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认知心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1.认知是一种心理活动,它包括知识的获得、贮存、转化和作用。
2.认知的范围包括:知觉、注意、记忆、表象、语言、问题解决和推理等。
3.认知心理学代表心理学研究的一种特定的理论定向、角度或途径。
第一节认知心理学简史
1.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学习和记忆的法则。
2. 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则把人的记忆比喻成鸟舍,而回忆就像从鸟舍中捕捉出这只鸟进行检查一样。
3.2024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创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使心理学从哲学和生理学中独立出来。
4.冯特提出,心理学应该使用一种叫内省的技术,内省是指被训练过的观察者仔细地、小心地注意他们自己的感觉,精确地辨别这些感觉,并尽可能客观地报告这些感觉。
冯特的仔细的严格的方法,在很多方面类似于今天的认知研究。不过,冯特特别指出,象思维、语言和问题解决这样的高级心理过程,不适合用内省技术来研究。
5.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构建了2000多个无意义音节。(节省法)
6.美国历史上第一个被称为心理学家的是威廉詹姆斯,他出版了《心理学原理》,这本著作被描述成“可能是美国最重要的心理学论述。
7.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发起了行为主义。行为主义是一种仅仅依靠客观的、可观察的反应的途径,它强调行为的环境决定性,而不是心理过程。
行为主义者认为内省法过于主观,是不科学的,意识太模糊以至于不能恰当地进行研究。事实上,对可观察的行为的强调,使得行为主义者拒绝任何和心理事件有关的名词,如注意、表象、观念或思维。但是,行为主义却把注意看成是心灵主义的概念,认为科学心理学中不应该有注意的地位。
8. 在欧洲,重要的新的流派是格式塔心理学,这一流派强调,人有一种将他们所看到的东西组织起来的倾向。“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是格式塔心理学著名的论调。
格式塔心理学家强调“顿悟”在问题解决中的重要性。当你努力解决一个问题时,问题的各个部分最初看起来彼此无关。然而,随着突然的“顿悟一闪”,各个部分就会配合在一起产生解决办法。
大部分早期的有关问题解决的研究是格式塔心理学家完成的
9. 一些心理学家把2024年9月11日确定为认知心理学的生日,许多重要的研究者出席了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个讨论会。另一个转折点是ulric neisser(1967)出版了《认知心理学》一书。
第二节当前的认知心理学
一,认知科学
1.生态学效度:是指研究所获得的结果也应该能够适用于现实世界中自然发生的行为。
2.认知心理学是认知科学这个广泛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认知科学是当今试图回答有关心的问题的一个领域,它考察知识的性质、组成、发展和运用。
3.认知科学广泛领域内的理论家提出,思维涉及到外部世界内部表征的操纵。
二,认知神经科学
1.认知神经科学着重考察大脑的结构和功能如何解释认知过程。
2.对复杂的高级心理过程从神经学上所做的解释,经常是难以理解的。在神经水平和认知水平之间架起桥梁,是一个认知的挑战。
而且,神经科学途径更可能是确定一个过程发生的大脑部位,而不是那个过程如何工作。
3.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方法(知道方法):
脑损伤病人研究;
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pet扫描);
磁共振成像(mri扫描);
事件相关电位;
单细胞记录技术。不能用在人类身上。
三,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和计算机模拟有很大的区别。纯粹的人工智能是一种探索尽可能高效地完成任务的途径。然而,计算机程序所采取的策略和人在下象棋时所采用的策略,相似之处实际很少。
第二章知觉
第一节、模式识别的含义与理论
1.模式识别理论的主要假设,观点,彼此之间的区别?
