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心理学考试

发布 2022-10-17 12:45:28 阅读 5122

集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是荣格的代表性观点。荣格认为,集体无意识指的是那种由于某种潜在体验的普遍性而形成的人类悟性的基本模式或原型的贮存。

它并不为个体的显意识所掌握,尽管它包含了边远祖在内的过去所有时代积淀的经验及其影响。集体无意识的意义远在个体无意识之上。

原型:原型是荣格的代表性观点。原型指的是集体无意识中一种先天倾向,是心理经验的一种先在决定因素,它使个体以其原本祖先当时面临的类似情境所表现的方式去行动。

原型尽管归属于集体无意识,但是却能够体验为一种印象式意象。如英雄、大地母亲、智慧老人、魔鬼等原型在艺术品中屡屡出现。

潜意识:是人类精神活动最深层和最原始的部分,在这个层面中充满着不容于社会的各种本能和欲望,它们时刻想冲出前意识和意识的层面表现出来,然而由于意识的抑制作用,它成为一种被压抑的东西,成为人的内心生活的能量蓄积库。

俄狄浦斯情结:这是弗洛伊德泛性论的代表观点。认为,人从儿童时期就有了性的意识,即所谓的男孩有恋母弑父的情意综。当然,这个术语的直接的艺术案列来自古希腊的著名悲剧《俄狄浦斯王》。

缺失性体验是指主体对各种缺失(精神的和物质的)体验。一般来说,艺术家的缺失越多,其缺失性体验也就越强烈。艺术家的缺失性体验往往成为他们的创作动因。

超越体验:艺术家的超越体验,指的是他们超越实用功利和超越个体实存时的经历和感受。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超越现实生活,超越世俗风尚,超越艺术惯性和文化环境,超越个体存在等。

崇高体验:是艺术经由自然或社会的某种外在刺激所唤醒的压抑在内心的带有痛楚和狂喜成分的激情体验。崇高体验的主要特征有:

崇高体验是由衷的、诚挚的高尚体验,它摒绝一切矫饰和虚伪;崇高体验是遭受挫折后的异常体验;崇高体验渗透着强烈的献身冲动。

潜动机,指艺术家从事创作时内心的某种无意识驱动力量。潜动机主要特点有二:一是驱动性,二是潜在性,即无意识性。

显动机:创作显动机是从事创作的直接心理驱力。显动机的主要特征是意象、情绪情感与创造性等。

动机簇:动机簇是指一个动机内由几个子动机形成的丛簇现象。在这中间,各个子动机之间会形成动机冲突。

动机冲突:动机冲突,指一个动机簇内各种子动机的矛盾纠葛。其主要的表现形态有双趋式动机冲突、双避式动机冲突、趋避式动机冲突、双重趋避式动机冲突等。

接受图式:艺术接受的全部奧秘都根源于接受主体在接受艺术品是业已存在着的一种独特的、先在的接受图式。

简述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心理学的主要理论观念。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心理学的主要理论观念包括以下几点:

1)潜意识。弗洛伊德的理论中最为重要的贡献就是确认了潜意识的心理现象的存在于作用。

2)泛性论。泛性论把性欲视为高于—切、决定一切的根本因素。

3)本能说。本能是指由躯体的内部力量决定着人的精神生活方面的一种先天状态,本能是人内部的需求和冲动。

4)人格结构。人格的构成包括本我,自我,超我三个部分。本我是生来就有的潜意识部分。自我代表着理智。超我是伦理化的自我。

5)论梦。弗洛伊德提出梦是愿望的满足的观点,形成了梦的分析技术。

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主要内涵。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主要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生理需要。生理需要作为维持个体生存和种族发展的需要,是人类最原始也是最基本的需要。

2)安全需要。人需要有稳定的职业,有生活的保障,喜欢处在安全有序的环境中,这种需要得到满足人就会产生安全感。

3)归属与爱的需要。人希望归属于某一团体,成为其中一员。希望得到爱并把爱给予别人。

4)尊重需要。希望尊重别人,也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5)认识需要。人们渴望了解外在与内在世界的要求。

6)审美需要。人对美的事物的观照,品味与享受的需要。

7)自我实现需要。是一种实现个人的理想,充分发挥自己潜能,越来越成为自己所期待人物的需要。

4.简述文艺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文艺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作为体验阐释者的艺术家。也可称为创作主体心理。艺术家要把生命的体验在艺术作品中表现出来。首先要有深刻的生命体验。

2)作为体验迹化的创作过程。也可称为创作过程心理。艺术家的创作过程实际就是艺术家生命体验的迹化过程。

3)作为体验形式化的艺术作品。艺术作品之所以能够成为存在,不仅在于它再现了客观世界和表现了艺术家的情感,还在于它能使具有普遍性的人类体验形式化。

4)作为二度体验的艺术接受。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观众和听众是艺术家原体验的的二度阐述者,他们的艺术接受过程,是对艺术家原体验的接受和升华。

简述艺术家的体验类型。

艺术家的体验类型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艺术家的缺失性体验与丰富性体验。缺失性体验指主体对各种缺失的体验。丰富性体验指艺术家获得爱,友谊,信任等时的内心感受。

