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能突袭 比如,应该学习新知识,却进行考试 不利于学生学习,这种做法依据是学习的 a 准...
教育心理学真题
一 单项选择题。1 一般来说,学习一篇文章之后,对这篇文章的记忆效果 a 中间部分内容记忆效果最好 b 开头部分内容记忆效果最好。c 头尾部分内容记忆效果最好 d 结尾部分内容记忆效果最好。2 曾在1939年将教师的领导方式分为集权型 民主型和放任型三种类型。a 戴尔 b 布鲁纳 c 斯金纳 d 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