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

发布 2022-10-15 16:32:28 阅读 8892

1.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 观察法 (2) 调查法 (3) 实验法 (4) 问卷法 (5) 个案研究法

2. 学习中学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性。(1) 帮助中学教师成为合格的人类灵魂工程师2)帮助中学教提交教学质量。

3.新课改下中学教师应具备的心理素质。(1) 具有全新的教育观念 (2) 具有崇高的师德形象

3) 具有科学的知识体系 (4) 具有复合的教育教学能力 (5) 具有独特的教学风格

4. 具有全新的教育观念。

1) 树主“健康第一” 的指导思想。

2) 从注意知识传授转向注意学生的全面发展。

3)转换角色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4) 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构建新的教学结构。

5. 教学风格的形成一般经历的下几个阶段。

(1)模仿阶段。

(2)探索阶段。

3)创造性阶段。

4)独特风格阶段

6. 良好的观察具有下述品质。

(1)观察的目的性。

(2)观察的精确性。

3)观察的敏锐性。

(4)观察的系统性。

7. (1)观察的目的性增强。

(2)观察更具有持久性。

(3)观察的精性提高。

(4)观察的系统性和概括性增强。

8. 中学生记忆力发展的特点。

(1)文中阶段记忆赶于成熟。

(2)有意识记益占主导地位。

(3)理解记忆明占优势。

(4)抽象记忆的水平显著提高。

(5)中学时期是记忆训练的最佳时期。

9. 思维的特点。

(1) 概括性 (2)间接性。

10. 思维的种类。

(1)直观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

(2)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

3)自觉思维和分析思维。

(4)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5)常规思维与创造思维。

11思维的品质。

1) 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

2) 思维的敏捷性。

3) 思维的批判性。

4) 思维的独创性。

5) 思维的灵活性。

12中学生思维力发展的特点。

1) 抽象思维占优势,并由经验型象理论型过渡。

2) 辩证逻辑思维发展迅速,但明显滞后于形式逻辑思维发展。

3) 对问题情景的思维有质的飞跃。

4) 思维品质的矛盾性。

13中学生想象力发展的特点。

1) 有意想象占主导地位。

2) 想象趋于抽象化,现实化。

3) 想象中的创作性成分增加。

14中学生情感发展的特点。

1) 情感丰富多彩、富有朝气。

2) 情感两极性明显。

3) 情感不断深刻。

4) 情感逐渐稳定。

5) 情绪的外露和表达与趋于理性化。

15中学生的早恋原因。

1) 性生理发育的提前。

2) 性信息的广泛传播。

3) 性教育的忽视。

4) 学生的个人原因。

16中学生的早恋特点。

1) 普遍低龄化的特点。

2) 大胆的特点。

3) **化的特点。

4) **宽容的特点。

5) 行为隐蔽内心矛盾。

6) 发展迅速变化快相互感染。

7) 自我显示。

17对中学生早恋的教育。

1) 早恋弊多于利。

2) 引导你女生正常交往。

3) 加强性教育。

18中学生意志发展的特点。

1) 意志行动的目的性不断提高。

2) 克服困难的毅力不断增强。

3) 喜欢模仿善于模仿。

4) 意志行动的机水平不断提高。

5) 意志品质进一步发展。

19中学生意志品质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1) 在自觉性方面有所提高。

2) 在意志方面有了发展。

3) 在果断性方面有所发展。

4) 在自制力方面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的能力逐渐加强。

20中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

1) 加强目的动机教育培养已确的观念。

2) 以英雄为榜样从文艺作品中吸收营养。

3) 改造学生不良的气质特征。

4) 严格管理教育使学生养成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

5) 启发学生加强意志的自我锻炼。

21个性的特点。

1) 个性的倾向性。

2) 个性的复杂性。

3) 个性的独特性和共性。

4) 个性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5) 个性的完整性。

6) 个性的积极性。

22个性的结构。

1) 个性倾向性。

2) 个性心理特征。

23初中生个性发展的特征。

1) 自我意识高涨。

2) 反抗心理。

3) 情绪表现的矛盾性特点。

4) 人际交往上的新特点。

24中学生一般在下列一些情况下易出现外显的反抗行为。

1) 自觉性被忽视或受到妨碍。

2) 独立意识受到阻碍。

