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之我见

发布 2022-08-26 12:16:28 阅读 6847

作业 ·负担?快乐?

老师们,我们每个人都有姓,我姓胡。同样,在我们的课程中,有的姓语文,有的姓数学,不知大家有没有想过,学生的作业,它姓什么呢?我想了很久,也想不出一个合适的答案。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作业一定不是这样的,请看——

1.作业量大,应试色彩浓厚。

2.内容陈旧,精心设计的少。

3.形式单调,缺乏趣味性。

4.主张统一,忽视个别差异。

5.强调本位,不讲学科整合。

2023年,上海教育届对“作业姓啥?”这一问题给出了新的答案,作业姓快乐,它叫“快乐作业”。他们认为,作业终究是不可少的,即使在“减负增效”的今天,作业仍然应占有一席之地,问题在于作业的内容是否得当,形式是否活泼,能不能真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欲。

是的,随着新课程的深入实验,课堂的教学观念,课堂的教学形式和教学评价等都发生了质的变化。然而,如何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设计新型的数学作业,利用数学作业来发展学生?如何在新课程的指导下,设计形式多样,内容现实有趣、又富有探索和思考的作业呢?

我觉得可以抱着以下宗旨去设计:

一、内容由封闭式转向开放式。

如教学“元、角、分”后,可以设计这样一道作业:小朋友还想给自己添加哪几种学习用品?有需要的小朋友今天下午到文具店或超市了解学习用品的**,购买两种自己需要的学习用品。

计算出应付的钱数。

又如教完“百分数应用题”后的作业:老师家准备买个新的立市式大空调,加贝家电超市这段日子很多空调都在打折,老师想请同学们今天放学后:帮老师先去了解一下各类品牌空调的原价,并计算好折后价;再了解一下各品牌空调本月卖出台数和返修台数,并计算好返修率;确定老师该买哪个品牌空调。

我认为像这样的家庭作业的设计就符合了《新课标》提出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的理念,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从生活中来的数学才是“活”的数学,远离生活就意味着让学生失去了课程的另一半世界。以上两例作业的设计就是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适度地引入一些具有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题目,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应用意识和能力的形成,而且可以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形成积极探索和力求创新的心理态势。

二、过程由独立性转向实践性。

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学生只有在活动的过程中才能感悟出数学的真谛,才能逐渐养成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勇于创新的习惯,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此,在作业设计时,要根据教学的内容以及学生已具有的数学活动经验,设计一些让学生主动探索、实验、思考与合作为主的探索性作业,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成为一个问题的探索者。

例如学习了重量计量单位后可建议学生回家称一称一千克几鸡蛋大约有几个;再掂一掂一袋食盐、几个苹果大概有多重,还可让学生上市场先去估一估某些物体的重量,再亲自动手称一称,验证一下。这样学生对物品重量才有实际感受,有助于他们更深地理解所学知识。

再如学习“比的应用”后,可安排学生调制奶茶或配兑消毒液,对家里进行消毒……让“学”融于“玩”中,在“玩”中实践,既使学生学得轻松,又培养了他们的多种能力。

三、形式由单一式转向多样式。

大家都知道“儿童是有主动性的人,所教的东西要能引起儿童的兴趣,符合他们的需要,才能有效地促进他们的发展。”作业本来是一种操作,不限于书面作业 ,它还可以是一项活动,也可以是意见制作。我们的作业设计应该还其本来面目。

我们来看几则实例:

1、如学习“数的整除”单元后,我用这一单元的知识设计一道让学生猜老师家的**号码是多少的作业,猜出后,拨个**。

如5和10的最大公因数。

5的最小倍数。

最小的质数。

3和9的最小公倍数。

18和6的最大公约数。

最小的奇数。

8和16的最大公因数。

学生根据条件,猜出“5529618”这个号码。按照这号码一拨,果然是老师,觉得很有趣。

又如,复习完“计量单位”知识后,可以设计如下作业:

我的一天,早上6( )30( )我从2( )长的床上起来,用了2( )很快刷完了牙,洗好了脸,吃了大约200( )的早饭,飞快地向800( )外的学校跑去。

以上是两则书面作业,但它具有创新精神,做到了“寓做作业于兴趣中”。

2、其次我们还可以布置一些口头性作业。例如:二年级教材中,让学生认识方向,我们可以这样布置作业。

走在回家的路上,说一说自己回家的路线。来时的路线。教学四则混合运算后,可让学生用扑克牌玩“抢24点”游戏。

像这样让学生开展阅读数学故事、数学知识,开展一些数学游戏活动。做到“寓做作业于游戏中”。

3、当然,我们还可以设计一些操作、实践活动,开展社会调查,做到“寓做作业于实践中。”例如,学习统计之后,可以布置调查所在小区各户用水量和用电量,并完成相应的统计表。又如教学《长方体的认识》后,可布置这样一道课外作业:

做一做:用萝卜做一个长方体; 找一找: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是长方体?

说一说:向家长说一说长方体有哪些特征; 涂一涂:在它的外表涂上不同的颜色; 记一记:

写一篇数学日记,记下所思所想。这样,学生通过自己的做、找、说、涂、记一系列活动,对长方体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四、数量由统一性转向层次性。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理念。为了让学生能自主地、富有个性地参与学习,家庭作业的设计应增加选择性、层次感,把作业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

1)首先我们可以设计“**”型的作业。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模仿练习,变式练习,发展练习三类,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选择自己需要的作业。如:

在学习小数乘法简便计算后,设计了三个层次的星级作业:

一星级:(1)5.4×72+5.4×28 (2)(1.25+2.5)×4

二星级:(1)5.4×99+5.4 (2)7.5×10.1

三星级:(1)7.4×5.6+7.4×5.4-7.4 (2)8.4×7.2+0.84×28

2)其次我们还可以设计“多味”型的作业。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设计些具有不同的解决方式和结果的练习题,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要。如:

在学习小数乘法后,可提供给学生某花店的鲜花**表:

让学生根据此信息进行提问,并自行解答。

总之,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它应该是可以选择的,个性化的,应该给孩子综合运用知识、发展和展现个人天赋提供机会,应该成为孩子生活的一部分。家庭作业应该是教师精心准备的送给孩子的一个礼物,愿这个礼物能让所有的孩子都喜欢,使我们的数学学习快乐无限!

瓜州乡中心小学

中小学数学,2023年1—2月。

小学教学设计,2023年1月。

新课程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之我见

作业 负担?快乐?老师们,我们每个人都有姓,我姓李。同样,在我们的课程中,有的姓语文,有的姓数学,不知大家有没有想过,学生的作业,它姓什么呢?我想了很久,也想不出一个合适的答案。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作业一定不是这样的,请看 1.作业量大,应试色彩浓厚。2.内容陈旧,精心设计的少。3.形式单调,缺乏趣...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

谁硒 削一 一谬廖蓐。梁春艳 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澡溪学校。摘要 很多家长认为作业练习是提高学习的必要工具,大量的作业练习能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可是家长为孩子选择的作业材料大多是市面上千篇一律的辅导资料,不仅题型单一枯燥 而且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不够密切,容易让小学生产生排斥心理 本文主要讲述教师如何运...

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

作者单位 作者姓名 邮编 联系 摘要 作业设计是教学的基本环节,学生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知识的掌握,数学方法与技能的获得,学生智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都离不开作业这一基本活动。而长期以来,教师布置作业存在重视作业的短期功利价值,忽视长远的教育价值等问题。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作业布置,应明确作业的功能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