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发布 2022-08-09 07:51:28 阅读 6932

第一单元准备课。

单元教材分析:

p2-3页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美丽的校园”,以小学为背景,使学生知道自己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同时校园内外的事物数量都用到10以内各数,且每种数量不止一种,给数数提供了尽可能多的信息资源。p4-5页集合图中的具体事物与10以内各数对应,让学生认一认、读一读,了解学生认数、读数的情况。这里还不是正式教学生认读。

在本单元中只是初步了解学生数数、读数的情况,还不是正式的教学没有安排专门的练习内容。教材通过引人入胜的“小猪帮小兔盖房子”的童话故事情境,引出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各种不同的比较,小兔和萝卜,小猪和石登,小兔和小鱼等比较,充分感知“同样多”“多”“少”。充分利用教材的资源。

数主题图中的事物:充分地数同一数量的事物。 数周围的事物:

有意识地把数学活动引向身边、校园、校园外。让数数活动,从书本走向生活。在数数活动中,初步体会数的含义,不断感受到生活中处处要用到数,数就在我们身边。

由此,对数学产生亲切感,产生学好数学的愿望,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数数活动中,了解学生数数的水平以及对数数的基本方法。

的掌握情况,帮助学生初步了解计数物体个数的基本方法。

2.在比较物品多少的活动中,了解学生对“同样多”“多”“少”等含义的理解程度以及对比较物体多少的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帮助学生体验一些具体的比较方法。

3.了解学生语言表达情况、倾听能力以及常规习惯,为教师有效把握教学起点做好准备。

4.使学生了解学校生活,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并逐步养成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

单元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 数一数。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计数物品数量的活动中,初步了解学生对数数的理解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基本方法。

过程与方法: 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的生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对学生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并逐步养成仔细观察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初步掌握数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正确数出图中事物的个数。

教学准备:多**课件、情境图、实物。

教学方法:合作讨论引导发现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教师:同学们,现在你们已经是小学生了。在今后的日子里你们要和老师一起学习很多的数学知识。数学知识能帮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好多问题呢!大家有信心学好数学吗?

教师:学习数学首先要会数数,你会数数吗?那你能从1数到10吗?数数看。

二、探索新知。

1. 激发观察兴趣。

教师(多**课件显示):这是一所漂亮的小学校。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上学来了。大家来看看这里都有一些什么呢?自己先看一看。

教师:把你看到的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教师:谁来说一说这幅图上都有些什么?还有什么?

2. 引导学生逐一数出数量是1~10的人和物。

教师:大家都会数啊!真不错!我们能不能按照一定的顺序,先数数目比较小的,再数数目比较大的?

教师在学生随意说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按数目从小到大的顺序数出图中的事物个数。

1)数出数量是“1”的事物。

教师:同学们仔细看看,这里有几面国旗?( 配合学生回答,课件出示一面国旗图并加上圈。)

教师:一面国旗,就可以用数字“1”表示。( 同时在图右边对应贴出数字卡片“1”。)

教师:同学们再找一找,图中还有什么也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一位老师、一栋教学楼、一个足球……)

教师根据学生的描述出示相应的**,并告诉学生,它们都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注意此时要帮助学生梳理语言,培养学生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2)数出其他数量的事物。

教师:同学们再数数看,数量是“2”的东西都有什么呢?( 配合学生的回答,依次贴出教科书4~5页上的各**及对应的数字卡片。)

数数量是3以上的人或物时,可以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知道其数量的。学生可能会回答“看出来的”或“数出来的”。教师可以让数出来的学生到前面给大家数数看。

数完后,可以让全班同学发表意见,说说他数得对不对。

教师:同学们,你们发现这样数有什么好处吗?

教师:如果以后让你数数,你打算怎么数?(适时渗透小学生应遵守的行为规范)

3. 认读1~10各数。

1)教师领读各数,同桌互相读一读。

2)教师打乱顺序出示数字卡片让学生认读。(为了了解学生认识这10个数的实际情况,教师还可安排一些游戏:如接龙数数游戏、跳数10个数等。)

4. 数身边的数。

教师:这幅图上这么多事物都能用数来表示,那么我们周围或生活中有没有可以用这些数来表示的事物呢?

学生不会说的话教师启发:数教室里的数(如教室里有几扇门?几扇窗?几盏灯?铅笔盒里有几支铅笔?一行有几个课桌……)数自己身上的数(如你有几只手?你有几只眼睛……)

5. 课后延伸。

教师:下课后数一数校园里的事物,看看有多少。放学后,再数数路上看到的或回家后家里的一些事物,把你的发现告诉同学、老师或爸爸、妈妈、爷爷、奶奶。

三、全课总结。

教师:今天,我们数了漂亮的小学校里的人呀、花呀、树呀、鸽子呀等好多东西,还数了教室里的门和窗等。希望同学们做一个善于观察的好孩子。

作业设计:练习册相关练习。

板书设计: 数一数。

教后反思:第2课时。

比多少。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在数一数、比一比、摆一摆的活动中,体验一些比较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主动参与学习和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自己认为适用的好的比较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自己认为适用的好的比较方法。

教具准备:师:数字卡片一套(1~10),小猪、小免卡片各一张,录音机。

生:学具盒一个,数字卡片一套(1-10)

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

请小朋友看一看,在我们班中,是男同学多,还是女同学多。还是一样多?你是怎么知道的?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比较多少。

板书课题:比多少。

二)**新知。

1.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出示小免、小猪的卡片各一张并板书在黑板上,问:瞧,这是谁?他们俩准备去干什么?谁来猜一猜?