3) 当个性伸展受到阻碍时也将引起极度反感。

4) 当**强迫初中生接受某种观点时后者拒接盲目接受,表现出对抗的倾向。

25初中生内隐的反抗行为具体表现。

1) 态度强硬、举止粗暴。

2) 漠不关心、冷淡相对。

3) 反抗的迁移性。

26情绪表现的矛盾性特点。

1) 强烈、粗暴性与温和细腻性共存。

2) 情绪的可变性和固执性共存。

3) 内向性和表现性共存。

27人际交往上的新特点。

1)逐渐克服了团伙的交往方式。

2)朋友关系在初中生的生活中日益重要。

3)与异性朋友之间的关系。

4)与父母之间关系的变化。

28初中生选择朋友的标准。

1) 有共同的志趣和追求。

2) 有共同的苦闷和烦恼。

3) 性格相近。

4) 在许多方面能相互理解。

29高中生个性发展的特点。

1) 自我意识的高度发展。

2) 高中生的自我概念相对稳定。

3) 高中生自我评价的深化。

30高中生自我意识的特点体现在。

1) 自我意识中独自意向的发展。

2) 自我意识成分的分化。

3) 强烈的关注自己的关系成长。

4) 自我评价的成熟。

5) 有较强的自尊心。

6) 道德意识的高度发展。

31自我意识的特点。

1) 自我意识的意识性。

2) 社会性。

3) 能动性。

4) 同一性。

5) 独特性。

32初中生的自我意识发展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感。

2) 自我评价能力。

3) 重视对自我制力等意志品质的培养。

33高中生的自我意识发展特点。

1) 不平衡性。

2) 动荡性。

3) 自主性,前瞻性。

4) 闭锁性。

5) 社会性。

34价值观的构成。

1) 价值目标。

2) 价值手段。

3) 价值评价。

35价值观的特征。

1) 稳定性和发展性。

2) 独特性和社会历史性。

3) 主观性和选择性。

4) 系统性。

5) 导向性。

36我国当代中学生的价值观。

1) 金钱虽重要、但在中学生心中并没有占据重要的地位,最重要的是健康好友谊。

2) 中学生同意收入高低取于个人工作能力和效率,同时对收入拉大忧虑。

3) 在观念上普遍认为需要爱国精神,但实际行为与观念有差距。

4) 民主平等自由的观念和意识在中学生身上有明显的表现。

5) 中学生很看重生命权、隐私权、自由权,但对选举权表现一般。

6) 中学生喜欢外国电影的比例远高于国产电影原因主要是拍摄技术好和故事吸引人。

7) 半数的中学生表示不愿意从政,对社会上编制关系表现很无赖。

8) 当代中学生更强调具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兼顾,但实际行为与观念略有差距。

9) 中学生竞争与合作的意识都比较强而在相应的能力方面不够理想。

10) 在顺从与独立统一与个性上,中学生独立自主的愿望非常强烈。

11) 现在的中学生非常认同开放和创新,对自己的创新和实现能力有一定的自信心。

37培养中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1) 增强爱国意识,提高振兴民族的责任感。

2) 正确认识“金钱、地位和价值”“学历、知识和价值”的关系。

3) 勤奋学习努力提高知识的潜在创造力。

38创造力的构成。

1) 作为基础因素的知识包括吸收知识的能力,记忆知识的能力和理解知识的能力。

2) 以创造性思维能力为核心的智能。

3) 创造个性品质,包括意识情操方面的内容。

39创造力的特征。

1) 变通性。

2) 流畅性。

3) 独特性。

40中学生创造力发展的主要障碍。

1) 应付考试,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培养目标。

2) 古板单一的教学形式与方法。

3) “知识化”“笔试化”倾向的考核内容与方式。

4) 高分即优的评价激励标准。

41培养中学生的创造力主要抓住以下几个方面。

1) 教育思想现代化,转变观念,打破常规,培养创造力。

2)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求知欲和好奇心,引导学生发现解决问题。

3) 创设合适的环境。

4) 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5) 创设有助于提高创造性的问题情景。

6) 设计发散思维教学类型。

7)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8) 开展“第二渠道”教学。

9) 教会学生创造性的思考方法和学习方法。

10) 考试模式综合化。

11) 评价激励标准科学化。

42中学生智能发展的一般特征。

1) 可以通过假设进行思维。

2) 思维有了预计性。

3) 思维的形式化倾向。

4) 思维活动中自我意识或监控能力明显增强。

5) 思维能够跳出旧的模式。

43学校教育对中学生智能的培养。

1) 以思维品质来培养学生智能。

2) 用结构---定向教学理论来培养、发展学生的智能。

3) 以“动脑筋练习”来发展学生智能。

4) 以工具性强化训练法来发展学生的智能。

44品德的心理结构。

1) 道德认识。

2) 道德情感。

3) 道德意志。

4) 道德行为。

45初中生品德发展的特点。

1) 在道德认识水平上,比小学时有了较大发展,表现出明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和独立性。

