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考试笔记

发布 2022-10-17 12:47:28 阅读 5472

把人简单的当作一个生物有机体来研究; 疾病是某一器官或某一团细胞发生了器质性或机能性病变的结果。“健康就是没有疾病。” 忽视了人的社会方面,忽视了人还具有丰富的内心世界。)

现代医学模式:即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健康应该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生物(躯体)、心理、社会,而不仅仅是生理上没有疾病。

2023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下的定义: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还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1.道德健康是人类健康体系的统帅。

道德健康的人表现为:热爱生命、热爱人类、热爱和平、热爱劳动、保护环境等……

无论是心理健康还是社会适应,都是在健康的道德指引下发展起来的。

2.生理健康则是健康的物质基础。

21世纪的生理健康应表现为:体力充沛、精神饱满、肢体灵活等。

3.心理健康是健康体系的核心。

1)健康的人格表现;(2)健康的智能表现;(3)健康的情绪、情感表现;

4)健康的意志表现;(5)良好的社会适应表现。

一、判断心理是否正常的三项原则。

1.心理与环境的同一性。2.心理与行为的统一性。3.人格的稳定性。

二、心理健康水平评估的标准。

1.适应能力2.耐受力3.控制力4.意识水平5.社会交往能力6.自信心7.**力。

马斯洛和米特尔曼提出的心理健康的十条标准

1)充分的安全感 (2)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作适当的估价

3)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 (4)与现实的环境保持接触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适度的情绪表达与控制

9)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条件下,对个人的基本需要作恰当的满足

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条件下,能作有限的个性发挥。

三、心理健康标准的思索。

1)判断一个人心理健康状况应兼顾内外两个方面。

2)心理健康应该分不同层次。

3)心理健康是一种状态更是一个过程。

4)心理健康说到底是一种人生态度 (开放、积极、付出、高尚、现实)

5)人人都有可能在某时期出现心理问题(6)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终身问题。

各种人格障碍:偏执型人格障碍,自恋型人格障碍,强迫型人格障碍。

***型人格障碍,退缩型人格障碍。

第二章。应激,在普通心理学中主要是指一种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下引起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应激实际上是一个应用极其广泛的概念,通俗地说就是心理压力。

应激,就像相对论一样,是一个广为人知,但却很少有人彻底了解的科学概念。”

本章从应激的理论中,去分析心理健康、心理疾病及问题形成的过程。为我们进行心理咨询或辅导过程,准确把握心理问题的成因奠定理论基础。

应激的三种含义。

第一,应激是指那些使人感到紧张的事件或环境刺激。(巨石与石子)

第二,应激是一种主观反映。

第三,应激也可能是人体对伤害侵入的一种生理反应。

目前,人们对心理应激的认识有以下特点:

1 应激无好坏之分2 应激源有生物性的,也有心理社会性的。

3 应激反应有生物性的,也有心理行为的反应。

4 非健康行为,如吸烟、酗酒、药物成瘾等与心理压力有关。

5 应激过程与个体的评价有密切的关系。

二、认知交互模式 p61

三种独立的评价:初级评价、次级评价、重新评价。

应激只有在环境需求超过了个人处理能力时才存在。

关键的部分是对自身能力和客观要求的比较和理解。

拉扎洛斯这一模式的意义在于:p63

第一,某一事件可能被某人认为是应激性而对别人则并非如此。(因人而异)

第二,同一个体可能在某一时期认为某一件事是应激性的而在另一时期却不这样认为。(因时不同)

第三,个体内部建构的现实不一定可靠,或者说和某些外部的客观现实并不是完全一致的。(你认识这个世界吗?)

