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巴楚县双语实验小学。
1 单元测量。
第一课时毫米的认识。
一、教学内容毫米的认识
授课日期:2010 年月日星期
课本第页的例1及做一做,练习一第(前2小题题。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测量,使学生明确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建立1毫米的长度概念。
2.通过观察,使学生知道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3.在操作与交流中,使学生学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4.在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估测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重点难点。
1体验1毫米的实际长度,并形成直观形象。 2.学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突破方法;通过比画和量一量等实践活动来突破。
教法;谈话法。
学法;**学习法。
思想教育;进行“三维两反”教育。
四、教具准备。
硬币一枚o分、2分或5分) ,磁卡一张(**卡、商店积分卡或储蓄卡) ,学生尺,曲别针,铅笔盒,数学书,铅笔或签字笔等。 五教学过程。
五、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复习旧知。
1)师生一起回忆,曾经学过哪些长度单位? (米、厘米)。
2)请同学们以厘米为单位,分别测量曲别针、铅笔的长度。
3)集体交流:说一说你是怎样测量的。
2.导人新课。
请同学们根据掌握的知识,估计一下我们的数学书长、宽、厚各是多少?老师板书学生估计的结果。 提出问题”究竟数学书的长、宽、厚各是多少呢?
谁估计的结果更接近准确数据呢?”请同学分成小组对数学书的长、宽、厚进行实际测量。
二)**新知。
1认识毫米。
1分组测量数学书的长、宽和厚。 (2)组织全班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对测量结果进行交流。 数学书长:不到21厘米,差2个小格。
宽:不到15厘米,差2个小格。
厚:不到1厘米,只有6个小格。
提出问题:要想精确地表示出测量结果,而测量的长度又不足整厘米时怎么办呢? 引出毫米:
当测量结果不是整厘米时。我们可以用毫未表示s位于厘米间的一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 板书课题:
毫米的认识。
2.学习1厘米=10毫米。
请同学们拿出直尺,从直尺上选定1厘。长度里有几个小格。每个小格的长度有什么特点。 通过观察和数格从中得出,把1厘米平均小格,长是1毫米。1厘米=10毫米。
老师板书: 1 厘米=10毫米。
3.深刻感悟1毫米的长度,形成直观印象。 (1说-说,在生活中哪些东西的长、宽或厚lι= 量一量看你说的对不对。
(硬币、磁卡、钥匙等 (2)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品通常是以毫米为单位i量芒·ec演示:①自动铅笔、签字笔标志o. 5mm,0.
7mm等。②天气预报,今日降雨量达到了达到了多少毫米。)
3)说一说,数学书的长、宽和厚各是多少厘米多少毫米。
4)猜一猜,学生尺的厚度是几毫米?然后同学同桌合作验证猜的对不对。
三)课堂作业设计。
1练习一的第题。
2.练习一的第3题的前2题、第7
3.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
1橡皮长5 (
2)教室长10( )
3)玻璃厚5 ( 4)铁皮厚2( )
四)思维训练。
怎样能较准确地知道多少张纸的厚度是半毫米?
