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声思维:
第二章知觉。
一、知识经验在知觉中的作用。
认知心理学认为,知觉与人的知识经验(理解)
分不开,并因此而具有间接性质。
证据: warren等(1970)(1970)的音素恢复实验、miller等((19631963))的句子知觉实验。
二、两种对立的知觉理论。
一)知觉的假设考验说(((bruner; gregory)11、基本思想——知觉类似于问题解决,它包含假设与检验假设的过程。人通过接收信息、形成和考验假设,再接收或搜索信息,再考验假设,直至验证某个假设,从而对感觉刺激作出正确的解释。
注:知觉有时可受到不正确的假设和期望影响,因而也会发生错误。
2、评价:赋予知觉过程以主动性和智慧性。
三、知觉加工。
一)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加工。
自下而上加工——数据驱动加工 :指由外部刺激开始的加工,通常是说先对较小的知觉单元进行分析,然后再转向较大的知觉单元,经过一系列连续阶段的加工而达到对感觉刺激的解释。
自上而下加工——概念驱动加工 :由有关知觉对象的一般知识开始的加工,由此可以形成期望或对知觉对象形成假设,这种期望或假设制约着加工的所有阶段或水平,从调整感受器官到引导对细节的注意。
二)整体加工与局部加工(理解)
问题:刺激的整体与部分的知觉顺序——先部分,后整体/先整体,后部分?
格式塔学派认为,总体多于部分之和;由此看来,整体在其部分之前被知觉。
n**on的观点:总体特征优先——总体特征先于局部特征被知觉,总体加工先于局部分析。
模式:––指由若干元素或成分按一定关系形成的某种刺激结构,即刺激的组合。
模式识别:––确认某种模式是什么,并把它与其他模式区别开来。
一、 模板匹配说。
模板 (template) template):存在于人的长时记忆中的、与外:部刺激具有一一对应关系的外部模式的小复本。
一)基本思想。
认为在人的长时记忆中,储存着许多外部模式的袖珍复本(即模板),它们与外部的模式有一一对应的关系;当一个刺激作用于人的感官时,刺激信息得到编码并与储存的各种模板进行比较,当某个模板与刺激有最佳的匹配,就把这个刺激确认为与那个模板相同;若刺激与模板完全不重叠,该刺激就会被当成一种不相识的模式而遭到拒绝。
二)评价。1、优点。
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解释人的模式识别。
模板说在机器的模式识别中得到广泛应用(如银行卡、信用卡、商品条纹码的识别)
2、缺陷。 记忆负担沉重。
模式识别缺少灵活性,且效率低。
二、 原型说。
原型:不是某个特定模式的内部复本,而是一类客体的内部表征,即一个类别或范畴的所有个体的概括表征(最优代表)。
一)基本思想。
头脑中存储着的代表一组物体、一个类别或范畴内所有个体关键特征的表征,它反映的是一类物体所具有的基本特征。在模式识别过程中,外部刺激只需与原型进行比较。当刺激与某一原型有最近似的匹配时,该刺激即得到识别。
五)评价。优点:能容纳模板匹配,更加灵活,富有弹性。
缺点:只有自下而上加工,没有自上而下加工。
三、 特征分析说。
一) 基本思想特征分析说试图将模式分析为组成它们的各种特征,模式识别时需要对刺激的特征进行分析,并将其与长时记忆中的各种刺激特征进行比较,一旦获得最佳的匹配,外部刺激就得以识别。
二) )鬼城 ”模型—— selfridge(1959)p42
第一层:印象鬼,对外部刺激编码形成刺激映象;
第二层:特征鬼,进行特征分解;
第三层:认知鬼,监视特征鬼的反应,将各种特征进行综合并作出反应;
第四层:决策鬼,根据认知鬼的反应作出决策,识别模式。
五)特征分析说的评价。
优点:避开预加工、减轻记忆负担、带有学习色彩。
缺点:缺乏自上而下加工过程。
第三节结构优势效应。
一、 字词优势效应——识别字词中的一个字母要优于识别单个字母或非字词中的字母。
