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部分

发布 2022-10-17 20:43:28 阅读 7640

一、绪论。

1.知识:心理学(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科学)、心理结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2.

领会:心理的实质(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客观现实的反映,人的心理具有主观能动性,是在社会实践中发生发展的,如狼孩事例)。3.

应用:能运用心理的实质解释一些心理现象。

二、感觉和知觉。

1.知识: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的反映)2.领会:

感觉的基本规律(感觉阈限、感觉适应、感觉后效、感觉对比);知觉的特性(选择性、理解性、整体性、恒常性)3.应用:能运用感知觉的基本规律和特点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心理现象。

三、记忆。1.知识:

记忆(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2.领会:记忆过程的规律(记忆模型:

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遗忘规律:遗忘的进程先快后慢,最后平稳)3.应用:

能运用记忆模型解释记忆问题。

四、思维。1.知识:思维(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2.领会:思维的特点(间接性和概括性)、思维过程(分析与综合、比较、抽象与概括、具体化与系统化)

五、想象。1.知识:

想象(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合,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2.领会:想象的分类(根据想象时有无预定目的,可以把想象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有意想象又可分成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幻想等几种形式)3.

应用:再造想象与创造想象的区别。

六、注意。1.知识:

注意的概念(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及特点(指向性和集中性)2.领会:引起注意的原因(引起无意注意的主要原因:

刺激物的强度、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刺激物的活动和变化、刺激物的新异性;引起无意注意的主要原因:对活动目的任务的理解、主体的间接兴趣、活动的合理组织、主体的意志品质)

七、情绪与情感。

1.知识:情绪与情感(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2.领会:

情绪与情感的分类及其分类中涉及的概念(情绪按状态可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情感按社会内容可分为: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

八、意志。1.知识:

意志(是人自觉地确立目的,并根据目的调节和支配行动,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2.领会:意志的特征(有明确的目的性;与克服困难相联系;以随意运动为基础)、意志品质(自觉性、果断性、自制力、坚持性)3.

应用:能举例说明各种意志品质。

九、个性心理。

1.知识:个性(指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及其结构(个性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部分,前者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等;后者包括能力、气质、性格)2.

领会: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包含的内容。

教育心理学部分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1.知识: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与规律的科学) 2.

领会: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与规律)和性质(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的学科)。3.

了解教育心理学产生、发展的简史。比如代表性著作和著名的心理学家,桑代克,公认的教育心理学奠基人,2024年著成《教育心理学》,1913-2024年扩充为三卷本,内容包括:人的本性、学习心理和个性差异及其原因,这是世界上公认的最早的、比较科学而又系统的教育心理学专著。

第二章学习及学习理论。

1.识记:学习:

学习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学习的内涵需要把握三点:一是学习是人和动物共有的普遍现象;二是学习是有机体后天习得经验的过程;三是学习表现为个体行为由于经验而发生的比较稳定的变化。

我国学者对学习的分类(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策略的学习、品德的学习)学习理论体系:①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老行为主义:桑代克的试误-联结说,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s-r的联结,这种联结是通过试误形成的;巴甫洛夫、华生的替代-联结说,;新行为主义:

斯金纳的强化-联结说,认为学习的实质是反应概率上的一种变化,强化可以增强或降低反应概率;班杜拉的观察-联结说,认为人类学习的实质是观察学习,学习过程可以分为注意、保持、复制、动机;②认知派学习理论(传统认知派:格式塔的认知-完形说,认为学习是组织一种完形,这种组织是通过顿悟实现的;托尔曼的认知-目的说,现代认知派: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形成认知结构,学习过程可以分为知识的活动、转化和评价三个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奥苏贝尔的认知-接受说,认为学校中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其实质就是以符合代表的新观念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联系的过程,原有观念一般通过类属学习、总括学习和并列学习三种方式加以同化);③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主动地建构对信息的解释,并从中作出推论,学习过程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经验间双向的相互作用建构自己的经验体系的过程);④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有意义的心理过程,意义学习是一个没有结论的过程)2.

领会: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学生观和学习观(强调知识的动态性,强调学生经验的丰富性,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 3.

