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总复习

发布 2022-08-02 15:36:28 阅读 6776

九年级物理总复习(三) 物态变化。

一、 温度、温度计。

1、温度:表示物体的程度的物理量;

2、温度计:(1)测量的工具;(2)原理是利用液体性质制成;(3)单位符号。

3、温度计正确使用(四个字)

1)估 (2)选 (3)放 (4)读。

4、体温计:(1)测量范围2)分度值。

3)每次使用前都要用力。

二、熔化和凝固。

1、熔化:物质从变成的过程,物质熔化过程中热量;

2、熔点: 熔化时的温度, 没有确定的熔化温度;

3、凝固:物质从变成的过程,物质凝固过程中热量;

4、同一晶体,其熔点和凝固点。

三、汽化和液化。

1、汽化:物质从变成的过程,物质汽化过程中热量;

2、汽化的两种方式是。

3、液化:物质从变成的过程,物质液化过程中热量;

4、气态物质液化的法。

四、升华和凝华。

1、升华:物质从变成的过程,物质升华过程中热量;

2、凝华:物质从变成的过程,物质凝华过程中热量;

五、巩固练习。

1、**地区海拔高。关于**地区的气压与水的沸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压低、水的沸点高 b、气压高、水的沸点高。

c、气压低、水的沸点低 d、气压高、水的沸点低。

2、下列物态变化中,吸热的一组是。

a.熔化、液化、升华 b.熔化、汽化、升华。

c.升华、汽化、凝华 d.液化、升华、汽化。

3、夏天,从冰箱冷冻室取出的物品,放一会就会在物品上有一层白色的东西,这是。

a.凝华所形成的霜b.凝固所形成的霜

c.升华所形成的霜d.汽化所形成的霜。

4、测量液体温度时,下列温度计放置方法正确的是。

5、北方冬天菜窖里放几桶水,可以使窖内的温度不会过低,菜不致冻坏,这主要是因为。

a、 水是热的不良导体,不善于传热 b、水的温度比气温高。

c、水结冰时要放热d、水能供给蔬菜水分

6、如图所示的四个图景,正确描述水沸腾现象的是。

7、小明在家过周末,联想到一些学过的物理知识的场景所包含的物理道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擦地后,开窗通风干的快,是加快空气流通,使蒸发加快。

b、 从冰箱中取出的汽水瓶流汗,是空气中水蒸气液化而成的。

c、 烧开水后,看到“白气”是汽化现象

d、 d、看到灯泡变黑是先升华后凝华。

8.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吸热的是。

a.冰的消融 b.霜的形成 c.雪的形成 d.露珠的形。

9.热现象在一年四季中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凝华现象。

b.夏天揭开冰棒包装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气”,这是升华现象。

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露珠,这是液化现象

d.初冬的早晨地面上会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

10.小美同学对冰加热,她将冰熔化成水直到沸腾的过程,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图象中的de段是冰的熔化过程。

b. ab、cd段物质在吸热,bc、de段。

物质没有吸热。

c. 水的凝固点是o℃

d. bc段物质的温度保持不变,状态不变。

1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用久了的电灯灯丝变细是升华现象

b.秋天的早晨,大雾逐渐散去是液化现象。

c.被水蒸气烫伤比沸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水蒸气液化时要放出热量。

d.人出汗后,微风吹过感到凉爽,是因为汗液蒸发加快,带走更多的热量。

12、海波的熔点是48 ℃,那么48 ℃的海波是。

a. 液态 b. 固态 c. 液固混合 d. 以上状态都可能。

13、下列属于熔化的是。

a.糖放在水中后逐渐化成了糖水 b.夏天放冰棒的杯子外壁小水珠。

c.露水的形成d.冰棒变成冰水。

14、下列物质中,均属于晶体的一组是。

a.沥青、蜂蜡、明矾b.萘、铁、松香。

c.海波、冰、水银d.水晶、玻璃、金属。

15、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变慢的是。

a.将湿衣服晾在阳光下通风的地方

b.在缺水地区利用管道代替沟渠输水。

c.晒粮食,把粮食放在向阳的地方,并且把粮食摊开

d.用电热吹风机将湿头发吹干

16、炎热的夏天,戴眼镜的同学从空调房走到室外时,镜片上出现一层薄雾,过了一会儿,镜片又变得清晰起来.镜片上这两种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是。

