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复习提纲

发布 2022-08-02 15:54:28 阅读 9879

第十章压强

一、压强。1. 压力。

1)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力叫压力。

2)压力方向:垂直于受力面。

3)压力大小:不一定都由重力提供,可以小于或大于重力,也可与重力无关。

4)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压力越大,受力面积越小,压力效果越明显。

2. 压强: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1)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2)计算公式:

压强定义公式:p=固体、液体、气体都适用)

液体压强公式:p=ρgh(ρ指液体的密度,h是指所求的位置在液面的距离)

大气压强公式:p=当然若用托里斯利实验来测,那可以用p=ρgh来计算,其中ρ是水银的密度,h是水银柱的高度)。

1个标准大气压=76cmhg=101300pa。

3)理解:当s一定时,p与f成正比;当f一定时,p与s成反比。

4)物体所能承受的是压强。

5)单位:帕斯卡,帕(pa)。

二、液体压强。

1、液体压强。

1)液体压强的产生:由于液体本身具有重力和液体具有流动性。

2)液体压强的性质:液体内各方向都有压强,同一深度向各方向压强相等,液体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液体压强还跟液体密度有关。

3)公式p=ρgh。ρ为液体密度,单位用kg/m3(千克/立方米);g=9.8n/kg(一般不做要求时缩略为g=10n/kg);h是液体内某处的深度,单位用m; p为液体压强,单位用pa.

此公式用来计算液体内压强,不适用固体和气体。

液体压强p只与ρ和h有关,跟液体重力、体积、容器形状无关。ρ为液体密度,h为深度,即从液面开始到研究点的竖直距离。

在公式中:当ρ一定,即在同一种液体中,液体的压强p与深度h成正比;在不同的液体中,当深度h相同时,液体的压强p与液体密度ρ成正比;p是定值时,h与ρ成反比。

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一般不等于液体重力,正因为如此,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压强,应先用液体压强公式求压强,再计算压力,容器对水平支持面的压强,压力,先求出压力,再计算压强。

2. 连通器。

连通器中盛有同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液面总相平,连通器中盛有不同液体,在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液面一般不相平,连通器中盛有同种液体,上端不开口,液体静止时,液面一般不相平。

三。 大气压强。

1)大气压的产生:由于空气有重力,空气具有流动性,空气对内部各方向都有压强。

2)托里拆利实验:同地点,同时做此实验,水银柱的高度h与玻璃管的粗细、水银槽内水银多少,玻璃管倾斜及玻璃上提、下压(管口不离开水银面)等,不影响实验结果。1个标准大气压=760mm水银柱高=76厘米水银柱高=1.

01×105帕=10.336米水柱高。

3)大气压的变化。

大气压随高度升高而减小,在海拔2000m高空内,平均每升高12米,水银柱下降1mm,即133pa。

大气压随天气变化,晴天比阴天气压高,冬天比夏天气压高。

4)液体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减小时,液体沸点降低,气压增大时,液体沸点升高。

5)气压压强与体积关系:在温度不变时,一定质量的气体越小,压强越大,体积越大,压强越小。

四、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在气体或液体中,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

2、液压机的升力。利用了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第十一章浮力。

一)求浮力的一般方法。

1. 压力差法:计算规则几何体全部浸没在液体中时用。物体在液体中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差。f浮=f底面向上-f表面向下。

2. 称量法(弹簧秤法):是测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f浮=g物-f拉。

浮力是物体浸在液体中称量的重力。

这种方法还可以求出物体体积、物质的密度及液体的密度。

3. 阿基米德原理法: 若物体与容器底紧密结合,物体不受浮力。

f浮 = g排液 =ρ液 g v排液。ρ液,为液体的密度而不是物体的密度,即与所排开的液体的密度有关,与物体的密度无关。v排液, 为物体浸入到液体中所排开的液体体积。

4. 平衡法:漂浮或悬浮物体 。物体漂浮和悬浮时, f浮=g物。

二)物体的浮沉条件,对实心物体而言。

下沉下沉。上浮上浮。

悬浮、漂浮悬浮。

三)液面升降。

液面升降只要比较变化后的与变化前的的大小。

1. 浮冰熔化后液面升降。

1)纯冰浮于液面,冰熔化后液面升降情况:

如冰浮于盐水中,冰熔化后,液面上升。

如冰浮于大于冰密度小于水密度液体中,冰熔化后,液面下降。

液面不变。

2)冰中含杂质,冰熔化后,水面升降情况:

若冰中有铁、铜、铝、石块等,冰熔化后,水面下降。

如冰中有木块、蜡、气泡,冰熔化后,水面不变。

水面不变。

2. 漂浮在液面的“载体”,当把所载的物体取出放入液体中时,如果物体重量大于浮力,容器中液面下降,当物体重量等于浮力时,容器中液面不变。

四)几个漂浮规律问题。

1. 同一物体浮在不同液体中,所受的浮力是一个定值,都等于它所受的重力 ,此时液体的密度与浮力成反比(密度计原理,轮船浮在海中或浮在江河中,一木块分别浮在不同液体中)。

