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总复习 二

发布 2022-07-27 10:21:28 阅读 7978

九年级物理总复习(二) 机械运动。

一、 长度和时间及其测量。

1、长度及其测量:实验室中常用测量长度,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 ,符号是 。

2、正确使用刻度尺:(1)会选:根据测量要求选择和

合适的刻度尺;(2)会放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线的一边要被测物体且与被测边保持3)会看: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尺互相4)会读: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5)会记:

记录结果要有和 。

3、时间及其测量:实验室中常用测量时间,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主单位是 ,符号是 。

4、误差与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它跟

有关,误差不可 ,但可以。

二、 机械运动。

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另一个物体位置的叫做机械运动。

2、参照物:(1)被选作的物体叫做参照物;(2)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3)选定的参照物我们假定是。

的;(4)参照物的选择是的。

3、速度:(1)在物理学中,把与之比叫做速度,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的物理量;(2)速度的符号是 ,国际主单位是 ,计算公式是。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

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一江春水向东流 b、五四运动 c、海水奔腾 d、春风拂面。

2、“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歌词中的“青山走”所选的参照物是。

a、竹排 b、两岸 c、青山 d、树木。

3、关于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测量实验中的错误叫误差

b、产生误差是因为没有遵守操作规则造成的。

c、认真仔细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d、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4、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3秒内通过36米的路程,则它在前2秒内的速度一定是。

a、9米/秒 b、12米/秒 c、4.5米/秒 d、无法确定。

5、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3所示,图4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

6、晓燕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s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50m处的速度是6m/s,到终点时的速度为7.5m/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a.6m/s b. 6.25m/s c. 6.75m/s d. 7.5m/s

7.甲、乙两辆汽车行驶在平直的公路上,甲车上的乘客看乙车在向南运动。乙车上的乘客看到甲车和树木都向南运动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乙车可能都向南运动 b.甲乙两车可能都向北运动。

c.甲车向北运动乙车向南运动。

d.甲车一定在向南运动,乙车向北运动。

8.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v=s/t可知,物体的( )

a.速度大小恒定不变 b.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c.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d.以上说法都对。

9.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下列要求中不必要的是。

a.在使用刻度尺之前,应先观察刻度尺,搞清楚它的量程和分度值。

b.测量时只能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读起。

c.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d.记录时,必须在数字后面加上单位。

10.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下列记录中正确的是。

a.24.3cm b.24cm c.24.30cm d.2.43dm

11.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a.1.5m=1.5×100=150cm b.1.5m=1.5m×100=150cm

c.1.5m=1.5×100cm=150cm d.1.5m=1.5m×100cm=150cm

12.测量地图上一段铁路线的长度,应该选用的一组器材是( )

a.刻度尺b.刻度尺和三角板

c.细线和刻度尺 d.量角器和刻度尺。

13. 有位诗人坐船远眺,写下了著名诗词:“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诗人在诗词中前后两次对山的运动的描述,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a.风和水 b、船和地面 c、山和船 d、风和地面。

14、使用一个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毫m刻度尺去测量一个机器零件的长度,这样测量的结果将会。

a.偏大b.偏小 c.正常 d.无法比较。

15.明代诗人曾写下这样一首诗:“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其中“桥流水不流”之句应理解成其选择的参照物是。

a、水 b、桥 c、人 d、地面。

16.坐在直升飞机上的驾驶员看见高楼楼顶在向上运动,若以地面为参照物,直升飞机a.向下运动 b.已向上运动 c.静止不动 d.水平运动。

17、某同学正确测量出木块的长为18.52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测量数据的估计值是8.52cm b.测量数据的估计值是0.52cm

c.测量数据的估计值是0.02 cm d.测量数据的估计值是0.5cm

18、客机匀速飞行的速度为250 m/s,对其物理意**释正确的是。

a、客机在1秒内的速度为250m b、客机在1秒内的速度为250m/s

c、客机每秒飞过的路程为250m d、客机每秒飞过的路程为250m/s

19、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甲乙速度之比为4:3,通过的路程之比为5:2,则所用时间之比为。

a、10:3 b、3:10 c、8:15 d、15:8

二、计算题

1、一列火车长200m,以20m/s的速度通过长1800m的铁路桥,这列火车通过大桥用了多少时间?

2、某人在100 m的短跑道上步行,要用80 s从起跑线步行到终点,他的运动可以认为是匀速直线运动。求:(1)他步行的速度是多大?

(2)如果他在最初20 s以0.8 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但通过跑道全程的时间还是80 s,那么,在余下的路程中它的速度是多大?

九年级物理总复习教程 二

一 本讲主要内容 初中物理总复习 第一册。第三章声现象。第四章热现象。1.声音的发生和传播。1 声源 振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声音就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物体只要振动,就一定会发出声音,但这声音人耳不一定都能听得到。2 声源振动发出的声音,需要有介质来传播。介质可以是各...

九年级物理总复习之二

九年级物理总复习之二 机械功与机械能 一 单项选择题。1 水平桌面上的文具盒在水平方向的拉力作用下,沿拉力的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文具盒所受重力做了功 b 文具盒所受支持力做了功。c 文具盒所受拉力做了功 d 没有力对文具盒做功。2 如图的剪刀剪纸机械效率为80 这表示 a.若作...

九年级物理总复习

九年级物理总复习 三 物态变化。一 温度 温度计。1 温度 表示物体的程度的物理量 2 温度计 1 测量的工具 2 原理是利用液体性质制成 3 单位符号。3 温度计正确使用 四个字 1 估 2 选 3 放 4 读。4 体温计 1 测量范围2 分度值。3 每次使用前都要用力。二 熔化和凝固。1 熔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