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

发布 2022-10-15 17:37:28 阅读 2258

xinli

5意志行动的过程一般分为两个阶段:采取决定阶段和执行决定阶段。

意志行动的过程:1采取决定阶段(1)动机冲突和目标的确立:分四种形式双趋式冲突、双避式冲突、趋避式冲突、双重趋避式冲突(2)行动方法和策略的选择(3)行动计划的制定2执行决定阶段(1)执行决定阶段的主要困难(2)战胜困难的有效条件(239页)

6动机冲突一般有如下四种形式:双趋式冲突、双避式冲突、趋避式冲突、双重趋避式冲突。

7挫折是指个体的意志行为受到无法克服的干扰或阻碍,预定目标不能实现时所产生的一种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

8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态度和体验。

9需要是情绪产生的重要基础。起主导作用的情绪通常与人的主导需要相联系。

10情绪的两极性是指每一种情绪都能找到与之对立的情绪。在(快感度、紧张度、激动度和强度)上,情绪都表现为互相对立的两极。

11情绪状态是指在某种事件或情景影响下,在一定时间内所产生的激动不安状态。情绪状态分为(心境、激情、应激)。

12心境是一种具有感染性的、比较持久而微弱的情绪状态。激情是一种强烈而短暂的、爆发式的情绪状态。应激是在出乎意料的紧急情况下所引起的情绪状态。

13压力是表现出某种特殊症状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是由生理系统中因对刺激的反应所引起的非特定性的变化所组成。

14压力源的种类:躯体性压力源、心理性压力源、社会性压力源、文化性压力源。

15人们对压力的反应通常经历三个不同阶段:冲击阶段、安定阶段、解决阶段。

16职业枯竭又称“工作倦怠”,是指在工作重压下的一种身心疲惫的状态、厌倦工作的感受,是一种身心能量被工作耗尽的感觉。

17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18挫折的应对:正确对待挫折;改善挫折情境;总结经验教训;调节抱负水平;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240

19情绪和情感的区别和联系:区别:1情绪通常与生理需要相联系,人和动物都有情绪,情感与人的社会需要相联系,是人所独有的2情绪具有较大的情境性和暂时性,情感则具有较大的稳定性3情绪有较多的外显性和激动性,情感则有较多的内隐性和深刻性。

联系:虽然情绪和情感有所不同,但差别是相对的,它们往往交织在一起,是同一种心理活动。情感的产生总伴随着情绪反应,而情绪的变化经常受情感的支配。

从某种角度可以说,情绪是情感的外部表现,情绪是情感的本质内容。正因为难以区分,所以有时候统称为情感,有时候情感与情绪交替使用。

20不良情绪的调控:觉知自己的情绪状态;转移注意力;合理地发泄情绪、自我激励。

21产生情绪障碍的原因:生理、学习、自我心理、人际关系、社会。

22中学生情绪障碍的调节:1提高认知水平,丰富情感经验2调节情绪状态,合理宣泄3转移注意力4自我言语暗示5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九。1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人格特性有独特性、整体性、稳定性、功能性、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人格结构主要包括人格倾向性、人格心理特征和自我调控系统三个组成部分。

人格发展阶段:艾里克森1人格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从出生到死亡经历了八个发展阶段2每个发展阶段都会经历一个重要转折3危机的解决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

八个阶段:(1)婴儿期:1-1.5岁,信赖-对人不信赖;对人信赖,有安全感;与人交往,焦虑不安。

2)儿童期:1.5-3岁;自动-羞愧怀疑;能自动控制,行动有信心;自我怀疑,行动畏首畏尾。

(3)学前初期:3-6岁;主动-内疚;有目的方向,能独立进取;畏惧退缩,无自我价值感。

4)学龄期:6-12岁;勤奋-自卑;具有求学、做人、待人的基本能力;缺乏生活基本能力,充满失败感。

5)青年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角色混乱;自我观念明确,追寻方向肯定;生活缺乏目标,时感彷徨迷失。

6)成年早期:18-25岁;亲密-孤独;成功的感情生活,奠定事业基础;孤独寂寞,无法与人亲密相处。

7)成年期:25-65岁;繁殖-停滞;热爱家庭,栽培后代;自我恣纵,不顾未来*

8)老年期:65岁以上;自我整合-失望;随心所欲,安享天年;悔恨旧事。

2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有生物遗传、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社会文化、自我因素和自然环境。

3人格测验包括自陈量表式人格测验、投射测验、情景测验、自我概念测验。

4能力是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是人格的一种心理特征。

5能力的种类:,可分为液体能力和晶体能力。4按照能力的功能分为认识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能力的结构:1能力的因素说(1)独立因素说(2)二因素说(3)多因素说2能力的结构说(1)层次结构理论(2)三维结构理论3能力的信息加工理论。

6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发展水平的差异、表现早晚的差异、类型的差异、特殊能力的差异、性别差异。

7能力测量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按能力的种类来分,有一般能力测量、特殊能力测量和创造力测量;按测验方式来分,有个体测验和团体测验;按测验内容的表述形式来分,有文字测验和非文字测验。

比纳—西蒙智力量表首创了心理年龄概念智商=(智力年龄/实际年龄)*100

8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倾向性等方面的动力特征。

9四种气质类型是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

10性格是一个人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

11性格的类型:1根据知、情、意在性格中的表现程度可分为理智型、、经济型、审美型、社会型、权力型和宗教型。

12行为是指人们为适应和改造大自然或社会环境,或为生活中达到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和外在表现。

