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浮力 总复习

发布 2022-08-02 15:53:28 阅读 1885

浮力-总复习。

知识网络。重难点聚焦。

1、能设计并进行有关浮力的小实验,会用测量计测量浮力,会画浮力的示意图;

2、能运用常见的器材设计**“阿基米德原理”的全过程;

3、浮力计算。

知识要点回扣。

一)求浮力的一般方法。

1. 压力差法:物体在液体中下、上表面受到的压力差。

2. 称量法:,是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是物体浸在液体中称量的重力;

这种方法还可以求出物体体积,物质的密度及液体的密度。

3. 阿基米德原理法:,若物体与容器底紧密结合,物体不受浮力。

4. 平衡法:漂浮或悬浮物体 。

二)物体的浮沉条件,对实心物体而言。

下沉下沉。上浮上浮。

悬浮、漂浮悬浮。

三)液面升降:确定液面的升降,只要比较变化后的与变化前的的大小。

1. 浮冰熔化后液面升降。

(1)纯冰浮于液面,冰熔化后液面升降。

① ,如冰浮于盐水中,冰熔化后,液面上升。

② ,冰熔化后,液面下降。

③ ,液面不变。

(2)冰中含杂质,冰熔化后,水面升降。

① ,若冰中有铁、铜、铝、石块等,冰熔化后,水面下降。

② ,如冰中有木块、蜡、气泡,冰熔化后,水面不变。

③ ,水面不变。

2. 漂浮在液面的“载体”,当把所载的物体取出放入液体中时,如,容器中液面下降,当时,容器中液面不变。

四)几个规律问题。

1. 同一物体浮在不同液体中,是一个定值,都等于,此时与成反比(密度计原理,轮船浮在海中或浮在江河中,一木块分别浮在不同液体中)。

2. 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浮在同一种液体中,,为一定值,等于(浮在液体中的物体,将露出液面部分切去,物体上浮又露出液面,为定值,等于)。

3. 漂浮在液体中的物体,浮力的变化等于物体重力的变化。

4. 如图,细线拉力为t,细线断后,物体上浮至漂浮,浮力的减少等于细线的拉力t,即。

规律方法整合。

1、浮力的大小可由物体的浮沉条件求解,如悬浮和漂浮,即。

2、漂浮和悬浮时,尽管都是,但它们是有区别的:

漂浮的物体静止在液体的表面上,悬浮的物体静止在液体内部或在液体内部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漂浮状态的物体,其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排开液体的体积小于它本身的体积,而处于悬浮状态的物体,其密度与液体密度相等,排开液体的体积等于它本身体积的大小。

夯实基础。1、我国沉船打捞人员在南海打捞宋朝的商船。潜水员在水面下作业,当他继续下潜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时( )

a 所受的浮力变大,压强变大 b 所受的浮力变大,压强变小。

c 所受的浮力不变,压强变大 d 所受的浮力不变,压强不变。

解析:潜水员在水下继续下潜过程中,排开水的体积不变,因此所受浮力不变;在下潜过程中,由可知,潜水员受到的压强增大。

答案:c举一反三:

关于物体受到水的浮力,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漂在水面的物体比沉在水底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

b.没入水中的物体在水中的位置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

c. 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d.物体的密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小。

答案:c 2、如图所描绘的情景中,利用到浮力的是( )

解析:识图题要注意观察图的内容所表示的意思来确定。

答案:c举一反三:

如图所示,将两块相同的橡皮泥做成实心球形和碗形,分别放入相同的甲、乙两杯水中,静止时甲杯中橡皮泥所受的浮力乙杯中橡皮泥所受的浮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杯中水面升高得多。

答案:小于乙。

3、一个均匀圆柱体悬浮在液体中,如果把圆柱体截为大小不等的两部分,再放入该液体中,则。

a.两部分都上浮。

b.两部分都悬浮。

c.体积大的上浮,体积小的下沉。

d.体积小的上浮,体积大的下沉。

解析:物体的密度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物体被截成两份其密度不变。物体悬浮时物体的密度等于液体的密度。

答案:b举一反三: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风筝是靠空气的浮力上升的。

b.水下的潜水艇,下潜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

c.气象探测气球里所充气体的密度小于空气密度。

d.同一支密度计漂浮在不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不同。

答案:c**实验。

4、小华用如图a所示的实验,**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1)进行甲、乙两步实验,小华的目的是;

(2)进行乙、丙两步实验,小华想验证的猜想是;

(3)小华研究浮力大小与深度的关系时.根据测得的实验数据,作出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物体下表面所处深度h的关系的图像,如图b所示,根据图像可以判断出,此实验过程中浮力的变化情况是先___后___

