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导论——现代心理研究的五个部分:
神经科学 neuroscience
发展心理学 development
认知心理学 cognitive
社会心理学 social
临床心理学 clinical
二、大脑。a.笛卡尔的二元论——灵与肉的分离。
理由1:人类行为的创造性和自发性。
理由2:“我思故我在”的唯一确定性。
b.反对笛卡尔的二元论——大脑和身体不可分。
理由:关于大脑研究的强有力证据。
c.大脑工作的机理——神经元。
抑制剂:酒精——抑制了起抑制作用的神经,过多的酒精会抑制起兴奋作用的神经而导致醉倒;血清素——抑郁症;多巴胺——帕金森。
d.大脑皮层负责主要的心理机制。
大脑皮层有对应于身体部位的地形图,但不是所有的行为都需要大脑参与,如:吮吸乳汁/疼痛收缩/**勃起/呕吐。
三、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
a.三个人格。
本我id ——盲目,快乐原则。
自我ego ——理性,处于本我与超我之间。
超我superego ——盲目,道德原则。
b.性心理发展过程。
口腔期人格 ——过早断奶---过于依赖,口香糖、抽烟 (birth - 1)
**期人格 ——不会正确上厕所---强迫、洁癖、吝啬(1-3)
性器期人格 ——恋母情结(3-4)
性征期人格 ——压抑(5-成年)
成年后人格 ——防御机制和合理化解释。
升华:放弃了具体对象,保存了能量。
移置:将自己的欲望移置到他人身上。
投射:否认自己的欲望,并认为别人拥有此欲望。
c.弗洛伊德的其他研究课题:梦 / 文学作品 / 信仰。
d.对弗洛伊德的科学评价。
科学的理论具有具体的**性和可证伪性,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不可证伪,在具体解释上的实证数据也乏善可陈。
e.关于无意识行为的认识很重要——语言理解/习惯行为/个人好恶。
问:为什么有些心理活动是无意识的?无意识为什么得以进化?
答:其实绝大多数的心理活动(大脑活动)都是无意识的。所以应该问,为什么心理活动的一小部分是有意识的?
同时,最好的欺骗是自己深信不疑——进化最好是无意识的,这样某些动机和目标便不会被别人所识破。
四、斯金纳的行为主义理论。
a.三个基本观点:
主张人的一切都是由行为、经验所塑造,任何人的自然属性均不存在差异。
主张心理学应当建立在可定义的科学概念测量基础之上,拒绝精神层面的概念。
主张动物与人类之间没有本质差别,可进行比较研究。
b.用于解释一切的三个学习原则:
习惯化——适应环境的同时可让人注意到新鲜刺激。
经典条件作用——条件反应是对无条件刺激的一种准备(在无条件刺激产生无条件反应的基础上,加入条件刺激,产生条件反应)
操作性条件作用——通过奖励来让自主选择得到强化(效果律)
c.科学评价:
存在着某些不需习得的知识;人天生存在差异。
不可观测物也很重要,行为以外的内部机理同样很重要。
奖励和惩罚对于某些动物学习不是必需的,且不同物种具有学习的差异性。
对于人类而言,惩罚、奖励和强化的定义过于模糊,不具有科学证伪性。
行为主义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学习行为,帮助解释和培养动物和婴儿的学习机制。
五、发展心理学:认知的发展历程。
a.胚胎重演律——个人成长与种族成长类似。
同化——将新信息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
顺应——为适应新信息而改变已有的认知结构。
b.皮亚杰的阶段理论。
1)没有客体永存性概念。
2)没有客体概念。
3)前运算阶段 ——不理解别人眼中的事物与自己有何不同;没有永恒性概念。
4)具体运算阶段 ——有永恒性概念,但只具备有限的抽象推理能力。
5)正常运算阶段 ——具有抽象和科学推理能力。
c.皮亚杰研究——系统地低估了婴儿的认知能力。
神经元的发展——关于意志力和控制力的前额叶。
婴儿无法理解欺骗的心理行为——即使**也会发现,基于谎言和欺骗的任务更加难以完成。
儿童的思维会全面改变vs人拥有预置的不同的认知模块——可解释孤独症的行程。
六、语言。a.科学定义。
创造语言是人的一种天性,每个人都至少掌握一种语言。
所有语言都是有创造性的——语言可以让人抽象地理解某句从未见过的话的含义。
b.语言的组成。
语音:基本音标+单词间的停顿。
语态:词汇与想法的映射关系+构成语言基本组成的语素。
语法:结构的递归+表达的模糊性。
c.乔姆斯基:为何不将语言学习看作身体机能的发育?
