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

发布 2022-10-16 19:50:28 阅读 7439

第一章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方法及学科发展。

一、心理学的概念: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及行为的科学。

二、心理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因素:

从上述心理的产生和发展可以看出,影响心理产生和发展的因素主要有:

1)先天遗传因素脑的充分发育是心理产生的基础,先天遗传因素为心理的产生提供了可能。

2)环境与教育因素没有外界的刺激,就不会有心理的产生,这里的环境因素包括家庭、学校、社会等。

三、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心理过程。

1)认知过程是指人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或者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是人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性质与内在联系的心理活动。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注意是伴随在心理活动过程中的心理特性。

2)情绪情感是指人脑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它是人对客观事物要求的反映,包括喜、怒、哀、乐、爱、憎、惧等。

3)意志过程是指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克服内部和外部困难,力求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4)三者之间的关系: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一个整体。

二)人格。1)心理动力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及对活动对象的选择和趋向,是人从事活动的指向性与基本动力。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等。

2)心理特征是人在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中形成的稳定而经常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是个体多种心理特点的独特结合,集中反映了一个人的心理面貌的独特性、个别性,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四、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观察法

1)概念:。

2)观察步骤:明确观察的目的;制定观察的计划;做好充分的准备。

3)需要注意的问题:

观察者效应被观察者由于意识到自己被观察而引起行为上的改变;

观察者偏差观察者只观察了希望看见的被观察者行为,有选择地进行记录而丢失了可能重要的行为细节;

4)优点:在自然情境下进行,保持了被观察对象的心理活动的自然流露和客观性,获得的资料比较真实;

5)缺点:观察者处于被动的地位,只能消极等待被观察者的某些行为的出现,需要的时间较长;收集到的资料可能不具有代表性和准确性,容易受到观察者的主观臆测。

2.实验法。

1)概念:指人为地、有目的的控制和改变某些条件,使被试产生所要研究的某种心理现象,然后进行分析研究,以得出心理现象发生的原因或起作用的规律性的结果。

2)种类:实验法根据控制的严密性可以分为自然实验法、现场实验法和实验室实验法。

3)步骤:明确实验目的;制定实验计划;实施实验过程中无关刺激的干扰控制和结果记录。

3.调查法。

1)概念:指就某一问题要求被调查者回答其想法或做法,以此来分析、推测群体心理倾向的研究方法。

2)种类:问卷法和访谈法。问卷法是指采用预先拟定好的问题表由被试自行填写来收集资料,分析和推测群体心理特点及相关心理状态的方法,省时省力。

访谈法是指研究者根据预先拟定好的问题向被调查者提出,在一问一答中收集资料,分析和推测其心理特点及心理状态的方法。比较容易掌握和实行,但费时费力。

4.档案研究法。

(1)概念:利用现存的档案材料进行调查和分析研究的方法。可以收集到研究对象的各方面资料,而且不受研究对象的干扰;但是时效性和准确性稍差,与现实生活有一定的距离。

(2)优点:可以在长时间内和较广阔的空间中收集资料,不直接面对研究对象,不受研究对象反应倾向的影响。

(3)缺点:材料的时效性、准确性有一定的局限,与现实生活有一定的距离。

5.相关研究法。

(1)概念:**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能够描述事物之间共同变化的关系。事物之间的相关程度用相关系数来表示,相关系数越大相关程度越高,反之越低。

(2)优点:能够说明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关联程度,可以从一个变量的值推断另一个变量的变化大小,因而具有**的能力。

3)缺点:相关研究无法确定因果关系的方向。

六、心理学的发生。

近代心理学的诞生受到哲学和实验生理学的影响。

(一)近代哲学思潮的影响。

1、法国17世纪的唯理论 2、英国17-18世纪的经验论。

(二)实验生理学的影响。

1、英国人柏尔和法国人马戎弟发现了脊髓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的区别。

2、赫尔姆霍兹测量了神经传导的速度。

3、法国医生布罗卡发现了语言云运动区的位置等。

八、心理学的发展。

诞生标志:2024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一)构造主义创始人:冯特研究方法:内省法。

思想:研究人的意识经验,把经验分解为一些基本的元素,对经验从内容、过程和原因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二)机能主义创始人:詹姆斯。

思想:研究心理活动或心理机能,认为意识不是由要素组成的,而是一条川流不息的河流,不注重心理的结构而注重心理的作用。

三)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研究方法:实验法。

思想:研究人可以看到的外显行为,遵循刺激-系行为的研究模式,忽视遗传的作用,过分夸大了环境在人的心理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

四)格式塔心理学创始人:韦特海默、考夫卡、柯勒。

思想:认为人的心理是一个整体而不是部分,总体大于部分之和,在知觉研究中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五)精神分析创始人:弗洛伊德研究方法:临床法。

思想:把人的心理分为意识和无意识,心理就像冰山一样,意识只是露出海面的一小部分,大部分都隐藏在海面之下。在心理**和心理咨询方面有独特的贡献。

六)人本主义创始人:马斯洛研究方法:个案法、档案分析法等。

思想:强调以正常的健康人为研究对象,认为人是重要的、有潜力的,追求人的自我实现。

七)认知心理学研究方法:实验法、计算机模拟法等。

思想:整合了众多心理学派的观点,重新研究人的意识,认为人是一个信息加工的系统,重点在于揭示认知过程的内部机制,以及人对信息的获得、储存和加工、使用。

第二讲条件反射和学习。

第一节学习概述。

一、学习的含义。

学习是由经验引起的相对持久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改变。

1)学习由经验引起,经验一般包括接受信息、简约信息、转换和评价信息过程,并在此基础上作出反应以适应或影响环境。生活中形成的习惯、习得的知识等均属于个体的经验。学习获得的行为变化即不包括个体因年龄增长而呈现出的成熟或由发育带来的改变,或由疾病、脑损伤引起的行为变化,也不包括由动机、疲劳、心境或药物引起的暂时性行为变化。

