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史提纲整理复习

发布 2022-10-16 21:38:28 阅读 5476

第一编意识心理学。

自冯特创立实验心理学至构造主义与机能主义对立这一历史时期。以意识为其研究对象。

内容心理学

代表人物:冯特。

研究意识的内容,把意识分析成各种心理元素。

意动心理学。

布伦塔诺的意动心理学。

斯顿夫的机能心理学。

形质学派。二重心理学。

研究意识的活动。

詹姆士的实用主义心理学

把意识作为一种“流动”来**。强调意识在适应环境中的作用。

构造主义。铁钦纳:研究意识结构。

机能主义。反对研究意识结构,主张意识机能。重视意识的适应价值。

冯特的内容心理学。

第一部分冯特的内容心理学。

心理科学观。

心理学与哲学的关系。

反对唯物主义:唯物主义心理学与意识真相本身相矛盾,意识不可能源自物质的分子或原子的任何物理特性。

反对经验主义:他们把人看成是感觉的被动接受者,因而感觉成了按联想律被动组合起来的。经验主义缺乏作用于思维元素的中枢意志过程。它们给予思维元素以形式、性质或价值。

并不主张心理学与哲学彻底分离,心理学有自己独立的研究领域,但同哲学的关系紧密。

二)心理学与生理学的关系:心身平行论。

生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实验精神可以为心理学所应用,但心理现象不能还原为生理现象。

心身平行论:人的心理不是大脑生理过程产生的结果,心理过程和生理过程是两个独立的、平行的系列。心理过程有自己的规律性,不受生理过程的支配。

三)心理学的应用性:认为心理学是纯科学,不主张进行应用研究。

二、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经验)

心理学与其他自然科学都是以经验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不同之处在于心理学研究直接经验,而其他科学研究间接经验。

冯特感兴趣的不是物理世界的本质,而是想理解我们经验物理世界时的心理过程。

冯特的目标不仅是理解经验着的意识,而且理解支配意识动力的心理法则,尤其是反映在注意和意志行为中的意志概念。

冯特实验室的两个主要目标:寻找基本的思维元素;寻找将心理元素结合为更复杂的心理经验的规律。

实验心理学:研究个体意识过程的个体心理学强调心理或意识的内容。

民族心理学:研究人类共同生活方面的复杂精神过程。

三、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实验内省法:以实验条件控制内省,在实验控制的条件下观察自我的心理过程,以消除主观内省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规则:1、让被试了解开始时间;2、集中注意;3、可重复;4、经常变换刺激条件。

实验内省法只能研究直接经验,绝不可用来研究更高级的心理过程。

四、心理学的任务和内容。

心理学的任务是对经验或意识的元素进行分析和结合,并**心理复合的规律。

一)经验的分析。

1、最基本的心理元素有两个,即感觉和情感。

感觉是直接经验的客观方面,

情感是直接经验的主观方面。

2、感觉有强度和性质两种特性。(感觉可以根据形式和强度来描述。对感觉进行分类,如温觉、冷觉、光觉、触觉等。

不同感觉的复合构成知觉和观念,对于外在客体的感觉总是以知觉的形式而不是以纯感觉的形式出现在意识中的。)

3、情感是伴随感觉而产生的,不能独立与外界发生关系。情感三维说:愉快—不愉快,紧张—松弛,兴奋—沉静。

(它伴随感觉而产生,是感觉的主观补充。但情感并不与外部世界发生关系,仅仅是感觉的伴随物。冯特强调情感的主观性,但割裂了情感与外部世界的联系。

)主张意志的情感说。意志与情感有密切的联系。

情感是意志的动因和决定因素。没有情感就不会有意志。

意志中也包含感觉和认识的成分。

所以意志包含了一切心理的过程。意志主义心理学。

二)经验的结合(心理元素是怎样结合成复杂的意识状态呢?冯特用联想、统觉和集中心理复合的规律来加以说明。)

联想:融合,同化,合并;

融合:不同的心理元素结合成一个紧密的复合体,从这一复合体中很难再辨认出个别的心理元素。

同化:当一个不为我们所熟悉的事物进入意识时,我们总是通过联想找出与之相似的事物,并将它们组合起来。

合并:不同种类的感觉或情感共同组成一个复合体。

相继联想:把过去的感觉、情感回忆起来,并与现在的心理元素相结合。

联想是一种被动的消极的过程,是一种低水平的心理结合方式。(联想是一种被动的消极的过程,是一种低水平的心理结合方式。有时候我们对内容不理解也能记忆。

只有通过一个积极主动的心理过程,使意识的内容得到清晰的注意,才有可能理解这一内容和意义。这个过程就是统觉。后人发现冯特所说的统觉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的“选择性注意”)