四、心理应激反应的结果 p100

人的心理应激的反应总是以整体的方式发生的,既有生理的也有心理和外显的行为表现。两者是不可分的。

(一)心理应激的情绪反应。

1 恐惧2 焦虑3 过度依赖和无助感4 抑郁5 愤怒6 敌意7 自怜。

(二)行为的应激反应。

躯体协调、行为技能及其他方面都会受到损害。

争吵是最常见的行为应激反应之一。

(三)综合性应激反应。

1 崩溃2 延缓性应激反应 “创伤后应激障碍”

(四)心理应激与疾病。

心理学与医学有了一些新的证据表明,紧张的情绪与许多躯体性或器质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

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病、口腔疾病、**疾病、其他等。

五应对应激的常用方法。

1 心理应激的基本原则。

(1)树立应激的社会观念(2)主动参加社会锻炼。

(3)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2 压力防卫。

(1)第一线防卫——生理与心理防卫。

(2)第二线防卫——自力救助。

a 正确对待问题。

b 正确对待情感。

c 利用现有的支持力量。

d 减少压力的生理影响。

(3)第三线防卫——专业辅导。

第二节挫折。

职场中的重要概念:aq

美国sbc电信公司的销售数据表明,高aq员工比低aq员工的销售额高出141%,生产能力、创造力和沟通能力也显著好于低aq员工。

四个方面考察人的aq:

控制,归因,扩散,忍耐。

超越挫折:变逆境为机遇!

什么是挫折。

个体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遇到不可克服的障碍而产生的紧张状态与情绪反应。

产生挫折的条件:

1 具有必要的动机和目标。

2 要有满足动机和达到目标的手段或行动。

3 必须有挫折情境发生。

4 个体意识到受阻。

5 有对挫折的知觉与体验而产生的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

挫折产生的原因。

主观因素客观因素冲突。

影响挫折的因素。

抱负水平。个体容忍力。

a 个人对冲突体验感受的程度b 冲突体验在心里保留的时间。

c 个人对冲突体验的改造能力。

d 个人对冲突引起的烦恼和痛苦的表达、宣泄能力。

二挫折反应——应对。

(一)问题解决(二)寻求支持与宣泄。

(三)情绪性反应。

1 焦虑2 攻击直接/转向攻击3 冷漠。

4 固执惊慌失措/破罐破摔/强迫症5 妥协6 退化。

(四)个性的变化。

三防御反应。

常用的心理防御机制。

1 否认作用2 合理化作用酸葡萄心理/甜柠檬心理3 升华作用4 幽默作用5 压抑6 反向作用7 转移作用8 退化作用9 投射作用10 幻想作用11 曲解作用12 摄入作用13 理想化作用14 补偿作用15 同一化16 隔离作用。

案例分析:新狐狸吃葡萄。

在一个葡萄园的边上住着很多狐狸,当葡萄熟了的时候狐狸都跑来偷吃葡萄。 第一只狐狸来了,它跳来跳去想摘葡萄,可是葡萄太高摘不到,于是它去找来了梯子,竹杆爬上去美美的吃饱了葡萄带着梯子和竹杆走了。

——这是问题解决的方式,直接面对问题

第二只狐狸来了,它跳来跳去想摘葡萄,可是葡萄太高摘不到,它到处去找希望能找到工具,可是那也找不到,狐狸看着新鲜欲滴的葡萄说,这葡萄一定很酸,根本不好吃,吃到了也很难受于是第二只狐狸昂着头走了。

这是“酸葡萄效应”,文饰作用。

第三只狐狸来到了葡萄架下,它刚刚读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深深地被主人公的精神打动。它看到高高的葡萄架并没有气馁,它想:我可以向上跳,只要我努力,我就一定能够得到。

"有志者事竟成"的信念支撑着它,可是事与愿违,它跳得越来越低,最后累死在了葡萄架下,献身做了肥料。

这只狐狸的行为,在心理学上我们称为“固执”,即反复重复某种无效的行为,有时我们也称它为强迫症。

第四只狐狸来了,它跳来跳去想摘葡萄,可是葡萄太高摘不到,于是它伤心的说,为什么它们都能吃到葡萄,为什么就我吃不到葡萄呢,这葡萄多甜美呀,老天对我太不公平了。第四只狐狸走在大街上,看到谁就对谁诉说老天的不公平,从此以后它也不梳头了也不洗脸了,就是不停的在大街上哭诉老天的不公。

第五只狐狸因为吃不到葡萄气急发疯,整日蓬头垢面,口中念念有词:“吃葡萄不吐葡萄皮……”

第六只狐狸来了,它跳来跳去想摘葡萄,可是葡萄太高摘不到,它愤愤不平,为什么它们都能吃到葡萄,为什么就我吃不到葡萄呢,于是它破口大骂,骂谁把葡萄种得这么高,骂为什么把梯子都藏起来,这时农民听到了它的叫骂,拿着锄头一下把它打死了。