2) 开始形成道德理想,道德观念,世界观开始萌芽。

3) 初中生的品德情感日益丰富而且易于激动。

4) 初中生道德意志迅速发展,行为的自主性,坚持性,独立性增强。

5) 初中阶段是孩子良好道德习惯形成的时期。

46高中生品德发展的特点。

1) 高中生道德认识表现出较高发展水平。

2) 高中生道德情感表现出相应年龄特征。

3) 高中生道德行为表现出特有不稳定性。

47中学生不良品德行为的心理因素。

1) 不健康的个人需要。

2) 消极的情绪体验。

3) 人际关系的不正常。

4) 不良行为习惯。

5) 缺乏正确的道德认识。

6) 的德意志薄弱。

7) 心理发展的特点。

48中学生对形成不良品德行为的心理因素矫正。

1) 激发学生改变不良拍的行为的强烈动机。

2) 促进不良品德行为的转化。

3) 引起内心震动,转化思想认识。

4) 应用集体力量改善人际关系。

5) 考虑中学生的差异应用教育机制。

6) 合理应用惩罚。

49影响中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

1) 兴趣。

2) 成就动机。

3) 归因。

4) “交往”动机。

50激发中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

1) 坚持以内部动机作用为主,外部动机作用为辅。

2) 实施启发式教学,创设“问题情景”,激发认识兴趣和求知欲。

3) 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

4) 正确应用竞赛考试与评比。

5) 注意内外动机的互相补充相辅相成,6) 注意个别差距。

51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

1) 个体因素。

2) 客观因素。

52为迁移而教有以下几点。

1) 改进教学方法促进迁移。

2) 优化教学程序促进迁移。

3) 接受有效学习策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

53影响中学生知识理解的因素。

1) 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

2) 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3) 有理解学习的心理准备。

4) 学习材料本身的性质。

5) 教师的教学方法。

54促进中学生知识理解的教学途径。

1) 有效应用直观教学,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

2) 合理运用变式教学,帮助学生理解。

3) 充分利用比较的方法,揭示事物间的联系和区别,强化学生对知识结构的理解。

4) 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

5)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进行区别指导。

55中学生知识巩固的基本途径。

1) 及时复习。

2) 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3) 反复阅读与尝试重现相结合。

4) 复习方式多样化。

56影响中学生知识应用的因素。

1) 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巩固程度。

2) 学生的智能活动水平。

3) 课题的性质。

57中学生动作技能的培养。

1) 理解任务性质和学习情境。

2) 示范与讲解。

3) 练习与反馈。

58中学生新智能的培养。

1) 促进条件化知识的形式。

2) 促进生产式知识的自动化。

3) 加强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

4) 科学地进行练习。

59通用的典型学习策略。

1) 认知策略。

2) 元认知策略。

3) 资源管理策略。

60影响中学生考试焦虑的因素。

1) 内源性因素。

2) 外源性因素。

61中学生任何克服考试焦虑。

1) 经常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

2) 往最好处做,不要计较最后结果。

3) 考前要注意调节情绪。

62班集体对中学生发展的影响。

1) 班集体对中学生社会化的影响。

2) 班集体对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影响。

3) 班集体对中学生学习的影响。

63班集体对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影响。

1) 班集体对中学生自我意识的形成具有导向和激发作用。

教育心理学心理学

填空或选择。1 我国心理学家 潘菽 在其1980年主编的 教育心理学 一书中指出 教育心理学的对象就是 教育过程中的种种心理现象 美国1971年出版的 教育百科全书 指出 教育心理学是对教育过程中的行为之科学研究,实际上教育心理学通党被定义为主要涉及学校情境中学生之学与教的科学。2 前苏联的彼罗夫斯...

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

第一部分心理学 3 第一章心理学概述 3 第二章心理过程 认知过程 5 第一节注意 5 第二节感知觉 8 第三节记忆 12 第四节思维 17 第五节表象与想象 20 第三章心理过程 情绪情感过程 22 第一节情绪 22 第二节情感 24 第三节情绪与情感的关系 25 第四章心理过程 意志过程 25 ...

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试卷

一 判断题。1.形成技能 技巧是巩固知识的中心环节。2.在学习过程中,认知策略起着控制执行的作用,控制自己的内部行为。3.教育心理学不仅要研究如何有效地学与有效地教,而且要研究教育的学科内容。4.英国人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5.桑代克 教育心理学 的出版被认为是教育心理学体系的确定,标志着教育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