七、视觉感知。
a.视觉感知的影响因素。
颜色/亮度——光照对比的影响。
物体——二维转换为三维需要大脑做特定的无意识假设。
纹理——大脑对深度的感知。
b.记忆。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期记忆。
外显记忆/内显记忆。
语义记忆/情境记忆。
人的注意范围有限,在一定程度上会忽略环境的变化。
8、记忆。a.变化盲视。
对现实的感知程度比想象的更稀少。
b.短时记忆。
保存在意识中的短时记忆相当有限——5到9个组块(chunks),取决于理解程度。
让短时记忆信息进入长期记忆:复述、解构——理解信息,为信息赋予意义(生**像、诗歌、歌曲)
c.提取信息。
提取线索——回到学习知识的原始情境中;努力回想——人们倾向于过早放弃。
记忆幻觉——感到曾经经历某事,可解释为确实经历过,在半秒前。
d.遗忘。原因:生理衰退/干扰/线索发生变化。
童年遗忘症:人们很难回想起年幼时的记忆,e.虚假记忆。
提出的问题会改变记忆——催眠往往是按照提示编造记忆。
闪光灯记忆——非常生动的记忆,但未必可信。
九、情感。a.爱的三个部分。
亲密——分享私密信息。
激情——生理吸引。
承诺——保持关系的决心。
b.关系的分类。
没有亲密、激情和承诺——无爱。
只有亲密,没有激情和承诺——喜欢。
只有激情,没有亲密和承诺——迷恋。
只有承诺,没有亲密和激情——空洞的爱。
只有亲密和激情,没有承诺——浪漫式爱情。
只有亲密和承诺,没有激情——友谊之爱。
只有激情和性承诺,没有亲密——愚昧的爱。
亲密+激情+承诺=完整的爱。
c.吸引的七个要点。
三大要素——距离远近/相似性/熟悉程度。
四点变量——能力/外貌/态度改变/情绪唤醒。
能力——出丑效应:瑕疵会让人显得更加有魅力,但仅限于非常有能力的强人。
外貌——外表是决定能否第二次约会的核心因素,影响所接受信息的重视程度。
态度改变——增益效应/损耗效应:对你不好的人慢慢对你好;对你好的人不再如往常一样。
情绪唤醒——错误归因/错误引导:被某些不甚明显的环境因素所导致的错误看法。
十、进化。a.将进化论用于心理解释的几个误区。
做事情的动机:进化论层面的解读vs日常生活层面的解读。
对事实的理解:适应性的结果vs进化的副产品。
b.进化论on心理学。
解释意识、逻辑、道德的根源。
在与生俱来和后天习得之间进行分辨。
解释群体间的差异。
解释人类本性和本能。
c.由“直接推断”起作用的四个例子。
问题效应:对同一个概念的不同答复取决于问题选项的框架。
忽视基础概率:忽视背景信息而进行猜测。
可能性偏见:过高估计影响较为显著的比例水平。
确认偏见:沃森选择实验,正反选择确认。
十。一、情感。
a.情感。帮助人们设定目标、分清主次。
没有情感的支撑,理性无法有效发挥作用。
b.面部表情:微笑的普遍性。
多种微笑:礼节性微笑&真心微笑&腼腆微笑——差别在于眼部。
情感感染:类似于微笑,许多情绪都具有传染性。
c.恐惧:恐惧是一种非社交性情感。
自然恐惧的对象多是祖先环境中可怕的事物,通过遗传被后代继承下来。
d.社交性情感:亲属情感/非亲属情感。
亲属情感的利他主义**:进化生物学认为,生物/基因的目标是繁衍后代而非独自生存。
认定为可爱的标准:大前额、小鼻子、胖脸颊、大眼睛——成年人的婴儿脸偏爱。
12、情感。
a.亲属情感的进化论解读。
父母对儿女的感情:出于保护基因的原因对子女进行照顾。
儿女对父母的感情:子女对父母产生依赖——食物/安抚(其中,得到安抚的感情更加强烈)
b.非亲属情感。
动物:分享越多受益越多+作弊检测机制。
囚徒困境:最佳的选择方式是以善开始,之后投桃报李。
最后通牒:基于理性人模型有效工作,但人并非完全理性,非理性有时会带来优势。
情绪的文化差异:暴力声望重要性与男性荣誉文化之间的联系。
13、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
a.性格上的差异:与人接触的总体方式。
可信度+有效性;五大维度:o c e a n
openness to experience 开放(vs封闭)
