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文秘专业教学改革探索

发布 2022-09-12 12:13:28 阅读 8424

(二)实现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教学的有机结合。1.文秘专业实践性教学模式:可依据教学改革的要求,由三大模块构成,即基本能力模块、专业能力模块、综合素质模块,实行理论课教学、实践课教学和技能课教学相结合的“三明治”式的教学模式,采取知识性理论课与技能课相结合的“二合一”式教学,任选课(或专题讲座)与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相结合的“串接式”教学,这样可以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大大削减课堂教学时数,开辟社会实践、模拟训练、电化教学的空间,让第二课堂植入整体的教学环节,创造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双优的局面。

2.建立产学研结合机制:与企业实现双向互动,互利互惠,多项合作.如专业设置与人才规格要求的提出、教学指导和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制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师资培养、技术服务与培训等。

三、教学模式的设计。

高职文秘专业教学模式的设计应遵循“实践——认识——实践”的规律,从应用型的职业教育实际出发,由以学科训练为主转变为以就业岗位所需的技能训练为主。“情境模拟,案例分析”教学模式是本专业职业课程(基础、方向)建设、开发与教学实施的主流模式。总体思路为:

课程能力目标→教学大纲→情景、案例设计→实施训练→多样考核。具体实施如下:

一)根据能力形成的需要设计情景和案例:以学生职业能力作为出发点设计“情景和案例”,一般涵盖某一部分或某一阶段教学目标所涉及的知识。在进行教学过程中,一般采用由单项到综合、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的顺序。

循序渐进地来实现总体教学目标。

二)情景和案例的教学实施:1.情景、案例的引入和指导:教学过程开始时,教师首先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和学生已经具有的知识和能力,引入设计的相应的情景或案例,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完成的任务)以及重点和难点,使学生对情景、案例有一个整体了解、认识和把握,并明确完成此次训练的方法、途径和可以达到的相关职业能力,让学生按要求操作或实训。

2.模拟、实训过程指导教学过程指导包括以下几种方式:个别问题个别指导、普遍问题集中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学生指导学生、训练中指导、训练后指导(规律性指导)。

三)情景和案例的教学考核:根据人才目标和课程目标制定评价标准.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能够进行适时的自我评价,使形成性评价贯穿于学习过程始终。考核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既有形成性考核,即阶段性评价(段段清);又有终结性考核,即整体能力目标达成的结果性评价。

可以口试、笔试,可以考动手操作等。

四、教学管理与改革。

建立完整高效的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教学管理体制。完全实现自主选课需要具备以下条件:充足的、门类齐全、层次丰富的课程资源(包括师资、教学计划、教学组织形式、课程教学内容、教材、教学辅助条件等):

充足的教学设施资源(教室、实验实训室、教学设备仪器等);科学高效的课程组织管理体系(包括教学计划编制管理、学籍管理、教师管理、课程运行管理(选课与排课)、教学管理、教学评价与监督管理等);教学信息管理与服务软件系统(课程信息、教师信息、选课动态管理信息等)。

高职文秘专业的教学过程管理,应从被动型管理转变为主动型管理,这是发展性、动态性的管理,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注重调查。调查的内容包括人才市场需求、毕业生就业与创业,本专业学生状况等。调查的主体包括本专业的教学管理人员和专兼职教师.这是有效管理教学过程和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力量。

只有开展调查研究,管理人员才会知道管什么、怎么管,任课教师才会知道教什么、怎么教。

二)注重协调。从课程设置上看,有公共课与专业课、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协调;从教学内容上看,有理论部分与技能部分的协调;从课时分配上看,有课堂面授时数与实践教学时数的协调;从教学评估上看,有教师考评与学生自评的协调等等。不论从哪个角度看,以上各方面都应适度.不可顾此失彼、重此轻彼。

三)注重激励。要激励本专业的任课教师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诚实履行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职责,从而赢得学生的口碑,受到同事的赞扬,获得组织的肯定;要激励本专业的学生珍惜在校学习的机会,潜心积累品德、知识、技能资本,使自己出校后能够较快较好地适应就业岗位。这样的激励,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管理观的本质。

五、师资的配置。

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是:建立一支教育观念新、改革意识强、师德高尚、有较强教学水平和较强实践能力、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在配置师资队伍时要突出三方面:

一是他们市场观念强、职业观念强、岗位观念强,在教学中能够产生让学生接受的“现身说法效应”;其二,他们知晓一线岗位所需要的应知应会知识,在教学中能处理好技能训练与理论训练的关系,从而达到“教适所需,学适所用”的要求;其三,他们中的个体既“各有其能”又“各显其能”,在教学中自然地展示个人经历中的“酸甜苦辣”,这会感应学生生发持久的开拓力、思考力和创新力。文秘专业人才的职业能力是多种素质和能力的综合,为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秘书教育应创建新的秘书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全方位的改革,以保证我国高职秘书教育持续、健康的发展。

高职文秘专业教学改革探索

江苏江阴职业技术学院214433 陈蓓。设计 教学管理 师资建设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创建新的秘书人才培养模式,以保证我国高职秘书。摘要 高职院校文秘专业应顺应人才需求的变化,从教学目标定位 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 教学模式。教育持续健康的发展。关键词i高职文秘教学改革。遍存在着教学目标定位不明确 扰...

文秘专业教学改革初探

作者 乌彦巍。科学与财富 2015年第28期。摘要 文秘专业是一门实践性 程序性 针对性 综合性很强的应用性专业,教师在教学时必须从文秘专业的秘书工作实际出发,通过秘书的各项工作内容 基本要求 操作规范 实施程序以及注意事项等,使学生了解秘书工作的方法和技巧,具备从事现代通用秘书工作的素质和能力,达...

高职文秘专业实践教学探索

作者 张峰伟。智富时代 2015年第06期。摘要 在文秘专业人才培养方面,高职文秘专业的发展前景良好。目前形势下,高职院校的文秘专业人才培养必须满足社会需求和经济发展的趋势,以切实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为目的,不断改革教学模式,完善课程建设,培养出满足市场需求的更多高素质人才。本文就高职文秘专业如何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