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水的物理性质。
2.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教学重难点。
重、难、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确定水的元素组成,引出氢气。
教学工具。多**。
教学过程。(一)明确目标:
1.了解水的物理性质。
2.了解水是由氢元索和氧元素组成的,水的化学式是h2o。
(二)整体感知。
本节内容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的教材。通过电解水实验的事实,得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并且通过实验和推导要给学生一个启示,物质的化学式是实验事实再通过严格的计算得出的,不是凭空捏造的,从而深刻理解课文含义,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发展。
本节的另一个主要任务是引出氢气,为下一节内容打基础。所以本节的关键是做好实验,一定要保证实验成功,否则必须重做。以使学生对实验事实有正确的表象。
使他们可以进行正确的分析,得到正确结论。
讲解本节内容时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三)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前面我们学习了水在自然界的分布,它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水污染的形成,危害以及防治办法。知道了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我们要保护水、爱惜水,节约用水。
那么,同学们想一想,水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水的物理性质是什么?它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解决这几个问题。
[强调]:水是一种纯净物,而江水、河水以及我们日常所用的自来水都或多或少带有杂质,是混合物。通常我们化学中所说的水或蒸馏水都是指纯净的水。
在前面我们学化学式时,我们就已经知道水的化学式是h2o。水是我们天天接触到的东西,但它究竟是怎样的一种物质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
首先我们来学习水的物理性质。
[板书]:一。水的物理性质。
[教师活动]:展示一瓶蒸馏水。
[学生活动]:观察后描述一下水的颜色、状态,利用所学过的知识概括一下水的物理性质。
[总结板书]: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在101kpa时,水的凝固点为0℃,沸点为100℃。并且,水在4℃时密度最大为lg/cm3,水结冰时密度减小,体积膨胀。
[讲解]:那么水是单质还是化合物?下面我们就通过实验来研究一下水的元素组成。
[板书]:二。水的组成。
[实验]:演示实验3—1:电解水实验,注意提示学生观察正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
[总结板书]:(一)电解水实验。
现象:1.正负极都产生无色气体。
2.正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1:2。
[讲解]:那么正负极产生的气体是什么呢?我们来验证一下。
[实验]:演示实验3—2:用燃着的木棒点燃负极产生的气体;
用带火星的木棒检验正极产生的气体。
[总结板书]:(二)验证实验。
现象:1.负极产生的气体可以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包火焰;
2.正极产生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火柴樟复燃。
水分子氧原子氢原子氧分子氢分子。
[讲述]:所以水电解的反应用化学式表示为:
[板书]: 通电。
h2o ——h2↑ +o2↑
[讲解]:这个反应也证明了这样一个理论: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练习]:第49页第l题。
课后小结。本节我们主要研究了水的物理性质,水的组成以及水的化学式的确定。通过学习同学们不仅要了解这些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从学习中体会到要想掌握一门科学知识,必须有一丝不苟的严谨的学习态度,更要有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精神。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认识水的组成,了解并区分单质和化合物。
过程与方法。
1.从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过程中体会科学**的过程和方法,认识实验**的重要性。
2.通过分析、讨论,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实验现象的能力和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科学**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难点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定义。
教学工具。直流电源、水电解器、电解用水、火柴条、酒精灯、小试管。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习了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空气,自然界中还有什么物质与人类活动、生产密切相关呢?对,是水。从太空上观察。
地球是一个蔚蓝色的星球,这种蔚蓝色物质是什么呢?对,是水。水在地球上分布很广,江、河、湖、海约占地球表面积的约,所以有人戏称地球为“水球”。
水与生物关系非常密切,各种生物体内都含有水。水是生命的孕育和维系必需物质;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水力发电利用的是水,水还能为人类提供水运的航道和宜人的环境。那么,你对水的组成、水的净化、水资源等知识的了解又有多少呢?
本单元将引领我们走进水的世界,首先,我们一起来研究水的组成。
二、推进新课。
师:古人认为大自然由五种要素(金、木、水、火、土)所构成,随着这五个要素的盛衰,而使得大自然产生变化,不但影响到人的命运,同时也使宇宙万物循环不息。因此他们认为水不可以继续分解,水到底能不能分解呢?