13健康人格是具有积极倾向性的心理品质或特征的总和,是适应人自身存在和发展的,有利于发挥人的潜能、完成自我实现的理性追求,个体表现于外、体现于内的整体精神面貌。

14应对指个体在面临压力时为减轻其负面影响而做出的认知和行为的努力过程,它包括任何消除或减弱应激源的努力,无论是健康的还是不健康的、有意识或潜意识的、现实倾向的或非现实倾向的。而应对方式是指个体在面对挫折和压力时所采用的认知和行为方式,又可称为应对策略或应对机制。

15应对具有如下特征:情境性、过程性、策略性、反映性、中介调节性。

16利他行为是一种自发形成的帮助别人当做唯一的目的,且不期望任何外在酬赏的社会行为。

17利他行为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分类:1从理论上看,可以分为生物性利他行为和心理性利他行为2从机能范围看,可分为亲属性利他行为、互惠性利他行为、平衡性利他行为3从情景状态看,可分为紧急性利他行为、急需性利他行为和惯常性利他行为4从行为动机看,可分为自我利他行为和纯利他行为。

18影响利他行为的主客观因素比较多,主要把他们归纳为:利他者、情境、受助者和社会文化四种因素。

十。1人际交往的概念从动态的角度说,人际交往是人与人之间一切直接或间接的交流和物质方面的交换。从静态的角度说,人际交往是人与人之间形成的关系,即通常所说的人际关系。

这种关系是通过交往产生的情感积累,是人与人之间相对稳定的情感链接,它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和距离。情感的产生、保持、改变和消亡都由个人把握。所以,就本质而言,人际关系是一种非规范性的关系。

2人际交往的条件:1交往双方共同理解并使用的符号系统2交往中的信息传递尽量少受外界干扰3信息接受者要有适宜的心理准备。

3交往过程的基本要素:信息源、信息、信息渠道、接受者。

人际关系的种类:1根据社会个体人际反应的外部表现分为外露型、内涵型和伪装型2按人际关系形成的基础分血缘型、地缘型和业缘型3根据对他人需要的内容和方式不同分包容的要求、控制的要求和情感的要求4按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分谦让型、进取型和分离型。

4人际交往的心理因素包括认知、动机、情感、态度和行为等。

5人际认知是个体在交往中观察了解他人的外在特征和外显行为,形成印象,并推测、判断其心理状态、人格特征、行为动机和意向的过程。

6人际认知主要内容:包括自我的认知和对他人的认知。

7人际印象形成的特点:一致性倾向、评价的中心性、核心特性作用。

8印象形成中的心理效应:1首因效应是指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通过“第一印象”最先输入的信息对客体以后的认知产生的影响作用。2近因效应是指在人际认知活动中,最近的印象对人的评价起着重要作用。

3光环效应是指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人们常从对方所具有的某个特征泛化到其他有关的一系列特征上,从局部信息形成一个完整的印象。4定势效应是指当认识他人时,常常会不自觉地以一种有准备的心理状态,按照事物的一定外部联系对他们进行认知和评价5投射效应是指以己度人,认为自己具有某种特性,他人也一定会有与自己相同的特性,把自己的感情,意志,、概括而笼统的看法。

9归因指的是根据所获得的各种信息对他人的外在行为表现进行分析,从而推断其原因的过程,也就是说对自己或他人的外在行为表现的因果关系作出解释或推论的过程。

10基本归因错误是指人们经常把他人的行为归因于人格或态度等内在特质上,而忽视他们所处情境的重要性。

11自利偏差是一种动机性的偏差,它是指人们倾向于把自己的成就归因于自己,而否认或者推托自己失误的责任。

12人际吸引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接纳和喜欢。人际吸引的条件主要是熟悉、吸引人的个人特征、相似与互补、喜欢与爱情等。

13人际吸引的基本原则:强化原则、社会交换原则和联结原则。

14良好人际交往的态度:尊重、宽容、真诚、理解、给予爱。

15中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1强烈的交往需要并渴望独立2采取独立自主的行为倾向,关注自我发展3趋向关系**往4喜欢与异**往。

16培养中学生人际交往的主要措施:1对待同学朋友(平等互助;悦纳他人;真诚待人;主动认错;频繁交往)2对待父母老师(尊敬;理解;沟通)3对待异性朋友(健康、文明;选择场所与时间恰当;保持一定距离)

教育心理学心理学

填空或选择。1 我国心理学家 潘菽 在其1980年主编的 教育心理学 一书中指出 教育心理学的对象就是 教育过程中的种种心理现象 美国1971年出版的 教育百科全书 指出 教育心理学是对教育过程中的行为之科学研究,实际上教育心理学通党被定义为主要涉及学校情境中学生之学与教的科学。2 前苏联的彼罗夫斯...

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

第一部分心理学 3 第一章心理学概述 3 第二章心理过程 认知过程 5 第一节注意 5 第二节感知觉 8 第三节记忆 12 第四节思维 17 第五节表象与想象 20 第三章心理过程 情绪情感过程 22 第一节情绪 22 第二节情感 24 第三节情绪与情感的关系 25 第四章心理过程 意志过程 25 ...

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试卷

一 判断题。1.形成技能 技巧是巩固知识的中心环节。2.在学习过程中,认知策略起着控制执行的作用,控制自己的内部行为。3.教育心理学不仅要研究如何有效地学与有效地教,而且要研究教育的学科内容。4.英国人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5.桑代克 教育心理学 的出版被认为是教育心理学体系的确定,标志着教育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