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心理学。
第1章旅游消费行为的心理背景。
1、旅游消费者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消费者在访问地停留一夜次以上,在旅行游览过程中为满足个人需要而购买和消费一切旅游产品和劳务的旅游者。
广义:旅游消费者在游览过程中为满足个人需要而购买和消费一切产品和劳务的旅游者。本书所讲为狭义旅游者。
2、旅游消费行为产生的内部动因:个人动机;外部动因:时间、金钱、交通。条件动因:客源地与目的地的空间相互作用。
3、旅游消费行为的发展趋势:(1)旅游消费内容不断追求个性化;(2)旅游消费方式倾向去自主化;(3)旅游消费动机呈现多样化;(4)旅游消费层次不断向高端化发展。
4、风险规避理论:功能风险、安全风险、财务风险、时间风险、社会风险、心理风险。
5、风险规避理论认为,消费者所感到的风险水平受四种因素的影响:(1)旅游者个体付出的成本大小 (2)旅游者对风险的心理承受能力 (3)服务产品的购买风险大于实物产品 (4)购买风险与产品销售方信誉存在一定的关系。
6、边际效用理论:(1)边际效用的大小与人的强弱成正比 (2)边际效用的大小与商品的稀缺成反比 (3)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只在特定时间内有效。
第2章认知、学习和旅游消费行为。
1、知觉: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人脑产生对这些事物各部分和属性的整体反映。
2、感觉:人脑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
3、知觉的心理定势:指一定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准备状态。(1)首次效应:
一个人第一次进入一个新环境,第一次和某个人接触,第一次品尝一种新的食品等等,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为一种心理定势而难以改变,这种现象称为首次效应或第一印象。(2)晕轮效应:是指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他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
本质上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认知上的偏误。(3)经验效应:人们经常受以前经验模式的影响,产生一种不自觉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在头脑中形成一定的思维定式,按照固定的思路去思考问题,这种现象称为经验效应。
(4)刻板效应:刻板效应,又称刻板印象,它是指人们用刻印在自己头脑中的关于某人或事、某一类人或事的固定印象,作为判断和评价人或事物依据的心理现象。
4、学习:学习的三个环节:定向环节、行动环节、反馈环节。
5、态度:人们对人、对事的心理倾向。
6、经验是学习旅游行为的源泉;信息是学习旅游行为的重要**。
7、动机:是发动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指向一定目的的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动机是人希望其需要得到满足时被激发产生的。
第3章需要、动机和旅游消费行为。
1、旅游需要:是指人们在特定的社会环境和特定的经济条件下为满足某种目的而进行游历、旅行的愿望和要求。
2、旅游需要的特点:多样性、层次性(马**层次理论)、发展性。
3、旅游者的三求心理:求补偿、求解脱、求平衡。
4、求补偿心理:实际上就是指旅游者希望通过旅游来寻求补偿,使自己在生活中所缺乏的那些满足感、新鲜感、亲切感、自豪感得到补偿。
5、求解脱心理:就是指旅游者要借助旅游,从日常生活中的精神紧张中解脱出来。
6、求平衡心理:就是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在变化和稳定、复杂和简单、新奇与熟悉、紧张与轻松等矛盾心理寻求一种平衡。
7、旅游动机的激发:内因:旅游需要(对旅游景点的知觉、兴趣、爱好、自身知识水平、个体经验与想象力);外因:
旅游对象(独特性、民族性、动态性、多样性与优质性);其他条件:时间金钱交通情况、旅游淡旺季、旅游信息的丰富性。
第4章个性、态度与旅游消费行为。
1、人格:指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所有稳定的、自成体系的个人行为特征。
2、人格的形成四大因素:先天遗传、后天环境(重要前提)、成熟度(主要因素)、学习。(重要途径)
3、气质:一个人表现在心理活动动力方面的特征,是人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征。
