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因素相加法(s. sternberg, 1969)
实验结果:①确定了四个对提取过程有独立作用的因素:测试项目的质量,识记项目的数量、反应类型(肯定的或否定的)和每个反应类型的相对频率。
短时记忆信息提取过程包含四个独立阶段,刺激编码阶段、顺序比较阶段、二择一阶段和反应组织阶段,作用过程如上图(箭头表信息流动,虚线表起作用的因素)
2、认知心理学为什么在这个时代兴起?发展趋势是什么?
兴起原因:1、心理学家对统治美国心理学的行为主义观点越来越不满意;
2、语言学家,如乔姆斯基,拒绝语言获得的行为主义途径,而强调心理过程。
世纪50年代末期,人类记忆研究开始兴旺起来,行为主义的术语很难解释记忆现象;
4、瑞士著名理论家皮亚杰建构了新的发展心理学理论——发生认识论;
5、在计算机科学和通讯科学的影响下引导出信息加工观点:
心理过程能够通过与计算机的操作相比较,而得到最好的理解;
心理过程可以解释为,系统从刺激到反应的一系列阶段中所完成的信息加工。
发展趋势:一)对心理学的影响—“心理学的第二次革命”
在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以及其他心理学分支中,心理过程的研究开始认知心理学化:
1、心理过程的研究领域扩大。
2、从心理物理函数走向内部心理机制。
3、从分析性研究转向综合性研究。
4、开始重视个别差异和个案研究。
二)对邻近学科的影响。
1、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已开始影响教育和管理的理论和实践;
2、认知心理学、人工智能、逻辑和认知论等学科综合形成一个新的单一学科——认知科学。
3、自下而上的加工与自上而下的加工;整体加工和局部加工。
自下而上加工:由外部刺激开始的加工,通常是说先对较小的知觉单元进行分析,然后再转向较大的知觉单元,经过一系列连续阶段的加工而达到对感觉刺激的解释。(较小的知觉单元转向较大的知觉单元)
自上而下加工:是由有关知觉对象的一般知识开始的加工。由此可以形成期望或对知觉对象的假设。
这种期望或假设制约着加工的所有的阶段或水平,从而调整特征觉察器引导对细节的注意等。(关于知觉对象的一般知识,期望或假设引导的加工)
整体加工:对于一个客体,先知觉其整体,后知觉其部分。
部分加工:对于一个客体,先知觉其部分,后知觉其整体。
4、鬼蜮模型。
塞尔弗里他认为人的识别模式有四个阶段和层次。这四个阶段分别由一群有不同功能的。
映像鬼” “特征鬼” “认知鬼”“决策鬼”组成。
1 层次:“映像鬼”对外部刺激进行编码。
2 层次:“特征鬼”对刺激的映像进行分析,将它分解为各种特征。
3 层次:“认知鬼”始终监视各种“特征鬼”的反应,从“特征鬼”的反应中寻找各自负责模式的特征,发现了就喊叫。
4 层次:根据“认知鬼”的喊叫,“决策鬼”选择喊叫声最大的模式作为识别模式。
评价:将模式识别过程明确地分成了4个功能不同的层次,与一般的特征分析模型一样是从局部到整体的加工模型。
5过滤器模型和衰减模型比较记忆,双耳分听,追随范式,范式的概念。
6、控制型加工和自动加工:
控制性加工:是一种需要应用注意的加工,其容量有限,可灵活地用于变化着的环境。
自动加工:是不需应用注意,无一定的容量限制,不受人的意识控制的加工,并且一旦形成就难于改变。
7、两种记忆学说基本观点:
8、··对系列位置效应的解释。
9、部分报告法的实验流程及实验结果。
实验过程:①给字母卡片中的3行字母的每行都配以声音信号。上行-高音,中间-中音,下面-低音。并事先将这种配对告诉被试。
被试在卡片呈现后,若出现高音,就报告与之配对的上行字母,其他同理。声音的出现随机安排。
卡片呈现时间为50ms,然后立即呈现一个声音信号(即时回忆)。
实验结果:被试几乎每次都能正确报告出任何一行的三个字母,回忆率高出整体报告法的一倍。
实验结论:在全部报告法的实验中,被试看到的或能记住的字母确实要多于报告出来的,只是其中一部分后来在被试报告其它字母时迅速遗忘了。因此存在一种感觉记忆,它有相当大的容量,但信息保持时间极短。
10、记忆信息**加工模型结构图。
一 atkinson-shiffrin记忆系统模型(1968)
11、短时记忆的容量(7+2)
组块的概念:将若干较小单位联合而成熟悉的、较大的单位的信息加工,也指这样组成的单位。
12、**l单元。
auditory (听觉的)& verbal (口语的)& linguistic(言语的)**联合称为**l单元,也统称为听觉**。
相关内容:短时记忆中的信息是听觉**,视觉信息会经过形-音转换而以听觉**贮存。
视觉信息听觉贮存的机制是视觉内容通过内部言语转换为言语运动器官的动作模式,形成言语或口语**。听觉**与口语**相并存,都是不同形式的言语**。
13、sternberg的经典研究实验范式。
研究目的:通过反应时随识记项目数量(记忆集)大小而变化的情况,了解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过程。
实验步骤:1-6个数字构成的数字串为实验材料,数字一个个的相继呈现,每个数字呈现1.2s。
数字呈现完毕后2s呈现探测数字,同时开始计时。被试回答探测数字是否在呈现数字**现过。被试回答完毕,计时停止。
通过系统的改变识记项目或记忆集的大小,就可以掌握被试的反应时随之发生变化的情况,从而了解短时记忆信息提取的内部过程。
14、情景记忆与语义记忆分别是什么?