答:模式识别是指对感觉刺激复杂排列的识别。
模式识别理论:
模板匹配理论;当我们看到字母z时,我们能立刻认出它来。按照模板匹配理论,我们实际上是把一个刺激同一套模板,即我们存储在记忆中的一些特定的模式相比较。在把刺激同许多不同的模板相比较之后,我们注意到匹配得最好的模板,这种理论强调,刺激必须与模板精确地匹配。
模板匹配理论的一个非常明显的不足是,它缺乏灵活性。
原型模型:同模板匹配理论相比,原型模型则要灵活得多。按照原型模型,我们记忆中存储着抽象的、理想化的模式或原型。
当我们看到一个刺激时,我们把它同一个原型进行比较。与模板匹配理论所要求的精确匹配不同,按照原型模型,刺激与原型之间的匹配不需要十分精确。
区别性特征模型:我们对刺激的辨别是在少量特征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些将一个刺激同另一个刺激区别开来的特征叫做区别性特征。
在解释人们如何识别字母时,该模型认为在人的记忆中存储着每个字母的特征成分。例如,字母g包含一条曲线和一条位于中间水平线这样两个特征。当我们看到一个字母时,我们把该字母的特征同我们存储在记忆中的区别性特征相比较,而不是把字母的整体模式同一个模板或一个原型相匹配。
区别性特征模型假定,字母的区别性特征是不变的,不管一个字母是手写体、印刷体还是打字体。
整体优先效应:(完成任务)n**on要求被试或者在整体水平上,或者在局部水平上,对刺激进行识别。结果发现,当局部字母很小并且靠得很近时,同局部水平上的识别(即报告小字母)相比,被试在整体水平上的识别(即报告大字母),速度更快。
此外,当要求被试在整体水平上识别刺激时,局部特征与整体特征是否匹配,并不影响被试的反应时。然而,当要求被试在局部水平上对刺激进行识别时,如果整体特征同局部特征一致,那么,被试的反应要快。上述结果表明,当要求识别整体时,局部特征的性质,即局部特征是否与整体特征相匹配,并不影响整体的知觉。
然而,当要求识别局部时,整体特征的性质,即整体特征是否与局部特征相匹配,影响局部的知觉。这些结果提示知觉过程中存在整体优先。因此,上述结果模式称整体优先效应。
区别性特征模型得到了一些实验证据的支持。gibson的研究证明,当一些字母共用很多关键特征时,人们判断这些字母是否相同要花更长的时间。共用许多关键特征,被试判断这两个字母是否相同,其潜伏期要长。
对类似这样的字母对,判断得相对要快。判断的速度快慢依赖于共用的区别性特征的数目。区别性特征模型的优势在于,它不仅与心理学实验数据一致,也得到了一些生物学研究证据的支持。
某一个神经元可能对一个垂直的光栅有强烈的反应,而距离非常近的另一个神经元,则可能对偏离垂直方向10°的光栅有最强的反应。一小块视皮层可能包含了各种各样的神经元,其中一些对垂直的线条作出特别的响应,另一些对水平的线条作出特别的响应,还有一些则对特异性的斜线作出特别的响应。视觉系统似乎包含了一些专门的特征觉察器,它们帮助我们对字母和简单模式的某些特征作出识别。
有关视知觉的最近的一些工作,确定了大脑皮层中加工相同刺激不同方面的分离的神经通路,即what和where通路。what通路从枕叶中的初级视皮层向颞叶下行,主要负责加工视觉刺激的颜色、形状和特性(即刺激的身份或刺激是什么)。where通路则从枕叶向顶叶上行,主要负责位置和运动信息的加工。
计算途径:既包含原型途径的一些成分,也包含区别性特征途径的一些成分。然而,它所强调的东西不同于后面这两种途径。
计算途径的主要目的在于发展出一些基于计算机的理论。利用这些理论,计算机能够完成一些人类所能够完成的任务,如快速的精确的三维客体识别。通常,人们把使用计算机来模拟人类知觉过程叫做机器视觉。
在一个叫做成分识别的理论中,考察了三维形状的分类,这种成分识别理论的基本假设是,一个特定观察角度的物体,可以用一些简单三维形状的排列来表征。将这些简单的三维形状称作几何离子。象字母一样,几何离子能够结合成一些有意义的东西。
然而,研究者的研究结果,则无法用成分识别模型来解释。他们要求观察者识别一些成为碎片的物体**。碎片有两种,一种是“自然的”碎片,即与几何离子一致的碎片,另一种是“非自然的”碎片。
结果发现,观察者在两种条件下对**的识别同样地快和精确。这些结果表明,人们首先编码整体形态,然后才对部分进行分析。这显然同成分识别模型的观点相反。
2、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加工模式?