2、统觉:就是把特定心理内容由意识的范围提升到注意焦点的过程。

3、心理复合的规律:创造性综合原则,心理关系原则,心理对比原则。

创造性综合原则:两个或更多的观念可以综合起来,产生一种新的观点,并且这种新的观念不同于构成它的任何一个观念。(冯特认为两个或更多的观念可以综合起来,产生一种新观点,并且这种新观念不同于构成它的任何一个观念。

冯特反对心理化学的过程,因为它是被动的,就象化学元素的混合是被动的一样。对于冯特来说,他的观点和经验主义观点之间的根本差异是他强调注意的积极作用。当元素被注意时,它们可以按照个人的意志来组合和重新组合。

冯特认为,正是创造性综合使得心理学成为一门本质上不同于物理科学的学科。)

冯特反对托马斯·布朗的心理化合说,也反对js穆勒的心理化学说。因为它们是被动的。冯特强调注意的积极作用,当元素被注意时,他们可以按照个人的意志来组合和重新组合。

心理关系原则:不同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决定了各个元素的意义。

心理对比原则:是心理关系原则的特例。两种相反或相对抗的意识状态在一定范围内可以相互加强。

五、民族心理学。

1、人的高级心理过程如记忆、思维、想象等只能通过历史分析和自然观察来研究。

人类高级心理过程的本质可以通过对宗教、社会习俗、神话、历史、语言、道德、艺术和法律等文化产品的研究中推论出来。

2、把民族心理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原始人阶段,图腾崇拜阶段,英雄与神的阶段人性发展的阶段。

3、语言、神话、风俗是组成民族心理的三要素。

语言不是人类的特殊创造物,也不是人类尝试交流思想愿望的结果,而是一种高度进化并得以习惯化的自然形成物。

语言有思想内容,也是一种社会性活动,是社会生活的产物。

语言把个体与社会联系起来。

民族心理学更接近文化人类学也为社会心理学的发展作了铺垫。

六.对冯特的评价。

1、冯特的贡献。

第一,冯特最大的贡献是使心理学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

第二,为心理学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三,是冯特在心理学问题上的独特见解。(实验内省法、内容心理学、发展地研究心理学)

2、冯特的局限。

首先是其主观唯心主义的缺陷;

其次是没有摆脱传统的内省法;

第三是其理论既庞杂又混乱。

冯特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创办了第一个实验心理学刊物,确定了一批典型的心理学实验项目,使心理学成为一门实验科学和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给冯特创立实验心理学奠定了基础。缺乏这个基础,心理学独立也是不可能的。

独到的见解:方法:实验法作为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工具,把传统的内省改为实验的内省,从而使经验的、思辨的心理学成为实验心理学。

内容:主张分析意识元素和探索这些元素结合的防护四和规律,首创了内容心理学。

发展的观点研究心里学:重视个体心理学,还强调社会心理学的重要意义。

局限:研究对象是“经验”——主观经验。

离不开传统的内省法。因为他研究的心理现象是个体的直接经验,那么离开内省将无法探索这种经验。

体系庞杂而又混乱。

20世纪后期,心理学史家发现我们原来对冯特有许多的历史误解,现在,冯特的心理学正处于重新被发现的过程之中。由于现代认知心理学和人类信息加工理论的进步。)

第二部分艾宾浩斯的记忆心理学。

一、艾宾浩斯关于记忆的研究。

1、研究手段:无意义音节与节省法。

无意义音节(艾宾斯浩的无意义音节并不是几乎没有意义的,许多音节是真实的单词,而许多其他的音节近似单词。2300个音节中选择一个系列来学习,这个系列通常由12个音节组成,他也经常变换组群的大小。研究不同长度的音节组合对识记、保持效果的影响以及学习次数与记忆的关系。

音节组内各项的顺序与记忆保持的关系:通过学习,不仅临近的音节能够形成连续,就是远隔的音节也能形成联系;音节之间不仅按顺序能形成联系,而且反向也能形成联系。这是艾宾浩斯对直接联想、间接联想、顺序联想和反向联想所做的实验项目。

