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发布 2022-08-09 07:27:28 阅读 5138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

本册共安排十三个单元。首先在数学学习的起始阶段,安排了数一数、比一比、分一分、认位置四个单元。让学生初步感受观察、数数、比较、分类、认识方位等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初步学习有关的基础知识,初步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为以后的数学学习作好必要的准备。

然后分四个领域安排教学内容。其中“数与代数”领域安排了6个单元,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认数,安排在教材的第五单元认数(一)、第七单元分与合,第十单元认数(二),分别认识10以内的数和11~20各数;第二部分是计算,安排在第八单元加法和减法、第十二单元加法,分别教学10以内的加减和20以内的进位加;第三部分认识钟表,安排在第十一单元。“空间与图形”领域安排1个单元,即第六单元认识物体,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统计与概率”领域安排1个单元,即第九单元统计,初步学习简单的统计方法。“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安排了两个实践活动,分别安排在第。

六、八单元里。另外用一个单元进行期末复习。

教材的图例和题例。

教材中用豆荚(见第4页)、白菜、茄子(见第5页)表示老师形象;萝卜、辣椒、蘑菇(见第30页)、蕃茄(见第86页)表示学生形象,其中蘑菇是聪明学生的代表。我们曾设计了三种不同的图例:人物形象、动物形象和植物形象,征求幼儿园的孩子和一年级学生的意见,他们都喜欢动物、植物形象。

考虑到教材中要选取涉及动物的童话作为教学题材,为避免图例与教学素材的混淆,所以选取植物形象表示教师和学生。教学中可把它们命名为茄子先生、豆荚博士、白菜老师,学生则称小蕃茄、小辣椒等。

本册教材有例题(用小天使表示,见第4页左上角)、试一试、想想做做、练习、复习等栏目。例题既是要解决的问题,又包含着要学习的知识。试一试是与例题相比稍有变式的尝试练习。

“想想做做”一般是与例题配合的练习,当堂完成,个别“想想做做”要再安排一个课时。练习是一段学习内容的综合性练习,要单独安排课时。复习是一个较大的单元的知识整理和综合练习。

第一单元数一数。

一、教学内容:

在提供的场景中分别数1~10个物体的个数。

安排的意图:

1.初步了解学生数数的水平,学习数1~10这10个数。

2.让学生初步感受观察和数物体的个数是学习数学的基本方法。

3.观察儿童乐园的场景,引起对学前生活的美好回忆,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喜欢数学的感情。

二、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

教材首先呈现一幅整体性画面,学生从中可以看出这是什么地方,有哪些景物,形成对画面的整体感知,然后呈现10幅小图,这10幅小图都是从整体画面中把一种种物体分别提取出来的,引导学生分别数出各种物体的个数。这种安排旨在启示教师带领学生经历从整体到部分、从粗略到细微的观察过程,让学生初步学习有条理地观察。

为什么用圆点表示物体的个数?有两个原因:(1)圆点和任何物体都可以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用圆点能够表示各种物体的个数。

(2)对圆点学生会数会画,能够操作,便于数数。此时学生还未学习写数、认数,因此用圆点表示物体的个数是比较理想的选择。

怎样逐步学会用圆点表示物体的个数?

前三幅小图物体和圆点都已画好,让学生体会有几个物体就在下面画几个圆点,第。

四、五、六、九幅图让学生试着画圆点表示图中物体的个数,第七幅图(7朵花)、第八幅图(8棵树)、第十幅图(10个小朋友)有圆点无物体,放手让学生根据圆点的个数到情景图中找相应的物体。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能使学生初步感觉到学数学就要克服困难,就要用眼观察、动脑去想、动手去做。

教学课时:1课时。

第二单元比一比。

单元目标:1、 初步知道怎样进行比较,初步了解直接比较的思维方法。

2、 能准确地应用长短、高矮、大小、轻重及最(长或短、高或矮等)、同样这些基本字词和语句表达出比较的结果。

单元重点:1、 知道长短、高矮、大小、轻重的含义。

2、 初步懂得直接比较长短、高矮、大小、轻重的思维方法。

单元难点:1、 掌握比较的标准和比较的方法。

2、 用正确的数学语言表达比较的结果。

课时安排: 1课时。

第三单元分一分。

一、教学内容:

把一些东西按某种标准分类。

二、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

所谓分类,就是根据需要先明确分类标准,再依据标准把一些东西分成两类或几类,使各类互不包容。标准可以是多样的,但同一标准下的分类结果应该是确定的。这就是课程标准上所说的“同一标准下的一致性,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教材在例题中提供了商店的一角,让学生说说商店的物品是怎样摆放的。可以让学生先说一说货物架上有哪些物品,哪些物品摆放在同一层,同一层的物品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或用途,这样摆放有什么好处,使学生体会到商店里的这些物品是按照物品的用途分类的,分类后便于找到,给顾客和营业员都带来方便。

教学课时:1课时。

第四单元认位置。

一、教学内容。

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二、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

要想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首先应明白这几个表示方位的词的意思。几乎所有的一年级学生都能以自己为中心指出上面、下面、前面、后面,而且能够在具体的情境中区分出哪个物体在哪个物体的上面、下面或前面、后面。多数学生也能以自己的两只手作中介区分左、右,即两臂平伸时,左手所指的方向是左面,右手所指的方向是右面。

教材基于这一事实不但让学生运用自己在生活中对六个方位词语含义的感知,直接对物体的相对位置作出判断,而且把重点放在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上。例题从课堂常规“要发言的请举右手”引起学生对左右方向的回忆,又以课桌上摆放的练习本和数学书为例表述物体间的左右关系,进而引导学生表述画面中人或物的其他位置关系。“想想做做”的前两题都是让学生凭自己的生活经验以我为中心作出判断。

教学课时:1课时。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第十二课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法的复习。总第23课时。教学内容 课本48 49页。教学目标 1 整理与复习10以内的数。知道1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2 培养初步的比较能力,能看图列式。3 整理和复习10以内数的加法。教具准备 投影仪。教学过程 一 导入。今天这节课我们要整理与复习10...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小升初课堂第十二次 经典题目。1 甲筐苹果比乙筐苹果重14千克。甲筐卖出 乙筐卖出后,两筐剩下苹果的重量相等。原来甲筐苹果有多少千克?2 有含糖量为17 的糖水600克,要使其含糖量增大到10 需要加入多少克糖?3 某小学今年六年级毕业班人数比全校人数的多20人,新学期又招收一年级新生350人。这样...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5以内的加法。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2.发展初步的观察 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3.初步学习用加法计算解决问题,树立数学意识,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教学过程 一 复习旧知。游戏 快速抢答。5可以分成2和 1和3合成 可以分成2和2 1和 合成2 3可以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