师:那么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小猪怎么说?(放录音:小朋友,我和小免正准备去参加义务劳动呢!)小朋友,你们想一起去看看吗?

2.引导观察,初步感知。

a:出示书中第6面的图画:

问:小朋友们,你们看到了什么?有多少呢?(学生数一数)

b:问:小免去搬砖,有几只小免,有几块砖,小免和砖谁多?你是怎么知道的?有什么不同的想法吗?

师:这样一个对着一个,都没有多余的,我们就说小免和砖的块数怎么样?(一样多)用一个算式表示是:板书: 4=4 学生书空并齐读、老师介绍等号。

3.动手操作,理解新知。

a:问:小免和小猪比,谁多,谁少呢?

b:学生操作:用圆片代表小免,用正方形代表小猪在桌子上摆一摆。

c:学生汇报结果老师演示。

师:小免比小猪多。也就是几比几多?用一个算式表示是:板书:4>3 老师介绍大于号,学生书空。

问:你能读这个算式吗?

师:小免比小猪多还可以怎么说?

板书:3<5 介绍小于号、学生书空,再齐读。

4.小于号与大于号有什么不同?(学生回答,老师小结)

5.现在,你能用大于号、小于号、等号说一个算式吗?

三、巩固 1.说一说问:请你再仔细看一看图,你还能用多或少说一句话吗?(4人小组讨论后汇报,可以不举手,谁先站起来谁就先说)

2.猜一猜。

a:老师从1~10的卡片中任选一张,请学生猜卡片上的数是几,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作出“大了”或“小了”的提示,直到猜对为止。

b:指名一个学生拿卡片,老师猜,方法同上。

c:同桌互猜,看谁猜得对。

3.填一填:

a:7○3 4○9 3○3 5○8 10○1

b:2>□ 6>□ 6=□ 8 □<9(学生抢答)

4.试一试模拟活动:把4块同样的糖放入相应的4杯水中,让糖溶化。请你猜一猜,哪杯水最甜。你是怎么知道的,请你说给大家听。

三)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引导学生回顾总结。

作业设计:第11页的1~4题。

板书设计: 和同样多。

多少。教后反思:

第3课时。数一数(练习课)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计数物品数量的活动中,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基本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逐步养成仔细观察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数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正确数出图中事物的个数。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基础练习:数一数,照样子用“○”画一画。

指导孩子认真读题,仔细观察,按顺序数出每种事物后画出相应数目的○。

白云花玉米人:

树小鸭辣椒汽车:

二、巩固练习:

1.看数圈图,指导孩子读懂题目,根据图左边数字,圈出相应数目的物体图。

2.看图数数,连一连。 指导学生读题,然后用直尺连线。

3.数一数,连一连。

引导学生看图,使学生明白题意,用直尺连线。

三、拓展练习:

1.你能给数字娃娃找到他们的相邻数吗?

1)□里一共有( )颗星星。

2)△里一共有( )颗星星。

3)○里一共有( )颗星星。

4)既在○里,又在△里的星星有( )颗。

5)既在□里,又在○里的星星有( )颗。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引导学生回顾总结。

板书设计: 你能给数字娃娃找到他们的相邻数吗。

教后反思:第4课时。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一年级数学 上册 教材分析。本册共安排十三个单元。首先在数学学习的起始阶段,安排了数一数 比一比 分一分 认位置四个单元。让学生初步感受观察 数数 比较 分类 认识方位等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初步学习有关的基础知识,初步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为以后的数学学习作好必要的准备。然后分四个领域安排教学内容。其...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第十二课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法的复习。总第23课时。教学内容 课本48 49页。教学目标 1 整理与复习10以内的数。知道1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2 培养初步的比较能力,能看图列式。3 整理和复习10以内数的加法。教具准备 投影仪。教学过程 一 导入。今天这节课我们要整理与复习10...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小升初课堂第十二次 经典题目。1 甲筐苹果比乙筐苹果重14千克。甲筐卖出 乙筐卖出后,两筐剩下苹果的重量相等。原来甲筐苹果有多少千克?2 有含糖量为17 的糖水600克,要使其含糖量增大到10 需要加入多少克糖?3 某小学今年六年级毕业班人数比全校人数的多20人,新学期又招收一年级新生350人。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