)2、研究内容:记忆、填字测验。

2、研究结论:

保持和遗忘与时间的关系;记忆保持与诵读次数的关系;重复学习和分配学习的规律;音节组内各项的顺序与记忆保持的关系。

二、对艾宾浩斯记忆研究工作的评价。

心理学史上第一次对记忆的实验研究,具有首创意义:

1.为实验心理学打开了一个新局面,即用实验法研究高级心理过程,如记忆、学习、思维等。

2.在方法上力求对实验条件进行控制和对实验结果进行测量;

3. 激起了各国心理学家研究记忆的热潮,大大促进了记忆心理学的发展。

缺点:1.只对记忆过程的发展作了定量分析。没有定性分析。

2.无意义音节脱离实际,有很大的局限性。

3.把记忆当作一个机械重复的结果,没有考虑记忆的主动性。

4.被试的问题。

三、艾宾浩斯的其他研究工作:填字测验等。填字测验是测验儿童智力的最初尝试,是后来智力测验的前身。

第三部分格奥尔格·缪勒。

缪勒的主要实验研究。

关于心理物理学的实验研究:提出了心理物理学的定理,即心理过程如何与脑生理过程相当的原理,这是后来格式塔心理学的同型论的先声。

关于记忆的实验研究: 比艾宾斯浩研究更为精确。首先发明了记忆鼓,排除了音节之间的相互影响。

缪勒要求被试报告记忆时的心理活动历程,发现人的记忆过程并不是机械被动的,而是有目的、主动的过程。无意义音节看起来好像排除了旧经验的影响,但被试在记忆时总是想尽办法进行组织帮助记忆,于是缪勒发现了定势现象。定势现象的发现对后来的屈尔佩的无意象思维实验有启发作用。

整体学习优于分段学习。把客观法和内省法结合起来研究记忆,从而揭示了记忆的规律。

3、关于颜色视觉的研究:缪勒修改了海林的色觉理论,把海林的分解-聚集代谢过程改为两种相反的而又可以互相逆转的化学作用。海林的分解-聚集代谢过程同时发生后应该没有任何感觉,但实际上还有灰色感觉。

缪勒便假定皮质经常有相当于灰色的作用,所以一切平衡后仍然有灰色的感觉。缪勒的假定被许多支持海林色觉说的人接受。

海林色觉学说:红黄白——分解代谢绿蓝黑——合成代谢(视网膜上存在三种感受器,但每一种都能以两种方式反应。一种感受器对红-绿反应、以后总感受器对黄-蓝反应、一种感受器对黑-白反应。

红、黄、白在它们各自的感受器中引起一种“分解”或分解代谢过程。绿、蓝和黑在他们的感受器汇总引起一种“聚集”或合成代谢过程。如何两种颜色同时被经验到,那么分解代谢过程和合成代谢过程相互抵消,就产生灰色的感觉。

如果只经验到一种颜色,与它相关的过程则被耗尽,只剩下与它相对的过程产生一种后像。)

心理学史复习整理

重点 范式 研究科学问题时的基本程序 原则或方法,经常是得到大多数的经验数据的实证支持。时代精神。心理学发展两途径 任务决定论和自然决定论。时钟论宇宙观。机械论 宇宙是一个巨大的机械,所有自然过程都由力来决定,即通过物理和化学的定律来得到解释。决定论 宇宙的时钟比喻意味着没有外力的干扰,它将持续有效...

心理学史整理

1 经验主义 一种认识论学说,认为人类知识起源于感觉,并以感觉的领会为基础。通常指相信现代科学方法,认为理论应建立于对于事物的观察,而不是直觉或迷信。意即通过实验研究而后进行理论推导优于单纯的逻辑推理。经验主义的代表人物有亚里斯多德 托马斯 阿奎纳 托马斯 霍布斯 弗兰西斯 培根 约翰 洛克 乔治 ...

心理学史整理

为什么要研究心理学史 何为科学 旧科学观 首先要经验观察,按一定的方法组织分类即理论。卡尔 波普尔的科学观 科学始于问题,然后是理论 提出解决方案 最后是批判。科学理论必须是可反驳的 可证伪原则 范式 被广泛接受的观点。科学发展的阶段 前范式阶段 范式阶段 革命阶段 心理学属于前范式阶段 古希腊的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