第七只狐狸来了。它跳来跳去想摘葡萄,可是葡萄太高摘不到,它非常生气,心想我吃不到别人也别想吃到,于是他一把火把葡萄烧了。让赶来的农民把它打死了。

第八只狐狸来了,它跳来跳去想摘葡萄,可是葡萄太高摘不到,于是它伤心的说,为什么它们都能吃到葡萄,为什么就我吃不到葡萄呢,这葡萄多甜美呀,老天对我太不公平了。狐狸伤心欲绝,整日郁郁寡欢,最后跳楼自杀了。

第九只狐狸来了。它跳来跳去想摘葡萄,可是葡萄太高摘不到,它非常恨,恨父母为什么没把它生得高在点,它恨老师为什么没教会它跳得更高点,它恨同学们为什么都比它长得高跳得高,于是第七只狐狸天天只想怎么与父母老师唱反调,反叛一切,破坏一切。

第十只狐狸来到了葡萄架下,发现自己无法吃到自己向往已久的葡萄,看到地上落下来已经腐烂的葡萄和其他狐狸吃剩下的葡萄皮,它轻蔑地看着这些,作呕吐状,嘴上说: “真让人恶心,谁能吃这些东西啊。

反向作用 第十一只狐狸来到了葡萄架下,它既没有破口大骂,也没有坚持不懈地往上跳,而是发出了感叹,美好的事物有时候总是离我们那么远,这样有一段距离让自己留有一点幻想又有什么不好的呢?于是它诗性大发,一本诗集从此诞生了。

第十二只狐狸来到了葡萄架下,它看到自己的能力与高高的葡萄架之间的差距,认识到以现在的水平和能力想吃到葡萄是不可能的了,因此它决定利用时间给自己充下电,报了一个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习采摘葡萄的技术,最后当然是如愿以偿了。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四挫折、冲突、压力的应对方法。

宣泄法写作宣泄法/言语宣泄法/行为宣泄法。

体育**,遗忘法,自嘲法,转移法,静心法,幽默法。

暗示调节法,戏剧法,呼吸法……

第三章中小学生主要的问题行为。

本章将从品行、人际关系、个性缺陷和青春期等方面介绍中小学生特有的心。

理问题,并通过列举具体的事例说明这些心理问题对他们的伤害。

第一节抗拒权威。

一、抗拒行为——师生间旷日持久的战争~

当学生对教师产生不信任感后,便会采取对立态度,把教师、同学的帮助理解为和自己过不去,认为周围的人都敌视他、伤害他,因此极为不满。

在这种情绪的支配下……

对这类学生,教师首先是要理解他们,真诚地关心帮助他们,以消除敌意,取得信任。

二、蔑视纪律和规范。

逃学/离家出走。

原因:最明显的原因在于教师或父母对儿童的过失给予过份严厉的惩罚,如羞辱、责骂等,造成儿童在自尊或情感上的挫伤。同学或社会团伙用易使人上瘾的活动吸引。

2019教育心理学考试笔记 2

第三章认知策略的学习。1.认识策略 是对学习及思维活动中涉及的内部过程作出选择 予以指导的这样一种认识技能。是对内组织的技能,它们的功能是调节和监控概念与规则的使用。认识策略这一术语最早见于布鲁纳等人的人工概念的研究中。2.罗斯科夫的 萌发学习 意指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将采取积极的试背 超额学习,以及采...

教育学心理学考试笔记

教学内容是学与教过程中有意传递信息的主要部分。调查法是在自然条件下,对所要研究对象的状况进行实际了解,搜集有关资料的一种方法。观察法是应用自己的感观或借助一定的仪器,有计划 有目的地对学生的言行表现进行考察,从而搜集资料的一种方法。问卷法是指将严格设计的系统问题及 以书面形式发给研究对象,请求如实回...

心理学笔记

第五章记忆。学习目标。理解记忆以及记忆的分类 掌握影响识记的因素。掌握遗忘的规律及影响因素 第一节什么是记忆。一 记忆的概念。记忆是保存知识或信息的能力,是个体在头脑中保存和积累个体经验的过程。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包括识记 保持 再认和回忆三个环节。识记 人获得个体经验的过程,相当于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