二、 客体优势效应—— 识别一个结构严谨的三维图形中线段要优于识别结构较差的图形中的同一线段或单独的该线段。
三、 构型优势效应——识别一个完整的图形要优于识别图形的一部分。
四、 字母优势效应——识别字母的一个组成线段要优于识别单独的该线段。
第三章注意。
二、选择性注意的理论模型。
一)过滤器模型(filter model)
1、代表人物:broadbent (1958)
2、基本观点:(参p-54)
由于从过滤器至高级分析水平的通道只有一条,因此welford(1959)称之为单通道模型。
鸡尾酒效应:在鸡尾酒会上,当你专注和某人谈话,你对周围的人们交谈是不能识别的,但你对偶然传来的你的名字是能觉察和识别的。这个现象称为鸡尾酒效应。
二)衰减模型(attenuation model)
1、代表人物:treisman(1960, 1964)
2、基本观点:参p-56
由于从过滤器至高级分析水平的通道只有一条,因此welford(1959)称之为单通道模型。
4、衰减模型与过滤器模型的比较。
1)区别。过滤器模型为单通道模型,其过滤器的工作方式为“全或无”;而衰减模型是双通道或多通道模型,弹性更大,其过滤器是对一些信息进行衰减。
2)共同点。
都认为人的信息加工系统(高级分析)的容量有限,必须通过过滤器加以调节;
过滤器的位置相同,均处于初级分析和高级分析之间;
注意的选择都是知觉性质的。
三)反应选择模型。
1、代表人物:deutsch & deutsch (1963)2、主要思想:参p57-583
1、争论的焦点。
注意选择发生在什么时间?——早期选择还是晚期选择?
2、两个模型的验证——p:59-60
treisman & geffen对各模型的检验。
感受性与判断标准的区别实验。
**电反射的研究。
erp的研究:支持早期选择模型,但选择时间并非固定不变。
3、两个模型的共同点。
都认为几个通道的信息同时受到注意,即都承认注意的分配。
一、双作业操作(理解)
研究表明,同时进行的两种活动的情况如何,依赖于两种作业是否相似、作业本身的难易程度以及被试自身的特点。
注:练习可促进双作业操作的水平!
二、中枢能量理论(卡尼曼)
1、基本思想:p-62
2、特点: 是一种单一的能量(资源)模型要有一个具体的能量分配方案。
3、资源限制过程和材料限制过程。
资源限制过程:指其作业受到所分配的资源的限制,得到的资源多,其加工过程可顺利进行。
材料限制过程:指作业受到任务的低劣质量或不适宜的记忆信息的限制,因此即使分配到较多的资源也不能改善其作业水平。
理论的评价。
1)优点:可较好地解释同时进行两个作业所产生的很多复杂情况,并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知觉选择与反应选择模型的对立。
2)缺点:1)它着眼于加工过程的整体,但未深入其内部加工阶段;
2)不能解释两种相似的作业容易发生干扰这一现象。
3)理论中的一些关键术语没有给出清晰的定义,如唤醒。
第三节自动加工与控制性加工。
1、自动加工:不受人的意识控制的加工,无需应用注意,且没有一定的容量限制。
2、控制性加工(注意性加工):是一种需要应用注意且受人的意识控制的加工,其容量有限,可灵活应用于变化着的环境。
二、特征整合理论。
1、主要观点。
这一理论将注意与知觉过程结合起来考虑。他们区分出客体和特征,将特征看作是某个维量的一个特定值,而客体则是一些特征的结合。客体的知觉过程分为早期的前注意阶段和特征整合阶段,前注意阶段对特征进行自动的平行加工,后期通过集中注意将各特征整合为客体。
3、错觉性结合:一个客体的特征与另一个客体的特征错误地结合在一起。
第四章记忆结构。
一、记忆的早期研究。
2、詹姆斯——区分了初级记忆与次级记忆。
二、两种记忆说。
1、提出者:waugh & norman(1965)
2、主要内容:存在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两种不同的记忆,它们彼此独立而又相互联系,形成一个统一的记忆系统。
