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总结

发布 2022-10-17 03:43:28 阅读 6211

名词解释。

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认为儿童常处于能独立解决问题的认知水平,这一水平就是实际发展区域。与之相比较,他认为有些时候,儿童在帮助下可以解决问题,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他称之为最近发展区域。

练习律: 是指刺激与反应间的联结随学习次数的多寡而有强弱之分;包括使用律和失用律。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结因重复使用而强化,与此相对应,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因练习次数中断或不使用联结而削弱。

效果律: 效果律是指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后果会对这个联结有加强与减弱作用。

认知结构: 认知结构就是指学生现有的知识的数量、清晰度和组织方式,它是由学生目前能回想出的事实、概念、命题、理论等构成。

观察学习: 个体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榜样者)而发生的行为改变,即观察学习。

先行组织者: 学习新内容之前,先提供给学生一些包摄性比较广、概括水平高的最清晰和稳定的引导性材料,以便在学习新知识时提供一个比较理想的固定点。这种预先提供的起组织作用的学习材料即“先行组织者”

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是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主要用于区别和辨别事物。

成就动机:是指人们在完成任务中力求获得成功的内部动因,即个体对自己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事情乐意去做,并努力达到完美地步的一种内部推动力量。

普雷马克原则:又称祖母的法则,即用高频的活动作为低频活动的有效强化物。

观点采择: 接的情景中获取的任何具体信息,对在一定情景中突出的角色特性的意义作出了猜测的过程。

程序性知识:即操作性知识,是关于怎样做的知识,是一种经过学习自动化了的关于行为的步骤。

发现学习:指给学生提供有关的学习材料,让学生通过探索、操作和思考,自行发现知识,理解概念和原理的教学方法。

连续接近技术:将目标行为分解成一个个小步子,每完成一小步就给以强化,直到获得最终的目标行为。

简答和论述。

1.学习和研究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理论意义:首先,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辩证法提供科学论据。心理学研究心理、意识的起源和发展,研究心理现象对客观事物的依存性,研究外界的客观刺激怎样引起脑的活动而产生主观的心理现象等问题。

其次,心理学的研究对邻近的社会科学如文学艺术、法学、政治学、经济学等,也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因为这些学科和心理学一样都要研究人、研究人的心理.只不过研究的侧面有所不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必然有助于它们深入地认识各自的研究对象。

实践意义:任何实践活动都是人的实践活动,都是在人的心理的调节下完成的。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能使人们运用已发现的心理规律去**和控制心理现象的发生和发展,以提高各种实践活动的效率。

这样,心理学就可以直接参与到极为广泛的实践活动中去,为许多实践领域服务。

2.自我同一性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的表现。

答:自我同一性,即青少年同一性的人格化,是指青少年的需要、情感、能力、目标、价值观等特质整合为统一的人格框架,即具有自我一致的情感与态度,自我贯通的需要和能力,自我恒定的目标和信仰。青少年时期(12-20左右)的一个核心问题是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它将为**期奠定坚实的基础。

同一性并不是在青少年时期才出现的,早在幼年时期,儿童已经形成了自我感知。但是,青少年时期却是个体第一次有意识地回答"我是谁"的问题。这一阶段的冲突是:

同一性和角色混乱。具体表现在首先,他感到自己是一个独特的个体,虽然可能和别人共同完成任务,但是他是可以和别人分离的。其次,自我本身是统一的。

自我有一种发展的连续感和相同感,现在的我是由童年的我发展而来的,将来我还会发展,但是我还是我。最后,自我设想的"我"和自己体察到的社会人眼中的"我"是一致的。相信自己的目标以及为达到这个目标所采取的手段是能被社会承认的。

3.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科尔伯格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去考察儿童和青少年对一系列结构化得到的情景中的事实进行判断和推理的情况。根据调查将儿童、青少年道德认知发展分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

水平一:前习俗水平。

着眼于行为的具体后果和自身厉害关系来判断是非,儿童无内在的道德标准,他们的判断主要是看能否使自己免于受惩罚或让自己感到满意。

阶段1:惩罚和服从定向阶段。阶段2:相对功利。

水平二:习俗水平。

以满足社会**期望、遵循现行的社会准则和习俗、受到赞扬为道德判断的依据。本阶段的个体已经能够从社会成员的角度来思考道德问题。

阶段3:寻求认可取向阶段阶段4:遵守法规取向阶段。

水平三:后习俗水平。

能够依据自己选的并遵循的伦理原则和价值观进行道德判断,认为不违背多数人的意愿、不损害多数人的幸福、不违背普遍的道德原则的行为就是最好的行为。这个阶段的人已经达到完全自律的境界。

阶段5:社会契约取向阶段阶段6:普遍伦理取向阶段。

4.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

5.建构主要学习理论的要点。

知识观。1.不是对现实的纯粹客观的反映,任何一种传载知识的符号系统也不是绝对真实的表征。

它只不过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假设或假说,它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它必将随着人们认识程度的深入而不断地变革、升华和改写,出现新的解释和假设。

2.识并不能绝对准确无误地概括世界的法则,提供对任何活动或问题解决都适用的方法。在具体的问题解决中,知识是不可能一用就准,一用就灵的,而是需要针对具体问题的情境对原有知识进行再加工和再创造。

3.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个体之外,尽管通过语言赋予了知识一定的外在形式,并且获得了较为普通的认同,但这并不意味着学习者对这种知识有同样的理解。真正的理解只能由学习者自身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学习活动过程。

否则,就不叫理解,而是叫死记硬背或生吞活剥,是被动的复制式的学习。

学习观。1.建构主义者主张,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却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

