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

发布 2022-10-16 18:20:28 阅读 5007

1、学习教育心理学意义:

1.增加对学校教育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的理解。

2.教育心理学知识是所有教师的专业基础。

3.有助于科学地总结教育教学经验。

4.提供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基础。

5.塑造健康的人格。

2、根据班集体的性质可分为以下类型及特点:

1.团结的班集体:形成了集体核心,班集体对成员有吸引力,成员对班集体有向心力,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与正确**,能发挥班集体的各项功能,用不着班主任去指挥一切,班集体已能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

2.散聚的班集体:班主任要依靠少数几个干部维持班上工作,多数学生对班集体的支持仅属一般,集体对学生缺乏吸引力,尚未形成良好的班风,因而班集体的功能不能有效发挥,班集体主要依靠班主任的作用来维持。

3.散离得班集体:没有班集体核心,没有正确**与集体荣誉感,成员不支持,不关心集体,班级散松,不团结,不能正常发挥班集体功能,班主任要么依靠强力维持,要么白辛苦甚至只能表面应付,实际放任自流。

3、非正式学生群体的特点:群体内部的一致性、情感依赖性、往往具有突出的“领袖”人物。

4、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效应(罗森塔尔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可以对学生起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而有助于学生的学习进步。

5、教学目标(行为目标):

1.定义: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以后将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的、具体的表述。即通过教学学生所能表现出来的知识和技能。

2.功能:启动功能:目标的确定推动着人的行为,目标是有明确意识的,对行动有着引火线式的引发作用、启动作用。

导向功能:目标通过对活动各方面的控制和调节,使活动维持其稳定的方向和完整的内容。并且目标导向中的这种控制、调节作用是全方面的。

激励功能:学和教的积极性和努力程度不只决定需要、动机的动力状态,也决定人对目标的期望,目标的作用是加强动机的动力作用。激励作用=效价*期望。

聚合功能:人的活动形式有多种,将各个个体聚合起来从事共同活动的因素最根本的是他们各自的目标,目标相同,成为他们聚合起来从事共同活动的根本条件。

3.选择标准:

价值性标准:主要是指工作成就对于需要满足的意义,价值分为客观价值和主观价值,可观价值是指目标在客观上的实际意义或作用,主观价值是指目标对于心理满足或其它主观意愿的意义。

可能性标准:工作上许多目标要求,教师和学生无论从客观上或是主观上都可以估量为有高度价值的,但如果认为是可能达不到的就不回去选择。对可能性的判断是主观的,但是要尽量使判断尽可能接近客观情况,同时要创造条件提高实际上的可能程度。

低耗性标准:目标的选择中还要考虑实现它的耗费程度,一般趋向是以最低限度的精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等的消耗求得最高限度的成就和效益。

丰富性标准:是指所选的目标能否给人以多种心理满足,其丰富面包括工作本身、人际关系、组织环境、物理环境等。所以人们选择目标时总是选择能带来更多好处的目标。

就高性标准:在人的目标网络中大小目标的价值地位是不同的,低位目标的价值估量决定高位目标的价值估量中介目标的价值估量决定于目标价值的估量,以低就高。这样,高位目标的价值越大低位或中介目标即使要付出较高的代价也值得。

要抓教学的大目标各种诱因的提供也是考虑诱因在教师和学生心目中的可能地位。

5.基本要求:明确教学对象;说明通过学习之后学习者应能做什么,即行为;说明上述行为在什么样的条件下产生,即条件;规定评定上述行为的标准。

6.分类:认知的:知识理解分析综合评价。

情感的:接受反应评价组织价值的性格化。

心因动作的:整个身体的运动协调细致运动非语言交流言语行为。

6、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遗传与环境、成熟与学习、社会环境、学校教育(主导)

7、认知发展的分期:

1.感觉运动阶段(出生—2岁):通过感官和运动技能来探索周围的世界,更多的是一种反射现象→形成客观永久性,即物体不在眼前也是客观存在的→逐渐从反射性行为发展到目标指向性行为。

2.思维准备阶段(2岁—7岁):能用符号在头脑中表征事物,语言快速发展。局限性:思维具有自我中心性、不能理解守恒,单一维度的前运算阶段、思维不可逆性。

3.思维阶段\具体运算阶段:能形成概念,发现关系,解决问题,但这些必须与熟悉的物体和场景有关。表现在可逆的思维活动、守恒概念的发展,去自我中心的思维(能理解他人与自己有不同的感知)

