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作业考核。
心理学》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 智力:是指人的大脑理解社会、进行日常生活能力的复杂程度。
2. 暗适应:从光亮处进入暗中,人眼对光的敏感度逐渐增加,约30分钟达到最大限度,称暗适应。
3. 图式:所谓图式,是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的网络。另外,也表征特定概念、事物或事件的认知结构,它影响对相关信息的加工过程,也指生物形态学的图式。
4. 情景记忆:是指记住过去某个时间、地点的特定事件。对情景记忆的知觉又称自主意识。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 心理学主要的研究方法及其优缺点。
答:一、管理心理学研究的方法:
1)观察法:是在日常的不作人工干预的自然和社会情况下,有目的有计划地直接观察组织中人的行为的研究方法。
2)实验法:是研究者有目的地通过严格控制或创设的条件,主动地引起被试者的行为变化。
3)调查法:是通过搜集各种有头材料间接了解组织中人的心理活动的方法。调查的方法有谈话法、问卷法等。
4)测验法:是根据预先制定的标准化的测量表对人的心理品质进行测量的方法。
5)个案法:也叫案例法。
二、管理心理学各种研究方法的优缺点:
1)观察法:优点:使用方便,所得材料真实。缺点:只能消极等待有关现象的发生,难以对所获材料进行数量处理,难以确定某种行为现象的真正原因。
2)实验法:优点:研究者处于主动地位,可有计划引起某种行为现象发生;研究者可以控制一切无关变量,系统操纵作为自变量的变化条件;研究者可以使某种行为在相同条件下重**生,反复观察验证。
缺点:实验室的人为性及对心理现象的过分简化,因而所得结果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差距。
3)调查法:(1.1)谈话法:优点:谈话法简单易行,便于迅速获取资料。缺点:由于关于被试者心理状态的结论必须从被试者自己的回答中寻找,所以具有较大局限性。
2.2)问卷法:优点:能够在短时间内取得广泛的材料,且能对结果进行数量处理。缺点:所得材料一般较难进行质量分析,因而难以把所得结论直接与被试者的实际行为进行比较。
4)测验法:优点:可在短时间内了解许多人的一个或多个特点,且能从数量上比较个人之间的差异。缺点:目前所使用的测验量表还不够完善,信度和效度数低。
5)个案法:优点:能提供变化的动态方面的见解,对于组织内部问题的诊断和纠正极有帮助。
缺点:用该方法归纳出来的结论往往缺乏普遍性,另外,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这对研究者来讲,是一个限制因素。
2. 可以从哪些方面来理解意识。
答:一,从广义上讲,意识一般而言指的是己经在思维中成形的一种精神活动。也就是平常我们总说的“有意识的”、“故意的”、“主动的”、“有预谋的”这种情况,那么就不难理解意识的能动作用了,因为是有计划的主动的行为,那么就比如说你想吃西瓜,首先你就有计划地去找一把刀来,并计划切开西瓜。
二,从狭义上讲,意识分为主动意识和潜意识。主动意识我前面己经作了说明。潜意识也不难理解。
比如说你在黑夜里行走,自然而然地就会放慢行走的速度,即使你知道路上没有任何障碍物也是一样的。这种行为当然不是你没有能力快点走,而是在你的潜意识里,对于未知的事物存在安全疑虑,正是这种潜意识指挥着你的行为迫使你不知不觉的就放慢了行动的速度。
3. 简答概念的种类。
答:1.罗米欧与朱丽叶效应,对青少年的情感萌芽要循循善诱,不要一棒子敲死,否则只会适得其反;2.
第一印象效应,第一印象效应是指最初接触到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对我们以后的行为活动和评价的影响,实际上指的就是“第一印象”的影响;3.心理定势,对同一个人的评价,仅仅因为先前得到的关于此人身份的提示不同,得到的描述竟然有如此戏剧性的差距,可见心理定势对人们认识过程的巨大影响;4.鲇鱼效应;5.