2. 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浮在同一种液体中,为一定值,等于 (浮在液体中物体,将露出液面部分切去,物体上浮又露出液面, 为定值,等于)。

3. 漂浮在液体中物体,浮力的变化等于物体重力的变化。

4. 如图,细线拉力为t,细线断后,物体上浮至漂浮,浮力的减少等于细线的拉力t,即 。

规律一:物体漂浮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等于它受的重力;

规律二: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所受浮力相同;

规律三: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漂浮,在密度大的液体里浸入的体积小;

规律四:漂浮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是它总体积的几分之几,物体密度就是液体密度的几分之几;

规律五:将漂浮物体全部浸入液体里,需加的竖直向下的外力等于液体对物体增大的浮力。

第十二章机械能。

一、动能和势能。

1. 能:一个物体能够做功,就被称为具有能量。

注:① 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做功

一个物体具有做功的本领。

一个物体能够做功的多少来量度其能量的大小。

2.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具有的能量叫做动能。

注:① 运动的物体能够做功 。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而不是具有能量才运动的。

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只是质量大,或者只是速度大,而物体的动能不一定大)。

3. 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叫做重力势能。

注:① 被举高的物体具有做功的本领。

重力势能的大小是由物体的质量,它所在的高度由两个因素决定的,物体质量越大,被举得越高,它的重力势能就越大。

决定重力势能大小的一个因素“高度”,在没有特殊指明的情况下,一般是相对于地面的高度。

4. 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叫做弹性势能。

注:① 弹性形变——物体形变还能恢复原状。

弹性势能的大小与物体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它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二、机械能及其转化。

1、 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统称叫做机械能。

注:① 机械能是能量的一种形式。

一个物体只有动能,没有势能,它具有机械能。

一个物体只有势能,没有动能,它也具有机械能。

一个物体既有动能,又有势能,它的机械能等于它的动能与势能之和。

能量的单位:焦耳。

2、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动能和重力势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例如:滚摆升降、单摆摆动。

动能和弹性势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注:①能量的转化可以发生在同一物体上,也可以发生在不同物体之间。

在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过程中,如果没有机械能转化成其它能,也没有其它能转化成机械能,机械能的总量才保持不变。

三、功和功率。

1、功:物理中的功。应包含两个必要因素,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两个因素缺一不可,少一因素也不能叫物理中的功:

功的计算: 功=力×距离 (即w功=f力·s距离)

功的单位:国际单位是焦耳,1焦耳=1牛·米。

注:有三种情况下力是不做功的。

1)有力作用而没有距离s,如用力向上提一物体,但没有提动。

2)物体移动了距离,但没有力f的作用,如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靠惯性向前运动距离。

3)有力作用,也通过距离,但二者相互垂直,如用力提着重物水平匀速向前运动。

2. 功率: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由于功率包含了功和时间两个因素,所以做功多的不一定做功快,做功时间长的不一定做功慢。

功率的计算:

功率的单位:国际单位:瓦特

3. 功的原理:不计摩擦时,功的原理利用任何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等于不用机械而直接用手做的功是完全符合的。

可是功的原理是一种理想情况下的结论。

4. 机械效率。

1)有用功:使用机械时,对人们有用的功。

2)额外功:对人们没用,但不能不做的功。

3)总功:有用功和额外功总和,

4)机械效率: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

5)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用弹簧称测拉物体时拉力大小,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上升高度和绳拉出的长度。

注:在测量中,弹簧秤要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刻度尺要竖直放置。

第十三章热和能。

一、分子热运动。

1.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注:分子是保持物质原有性质的最小微粒。

2)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扩散现象:不同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说明: 气体、液体、固体均能发生扩散现象。

不同物质一定要在互相接触时才能发生扩散,如果两种不同物质彼此不接触,是不能发生扩散的。

扩散不是单向的一种物质的分子进入另一种物质中去而是彼此同时进入对方的。

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是有空隙的。

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注: 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不同物质的分子大小不同,相互作用力也不同。

二、内能:1、内能(1)物体内部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九年级物理复习提纲

第十一章从水之旅谈起。一 温度与温度计 1 温度 物体的冷热程度。2 温度的单位 摄氏度 规定 冰水混合物 0 沸水 100 3 温度计 原理 根据液体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使用方法 4 体温表 量程 35 42 分度值 0.1 二 物态变化中的吸热过程 1 熔化 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现象。熔点 晶体...

九年级物理复习提纲

第十一章从水之旅谈起之基础知识。一 物质三态与物态变化。1.物质的状态 有和三种状态,物质可以在这三种状态之间互相 2.物态变化 包括和凝华。其中和过程吸收热量,液化和过程向外界放出热量。二 物态变化细说。1.熔化。1 定义 物质从变为的过程叫做熔化。如铁矿熔化成铁水 冰雪熔化成水等。2 晶体熔化的...

九年级物理复习提纲

初中物理 重要公式 一 力学 1.速度 v s t 变形s v t t s v 单位 1m s 3.6km h 1 km h 1 3.6 m s 2.重力 g mg 变形m g g 其中 g 9.8n kg,常取10n kg 3.合力 同方向f f1 f2,反方向f f1 f2 4.密度 m v 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