应用.结合实际,理解各派学习理论对教学实践的指导价值。

第三章知识的学习。

1.知识:①知识(广义的知识指主体通过与其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②知识的分类(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③知识表征(知识表征是指信息在人脑中的储存和呈现方式,陈述性知识主要以命题和命题网络的形式进行表征的,程序性知识主要是一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的形式进行表征的)。2.领会:

①知识学习的信息加工过程(理解p79示义图);②陈述性知识的掌握过程(注意与预期、激活原有知识、选择性知觉、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认知结构的改组或重建、根据需要提取信息)与方式(表征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③程序性知识的掌握过程(陈述性知识阶段、转化阶段和自动化阶段)和方式(模式识别学习、动作步骤学习)。

第四章学习策略。

1.知识:学习策略(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为了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而采用的规则、方法、技巧及其调控方法的总和);麦基奇的学习策略分类(p1认知策略(复述策略——时间安排、过度学习、方法选用;精加工策略——划线、记笔记、写提要;组织策略——归类、列提纲、画关系图)元认知策略(理解并记住概念、sq3r策略)2.

领会:学习策略与信息加工的关系。

第六章动作技能的学习。

1.知识:动作技能(由一系列实际动作以合理、完善的程序构成的操作活动方式);动作技能形成的阶段(认知阶段、分解阶段、联系阶段、自动化阶段)。

2领会:有效练习的方法(明确练习的目的要求;合理分配练习时间;掌握正确的联系方法;及时反馈就;进行心理练习)。

第七章学习的迁移。

1.知识:学习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迁移的基本类型(根据迁移的性质和结果,可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2领会:

学习迁移理论的基本观点(官能心理学的形式训练说——迁移是官能得到训练而发展的结果;桑代克的共同要素说——不同学习之间有相同的要素或成分;贾德的概括化理论——学习者概括了两种活动之间的共同原理或概括化的经验;格式塔的关系理论——学习者理解了事物之间的整体关系;哈洛的定势说——学习定势的作用;布鲁纳的认知结构迁移理论——认知结构的特点:可利用性、可辨别性和巩固性;安德森的产生式迁移理论——前一产生式的行为与后一产生式的条件发生了重叠;贝尔蒙特的策略迁移理论——掌握了学习的基本策略)。3应用:

怎样做到“为迁移而教”。(科学选编教学内容;设计有效教学程序;掌握基本学习策略;改进学生评价)

第八章品德的形成。

1.知识:品德(是个体根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固的倾向与特征)、道德(是由社会**和内心驱使来支持的、反映一定群体共同价值的社会行为规范的总和)2.

领会:品德与道德的区别与联系(道德是社会现象,而品德是个体心理现象;道德的发展服从于社会发展规律,而品德主要受心理发展规律制约;道德是伦理学研究的内容,而品德是心理学研究的内容);品德的心理结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品德的形成实质(个人在社会生活实践过程中,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社会道德**的影响下,内行社会道德规范和道德价值,形成个人社会行为的心理调节机制的过程)、过程(依次、认同、信奉)和一般条件(一般认知能力;交往需要与合作经验;个人原有的信念;社会道德环境;强化与惩罚)。

第九章学习动机。

1.知识:学习动机(是指引起与维持学生的学习活动,并使之趋向一定学业目标的心理倾向)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进行某一行为的主观判断)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耶基斯-多德森定律)2.

领会:主要学习动机理论的基本观点(行为主义强化理论、人本主义的需要理论、维纳的归因理论)。3.

应用:联系实际掌握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第十章影响学习的认知与人格因素。

1.知识:认知及认知发展(个体认识世界的信息加工活动,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现象、语言等方面,认知发展即指个体的认知功能系统不断完善的变化过程)学习风格(是指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倾向)皮亚杰和布鲁纳的认知发展阶段论(p2上面的表10-智力的类型差异(p2焦虑(是个体对当前或预计到的对自尊心有潜在威胁的情境而产生的一种担忧的反映倾向)2.