2)持久的变化,那些因疲劳而产生的工作效率波动等不属于学习。

二、学习与反射。

1、如果只是单纯地重复一个反应并不一定能产生学习。强化是学习的钥匙,强化是指增加一个反应发生可能性的任何事件。例如:

想让狗坐起来,就要在其每次坐起来的时候给予食物,以强化它的正确反应;一个女孩被蜜蜂蛰过而害怕蜜蜂,是另一种强化,即女孩的恐惧是因为她一看到蜜蜂就想到了疼痛。

2、反射是有机体对内在和外在刺激有规律的反应。如手遇火就缩回等。

3、反射的类型。

1)无条件反射:有机体在种系发展过程中形成并遗传下来的反射。本能就是一种无条件反射,如孩子的抓握反射,防御反射等。物种发展的水平越高无条件反射越少。

2)条件反射:个体在生活过程中为适应环境变化而通过学习建立起来的反射。如对金钱的追求、听到铃声就上课等。

第二节经典性条件反射。

一、概念:一个原来不能引起某种无条件反射的中性刺激物,由于总是伴随某个能引起该无条件反射的刺激物出现,重复多次后,该中性刺激物也能引起无条件反射。

二、形成:取决于一个反应之前发生的事情。

巴甫洛夫的实验:

三、原理。1、习得:个体在学习的两个刺激之间形成联结的过程称为条件反射的习得。

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关系:

1)同时性条件作用:条件和无条件刺激同时出现或条件刺激先呈现若干秒,然后再呈现无条件刺激。

2)延迟性条件作用:条件刺激先呈现一段时间,当它还未消失时,呈现无条件刺激。

3)痕迹性条件作用:在无条件刺激呈现之前,先呈现条件刺激,终止一段时间之后,在呈现无条件刺激。

在上述三种呈现方式中,延迟性条件作用最容易建立条件反射,最佳的间隔时间是1.5-5秒。

2、泛化:当人或动物形成某种条件反射之后,与特定的条件刺激相似的其他刺激也能引起同样的条件反应,这就是刺激泛化。刺激泛化有一定的限度。

例如:一个孩子在玩火柴时烧到了手指,以后他可能会对打火机、火炉中的火焰都形成条件反射,如果人和动物没有这种学习结果泛化到其他情境中的能力,会很难适应环境。

3、分化:条件反**确化的过程,指对特定刺激作出特定反应,而对其他相似的刺激不作出反应。例如:儿童总是很容易就区分出父母是否是真的生气,从而作出不同的反应。

4、消退:如果条件刺激呈现后不再伴随无条件刺激,那么条件反射就会逐渐消退。但是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不用与无条件刺激匹配,条件反射依然可以突然出现,这叫自发性恢复。

例如:在经历了一场可怕的车祸之后,往往需要经过多次安全的乘车之后,对乘车的恐惧才会消除。

5、二级条件反射:在已经形成的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如将原来的条件刺激作为无条件刺激,使它与另一个中性刺激同时呈现,就可以建立一种新的、更复杂的条件反射。

6、第一和第二信号系统。

第一信号系统:由具体事物及其属性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系统。

第二信号系统:人类使用的语言、文字是具体事物或刺激物的信号,对第二信号发生反应的大脑皮层机能系统叫做第二信号系统。

四、应用。1)习得性恐惧:对某种并没有危险的事物产生的恐惧反应。如对某种事物的害怕、广场恐怖症、恐高症等。

2)广告的应用。产品与某些能引起人快乐的**、颜色及人物的结合。

第三节操作性条件反射。

一、概念:在一定的情境中,个体某种自发的反应结果能够满足其某种需要,以后这种反应出现的可能性就会受到影响。

斯金纳认为存在两种类型的学习:

1)由刺激情境引发的反应,即s-r的经典性反应;

教育心理学心理学

填空或选择。1 我国心理学家 潘菽 在其1980年主编的 教育心理学 一书中指出 教育心理学的对象就是 教育过程中的种种心理现象 美国1971年出版的 教育百科全书 指出 教育心理学是对教育过程中的行为之科学研究,实际上教育心理学通党被定义为主要涉及学校情境中学生之学与教的科学。2 前苏联的彼罗夫斯...

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

第一部分心理学 3 第一章心理学概述 3 第二章心理过程 认知过程 5 第一节注意 5 第二节感知觉 8 第三节记忆 12 第四节思维 17 第五节表象与想象 20 第三章心理过程 情绪情感过程 22 第一节情绪 22 第二节情感 24 第三节情绪与情感的关系 25 第四章心理过程 意志过程 25 ...

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试卷

一 判断题。1.形成技能 技巧是巩固知识的中心环节。2.在学习过程中,认知策略起着控制执行的作用,控制自己的内部行为。3.教育心理学不仅要研究如何有效地学与有效地教,而且要研究教育的学科内容。4.英国人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5.桑代克 教育心理学 的出版被认为是教育心理学体系的确定,标志着教育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