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

发布 2022-10-16 18:30:28 阅读 3076

第十三章课堂管理。

一、单项选择题。

1、b 2、d 3、c 4、a 5、b 6、a 7、b 8、c 9、d 10、b

11、b 12、a 13、d 14、a 15、a

二、多项选择题。

1、ad 2、abd 3、abcd 4、abcd 5、bc 6、abc 7、abc

三、案例分析题。

1、a 2、ab 3、ac

四、判断题。

五、案例分析。

1)课堂管理就是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教师、学生和课堂情境三者之间的关系,从而有效地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一般认为,有效的课堂管理应达到三个目标:①争取更多的时间用于学习;②争取更多的学生投入学习;③帮助学生自我管理;

2)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有:①教师的领导方式;②班集体规模;③班集体的性质;④对教师的期望;

3)通过深人了解班级的特点,采取符合班级学生意愿的领导方式,在课堂管理中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①明察秋毫,要求教师尽量避免被少数几个学生所吸引或只与少数学生交流;②一心多用,同时跟踪和监督几个活动;③整体关注,调动尽量多的学生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让每个学生都有事可做;④变换管理,灵活地采用多种多样的手段使学生顺利从一种活动过渡到另一种活动。

2、(1)对于这个事件,教师应该不动声色的进行正常的教学活动。如果该生没有违反纪律的行为,那么在上课结束后,教师应私下与其进行交流,指出作为老师目的是让学生学到知识,而不是压服学生、让学生怕你。通过这样的交流来转化该生对老师的错误观点。

如果该省在课堂上进一步出现捣乱、不守纪律等现象,应该按照设立的处罚制度来处罚他。下课后也要与该生私下交流,让其明白对他的处罚是因为违反纪律而不是故意针对他。

2)其次。老师也应该反省自己在课堂管理中的方法和态度。民主的管理、参与式的领导有助于课堂管理。

3)影响课堂管理的影响因素包括教师的领导风格、班级规模、班级的性质、对教师的期望。教师的领导风格对课堂管理有直接的影响。普雷斯顿认为,参与式领导和监督式领导对课堂管理有不同的影响。

参与式领导注意创造自由空气,鼓励自由发表意见,不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而监督式领导则待人冷淡,只注重于集体讨论的进程,经常监督人的行为有无越轨。

这个案例中的教师可能采用了监督式的领导方式,而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同学们欢迎这种领导方式,因而导致同学们产生一些问题行为,从而影响到了课堂管理。

3、(1)什么是问题行为?有哪些类型?这个案例中,这位爱捣蛋的同学的行为属于哪一种?

问题行为指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儿童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主要表现为漫不经心、感情淡漠、逃避班级活动、与老师和同学关系紧张、容易冲动、上课插嘴、坐立不安、活动过度等等。

问题行为可以分为扰乱性的问题行为,如破坏课堂秩序、不遵守纪律和不道德的行为;和心理问题行为,如退缩、神经过敏等行为。

也有人把问题行为分为品行性问题行为、性格性问题行为和情绪上、社会上的不成熟行为三种类型。

这个案例中的爱捣蛋的同学的行为属于破坏课堂秩序的扰乱性问题行为,或者是品行性的问题行为。

2)王老师和赵老师对待这位同学的态度不同,说明了什么问题?

王老师和赵老师对待这位同学的态度不同,说明两个老师对于这个学生课堂上违反纪律事件的处理原则不同。关于课堂问题行为处理,可以参考的原则有许多,以下的原则是要特别强调的:1,预先建立课堂常规,明确学生的行为标准;2,处理学生外在的问题行为;3,激励学生良好的课堂行为,避免强化问题行为;4,尽量避免惩罚问题行为;5,体现一致性、公平性和个别差异性;6,寻找课堂问题行为的成因。

王老师对于该生的错误行为没有找到什么好的解决方法,一筹莫展;而赵老师则找到了该生问题行为的根本原因,那就是喜爱**。从这里入手,通过使用鼓励的策略,使该生将主要精力放到学习上。问题宜疏不宜堵。

该生受到了鼓励和关注,增强了自信和自尊,违反纪律的行为自然就收敛了。

3)在处理这一问题上,你还有什么其他好办法吗?