流言的心理效应,交青少年正确认识周围的评价,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6.赫洛克效应,适当表扬的效果明显优于批评,而批评的效果比不予任何评价的好, 对青少年的教育要多鼓励,少责骂。
4. 思维及其特征。
答: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它能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并主要表现在概念形成和问题解决的活动中。
思维有以下一些特征: (1)概括性。思维的概括性是指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把一类事物共同的特征和规律抽取出加以概括。
概括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思维的水平。另外,概括是人们形成概念的前提,也是思维活动能迅速进行迁移的基础。概括是随人们认识水平的深入而不断发展的。
人们的认识水平越高,对事物的概括水平也就越高。 (2)间接性。思维的间接性是指人们借助于一定的媒介和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认识。
由于思维的间接性,人们才可能超越感知觉提供的信息,认识那些没有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的事物和属性,从而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这个意义上讲,思维认识的领域要比感知觉认识的领域更广阔、更深刻。 (3)思维是对经验的改组。
思维是一种探索和发现新事物的心理过程。它常常指向事物的新特征和新关系,这就需要人们对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不断进行更新和改组。思维活动常常是由一定的问题情景引起的,并试**决这些问题。
所以思维不是简单地再现经验,而是对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改组、建构的过程。
三、论述(每题20分,共40分)
1. 试述智力三元理论。
答:智力三元论是由斯滕伯格提出的,试图说明更为广泛的智力行为。他认为,一个完备的智力理论必须说明智力的三个方面:
即智力的内在成分、智力与经验的关系和智力成分的外部作用。从而提出了智力三成分理论。包括:
(1)智力成分亚理论――认为智力包括三个成分及相应的三种过程,即元成分、操作成分和知识获得成分。元成分是计划、控制和决策的高级执行过程。操作成分表现在任务的执行过程中,接受刺激,将信息保持在短时记忆中,并进行比较。
知识获得成分是指获取和保存新信息的过程,负责接受新刺激,做出判断与反应,以及对新信息的编码与存储。其中,三种成分中元成分起核心作用。 (2)智力情境亚理论――认为智力是指获得与情境拟合的心理活动。
在日常生活中,智力表现为有目的地适应环境、塑造环境和选择新环境的能力。 (3)智力经验亚理论――认为智力包括两种能力,一种是处理新任务和新环境时所要求的能力,另一种是信息加工过程自动化的能力i。任务、情境和个体三者间存在相互作用。
信息加工自动化的能力也是智力的重要成分,人们在进行复杂任务的操作时,需要运用更多操作的过程。只有许多操作自动化后,复杂任务才容易完成。 智力成分亚理论是三元智力理论中,最早形成和最为完善的部分,它揭示了智力活动的内部机制。
2. 论述情绪与情感的区别和联系。
答:(一)区别。
从需要角度看,情绪是与人的生理需要相联系的态度体验;情感是与人的社会需要相联系的态度体验。
从发生角度看,情绪发生较早,是人类与动物所共有的;情感发生较晚,是人类独有的。 ③从稳定性程度看,情绪带有环境性;情感既有环境性,又有稳定性和长期性。 ④从表现角度看,情绪带有冲动性,情感有意识性,始终在意识的控制之下。
二)联系。情感是在情绪基础上产生的,情感对情绪有巨大反作用。
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
同一种情感在不同条件下可以有不同的情绪表现。
2、联系实际谈谈情绪、情感的心理学知识在教学中的作用。
本科阶段教育心理学答案
教育心理学复习题。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一 填空题。1 学校情境中学与教。2 冯特。3 心理过程 个性心理。4 认识 情绪情感 意志。5 能力 气质 性格。6 教育学 心理学。7 学生 教师 教学内容 教学 教学环境 学习过程 教学过程 评价 反思过程。8 桑代克。9 描述 解释 控制。10 主体 ...
旅游心理学本科
2011 2012学年第二学期旅游心理学结课作业。作业一 没有在课堂中进行 心理学小品情景剧 表演的小组,自行课下拍摄各组情景剧 以班为单位交 作业。作业二 按照小品情景剧分组,每组设计2个旅游心理学实验 包括心理学游戏 心理学测试等 具体要求 一 主题必须与本课程的教学宗旨和相关要求相符 二 具有...
本科《心理学》考核要点
1 心理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心理学的发展?2 深刻理解心理的实质。反射的含义 种类和两种信号系统。3 注意?结合生活说明注意的种类 品质?引起人无意注意的条件?引。起和维持有意注意的因素?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4 感觉?感受性和感觉阈限?日常生活中的感觉现象?5 知觉?举例说明知觉的四大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