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
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
2.简述心理学创建的年代及创始人。
2024年,威廉·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立世界第一个专门的心理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3.为什么说心理学既是一门古老的学问,又是一门年轻的科学?
古老:仅从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算起,对心理的研究也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年轻:从冯特建立世界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至今,仅有百余年的历史。
4.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1)观察法:
在日常生活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被研究对象行为的外在表现以研究其心理活动规律的方法。
2)实验法:
有目的严格控制和创设一定条件来引起被试某种心理现象以进行研究的方法。
3)调查法:
以搜集被试各种材料来间接了解其心理活动的一种方法。(谈话法、问卷法、访问法等)
4)测验法:
通过运用标准化的心理量表对被试的某种心理品质进行测定来研究心理的一种方法。
5)个案法:
对某个人进行深入而详尽的观察与研究,以便发现影响某种行为和心理现象原因的方法。
第二章心理的实质。
1.脑的结构和机能特点有哪些?
结构:人脑包括延脑、桥脑、中脑、间脑、小脑和大脑六部分。延脑、桥脑、中脑、间脑合称脑干。
机能特点:大脑的机能:分工合作、交叉管理。
2.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方式是什么?
反射。反射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方式,是指有机体借助神经系统实现的对机体内外刺激作出的规律性反应。
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是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3.反射有哪些种类?
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4 论述心理的实质。
人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1.人的心理是人脑的机能
2.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
3.人的心理具有主观能动性。
第三章感觉与知觉。
1.名词:感觉知觉。
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
2.感觉与知觉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 1)感觉是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则是对事物各种属性即外部联系的综合反映。
2)感觉是单一感觉分析器活动的结果, 知觉则是多种感觉分析器活动的结果。
3)感觉是最简单的认识过程,知觉是较复杂的认识过程。
联系: 1)都是对当前事物外部联系的反映, 具有直接性、具体性、表面性的特点,同属感性认识。
2)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深化;感觉得越丰富,知觉得就越深入。
3)由于事物的个别属性和整体不可分, 所以感觉和知觉也不可分。
3.感觉与知觉的类别。
一)感觉的种类
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 --外部感觉
运动觉、平衡觉、机体觉---内部感觉
二)知觉的种类
1、按知觉中起主导作用的感觉 :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等
2、按知觉的对象
1) 物体知觉: 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
2)社会知觉:对人的知觉
3、正确知觉和错觉。
4.感觉的规律有哪些?
一) 感觉强度与刺激强度的依从性
二) 感觉适应的规律
三) 感觉的相互作用规律
四) 感受性的发展。
5.知觉的规律有哪些?
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
第四章记忆。
1 什么是记忆?
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绪、练习过的动作)的反映。
2 记忆有哪些种类?记忆有哪些环节?
一。种类:一)按记忆的内容来分:
感知过的事物——形象记忆。
经历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逻辑记忆。
体验过的情绪——情绪记忆
练习过的动作——运动记忆。
二)按记忆材料保持时间的长短来分:
1. 瞬时记忆 (感觉记忆) :0.25—2秒
2. 短时记忆 :5秒—1分钟 ,7±2
3. 长时记忆 :1分钟以上,甚至毕生。
三)按记忆的意识参与程度来分:
1、 外显记忆 :明确意识到的,并能直接提取的信息。
2 、内隐记忆 :未意识其存在又无意识提取的记忆。
二。环节:一) 识记:把所需信息输入头脑的过程。
二) 保持:对识记过的事物在头脑中贮存和巩固的过程,是实现回忆的保证,是记忆力强弱的重要标志之一。
三) 再认或回忆:人脑对过去经验的提取过程。是记忆的最后一个阶段,是记忆的目标。
3 影响识记的因素有哪些?
一) 识记的目的和任务。
二) 活动任务的性质
当识记的材料成为人的活动的直接对象时,识记的效果就好。
三) 识记材料的数量和性质
四) 识记方法
五) 识记时的情绪状态。
4 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对我们的学习有何启示?
忘曲线表明了遗忘发展的重要规律: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在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的速度最快,遗忘的速度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减慢,最后,记住了的材料经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后,几乎不再发生遗忘,这种遗忘发展的规律被人们称为记忆的“先快后慢“原则。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启示:
必须记住的材料在学习后,要在第一时间安排第一轮复习,并及时安排以后的复习。
一次记忆的材料不要太多,根据后来的研究,一组记忆材料安排。
在七个左右最合适;积极寻找“需要记忆的材料”之间的联系,通过理解,高效率地完成必须做好的工作;拒绝死记硬背的办法。
对那些看似独立的记忆材料可以通过编排故事等办法,通过联想帮助记忆。
5 如何增进记忆?
组织有效的复习:复习要及时、正确分配复习时间、阅读与重现交替进行、注意排除前后材料的影响②利用外部记忆手段③注意脑的健康和用脑卫生。
第五章想象。
1 什么是想象?