4、多血质:是人的气质类型之一。多血质的人表现出这样的特点:
容易形成有朝气、热情、活泼、爱交际、有同情心、思想灵活等品质;也容易出现变化无常、粗枝大叶、浮躁、缺乏一贯性等特点。这种人活泼、好动、敏感、反应迅速、喜欢与人交往、注意力容易转移、兴趣和情感易变换等等。这种人适宜于做要求反应迅速而灵活的工作。
5、粘液质:人的表现特点:粘液质相当于神经活动强而均衡的安静型。
这种气质的人平静,善于克制忍让,生活有规律,不为无关事情分心,埋头苦干,有耐久力,态度持重,不卑不亢,不爱空谈,严肃认真;但不够灵活,注意力不易转移,因循守旧,对事业缺乏热情。
6、胆汁质:人的四种性格类型之一,其特点是“情感发生迅速、强烈、持久,动作的发生也是迅速、强烈、有力。属于这一类型的人都热情,直爽,精力旺盛,脾气急躁,心境变化剧烈,易动感情,具有外倾性。
7、抑郁质:抑郁质的人神经类型属于弱型,他们体验情绪的方式较少,稳定的情感产生也很慢,但对情感的体验深刻、有力、持久,而且具有高度的情绪易感性。抑郁质的人为人小心谨慎,思考透彻,在困难面前容易优柔寡断。
8、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人体结构:本我、自我、超我;人格发展:
两个前提:第一强调发展,认为人的性格是由幼儿时期的各种经验塑造而成的。第二性力是一生下来就有的,并随着个体心理的发展而发展。
9、埃里克伯恩新人格理论:儿童自我状态(旅游动机)、**自我状态(合理做出旅游决策)、父母自我状态(个人简介和偏见的主要**)。
10、态度的构成:认知成分、情感成分、意向成分。
11、认知成分:认知成分由个体对某个事物的各个属性的信念所构成。情感成分。情感成分是个体对某个事物的感情或情绪性反应;意向成分是个体对某事物或某项活动做出特定反应的倾向。
11、态度的特征:对象性、社会性、内隐性、相对稳定性、价值性、调整性。
12、心理学家认为,态度至少有两个特征对偏好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分别是:态度的强弱和态度的复杂性。
13、旅游篇号的形成:一个人对某一旅游目的地的偏好态度的形成,关键取决于这个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有多大。对于一个旅游者来说,一个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不仅与他所希望获得的特定利益有关,而且与该目的地提供这种利益的能力有关。
14、旅游者的决策过程经历了:识别旅游需求或者旅游环境、寻求旅游相关信息、做好旅游决策这三个阶段。
15、态度的两种改变形式:一致性改变、非一致性改变。
16、态度的特点:态度的强弱直接影响旅游者态度的改变;态度的价值性也对旅游者的态度产生重要影响;构成态度三要素的一致性越强,越不容易改变。
17、改变旅游者态度的策略:(1)更新旅游产品,提高旅游产品质量;(2)重视旅游宣传,传播新知识;引导人们参加旅游活动。
第5章旅游服务的心理环境。
1、客我交往:指旅游服务人员与个人之间为了沟通思想、交流情感、表达意愿、解决在旅游活动中共同关心的某些问题,而相互施加影响的各种过程。
2、旅游服务中客我交往的特点:短暂性、公务性、不对等性、个体与群体的兼顾性。
3、旅游服务中的双重服务:功能服务和心理服务。
旅游心理学复习
一 填空。1 旅游产品分为整体旅游产品与单项旅游产品。2 旅游产品的基本特征。不可感知性 也称无形性 最主要,最基本 不可分离性 生产与消费的同时性 差异性 异质性 不可贮存性 易逝性 缺乏所有权。3 亚文化群体包括民族 宗教 种族 年龄和地域亚文化群体。4 澳大利亚旅游学家波乃克把旅游行为分为休养...
旅游心理学
课程名称 旅游心理学 tourism psychology 课程 030640 学时 32 学分 2 讲课学时 32 先修课程 旅游学概论 适用专业 旅游管理专业 开课院系 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教材 甘朝有 旅游心理学 南开大学出版社 天津,2001年3月 第二版修订版 主要参考书 1 孙喜林荣晓华...
旅游心理学
旅游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旅游从业者和旅游从业人员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对旅游业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既研究在旅游活动中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又研究在旅游活动中人的行为规律,对开展相关的人性化服务有一定的帮助。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对旅游者的心理研究,旅游服务的心理研究,旅游企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