3、两种记忆系统模型图:(p70)
2、自由回忆实验。
1)系列位置效应murdock(1962,实验一)
抑制说对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的解释。
起始部分的较优的回忆成绩称作首因效应,结尾部分的较优的回忆成绩称作近因效应。
用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解释:
刺激此列中间部分项目的回忆成绩较差是由于他们既受到起始部分项目的干扰,又受到结尾部分项目的干扰(前摄抑制);而起始部分项目则是受到其后项目的干扰,结尾部分只受到以前项目的干扰。(倒摄抑制)
两种记忆说的解释——
曲线结尾部分反映的是短时记忆,曲线的起始部分和中间部分组合成另一部分,他反映着长时记忆。
第二节感觉记忆。
定义:外部刺激作用于感官产生感觉像后,刺激作用停止,但感觉像仍能维持极短的片刻。这种记忆称为感觉记忆(瞬时记忆)。 分类:图像记忆、声像记忆。
一、图像记忆(iconic memory)
一)整体报告法和部分报告法。
1、整体报告法。
定义:在记忆实验中,要求被试将记住的内容全部报告出来或尽可能多地报告出来。
容量(记忆广度):4-5个项目。
不足:随着回忆时间的推移,有些原本记住的视觉刺激已经衰退或消失。
2、部分报告法。
定义:只要求被试将记住的内容的一部分报告出来,而不是报告全部。
容量:9个项目左右。
实验证据:斯柏林 (1960)
不足:技术方法要求较高,且随着刺激数量的增加,被试对报告信号的区分难度亦相应增大。
二、声像记忆(echoic memory)(理解)
1、存在证据——“四耳人实验”(moray, 1965) “三耳人实验”(darwin,1972)
2、特性。容量较小:5个项目左右
保持时间比图像记忆长得多:可达4秒。
第三节记忆信息**加工模型。
一)阿特金森和谢夫林的多存储模型。
1、特点。三种记忆贮存。
短时记忆具有两个功能:(1)作为感觉登记和长时记忆之间的缓冲器;(2)作为信息进入长时记忆的加工器(借助复述)
长时记忆是一个大信息库,其信息编码有视觉、听觉、言语等形式。
信息转移的控制思想。
第四节加工水平说(理解)
1、作用于人的刺激要经过一系列不同水平的分析,从表浅的感觉分析开始,到较深的、较复杂的、抽象的和语义的分析。
2、记忆痕迹是信息加工的副产品。那些受到深入分析、精细联想的信息产生较强的痕迹,保持时间较长;而那些受到表浅分析的信息则产生较弱的痕迹,保持时间较短。
二、关于复述。
不同的复述产生不同的记忆效果。
简单的保持性复述——效果差。
精细复述——效果好。
四、对加工水平说的评价。
应心认知心理学提纲
应心班的认知复习提纲。1 名词。模式识别 启动效应 选择性注意 分配注意 短时记忆 陈述性知识 心理表象 问题解决 锚定原理 心理旋转。2 简答题。1 认知研究方法的基本方法 产生的内部 实际原因 2 知觉的基本理论 内容。3 选择性注意的理论解释。4 概念的形成的假设检验理论内容。5 记忆的 加工...
认知心理学
第一章。一 名词解释。1 认知。答 1 认知是一种心理活动,它包括知识的获得 贮存 转化和作用。2 心理或认知过程,包括知觉 注意 记忆 表象 语言 问题解决和推理等等。答 认知心理学代表心理学研究的一种特定的理论定向 角度和途径。这种途径强调心理结构和过程。3 内省。答 冯特提出 指被训练过的观察...
认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的计算机模拟研究方法。摘要 有些认知心理学家常用信息系列的流程图来描述计算机程序的主要特点。但这种流程图并不具备计算机实际运算的细节,只为编制计算机程序提供了轮廓,它可以进一步化为计算机程序,而这部分工作往往是由计算机软件专家实现的。关键词 认知心理,计算机模拟。正文 一 认知心理学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