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2 如何理解“想象是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从想象的社会历史制约性来看,想象总受需要和动机的推动,受思想、意图和目的的调节,个人的需要、动机、思想、意图则受社会生活条件的制约,是社会生活要求的反应。因此,人的想象内容和水平要受社会历史条件、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制约。
3 解释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幻想的概念,以及彼此的关系。
再造想象:根据词语的描述或非语言的描绘,在头脑中产生有关事物新形象的过程。
创造想象:不依据现成描述而独立的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幻想:与个人愿望相联系并指向于未来事物的想象。
区别和联系。
区别:再造想象:具有再造性,构造出的形象与原物相符合。再造的形象所代表的事物是已被他人创造出来的。在一般性活动中的作用较大。
创造想象:具有创造性,构造出的形象是崭新的。创造的形象所代表的事物是前所未有的。在创造性活动中的作用较大。
共同点:都是根据已有表象构造出新形象。想象中的事物都是以前没有直接感知过的。
联系:再造想象是创造想象的基础,创造想象是再造想象的发展。创造想象中有再造性的成分,再造想象中有创造性的成分。
不同点。幻想:是个人所向往的、追求的愿望。指向于遥远的未来,不与创造活动直接向关联。
创造想象:不一定是个人所祈求的、向往的。与创造性活动直接相关,有想象的结果和产物。
相同点:都必需有一定的表象材料为依据。都富有创造性、新奇性。
联系:创造想象是幻想的基础,幻想是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创造想象中有一定的幻想成分,幻想中也有一定的创造想象的成分。
第六章思维。
1 什么是思维?思维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1)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联系的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
2)特征:间接性和概括性。
2 简述思维与感知觉的关系。
1)感知觉只是对当前事物的直接反映,思维是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2)感知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外部特征和外在联系,是个别属性;思维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规律性联系,是事物的一般特性;
3)感知觉属于感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初级阶段,思维属于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高级阶段。
3 思维的过程有哪些?(有哪些表现形式?)
包括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具体化、系统化等。
1)分析与综合:思维过程的基本环节。
2)比较与分类:比较是在头脑中把各种事物或现象加以对比,确定它们之间的异同点的思维过程。分类是在头脑中根据事物或现象的共同点和差异点,把它们区分为不同种类的思维过程。
3)抽象与概括:抽象是在头脑中把同类事物或现象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抽取出来,并舍弃个别的、非本质特征的思维过程。概括是在头脑中把抽象出来的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综合起来并推广到同类事物中去,使之普遍化的思维过程。
4)具体化与系统化:具体化是指在头脑里把抽象、概括出来的一般概念、原理与理论同具体事物联系起来的思维过程。系统化是指在头脑里把学到的知识分门别类地按一定程度组成层次分明的整体系统的过程。
4 问题解决的一般步骤是什么?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哪些?
1)步骤:提出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
2)影响因素:问题情境、迁移、原型启发、定势、功能固着、动机与情绪状态、个性特征。
5 什么是创造性思维?(他有哪些特点?)
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
6 简述思维与语言的关系?
1) 联系:①思维的进行离不开语言,人的任何思维活动总是借助词汇实现的 ②语言离不开思维。
2) 区别:①本质属性不同:语言→物质,思维→观念 ②与客观事物的关系不同:
语言→无必然联系思维→有必然联系 ③语言的基本单位是词,思维的基本单位是概念 ④语言的语法结构具有民族性,思维的规律具有全人类性。
第七章注意。
1.什么是注意?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2.注意有哪些种类?
根据: 有无预定目的是否需意志努力
1、 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
无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
2、有意注意(随意注意)
有预定目的需要意志努力
3、有意后注意(随意后注意)
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
3.注意有哪些品质?
1)注意的稳定性:维持时间长短 (包含注意的起伏现象)
2)注意的广度:(注意的范围) 单位时间内注意到的对象的数量。
3)注意的分配: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分配到两种或几种不同对象或活动上的能力。
4)注意的转移: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将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去。
普通心理学心理学
普通心理学 generalpsychology 研究心理学基本原理和心理现象一般规律的心理学分支。心理学有许多分支,除普通心理学外,还有生理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和医学心学理等。每一分支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心理现象。但是任何一个分支都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对心理和生理现象的总的看法,如心理学的...
普通心理学
青年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语言艺术修养的途径。内容摘要 教学语言艺术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选择完美的语言培养人才的技能和技巧。教学语言艺术反映了教师的能力和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师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课堂教学语言艺术修养。提高课堂教学语言艺术修养的途径有 提高自...
普通心理学
创造性思维。引言。创造性思维是应用新方法,新程序,创造新产品的心理过程,它是一种高级复杂的心理过程。然而,创造性思维也并非是与生俱来的天赋思维,它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如果能培养一个良好的创造性思维,能使我们的为人处事以及学习有个好的提高。关键词 思维 创造性思维 培养。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