我们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现实,或者至少说是在解释现实,每个人的经验世界是用我们自己的头脑创建的,由于我们的经验以及对经验的信念不同,于是我们对外部世界的理解便也迥异。所以,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

2.过程同时包含两方面的建构:一方面是对新信息的意义的建构,同时又包含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

这与皮亚杰关于通过同化与顺应而实现的双向建构的过程是一致的。只是建构主义者更重视后一种建构,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并不是发展起供日后提取出来以指导活动的图式或命题网络,相反,他们形成的对概念的理解是丰富的、有着经验背景的,从而在面临新的情境时,能够灵活地建构起用于指导活动的图式。

3.学科的学习和理解都不像在白纸上画画,学习总要涉及到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学习者总是以其自身的经验,包括正规学习前的非正规学习和科学概念学习前的日常概念,来理解和建构新的知识和信息。即学习不是被动接收信息刺激,而是主动地建构意义,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

外部信息本身没有什么意义,意义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的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建构成的。因此,学习不是像行为主义所描述的“刺激──反应”那样。学习意义的获得,是每个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重新认识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

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因为新知识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所以,建构主义者关注如何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建构知识。

6.斯金纳的强化理论:

斯金纳他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提出学习的本质是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联接的过程,强化是学习的必要条件。强化是促使反应概率增加的活动过程,起到强化作用的刺激物就是强化物。斯金纳认为,行为之所以发生,是由于强化的作用,有机体形成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关键就是强化,强化决定了有机体行为的形成和转化的过程。

由此可见,动机的强化论本质上认为行为的动机是强化的结果,当学生在学习中受到强化,如获得物质奖励、教师或家长的称赞时,就获得了进一步学习的动机。未受到强化的学生,或在学习中受到惩罚的学生,如被教师、家长批评,就无法获得进一步学习的动机。强化的方式决定了学生学习动机的水平和强度。

斯金纳把强化分成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两种。积极强化是获得强化物以加强某个反应,消极强化是去掉可厌的刺激物。按强化物**,斯金纳将其划为一级强化和二级强化物两类。

一级为人和动物的基本生理需要,二级是指任何一个中性刺激如果与一级强化物反复联合,它就能获得自身的强化性质。

1.强化的类型,凡能增强反应频率的刺激或事件叫做强化物。正强化是通过呈现想要的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负强化是通过消除或中止厌恶、不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

强化分为一级强化和二级强化两类,一级强化满足人和动物的基本生理需要,二级强化是指任何一种中性刺激与一级强化反复结合后,自身获得强化效力,可分为社会强化、信物和活动。同一物体对不同人而言,强化的效果会不同,甚至有可能截然相反。

2.强化的程序,指强化出现的时机和频率。可分为连续强化程序和断续强化程序。

7.班杜拉提出的观察学习的过程。

答:班杜拉以儿童的社会行为的习得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一系列重要的实验研究,系统的形成了关于学习的基本思路,即观察学习是人的学习的最重要的形式。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包括注意、保持复制和动机四个子过程。

在注意过程中,观察者注意并知觉榜样情景的各个方面。

在保持过程中,观察者记住从榜样情景了解的行为,以表现和言语形式将它们在记忆中进行表征,编码与存储。

在复制过程中,观察者将头脑中有关榜样情景的表象和符号概念转为外显得行为。

在动机过程中,观察者因表象所观察到的行为而受到刺激。

8.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1.关于认知结构的观点。

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主动的形成认知结构和表征系统的过程。他认为表征系统,是指信息在头脑中的表现与记载方式。实际上,表征或表征系统,是人们知觉和认识世界的一套规则。

在人类智慧生长期间,有三种表征系统在起作用,这就是“动作表征,肖像表征和符号表征”即通过动作或行动,肖像或映像,以及各种符号来认识事物。这三种表征系统,实质上是三中信息加工系统。它既包括已经获得的知识经验,也包括与这些知识经验相联系的活动方式。

每个人包括儿童在内,一直在连续不断的使用这三种表征系统,凭借它们来认识世界。

事实上,这种认知结构一经建立,就成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的重要的内部因素。它是理解新知识的基础,也是对新的信息进行加工的依据。布鲁纳认为,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人们利用已有的认知结构,对新的知识经验进行加工改造并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

在学习中,新的知识经验不是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就是引起原有认知结构的改组,从而产生新的认知结构。这个过程不是被动地产生,惹事一种积极主动的过程。新知识的学习过程是认知活动的概念化合类型化的过程。

教育心理学心理学

填空或选择。1 我国心理学家 潘菽 在其1980年主编的 教育心理学 一书中指出 教育心理学的对象就是 教育过程中的种种心理现象 美国1971年出版的 教育百科全书 指出 教育心理学是对教育过程中的行为之科学研究,实际上教育心理学通党被定义为主要涉及学校情境中学生之学与教的科学。2 前苏联的彼罗夫斯...

教育心理学总结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知道 2.学习与教学的要素 知道 学生 学生主要从两方面影响学与教的过程,即群体差异和个体差异。教师。教学内容。教学 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方面。3.学习与教学的过程 知道 评价与反思过程是一个独立的成分,始终贯穿在整个过程中。4.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总结

学科教育心理学 一书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 学习心理 分别从学生心理发展与个体差异 学习与学习理论 学习动机 知识的学习等八个方面来阐述 第二部分为 学科的学与教 从语文 数学 英语 科学 社会 地理等课程入手,系统地讲解了各学科的学 教方法。学科教育心理学是主要研究中小学各学科的学习与教学等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