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心理学

发布 2022-10-18 09:36:28 阅读 7928

认知心理学第五次作业。

1、 简述知觉的基本特征。

答:知觉是指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整体的认识。其中知觉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知觉的选择性即知觉的对象与背景。人在知觉客观世界时,总是有选择地把少数事物当成知觉的对象,而把其他事物当成知觉的背景,以便更清晰地感知一定的事物和对象。在这个意义上,知觉过程是从背景中分离出对象的过程。

其中知觉的对象从背景中分离,与注意的选择性有关。知觉的对象与背景不仅相互转化,而且相互依赖也就是说,人们的知觉是由对象及其背景的相互关系决定的。知觉中对象和背景的关系不仅存在于空间的刺激组合中,而且存在于时间的系列中。

2)知觉的整体性即知觉中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在知觉活动中,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是辨证的、互相依存的。人的知觉系统具有把个别属性、个别部分综合成为整体的能力。

知觉是整合作用离不开整体的各个成分的特点,在知觉中,分析事物的特征及其结构关系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我们对个别成分的知觉又依赖于事物的整体特性。在知觉活动中,人们对整体的知觉还可能优先于对个别成分的知觉。

知觉的整体性是知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3)知觉的理解性即理解在知觉中的作用。人的知觉与记忆、思维等高级认知过程有着密切的联系。理解帮助对象从背景中分离,理解还有助于知觉的整体性,在不理解的情况下,知觉的整体性常受到破坏。

理解还能产生知觉期待和**。

知觉的恒常性。知觉的恒常性主要包括形状恒常性、大小恒常性、颜色恒常性。知觉恒常性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视觉线索有重要的作用。

4)知觉的适应性。当视觉输入发生变化时,我们的视觉系统能够适应这种变化,是指恢复到变化前的状态,叫做知觉适应。

2、 简述图形识别与启动现象?

答:1)图形识别即人们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当前获得的信息,确定知觉到的图形是什么的过程。这个是形状知觉中比特征分析更高的一个阶段,图形识别要求人们对复合特征进行加工,这种加工具有系列收索的特点。

2)启动现象,在实验中如果我们先呈现一个单词(启动词),接着再呈现另一个单词(目标词),要求被试对目标词作出反应,由于这两个单词间存在语义的联系,所以前面呈现的单词使被试对后一个单词的反应加快。这种现象叫启动现象。

3、 简述单眼线索、双眼线索(双眼视差)

答:1)单眼线索:是指用一只眼睛就能感受的深度线索。这些线索包括:对象重叠、线条透视、空间透视、相对高度、纹理梯度(结构极差)、运动视差与运动透视。

2)双眼线索——双眼视差:是指人们知觉物体的距离与深度,主要依赖于两眼提供的线索。双眼视差对知觉深度和距离有重要意义。

当物体的现象落在两眼网膜的对应部位时,人们看到单一的物体;当视像落在网膜非对应部位而差别不大时,人们将看到深度与距离;两眼视差进一步加大,人们将看到双像。

4、 简述错觉的特点及其产生的原因。

答:错觉即我们的知觉不能正确地表达外界事物的特性,而出现种种歪曲,错觉常见的有大小错觉、形状和方位错觉、形重错觉、倾斜错觉、运动错觉、时间错觉等。其中:

1)错觉的特点:是知觉的一种特殊形式。

2)错觉产生的原因:引起错觉的原因很多。感知条件不佳、客观刺激不清晰、视听觉功能减退、强烈情绪影响、想象、暗示以及意识障碍等都能引起错觉。

5、 简述知觉过程中的加工过程。

答:知觉过程中的加工过程包括自上而下加工过程和自下而上加工过程。其中自上而下加工过程中,知觉依赖于感知的主体,即具体的、活生生的人,而不是孤立地眼睛、耳朵和鼻子。

知觉者对事物的需要、兴趣和爱好,或对活动的预先准备状态和期待,他的一办知识经验,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知觉的过程和结果。人的知觉系统不仅要加工由外部输入的信息,而且要加工在头脑中已存储的信息,这种加工叫做自上而下的加工也叫概念驱动加工;自下而上加工过程中,知觉依赖于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物的特性,如:颜色和明度知觉依赖于光的波长与振幅,音调和音响知觉依赖于声波的频率与声压水平,形状知觉依赖于物体的原始特征和线条朝向,运动知觉依赖于物体的位移等等。

对这些特性的加工叫做自下而上的加工也叫数据驱动加工。

6、 你如何看待知觉和表象的功能等价性。

答:1) 感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的整体的反映。表象是客观对象不在主体面前呈现时,在观念中所保持的客观对象的形象和客体形象在观念中复现的过程。

2)表象在知觉的基础上产生,表像和知觉中的形象具有相似性。心理学将表象看作已经贮存的知觉象的再现,或经过加工改造而形成的新的形象。认为,表象活动就是应用知觉时所用的某些认知过程,将表象看作是由相应的知识所激活的对知觉的期待。

将视觉表象看成类似于视知觉的人脑中的图画,或者类似图画的信息表征。这些观点都强调表象与知觉的等价机能。其不同点在于:

①知觉形象鲜明生动;表象形象却比较暗淡模糊。②知觉形象持久稳定;表象形象不稳定、易变动。③知觉形象完整;表象形象不完整。

认知心理学

第一章。一 名词解释。1 认知。答 1 认知是一种心理活动,它包括知识的获得 贮存 转化和作用。2 心理或认知过程,包括知觉 注意 记忆 表象 语言 问题解决和推理等等。答 认知心理学代表心理学研究的一种特定的理论定向 角度和途径。这种途径强调心理结构和过程。3 内省。答 冯特提出 指被训练过的观察...

认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的计算机模拟研究方法。摘要 有些认知心理学家常用信息系列的流程图来描述计算机程序的主要特点。但这种流程图并不具备计算机实际运算的细节,只为编制计算机程序提供了轮廓,它可以进一步化为计算机程序,而这部分工作往往是由计算机软件专家实现的。关键词 认知心理,计算机模拟。正文 一 认知心理学的特点...

认知心理学

自考 认知心理学 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 1.认知是一种心理活动,它包括知识的获得 贮存 转化和作用。2.认知的范围包括 知觉 注意 记忆 表象 语言 问题解决和推理等。3.认知心理学代表心理学研究的一种特定的理论定向 角度或途径。第一节认知心理学简史 1.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学习和记忆的法则。2.希腊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