情景记忆是对个人在一定时间发生的事件的记忆。语义记忆是运用语言对事物意义、关系、概念、法则等知识的记忆。
15、范畴大小效应:即当谓语的范畴变大,判断句子所需的时间也多。
16、熟悉效应与典型性效应。
熟悉效应:判断一个包含直接的上级概念的句子有时要慢于判断一个包含更高的上级概念的句子,这可能是由于人对后者更为熟悉之故,这种对较熟悉的句子判断较快叫做熟悉效应。
典型性效应:是指对一个范畴或概念的典型成员的判断要快于对非典型成员的判断。人们对“鸽子是鸟”的判断要快于对“企鹅是鸟”的判断。
17、激活扩散模型基本观点。
18、语义空间:一个范畴的空间中诸点距离的集合则称为相应的语义空间或认知空间。
19、表象的定位实验
实验设计:三组被试:
知觉-记忆组: 5*5栅格,用黑色将其中的一些方格涂成英文字母;另有一个同样的5*5方格,在其中的任何一个方格内画有蓝色圆点作为测试点。正式实验时,先后呈现字母与测试点栅格,要求保证高精确度的同时尽快判断测试点是落在字母之内还是之外,分别用左手或右手作出按键反应,记录反应时(一个字母测验多次,测试点在25格中至少各出现一次,顺序随机,字母内外出现次数相等)
带栅格的表象组:与①的区别仅为,字母不是涂黑构成的而是用速示器呈现一个同样的5*5栅格,同时实验者让被试利用某些特定方格想象出英文字母,这些字母在栅格中的位置与①相同。待被试想象出字母后,其它与①相同。
不带栅格的表象组:与②的不同仅为带测试点的栅格只画出最外边的轮廓。避免被试在测试点呈现后推论出字母在栅格中的位置。
实验结果:在完成字符定位作业中,三个小组被试的反应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被试的知觉表征和想象表征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20、两种编码说关于表象的论证。
paivio(1975)的实验。
实验目的:考察表象在信息加工中的作用。
实验材料:分为言语和图象两种,分为一致型和冲突型两种。
实验过程:给被试看一些卡片,这些卡片上有一对图画或一对打印的字词,要求被试判定所画的一对东西或打印的字词所代表的事物哪一个更大,记录其反应时。
实验结果:①被试对图画做出判定比字词快②对不一致的图对的反应时大于对一致的图对,但对字词的反应却没有这种差别。
实验结论:长时记忆中存在表象和语言两种信息编码。在某些条件下(如对客体大小进行加工)甚至语言信息还需转化为表象再进行判定。
21、心里旋转实验。
1)、实验材料。
4)、实验结论。
1、对平面对和立体对的判断结果大致相同。
2、方位差为0度,反应时最少约1秒。
方位差为180度,反应时最长超过4秒。
反应时随方位差度数增加而增加。即反应时是方位差度数的线性函数: t=1/53*n+1
3、据图进一步推算:方位差每增加53度,反应时增加1秒。
22、距离效应。
实验步骤: ①识记** → 让被试表象出其中一幅②让被试“注视”所表象出客体的某一部份或让被试注意整个表象③实验者说出图中可能出现的某物(记时)被试判定是否存在。
认知心理学
第一章。一 名词解释。1 认知。答 1 认知是一种心理活动,它包括知识的获得 贮存 转化和作用。2 心理或认知过程,包括知觉 注意 记忆 表象 语言 问题解决和推理等等。答 认知心理学代表心理学研究的一种特定的理论定向 角度和途径。这种途径强调心理结构和过程。3 内省。答 冯特提出 指被训练过的观察...
认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的计算机模拟研究方法。摘要 有些认知心理学家常用信息系列的流程图来描述计算机程序的主要特点。但这种流程图并不具备计算机实际运算的细节,只为编制计算机程序提供了轮廓,它可以进一步化为计算机程序,而这部分工作往往是由计算机软件专家实现的。关键词 认知心理,计算机模拟。正文 一 认知心理学的特点...
认知心理学
自考 认知心理学 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 1.认知是一种心理活动,它包括知识的获得 贮存 转化和作用。2.认知的范围包括 知觉 注意 记忆 表象 语言 问题解决和推理等。3.认知心理学代表心理学研究的一种特定的理论定向 角度或途径。第一节认知心理学简史 1.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学习和记忆的法则。2.希腊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