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

发布 2022-10-16 19:48:28 阅读 8162

1.技能的一般概述。

一)技能及其特点:通过练习而获得的,顺利完成某种任务的一种活动方式或心智活动方式。特点:练习形成;获得相应经验;合乎法则。

二)技能的种类:动作技能;心智技能(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

加涅将心智技能分为:智慧技能与认知策略。

三)技能的作用:①调节和控制作用②技能是获得经验、解决问题的手段和前提条件③影响学习者的个性品质。

2.动作技能形成的阶段:操作的定向、操作的模仿、操作的整合、操作的熟练。

3.动作技能的培训:①准确的师范与讲解②必要而适当的练习③充分而有效的反馈④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4.高原现象:即学生在一些结构比较复杂的技能学习中,练习到一定阶段,常出现进步暂时停止现象,也称之为高原期,原因有三(方法更新、兴趣下降、基础知识不牢固)

5.心智形成的相关理论:加里培林的心智技能形成阶段论(五阶段)

活动定向 ②物质化活动 ③有声言语活动 ④无声外部言语 ⑤内部言语活动。

6.心智技能原型的模拟,两个步骤:创拟确立模型和检验修正模型。

7.心智技能的形成阶段:(三阶段)

原型定向 ②原型操作 ③原型内化(相当于外部言语、不出声的外部言语和内部言语三个阶段)

8.心智技能形成的特征:①对象脱离了支持物 ②进程压缩 ③应用的高效率。

9.心智技能的培养:①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②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学生角度)与概括性(应用变式);③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言语;④创设条件提供心智技能练习、应用的机会。

10.学习策略定义:2024年布鲁纳等人的人工概念学习研究。

(观点:①学习策略是具体学习方法和技能;②是学习调节和控制技能;③是学习方法和学习的调节和控制的有效统一体)。综上观点:

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的制定有关学习过程复杂的方案。

特征:主动性、有效性、过程性、程序性(学习计划、规则和技能构成)。

意义:改进学习、促进教学、利于学生适应和发展。

11.学习策略构成:

认知策略:①复述策略:重复、抄写、记录、画线;②精细加工策略:想象、口述、总结、做笔记、类比;③组织策略:组块、选择要点、列提纲。

元认知策略:①计划策略:设置目标;②监控策略:自我检查、集中注意;③调节策略:调整阅读速度、复查。

资源管理策略:①时间管理:建立时间表、设置目标;②学习环境管理:寻找固定安静地方;③努力管理:归因于努力,调整心态,自我强化。

他人支持:寻求教师帮助,伙伴帮助,合作学习。

12.学习策略训练。

基本原则:①主体性原则②内化性原则(指学生学习策略的学习,要不断的重视实践各种学习策略,逐渐将新的策略与自己头脑中有关策略知识结合整合在一起)③特定性原则④生成性原则⑤有效监控⑥个人自我效能感。

13.什么是问题和问题解决。

定义:在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

问题的种类:结构良好、结构不良的问题。

问题解决的种类:一是常规性问题解决二是创造性问题解决。

14.问题解决的过程:发现问题、理解表征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

15.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算法式(死算)、启发式:手段-目的分析法(纽厄尔和西蒙)、反推法(专家最后选择)、简化法、类比法。

16.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问题特征、知识经验、定时与功能固着。

17.教师如何帮助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形成有组织的知识结构,以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

教授学生运用策略;

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以促进技能达到自动化水平;

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

18.创造性的两个主要成分:

创造性想象: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在头脑中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创造性思维:由发散思维、聚合思维、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等组成的复合思维。

其核心:发散思维(特征: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

19.影响创造性的主要因素。

环境(家庭气氛、学校教育环境、社会文化、多种教育机构)

智力(低智商者不可能具有创造性,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

个性(幽默感、强烈动机、容忍模糊和错误、喜欢幻想、强烈好奇心)

20.创造性的培养。

创造适宜的环境(宽松心理、留有余地、改革考试、家庭教育)

注重个性的塑造(保护好奇、接受想法、重视独特、提供榜样)

创造性思维策略训练(批判思维、发散思维、学会容忍模糊、推测与假设、自我设计、头脑风暴训练)

21.态度的实质与结构。

实质: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

结构:认知成分、情感成分(核心)、行为成分(不等于外显行为)。

22.品德的实质与结构。

实质: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23.道德与品德的练习与区别:

联系:个人品德是社会道德的组成成分;品德的形成不是遗传的;社会道德风气与其的作用与反作用。

区别:道德依赖整个社会而品德依赖某一个体存在而存在的;道德内容全面完整,而品德只是其一;道德发展受社会发展规律的支配,而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不仅受此支配,还服从于个体的心理、生理活动的规律;道德是伦理学与社会学研究对象,品德是教育学与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24.品德的心理结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

25.态度与品德的关系:二者结构已知,但涉及范围不同,价值的内化程度不同。

26.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10岁以前—他律道德(对行为的判断根据客观结果);10岁以后—自律道德(考虑行为主观动机)

27.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研究方法—两难故事法(三水平六阶段—惩罚服从、相对)

28.中学生品德发展基本特征。

1. 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

2. 品德发展由动荡(初中)向成熟(高中)国渡。

29.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两种形式:亲历学习、观察学习(示范学习和替代学习)

30.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依从(盲目、被动、不稳定)、认同(自觉、主动、稳定)、内化。

31.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外部条件(家庭教养方式、社会风气、同伴群体)/内部条件(认知失调、态度定势、道德认知)

32.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有效的说服——正反面论据;榜样示范;价值澄清(选择阶段、赞赏阶段、行动);群体约定;奖励与惩罚。

33.心理健康的含义。

1)心理健康的概念。

2024年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定义:1.躯体健康,即生理健康2.

