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复习提纲12

发布 2022-08-04 18:14:28 阅读 8505

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

一、宇宙和微观世界。

1.宇宙——物质——分子——原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和电子。(原子结构与太阳系结构相似--核式结构)

固态:分子排列紧密,粒子间作用力强大。具一定体积和形状。

2.微观模型液态:分子无固定位置,运动较自由,粒子间作用力较弱。无确定形状,具流动性。

气态:分子极度散乱,间距很大,高速运动,粒子间作用力极小,易被压缩。具流动性。

二、质量m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

2.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g ,常用单位:t g mg

1t= 103 kg 1kg= 103 g 1g= 103 mg

3.理解: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位置、温度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本身的属性。

4、测量: 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测量工具:案秤、台秤、杆秤,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托盘天平,也可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重,再通过公式m=g/g计算出物体质量。

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a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b调节天平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c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d被测物体的质量=盘中砝码总质量+ 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注意事项:a 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

b 保持天平干燥、清洁。

三、密度ρ1.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公式m/v)

推导式:m=ρv v=m/ρ

3.单位:(国际)kg/m3 、(常用)g/cm3 1g/cm3=103kg/m3

注:ρ水=1.0×103kg/m3,读作1.0×103千克每立方米,物理意义:1m3的水的质量为1.0×103kg。

4.理解密度公式。

物体密度与物体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有关,与质量、体积、形状无关;但密度随温度、状态等改变而改变。同种物质,密度不变,m与 v成正比;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所以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体积v与密度ρ成反比;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m与密度ρ成正比。

5.图象:ρ甲》ρ乙。

6.测体积——量筒(量杯)

用途:测量液体体积(间接地可测固体体积-排水法)。

7.测固体密度:

质量——天平

原理ρ=m/v形状规则——刻度尺。

体积浮在水面针压法(量筒、水、大头针)

形状不规则沉坠法(量筒、水、细线、石块)

沉入水中:量筒、水、细线。

方法:①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体积v1;②用细线系好物体,浸没在量筒中,读出总体积v2,则物体体积v=v2-v1 。

8.测液体密度:

原理:ρ=m/v

用天平测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1 ;

步骤 ②把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读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v;

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余液体的质量m2 ;

计算出液体的密度ρ=(m1-m2)/v

9.密度的应用:

鉴别物质: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可用密度鉴别物质。

求质量:有些物体体积容易测量但不便测量质量,用公式m=ρv算出它的质量。

求体积:有些物体质量容易测量但不便测量体积,用公式v=m/ρ算出它的体积。

判断空心实心:

第十二章《运动和力》

一、参照物。

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二、机械运动。

1、 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 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3、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比较同时启程的步行人和骑车人的快慢采用:时间相同路程长则运动快。

比较百米运动员快慢采用:路程相同时间短则运动快。

百米赛跑运动员同万米运动员比较快慢,采用: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实际问题中多用这种方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物理学中也采用这种方法描述运动快慢。

4、速度 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计算公式: 变形。

速度单位:国际单位制中 m/s 运输中单位km/h 两单位中m/s 单位大。

换算:1m/s=3.6km/h 。

5 、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6、变速运动:

a、 平均速度求某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必须找出该路程及对应的时间)

b、 物理意义:表示变速运动的平均快慢

c、 平均速度的测量:原理方法:用刻度尺测路程,用停表测时间。

e、常识:人步行速度约1.1m/s ,自行车速度约5m/s ,三、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测量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 m ,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 (μm),纳米(nm)。

3、主单位与常用单位的换算关系:

1 km=103m 1m=10dm 1dm=10cm 1cm=10mm

1mm=103μm 1m=106μm 1m=109nm 1μm=103nm

4、刻度尺的使用规则:

a、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刻度尺。

b、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c、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d、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e、“记”: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也可表达为:测量结果由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

5、误差:1)定义:测量值和真实值的差异叫误差。

2)产生原因:测量工具测量环境人为因素。

3)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用更精密的仪器。

4)误差只能减小而不能避免 ,而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和主观粗心造成的,是能够避免的。

四、时间的测量:

1、单位:秒(s)

2、测量工具: 钟、表、停表……等。

五、力。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或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

4、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用n 表示。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5、力的测量:

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分类:弹簧测力计、握力计。

弹簧测力计: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6、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六、惯性和惯性定律:

1、伽利略斜面实验:

⑴三次实验小车都从斜面顶端滑下的目的是:保证小车开始沿着平面运动的速度相同。

实验得出得结论:在同样条件下,平面越光滑,小车前进得越远。

伽利略的推论是:在理想情况下,如果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2、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惯性:定义: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说明: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皆无关。

七、二力平衡:

1、定义: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称二力平衡。

2、二力平衡条件: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个力在一条直线上。

3、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比较:

相同点:①大小相等②方向相反③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不同点: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4、 力的合成:

二力合成:求两个力合力。

若两个力方向相同,则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和,方向跟两个力的方向相同。f合=f1+f2

若两个力方向相反,则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差,方向跟较大的那个力方向相同。f合=f1-f2

第十三章《力和机械》

一、弹力。1、弹性和塑性。

2、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

二、重力:重力的概念: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重力大小的计算公式g=mg 其中g=9.8n/kg 它表示质量为1kg 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

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其应用是重垂线、水平仪分别检查墙是否竖直和水平面是否水平。

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如均匀细棒的重心在它的中点,球的重心在球心。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两条对角线的交点。

三、摩擦力:

1、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就叫摩擦力。

2、分类:3、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4、静摩擦力大小应通过受力分析,结合二力平衡求得。

5、在相同条件(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

6、滑动摩擦力:

测量原理:二力平衡条件。

测量方法:把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使木块匀速运动,读出这时的拉力就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结论: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该研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

由前两结论可概括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大小、运动速度大小无关。

7、应用:理论上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增大压力、接触面变粗糙、变滚动为滑动。

理论上减小摩擦的方法有:减小压力、使接触面变光滑、变滑动为滚动(滚动轴承)、使接触面彼此分开(加润滑油、气垫、磁悬浮)。

四、杠杆。1、 定义: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

九年级物理复习提纲

第十一章从水之旅谈起。一 温度与温度计 1 温度 物体的冷热程度。2 温度的单位 摄氏度 规定 冰水混合物 0 沸水 100 3 温度计 原理 根据液体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使用方法 4 体温表 量程 35 42 分度值 0.1 二 物态变化中的吸热过程 1 熔化 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现象。熔点 晶体...

九年级物理复习提纲

第十一章从水之旅谈起之基础知识。一 物质三态与物态变化。1.物质的状态 有和三种状态,物质可以在这三种状态之间互相 2.物态变化 包括和凝华。其中和过程吸收热量,液化和过程向外界放出热量。二 物态变化细说。1.熔化。1 定义 物质从变为的过程叫做熔化。如铁矿熔化成铁水 冰雪熔化成水等。2 晶体熔化的...

九年级物理复习提纲

第十章压强 一 压强。1.压力。1 压力 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力叫压力。2 压力方向 垂直于受力面。3 压力大小 不一定都由重力提供,可以小于或大于重力,也可与重力无关。4 压力作用效果 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压力越大,受力面积越小,压力效果越明显。2.压强 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1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