我们所讨论的模式识别所强调的是自下而上加工,也叫数据驱动或刺激驱动加工,它强调了刺激本身在模式识别中的重要性。与刺激有关的信息来自感受器,这些信息触发了模式识别过程。简单的基础水平特征的结合,使我们能够识别更复杂的、整体的模式。
然而,事实上,知识和期望能够帮助我们识别客体。这样,除了自下而上加工之外,模式识别还涉及到另外一个重要过程,即自上而下加工或概念驱动加工。这种加工强调概念和高水平过程对模式识别的影响。
词优效应:是指同出现在非词(即一串无关的字母,如orwk)中相比,当一个字母(如k)出现在非词(如work)中时,我们对它的识别更快、更准确。
3、过去经验和模式识别(掌握实验方法、发现问题、说明问题……p36图):
schacter和他的同事(1991)证明,与物体有关的过去经验,的确能够帮助人们识别物体。这些研究者向被试呈现三维物体的图画。其中一些物体称作可能图形,从结构上看,这些图形在现实世界中可以存在。
而另一些物体称作不可能图形,它们包含结构上的违反,在三维空间中不可能存在。实验并不要求被试记住这些图形。相反,只是要求被试判断图形主要是面向右侧还是主要面向左侧。
后来,研究者将这些图形和他们先前没有看过的新图形,一起呈现给被试,并要求被试判断每个图形是否真地存在于三维空间,或者是否是一个不可能的图形。结果显示,对于可能图形来说,同先前没有出现过的新图形相比,被试对先前出现过的图形,判断得更快。然而,对于不可能图形来说,新图形和旧图形判断的潜伏期没有差异。
所进行的上述研究提示,我们能够存储可能图形的结构,因此,过去经验促进了相对快的、自上而下的过程。然而,由于我们的知觉系统不能对不可能图形作出一致的解释,所以,我们不能存储不可能图形的结构。这样,在识别不可能图形时,看不到自上而下的过去经验的作用。
第二节面孔加工
1.面孔失认,这是一种最惊人的面孔加工紊乱。这种失认通常同大脑右侧颞叶损伤相联系。
患有这种失认的病人识别人面孔的能力受到严重损伤。例如,一个面孔失认病人,经常不能识别任何熟悉的面孔,包括著名人物的面孔、朋友的面孔、家人的面孔,甚至不能识别镜子中自己的面孔。
2.面孔失认病人lh试验
面孔特异性损伤现象及其理论意义:神经心理学家研究过一些极端罕见的面孔失认病人,这些病人虽然不能识别人的面孔,但能识别农场里动物的面孔,病人的失认是极端特异性的,即只是在识别人的面孔方面有问题。患有深度面孔失认,但视力正常,检查发现有正常的形状觉察和形状辨别能力,在一些涉及不寻常观察角度和物体轮廓的知觉测验上,表现出一定的损伤。
然而,最严重的损伤出现在要求知觉和识别面孔的测验上。即使是能够正确辨别出来的面孔,他也并不是靠实际意义上的识别,而是靠使用推论策略。也不能对面孔的年龄、性别或面部表情作出判断。
无论是在再认记忆测验还是成对联想学习任务上,同刺激为人的面孔相比,当刺激为动物的面孔时,成绩要好。
认知心理学
第一章。一 名词解释。1 认知。答 1 认知是一种心理活动,它包括知识的获得 贮存 转化和作用。2 心理或认知过程,包括知觉 注意 记忆 表象 语言 问题解决和推理等等。答 认知心理学代表心理学研究的一种特定的理论定向 角度和途径。这种途径强调心理结构和过程。3 内省。答 冯特提出 指被训练过的观察...
认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的计算机模拟研究方法。摘要 有些认知心理学家常用信息系列的流程图来描述计算机程序的主要特点。但这种流程图并不具备计算机实际运算的细节,只为编制计算机程序提供了轮廓,它可以进一步化为计算机程序,而这部分工作往往是由计算机软件专家实现的。关键词 认知心理,计算机模拟。正文 一 认知心理学的特点...
认知心理学
本科课程考查 专用封面。作业 题目 视觉空间表征对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的影响。所修课程名称认知心理学。修课程时间 2012 年 2 月至 2012 年 6 月。完成作业 日期 2012年 5 月。评阅成绩 评阅意见 评阅教师签名年月日。视觉空间表征对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的影响。摘要 数学问题的表征研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