教无定法,处理这一问题还可以这样:专门抽时间举行一次有关才艺展示的班会,在班会上邀请有才艺的同学,特别是这个淘气的同学展示自己的才艺。在为他们提供了这个展示自己的平台后,进行全班的讨论,话题为如何发展自己的特长,自己的特长应该运用在何处等等,特别要邀请展示郭才艺的学生来发言。

通过这样的启发和讨论来引导同学找到如何处理好发展特长与学习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展示自己的合理途径。

六、论述题。

1、联系实际谈谈在课堂中如何协调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的关系。

1)要不断巩固和发展正式群体,使班内学生之间形成共同的目标和利益关系,产生共同遵守的群体规范,并以此协调大家的行动,满足成员的归属需要和彼此之间相互认同,从而使班级成为坚强的集体。(2)要正确对待非正式群体。对于积极型的非正式群体,应该支持和保护;对于中间型的非正式群体,要持慎重态度,积极引导,联络感情,加强班级目标导向;对于消极型的非正式群体,要教育、争取、引导和改造;而对于破坏型的非正式群体,则要依据校规和法律,给予必要的制裁。

2、引发课堂问题行为的因素有哪些?

在课堂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问题行为的表现者。学生的问题行为的形成原因,有以下六个方面:

1)适应不良。是指学生人格的适应不良,即不能很好地根据环境的要求改变自己,或学生不能积极作用于环境并改造环境,由此产生各种情绪上的干扰;

2)厌烦。即对课堂教学活动不感兴趣,成绩较差的,根本无法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出现问题行为;

3)挫折与紧张。学校生活中受到的挫折,与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不好,都可能引起学生问题;

4)寻求注意与地位。有的学生学习差,又没有其他方面的特长,在班里他们得不到任何人的重视或认可,得不到任何奖励的机会。由于认可需要不能从正当的途径得到满足,于是他们宁愿**,受谴责甚至惩罚,也要以此来求得教师和同学的注意,赢得自己在班级中的地位;

5)过度活动。过度活动的学生在课堂中也容易对于无关刺激做出反应,注意力无法集中,行为冲动等,从而造成问题行为;

6)性别差异等。课堂教学中问题行为的产生,在性别上有差异。一般地讲,男生的问题行为比女生要多一些。

3、结合实际情况,谈谈如何理解课堂中的问题行为,应该怎样正确对待?

课堂中学生的问题行为,是指学生不能遵守公认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

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

1)教师的教育失策。主要表现为:指导思想的错误;管理的失范;教学的偏差等;

2)学生的身心因素。表现在:第一,一般男生的问题行为特别是外显性的问题行为多于女生;第二,学生生理上的障碍容易使其产生问题行为;第三,心理缺失也是构成学生问题行为的重要原因;

3)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家庭、大众**、课堂内部环境等方面。对于学生课堂中的问题行为,应以预防为主,引导和促进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帮助学生适应课堂环境,逐渐减少问题行为的发生。

对于课堂中的问题行为处置应采取以下措施:

1)制订适宜的教学计划。教学计划中的教学目的、内容和方法必须适合学生的程度或水平,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取得较满意的成绩,提高其自信心和自尊心;

2)帮助学生调整学习的认知结构。教师在每引入一个新的问题时,必须交代清楚教学内容的来龙去脉,新知识与旧知识的联系,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而不至于紧张;

3)给予精确而严格的指导。指导应包括学生做什么、为什么做、怎样做、怎样获得帮助以及完成作业后干什么、完成作业需要多少时间,不能按指定时间完成时怎么办等,这样使学生得到足够的信息。教师积极地回答学生的问题非常重要,能使学生体验到一种安全、支持的气氛;