conscientiousness 尽责(vs不认真可靠)
extroversion 外向(vs内向)
agreeable 随和(vs粗鲁自私)
neuroticism 神经(vs稳定)
b.智力上的差异:
抽象推理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知识获取能力/记忆力/心理速度/语言/数学/创造力。
现代智力测试:取100作为平均成绩的正态分布(弗林效应——智力测验的成绩越来越好)
c.差异的原因。
遗传。共享环境。
非共享环境。
d.行为遗传学的两大结论。
基因对于人的几乎所有方面都有影响,占比30%-80%
非共享环境构成了影响的其他比例,占比20%-70%
十。四、性别差异。
a.亲本投资理论。
解释了雄雌性的体型大小差异。
解释了男女匿名性行为的喜好。
b.漂亮外表:年轻/健康。
人类天生喜欢均衡。
女性在排卵期喜欢肌肉男,非排卵期喜欢娃娃脸。
c.男女差异。
暴力差异:性别认同增强了群体差异。
同情心差异:**酮决定了男性的攻击性。
社交差异:由于暴力倾向较低,女性更擅长交流。
d.异性恋vs同性恋(为什么违背自然选择的同性基因会被遗留下来)
男:约98%
女:约96%
十。五、道德。
a.道德感的进化论成因解释。
亲缘选择(基于基因的有效保存) +非亲缘合作(基于基因的利他主义)
b.同理心(empathy)
人与人之间的同理心程度有差异:精神疾病患者有先天性同理心缺失。
c.内群体与外群体(membership)
道德感在一定程度上从属于不同的群体。
对待不同的群体会有道德指标差异。
解决文化冲突的有效方法——更高的共同目标。
d.道德判断。
道德的文化差异如何产生?——三种不同的道德观。
自主的道德观——自由、平等、权利。
团体的道德观——等级、责任、义务。
神性的价值观——纯洁、污染、原罪。
除此以外,道德直觉会在人的道德判断中起到巨大的作用。
e.善与恶。
恶的动力:去个性化——加入团队,接受权威,匿名实施,从而减少自己的责任。
不把人当人——把人当做数字、物体或者厌恶的事物。
善的动力:联系和相互依赖 + 换位思考。
十。六、社会心理学:看待自我和看待他人。
a.看待自我的几个发现。
认为他人在注意你:焦点效应(认为自己是他人关注的焦点)+透明度效应(认为自己的心思容易被看透)
认为自己很棒:沃博艮湖效应(感觉自己的能力在平均水平之上)
认为自己做的都是合理的:认知失调理论(矛盾的思想会让人说服和调节自己,去除不舒服的感觉——招募的志愿者会更卖力工作)
b.看待自我和看待他人。
差异:对自我放大,对他人简化。
基本归因错误:我们倾向于对个人的人格特质过分归因,而对情境因素归因不足。
c.看待他人。
喜欢的理由:邻近性(纯粹接触效应——自己喜欢镜像中的样子,而朋友喜欢**中的样子);相似性(某种程度上受邻近性的影响,但不等同于邻近性);外表好看(马太效应)
心理学导论笔记
耶鲁大学心理学导论。paul bloom,耶鲁大学心理学教授,加拿大麦基尔大学学士学位。他多次发表文章在科学期刊nature和science以及流行杂志如 纽约时报 和 大西洋月刊 上面。课程介绍。你的梦应该如何解析?男人和女人在两性需求的性质和程度是否不同?猩猩能否学习手语?为什么我们不能胳肢自己...
心理学导论复习笔记
第四章人的毕生发展。1.人的毕生发展的概念 名词解释 人的毕生发展是指人从胚胎到死亡,整个生命过程中那些关于年龄的变化,这里的变化是指有序的 模式化的和相对持久的,可以从多维度,多方面进行描述的变化。影响人毕生发展的因素有与年龄相关的,在特定年龄段发生的事件,有关历史的时间和偶然事件等。随着社会和科...
耶鲁心理学导论笔记
第一讲 课程介绍 科学的心理学研究能让你们更多地了解与我们日常面对的真实问题有关的真实世界。该课程的总目标 向大家介绍在人文领域里,对最重要主题,也就是对我们人类的研究现状 人类大脑如何运作 我们如何思考 是什么让我们变成了现状的样子 心理学通常分为一下五个子领域 神经科学 通过观察大脑反应来研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