心理健康,即人格完整,自我控制良好,情绪稳定,积极情绪多于消极情绪,有较好的控制力,能保持心理上的平衡,能自尊、自爱、自信、有自知之明等3.社会适应健康,即自己的各种生理和心理活动和行为,能适应复杂的环境变化,为他人理解接受,使自己在各种环境中有充分的安全感,能保持正常的人际关系,能受到他人的欢迎和信任,对未来有明确的生活目标,能切合实际地在各种社会环境下不断进取,有理想和事业上的追求4.道德健康,即不以损害他人的利益来满足自己的需要,有辨别真伪、善恶、美丑、是非的能力,能按照社会公认的道德准则来约束自己、支配自己的行为,愿为人们的幸福做贡献。

2024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健康定义:所谓心理健康,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

心理健康的标志:1.身体、智力、情绪调和2.适应环境,在人际关系中能彼此谦让3.有幸福感4.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

所谓心理健康是指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体具有生命的活力,有积极的内心体验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

2)心理健康的标准。

美国心理学家坎布斯的“四种特质”:1.积极地自我观2.恰当的认可他人3.面对和接受现实4.主观经验丰富,可供取用。

马斯洛和密特尔曼的10标准:1、是否有充分的安全感。2、是否对自己有较充分的了解,并能恰当地评价自己的行为。

3、自己的生活理想和目标能否切合实际。4、能否与周围环境事物保持良好的的接触。5、能否保持自我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能否具备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7、能否保持适当和良好的人际关系。8、能否适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9、能否在集体允许的前提下,有限地发挥自己的个性。10、能否在社会规范的范围内,适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要求。

心理评估方面:1. 情绪稳定、乐观2.人际关系和谐3.人格完整4.正确的自我观(自我意识)5.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6.心理行为表现符合年龄特征。

34. 中学生易产生的心理障碍主要有:

1.焦虑症2.抑郁症3.强迫症4.恐怖症5.人格障碍与人格缺陷6.性偏差7.进食障碍8.睡眠障碍。

35.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1.预防精神疾病、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

2.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人格健全发展的需要。

3.改进和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客观要求。

36.心理评估的意义:1.是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依据2.是检验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手段3.是增强学生自我认识的途径。

37.心理测验:认知测验和人格测验。

38.评估性会谈:倾听、鼓励与重复、询问、反映、澄清、面质。

39.其他方法:观察法(项目检核表、评定量表、轶事记录)自述法。

40.心理辅导的目标:第一是学会调适,包括调节与适应——基本目标;第二是寻求发展——高级目标。

41.影响学生行为改变的方法。

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强化法、代币奖励法、行为塑造法、示范法、惩罚法、自我控制法。

行为演练的基本方法:全身松弛训练、系统脱敏法、肯定性训练。

改善学生认知的方法。

42.教学目标:指教师在教学之前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能够获得的学习结果,是对完成教学活动后学生应该知道什么或能做什么的提举描述。

对教师而言,在进行任何教学活动之前都应该明确教学的目标。

43.教学目标的意义:1.指导学习结果的测量和评价2.指导教学策略的选用3.指引学生学习。

教学设置的三点建议:1.避免使用堂而皇之的语词2.使行动适于目标3.确保测验与目标有关。

44.教学目标的分类。

认知目标: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等六个层次,形成由低到高的阶梯。

情感目标:接受、反应、形成价值观念、组织、价值体系个性化)

动作技能目标:知觉、模仿、操作、准确、连贯、习惯化。

45.教学目标的陈述:①行为目标的陈述②心理与行为相结合目标的陈述。

教育心理学心理学

填空或选择。1 我国心理学家 潘菽 在其1980年主编的 教育心理学 一书中指出 教育心理学的对象就是 教育过程中的种种心理现象 美国1971年出版的 教育百科全书 指出 教育心理学是对教育过程中的行为之科学研究,实际上教育心理学通党被定义为主要涉及学校情境中学生之学与教的科学。2 前苏联的彼罗夫斯...

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

第一部分心理学 3 第一章心理学概述 3 第二章心理过程 认知过程 5 第一节注意 5 第二节感知觉 8 第三节记忆 12 第四节思维 17 第五节表象与想象 20 第三章心理过程 情绪情感过程 22 第一节情绪 22 第二节情感 24 第三节情绪与情感的关系 25 第四章心理过程 意志过程 25 ...

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试卷

一 判断题。1.形成技能 技巧是巩固知识的中心环节。2.在学习过程中,认知策略起着控制执行的作用,控制自己的内部行为。3.教育心理学不仅要研究如何有效地学与有效地教,而且要研究教育的学科内容。4.英国人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5.桑代克 教育心理学 的出版被认为是教育心理学体系的确定,标志着教育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