4)建立良好的教学秩序。教学应该在愉快、和谐、有序的气氛中进行,这样才能使教师和学生的情绪处在平静状态,思维处于活跃状态,才会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5)行为矫正与心理辅导。行为矫正是强化学生的良好行为,排除不良行为的一种方法。心理辅导主要通过改变学生的认识、信念、价值观、道德观来改变学生的外部行为;

6)协调伙伴关系。为问题行为的学生创设良好的人际环境,使他们能在班集体中发挥自己的才能和积极作用,这样,可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提高他们在班级中的地位。同时,还要制止学生中对他们的伤害行为;

7)与家长合作。教师必须主动地与家长合作,互通信息,共同配合,采取有效措施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促进学生积极行为的发展。

第十五章教师心理。

一、单项选择题。

1、c 2、c 3、a 4、d 5、a 6、b 7、c 8、d 9、c 10、d

11、a 12、d 13、c 14、b 15、d 16、d 17、a 18、d 19、b 20、b 21、c 22、c 23、c 24、d

二、多项选择题。

1、abc 2、abd 3、abcd 4、abcd

三、判断题。

四、情景题。

1、abd 2、a 3、ac

五、案例分析题。

1、答:(1)教师对学生活动的敏感性以及根据意外的情况快速作出反应,果断采取恰当教育措施的独特的心理素质即教育机智。其目的是为了吸引学生注意力,集中精力上课。

2)专家、新手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的差异主要有:①课堂规则的制定与执行。专家教师制定的课堂规则明确并能坚持执行,而新教师的课堂规则较为含糊,不能坚持下去。

②吸引学生注意力。专家教师有一套完善的维持学生注意的方法,新教师则缺乏这些方法。③教材的呈现。

专家教师在教学时注重回顾先前的知识,并能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新教师则不能。④课堂练习。专家教师将练习看做是检查学生学习的手段,新教师仅仅把它当做必须的步骤。

⑤家庭作业的检查。专家教师具有一套检查学生家庭作业的规范化、自动化的常规程序。而新教师检查学生作业较为费时、效率不高。

⑥教学策略的运用。专家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策略,并能灵活运用。新教师或者缺乏或者不会运用教学策略。

2、答:(1)本例中的反思是指对教学经验的反思,又称为反思性实践或反思性教学。反思性教学,是对教学经验进行回顾与重新认识(包括思考、评价、整改等),以至产生新的更趋合理性的教学方案与行为的活动过程。

2)科顿和斯巴克斯一兰格于 2024年对反思的过程进行了描述,并提出了一个教师反思的框架,描述了反思的过程:①教师选择特定问题加以关注,并从可能的领域,收集关于这一问题的资料。②教师开始分析收集来的资料,形成对问题的表征,以理解这一问题。

③一旦对问题情境形成了明确的表征,教师就开始建立假设以解释情境和指导行动,并且还在内心对行动的短期和长期效果加以考虑。④考虑过每种行动的效果后,教师就开始实施行动计划。

教育心理学心理学

填空或选择。1 我国心理学家 潘菽 在其1980年主编的 教育心理学 一书中指出 教育心理学的对象就是 教育过程中的种种心理现象 美国1971年出版的 教育百科全书 指出 教育心理学是对教育过程中的行为之科学研究,实际上教育心理学通党被定义为主要涉及学校情境中学生之学与教的科学。2 前苏联的彼罗夫斯...

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

第一部分心理学 3 第一章心理学概述 3 第二章心理过程 认知过程 5 第一节注意 5 第二节感知觉 8 第三节记忆 12 第四节思维 17 第五节表象与想象 20 第三章心理过程 情绪情感过程 22 第一节情绪 22 第二节情感 24 第三节情绪与情感的关系 25 第四章心理过程 意志过程 25 ...

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试卷

一 判断题。1.形成技能 技巧是巩固知识的中心环节。2.在学习过程中,认知策略起着控制执行的作用,控制自己的内部行为。3.教育心理学不仅要研究如何有效地学与有效地教,而且要研究教育的学科内容。4.英国人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5.桑代克 教育心理学 的出版被认为是教育心理学体系的确定,标志着教育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