(一)水的组成。
1.电解水的实验。
[演示实验4-25]水的电解实验。
教师先进行演示,之后要求学生根据图中所示进行水的电解实验。
引导学生观察与电源正负极相连的电极上和试管内发生的现象。
[提示](1)提示学生观察两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有何差异。
(2)可加入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增强水的导电性。
[现象](1)通电后,正负电极上都出现气泡,即产生气体,气体都是无色的。
(2)一段时间后,试管1和试管2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1∶2。
[提问]两极上得到的气体分别是什么呢?
学生猜想:可能是氧气、二氧化碳、氮气……
师:下面,我们就来检验这两种气体分别是什么。
2.实验验证。
(1)(教师演示实验):用带火星的火柴条检验试管1中的气体,将试管2移近火焰检验试管2中的气体。
[提问]试管1和试管2中的气体分别是什么?
[现象]试管1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火柴条复燃,试管2中的气体能够燃烧,火焰呈淡蓝色。
(2)学生讨论后回答:
①试管1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火柴条复燃,说明是氧气。
②试管2中的气体可以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淡蓝色,通过预习可知是氢气。
师:试管2中产生的这种无色气体是叫氢气,也就是拉瓦锡所谓的“易燃空气”。
[结论](1)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为氧气。
(2)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一种新的气体叫氢气。
(3)水可以电解生成氧气和氢气。
师:在水的电解实验里,水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产生了新物质,水发生了化学变化。
师:对,让我们一起来把这个变化表示出来。这个反应中,水为反应物,反应条件为通电,生成物为氢气(h2)和氧气(o2),所以可表示为:
水(h2o)氢气(h2)+氧气(o2)
师:从上面这个反应式中可以看出,水中含哪些元素?
生:含有氢(h)、氧(o)两种元素。
师:电解水的反应类型是什么?
生:分解反应,因为水分解生成了两种物质。
3.认识新的气体——氢气(h2)。
师:这节课我们认识了氢气,大家对氢气了解多少呢?
让学生阅读课本的相关内容,分析、总结出氢气的相关性质。
[结论](1)无色无味;(2)可以燃烧,火焰呈淡蓝色;(3)密度小,难溶于水;(4)混有一定量的空气或氧气的氢气遇明火会发生**。
(二)单质和化合物。
[提问]通过水的电解实验,我们可以知道,水(h2o)、氢气(h2)、氧气(o2)虽然都是纯净物,但它们的组成却各不相同。你们能说说它们组成上的区别吗?
[回答]氢气(h2)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氧气(o2)是由氧元素组成的,而水(h2o)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小结]化学上把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
①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o2、h2。
②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h2o、co2、fe3o4。
③氧化物: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co2。
[强调]单质和化合物是根据纯净物中所含元素的种类来进行分类的。
板书。课题3 水的组成。
一、电解水的实验。
现象:①两极都产生无色气体;
②与电源正、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
二、验证实验。
结论:①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为氧气;
②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为氢气。
水(h2o)氢气(h2)+氧气(o2)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三、氢气(h2)
1.物理物质:无色、无味、难溶于水。
2.化学性质:可燃性。
四、单质和化合物。
1.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2.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3.氧化物: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水的组成教案
水的组成。一 学习目标 1 通过阅读教材,能说出氢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知道点燃氢气之前要检验氢气纯度的原因。2 通过观察 和动画演示,能描述实验现象。3 通过观察和小组合作,认识水的组成。二 出示学习活动l 活动 一 阅读教材79页一至三自然段,独立完成 1 氢气的物理性质 2 氢气的化学性质及...
九年级化学水的组成教案
水的组成 说课稿。大瑶中心学校 余斌。一 说教材 教材分析 初中化学第三章 水氢 的内容可划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水和氢气,第二部分为原子结构知识的扩展。对于第一部分而言,教材第一节以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为题,讨论了水与工农业生产等的紧密关系,在学生了解了水污染产生的严重后果和防止水源污染的重要意...
九年级化学水的组成教案
新密市实验初中九年级化学导学案 11 课题 水的组成课型 新授主备人 李松娟时间 学习目标 1 了解氢气的性质和检验方法。2 通过水的电解实验来掌握水的组成。3 认识什么是化合物 单质和氧化物。重点 1 氢气的性质和水的电解实验。2 熟悉化合物 单质和氧化物的分类。难点 水的电解实验和水的分解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