2)艺术家的崇高体验与优美体验。。

3)艺术家的超越体验与愧疚体验。超越体验是指艺术家超越实用功利超越个体实际存在时的经验和感受。

4)艺术家的孤独体验与同情体验。愧疚体验是与自我评价有关的情绪感受。

5)艺术家的神孤独验与同情体验。孤独是艺术创作的必要条件和组成部分。孤独从本质上讲源于对人类的爱,源于博大的人道主义情怀。

6)艺术家的神秘体验与皈依体验。

简述艺术创作的心理状态。

艺术创作的心理状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

1)癫狂状态。在艺术创作中当情感达到一种极致状态时,便会出现一种奇异的创作现象---癫狂。

2)沉思状态。艺术沉思是由生活经验变为审美体验的转换过程。艺术沉思使人对自身的心理世界加以对照改观。是艺术创造心理过程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3)内觉体验。那些深层的心理内容的捕捉和体验常常是创作主体最艰难的心理活动,对于这种心理活动称之为内觉体验。

简述格式塔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1)整体性原则。认为人的一个知觉视野具有组织起来的趋势,呈现为一个完整的图形。知觉的各个部分之间构成一个结构框架,这也就是一个格式塔。

格式塔作为一个整体不等于各部分相加。在整体上显示出的特性不存在于各个部分之中。这便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著名结论。

这种观点对美海陆空与文艺理论影响很大。

2)同形论,也称为异质同构论。认为在知觉活动中,在作为对象的物理现象与作为认知主体的人的大脑生理现象之间存在着某种同形关系。

3)一件艺术品就是一个格式塔。

4)每一件艺术都具有表现性,而表现性存在于结构之中。

结合你所熟悉的某位艺术家(或作家)及其作品,试论述其童年体验和其艺术创作的内在关系。

1)童年体验的内涵。

2)童年经验与艺术家的体验生成。

3)童年体验在艺术家的创作与作品的表现。(4)艺术家的向童年的归依。

5)结合具体作家、作品的分析从略。要求能自圆其说,言之成理童年体验是指一个人在童年的生活经历中所获得的心理体验的总和。童年经验对于体验生成的意义:

每个人的一生都要受其的童年基本选择的影响。人的知识积累有很大一部分来自童年,童年经验是一个人心理发展不可逾越的开端。对一个人的个性,气质,思维方式的形成于发展起着决定作用。

同时个体以后的经验也会反过来作用于早期经验,重塑并改造它们。美国作家凯瑟认为8到15岁之间是一个作家一生的个性形成时期,这个时期他不自觉地收集艺术材料,成熟之后可能积累许多有趣而生动的形象。但是形成创作主题的材料却是在15岁以前获得的。

童年经验之所以被艺术家珍视,还在于童年经验包蕴着最深厚,最丰富的人生真味,它本身就是一种审美体验。童年经验作为人类的一种本真生命体验超越了现实世俗的干扰,是对经历物所做的天然纯正,直观的把握,这种体验最接近人的本性。

结合你所熟悉的某位艺术家(或作家)及其作品,试论述艺术体验在文学活动中的美学功能。

1)艺术体验使艺术形象具有生气勃勃的活力。作家体验不同于站在对象的旁边,只是作为一个旁观者做外部的描写和观察,而是进入对象,物即是我,我即是物。这样作家对描写的对象就有了极为真切的理解,那么作家笔下的形象也就会生机勃勃。

2)艺术体验使艺术形象具有诗意的超越。意思是当作家的体验达到出乎其外的境界,所写的事物的根本的性质就会凸现出来,放射出诗意的光辉。审美的心态与眼光看待,脱离实用与功利的童心。

三毛笔下的撒哈拉,大海。

3)王国维认为作家的体验“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这句话高度概括了作家体验在文学活动中的美学功能。

4)结合作家、作品的具体分析从略。

文艺心理学考试提要

填空题。1.心理学研究现象包括心理过程 心理状态 个性心理。2.文学艺术家的心里格局中占主导地位的是情感因素。3.灵感的本质内涵是艺术直觉。4.体征说 肥满型 细长型 筋骨型。5.在心理学上,观察从感觉开始到知觉到判断。名词解释。1.人格 人格是一种具有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具有感觉,情感,意志等...

文艺心理学

文艺心理学 授课计划。第一讲导论柏拉图的灵感论。第二讲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 异化理论 手机 第三讲全球化理论 含泪活着 第四讲女性主义批评 非诚勿扰 第五讲精神分析批评 张爱玲 第六讲叙事学 今日说法 第七讲结构主义批评 倩女幽魂 金陵十三钗 第八讲解构主义批评 同上 第九讲后现代主义批评 罗拉快跑 ...

文艺心理学

一 名词解释 归依体验文学语言法则简答题 二 简述高峰体验及其特征1 经验与体验的联系与区别。2 文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3 格式塔文艺心理学是如何解释文学创作过程中的心物关系的?4 弗洛依德人格结构理论包含哪些内容?你是怎么理解其内涵与关系的?5 描述艺术活动中的自卑与超越6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