解析:根据可得浮力的大小;同一物体浸没在不同的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是不同的;浮力和深度的关系要仔细观察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弹簧秤的示数来确定。

答案:(1)确定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2)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不同;

(3)浮力先增大后不变。

举一反三:如图是**“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的若干操作,根据此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深度的关系,应选用的操作是填序号)。

(2)若选用的操作是②④⑥可**浮力的大小与的关系。

(3)若**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应选用的操作是填序号)。答案:

(2)密度。

(3)①③或①⑤⑥

综合应用。5、(多选)用密度、、的不同物质制成实心小球a、b、c,其质量,放入水中后a球下沉,b球悬浮,c球漂浮,若它们所受浮力分别是、、,则( )

a、b、在原位将c球露出水面部分截去,剩余部分将静止不动。

c、d、在原位将a球截去适当部分后,剩余部分可能上浮。

解析:根据a、b、c三球的浮沉情况知三球所受浮力与重力的关系:,;根据三球质量相等知三球所受重力,由以上分析可知选项c正确。

根据三球的浮力与重力的关系和物体的浮沉原因知:,即是,再根据和,知选项a正确。

若将c球与a球截去一部分,其密度不变,不等式仍成立,a球仍下沉,c球仍漂浮。选项b、d不正确。

答案:a、c。

总结升华:根据物体浮沉条件和浮沉原因进行分析、推理。

举一反三:(多选)如图:将一个实心铁球a和一个密度小于水的木球b放在小盒中再将小盒放在水槽中,漂浮在水面上,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a从盒中拿出放到水槽的水中,水槽中水面高度不变。

b、将a从盒中拿出放到水槽的水中,水槽中水面高度下降。

c、将b从盒中拿出放到水槽的水中,水槽中水面高度下降。

d、将两个小球都从盒中拿出放到水槽的水中,水槽中水面高度下降。

分析:两球均在盒中时,盒子所受浮力。拿出a球时,由于a球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它将沉入水底,所受浮力小于自身重力,它们所受总浮力,小于,即变小,水面下降。

拿出b球时,由于b球密度小于水的密度,b球浮在水面上。浮力等于其自身重力。所以拿出b球前后它们所受总浮力不变,即不变,液面不升不降。

答案:b、d

6、棱长为2cm的实心正方体木块和铁块,木块的密度为,将它们放入水中,待其静止时,分别求出木块和铁块受到的浮力(g=10n/kg)

解:木块的体积。

木块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故木块漂浮。

铁块密度大于水的密度,铁块沉底。故。

总结升华:先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判断出物体在水中的状态,再根据有关公式计算。

举一反三:先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个底面为的圆筒形容器(厚度可忽略),向容器中注入10cm深的水,再取一个鸡蛋,称得其质量为55g,将它轻轻放入水中,发现鸡蛋沉至容器底部,此时测得水面升高了5mm,然后、向容器中加食盐并不停搅拌。直至鸡蛋恰好悬浮起来为止,请计算:

1、容器中未放入鸡蛋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是多大(g=10n/kg)

2、当鸡蛋悬浮起来时,盐水的密度是多少?

分析:(1)未放入鸡蛋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根据公式可直接求出。

(2)鸡蛋悬浮时,盐水密度等于鸡蛋的密度,设法求出鸡蛋的密度即可。

答案:(1)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2)鸡蛋的体积:

(3)鸡蛋的密度:。即为盐水的密度。

九年级物理总复习教学案 压强和浮力

教学目标 1.知道压强的意义 定义 公式等内容,知道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2.会解释常见压强现象,会用压强公式进行相关计算。3.知道浮力产生的原因及物体的浮沉条件。会用浮力的所有公式进行相关计算。重 难点 会用压强和浮力的知识解决相关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导入 期中考试选择题之一 关于航母,...

九年级物理浮力复习学案

学习目标 1 浮力的几种计算方法,用浮力知识解释轮船 潜水艇 气球等有关问题,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2 浮力结合密度 重力 二力平衡 压强的综合计算,决定压强大小的 小桌实验 题 液体压强 浮力大小决定因素的 题,以及结合图象展示物理过程的情景题。3 运用力 密度 二力平衡 压强与浮力的综合计算题。...

九年级物理浮力复习导学案

班级 姓名 学号 学习目标 1 会进行简单的浮力的计算,能利用复利计算物体或液体的密度。2 直接物体的浮沉条件,并能利用他解决简单的物理问题。3 知道浮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学习过程。一 基础梳理与检测。浮力 1 浮力的方向始终是的,2 浮力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物体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 上表面受到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