4.抽象思维阶段\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开始抽象思维和纯符号思维。

8、学习:广义:因经验而导致行为或是行为潜能发生较稳定变化的过程。

狭义:借助语言,通过社会实践,主动积极去获取个体经验。

特点:间接性学习为主,直接性学习为辅;组织计划性;有效性;年龄差异性; 学生学习的面向未来性。

分类: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以思维为主的能力学习、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学习。

9、发现学习:布鲁纳认为,对学习过程的重视,强调课题的学习结构在强调分析性推理的同时注意直觉思维以及激发学习的内部动机等几个方面,都可体现在一种教学方法之中,这就是发现学校。以培养**性思维为目标,以基本教材为内容,使学生通过再发现的步骤进行学习。

学生通过发现学习所要获得的是知识体系、发现的方法、自信心和内部动机、发现和创造的态度。教师的任务是:拟定假设的探索、组织适当的教学情境。

条件:学生方面的条件、教师方面、教材方面。

10、奥苏贝儿的认知接受学习理论:

1.有意义接受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形式有意义学习的标准(p167阐述。

2.有意义学习的条件:学习材料必须具备逻辑意义、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备适当的知识基础、学习者必须具有有意义的学习心向(动力)。

3.同化模式:

下位学习(类属学习):当所学的新知识相对于原有认知结构为下位关系时,新旧知识的同化作用就表现为新知识被吸收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去,充实了原有认知结构,新知识本身也获得了再吸收新材料的力量。例如:

学习“圆是轴对称图形” 这一题时,这一题纳入或类属与原有轴对称图形概念。

上位学习(总括学习):当所学的新知识相对于原有认知结构为上位关系时,新知识就要由原有认知结构组织起来,原有认知结构就成为进行归纳推理的一整套观念。也就是说,当认知结构已经形成了几个观念,现在就要在这几个原有观念的基础上学习一个包摄程度更高的命题时,遍产生上位学习。

例如:在知道“青菜”、“萝卜” “菠菜”等概念后,在学习“蔬菜”这个总括性的概念。

11、学习迁移:学生对其学得的东西不仅能重复应用或是表现,而且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推广类化,这种现象就是学习迁移。

12、学习的保持和遗忘:

遗忘的主要规律:先快后慢。

遗忘的主要原因:生理原因、记忆痕迹衰退、干扰。

克服遗忘的传统策略:注意营养和健康,防止大脑创伤和心理障碍、加强记忆信心,提供愉快的学习经验、提倡理解基础上的记忆,使用合理的记忆方法、复习、过度学习、记忆术。

13、技能的种类:

1.动作技能:以机体外部动作或运动占主导地位的技能。

2.智力技能:以抽象思维主导的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

14、学习过程的规律:成绩随练习次数增加而提高、高原反应(暂时)、练习成绩的起伏现象。

15、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高级过程,其特征是思维过程及其产品的新颖性和独创性。一般与发散性思维关系最为密切。

16、学习动机:激励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心理因素,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标准主要是活动水平和指向性。

根据动机**:外来动机和内在动机;根据动机内容性质:正确或错误;根据动机远近和起作用的久暂:间接的、长远的和直接的、短近的学习动机(举例子)

17、教学设计/教学系统设计:是一种实施教学系统方法的具体的可操作的程序。

18、学习测量和测验:测量和测验:测量是用数学方式对人的行为的描述,教学过程中的测量是用数学的方式对学生学习行为的描述。教学过程中的测量主要是借助于测验来进行。

19、教师心理因素的影响:宽大误差、光环效应、集中趋势、逻辑误差、对比误差、邻近误差。

教育心理学心理学

填空或选择。1 我国心理学家 潘菽 在其1980年主编的 教育心理学 一书中指出 教育心理学的对象就是 教育过程中的种种心理现象 美国1971年出版的 教育百科全书 指出 教育心理学是对教育过程中的行为之科学研究,实际上教育心理学通党被定义为主要涉及学校情境中学生之学与教的科学。2 前苏联的彼罗夫斯...

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

第一部分心理学 3 第一章心理学概述 3 第二章心理过程 认知过程 5 第一节注意 5 第二节感知觉 8 第三节记忆 12 第四节思维 17 第五节表象与想象 20 第三章心理过程 情绪情感过程 22 第一节情绪 22 第二节情感 24 第三节情绪与情感的关系 25 第四章心理过程 意志过程 25 ...

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试卷

一 判断题。1.形成技能 技巧是巩固知识的中心环节。2.在学习过程中,认知策略起着控制执行的作用,控制自己的内部行为。3.教育心理学不仅要研究如何有效地学与有效地教,而且要研究教育的学科内容。4.英国人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5.桑代克 教育心理学 的出版被认为是教育心理学体系的确定,标志着教育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