领会:学习风格对学习的影响(p2表10-焦虑对学习的影响(一般认为,完成容易的任务高焦虑比低焦虑做得更好,完成困难任务,高焦虑比低焦虑做得差)。

第十一章教学设计。

1.知识:教学设计(指在实施教学之前由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进行规划和组织并形设计方案的过程)教学目标(指在教学活动中所期待得到的学生的学习结果)2.

领会: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3.应用:

教学目标的陈述和设计方法(行为目标设计法——行为、条件、标准;内部过程与外显行为相结合的目标陈述法——先用描述内部过程的术语陈述概括的教学目标,然后列举一些样例行为加以进一步明确)。

第十二章课堂管理。

1.知识课堂管理(指协调、控制课堂中的各种教学因素及其关系,使之形成一个有序的整体,以保证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活动。课堂管理有三种模式| :

行为主义取向、人本主义取向和教师效能取向)课课堂纪律(是指为了保障或促进学生的学习而为他们设置的行为标准和施加的控制)。2.领会:

课堂问题行为: 概念(是指学生在课堂中发生的,违反课堂规则,妨碍及干扰课堂教学活动正常进行的行为)、原因(学生、教师、环境)、处置策略(运用积极的言语和非言语手段调控;合理运用惩罚;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不留给学生违纪的时间;进行心理辅导)。

陶渊明诗歌的艺术成就。

答:陶渊明是东晋时期文学成就最高的诗人,他的诗歌在艺术上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极高的造诣。

内容平淡自然,内容贴近生活,亲切淳真,富于真情实感。所描绘的场景、叙写的事情,为人们熟知习见。通过朴素自然的田园风光的描写,善于运用白描的手法,朴素的语言,不加雕饰,把生活的情景和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原原本本地描述出来。

这就形成了一种清新自然的特点。如《归园田居》中的“少无适俗韵”的描写,“方宅十馀亩,草屋**间”“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平淡自然,这些生活情景及诗人的志趣,心情,都是诗人真实的感受,写得十分亲切。

浑融完整,意境高远。作者善于创造意境,他的田园诗中多有精彩的景物描写,取与自己心境相合之景入诗,既有客观实境,又有意中之境。使自然景物都渗透着诗人的主观感**彩,情景交融,浑然一体,令人回味无穷。

它往往与具体的景物和诗人的真挚感情有机结合在一起,具以情景为主,把人们引向一种更加高远而深沉的境界,这种情、景、理的高度融合,即诗与哲理的结合,更使陶诗意境高远,清新拔俗。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悠然“一词,很朴实,但又含有一种韵味,是不经意的看到了南山,人和自然之间是一种非常亲和的关系,这种关系在平淡的语言中得到了表现。”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是一种客观的景物描写,从”飞鸟相与还“可以看出陶渊明对田园生活充分的肯定和满足的情感,韵味很深。

精工而本色的语言。陶诗的语言朴素、直率,毫无斧凿之痕,平淡、本色,简练朴素,明白易懂,但绝不是浅薄粗俗。他诗中那些看似极其普通的“田家语”,实则是经过艺术提炼的,是诗人苦心经营的结果,其中有许多极富形象性和表现力。

《时运》“有风自南,翼彼新苗”中的“翼”字、《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均能于本色中见精工,于朴素中见华采。钟嵘在《诗品》中评价陶诗“文体省净,殆无长语”。

普通心理学心理学

普通心理学 generalpsychology 研究心理学基本原理和心理现象一般规律的心理学分支。心理学有许多分支,除普通心理学外,还有生理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和医学心学理等。每一分支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心理现象。但是任何一个分支都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对心理和生理现象的总的看法,如心理学的...

普通心理学

青年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语言艺术修养的途径。内容摘要 教学语言艺术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选择完美的语言培养人才的技能和技巧。教学语言艺术反映了教师的能力和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师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课堂教学语言艺术修养。提高课堂教学语言艺术修养的途径有 提高自...

普通心理学

创造性思维。引言。创造性思维是应用新方法,新程序,创造新产品的心理过程,它是一种高级复杂的心理过程。然而,创造性思维也并非是与生俱来的天赋思维,它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如果能培养一个良好的创造性思维,能使我们的为人处事以及学习有个好的提高。关键词 思维 创造性思维 培养。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