a.先汽化,后液化 b.先凝固,后蒸发

c.先液化,后汽化 d.先凝固,后升华。

17、寒冷的冬天,居民楼的玻璃窗上会“出汗”或结“冰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玻璃窗上的“汗”是水蒸气液化生成的。

b. 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华生成的。

c. “冰花”结在玻璃窗的内表面 d. “汗”出在玻璃窗的外表面。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水银凝固点-39℃)

a.冰熔化时,吸热,温度不断上升。

b.液态蜡凝固时,放热,温度保持不变

c.冬天,冰冻的湿衣服也能晾干。

d.某同学用水银温度计测出北方冬季最低温度为-52.3℃

19、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任何温度下液体都可以蒸发 b. 所有的固体都有固定熔化温度 c. 物质升华时会放出热量 d. 物质从固态变成气态的现象叫做汽化。

20.夏天,用棉被盖住冰棍,冰棍不易熔化,这是因为。

a.冰棍的冷气不容易传到棉被外 b.棉被外的温度不容易传给冰棍。

c.棉被外的热不容易传给冰棍d.以上说法都不对。

21.标准大气压下,在盛水的大烧杯内放着盛有80oc热水的大试管,如图所示,当对大烧杯内的水加热时,烧杯内的水很快就烧开,若继续加热,试管内的水将。

.升到100oc而沸腾b.升到100oc不能沸腾。

.试管内水温保持80 oc不变无法确定。

2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b.物体温度不变,就一定没有吸热或放热。

c.物体放出热量,温度不一定降低。

d.物体吸收热量越多,温度就一定升高得越高。

23.如图2取两支同样的温度计,其中一支用浸有酒精的。

棉花包住了玻璃泡,将它们放在同一环境中,则。

a.包有棉花的温度计示数大

b.包有棉花的温度计示数小。

c.两支温度计的示数一样。

d.无法确定。

24、张乾同学做了一个实验:将碾碎的卫生球粉末和小树枝放入封闭的烧瓶中,然后在酒精灯上微微加热烧瓶,发现卫生球的粉末越来越少,停止加热后,一会儿烧瓶内的树枝上出现了洁白、玲珑剔透的人造“雪景”,对以上实验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雪景”是卫生球升华而成的 b.“雪景”是卫生球凝华而成的。

c.“雪景”的形成经历了汽化和液化两个物态变化过程。

d.“雪景”的形成经历了升华和凝华两个物态变化过程。

25、妈妈在蒸馒头时,开锅后改用“小火”。针对这种做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沸腾后,改用“小火”能更快的让馒头变熟

b.改用“小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

c.无论使用“大火”还是“小火”,水达到沸点后温度都保持不变。

d.用“大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不应该改用“小火”

26、在同一环境中对温度计进行了如下操作,温度计的示数下降最快的是。

27.某同学有一支温度计,读数不准但刻度是均匀的,该同学将这支温度计放入冰水混合物中时读数是5 ℃,将这支温度计放入沸水中时读数是95 ℃(气压为1个标准大气压).他用这支温度计测量当时的气温读数是32 ℃,由上述可知,当时实际气温为。

九年级物理总复习

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复习题。一 填空题 每空1分,共27分 1 在电阻一定时与成比。2 欧姆定律公式的理解 公式中i u和r必须对应于。3 电路的串联有以下几个特点 电流。电压。电阻。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r串联,则有。分压原理是。4 欧姆定律的公式是它的两个推导式是。5 在电压一定时与成比。6 欧姆...

九年级物理期末总复习

一 选择题 1 如图所示,射箭前拉开弓的过程中,运动员所做的功用于。a 增大弓的重力势能 b 增加箭的动能。c 增大弓的弹性势能 d 增加箭的内能。2 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是由四个冲程组成的,图中冲程使气体内能增加的是。3.以下估测中,基本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 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5m s b 某同学...

九年级物理总复习 二

九年级物理总复习 二 机械运动。一 长度和时间及其测量。1 长度及其测量 实验室中常用测量长度,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 符号是 2 正确使用刻度尺 1 会选 根据测量要求选择和 合适的刻度尺 2 会放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线的一边要被测物体且与被测边保持3 会看 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尺互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