五)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毫米,硬币、磁卡、钥匙等物体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知道了当测量长度的结果不是整厘米数时,就可以用毫米来表示;还知道了厘米与毫关的关系是: 1厘米=10毫米。
作业;板书设计。
毫米的认识。
1橡皮长5 (
2)教室长10( )
3)玻璃厚5 (
(4)铁皮厚2( )
教学反思:第二课时分米的认识。
一、教学内容授课日期:2010 年月日星期
分米的认识课本第4页的例2及做一做,练习一第3题(第3小题) ,第4~6题。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测量,使学生明确分米产生的实长度概念。
2.通过观察,使学生知道分米与厘米、米之句约关系,全运行宵单的换算和计算。
3.在操作和交流中,使学生学会用分米作单伫圭行嚣量
4.培养学生估测的意识,提高学生估测的能亏
三、重点难点。
1.体验1分米的实际长度,形成正确表象。
突破方法;比画长短与实际量一量等实践活动来突破。
2.能够根据分米与厘米、米之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换算和计算。
突破方法;直观演示与动手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教法,学法;引导发现法,研究性学习的方法。
四、教具准备。
例2情景图(课件) ,**,蜡笔。尺子等。
思想教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五、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导言:同学们,昨天我们认识了一个新。
吗?到现在为止,我们共认识了哪些长度单位。 2.请同学们用语言表述或用手比画山 3.量出下面物体的长度,并用合适的单单位表示出来。
**长: 一一一蜡笔长一一一。
宽:一一一宽:一一一
二)**新知。
1知道分米产生的实际意义:
0)估算课桌的长和宽。
2)以小组为单位测量课桌的长和宽。
3)汇报测量方法:说一说你们是怎样测量的。
今天,老师还请来了四位小朋友。(出示例2情境图)他们也参加了我们的测量活动,下面我们就来听听、看看他们是怎么测量的 (多**演示)
用学生尺测量。 方法一:15厘米为一段连续量。
方法二:18厘米为一段连续量。
方法三:10厘米为一段连续量。
方法四:20厘米为一段连续量。
用米尺或卷尺测量均可。
4)针对10厘米为一段连续量的方法,师提出:”10厘米的这一段, 可以用一个比厘米大的单位来表示,你们知道是什么吗?”(板书:分米)
类似课桌的长和宽这样的长度,一般选用分米作单位来表示。
2.了解分米与厘米、米之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1观察测量尺,你们能不能从中发现分米与我们以前所学过的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
以小组为单位交流。
板书: 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 (2)练习:2米=( 分米。
30厘米=( 分米。
1米一2分米=( 分米 14厘米+26厘米=( 分米
3.会选择分米为单位进行测量。
1以分米、厘米为单位,测量课桌的宽是分米厘米, 课桌的高是分米厘米。
2)以分米、厘米为单位,测量前后两张课桌之间的距离大约是分米厘米。
4.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
1)闭上眼睛想一想: 1分米有多长?
2)用于比画一下,1分米的长度。
3)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约是1分米?
4)估测一下黑板的长度约是多少分米? 指名到前面测量,看谁估测的最接近准确长度。
三)课堂作业设计。
1练习一的第5题。
2.练习一的第6题。
四)思维训练。
在一块长2分米的塑料板条上,标刻出长度为1毫米的线段, 可以标出多少段?
五)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认识了长度单位分米,知道了当测量较长距离或物体的长度时,就可以用分米作单位;还知道了分米与米、分米与厘米的换算关系分别是:
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分米是小于米大于厘米的长度计量单位。)
板书设计;分米的认识。
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 (2)练习:2米=( 分米。
30厘米=( 分米。
1米一2分米=( 分米 14厘米+26厘米=( 分米。
教学反思:第三课时千米的认识。
一、教学内容授课日期:2010 年月日星期
千米的认识课本第7页的例3、第8页例4、第9页练习二第2题。
二、教学目标
1明确千米产生的实际意义,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
2.知道千米与米之间的关系。
3.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交往能力。
4.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的估测能力。
三、重点难点。
1体验1千米的实际长度,形成正确表象。
突破方法;通过实践操作法来突破。
2.明确千米与米之间的进率。
突破方法;通过实践活动法来突破。
教法,学法;谈话法,**学习法。
四、教具准备。
例3情景图,学校门口实际情景图,卷尺等。 五教学过程。
思想教育;进行民族团结教育。
一)学前准备。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名称。
1圆珠笔长约15( )
2.过街桥长约10( )
3.纸板厚约5 (
4.钉子长约4( )
老师对学生填写结果进行评价。指出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物体。
二)**新知。
1.感知千米产生的实际意义,知道千米与米之间的关系。
1)例3情景图:
提出问题:在生活中你见过这样的情境吗?谁能说一说这幅图主要说了些什么?
(从这里到叶镇还有21千米”等) 关于千米这一概念,你们对它都有哪些了解? (千米也是长度单位”“千米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千米又叫公里“ “1千米= 1000米”“千米是测量长距离时选用的计量单位”)
板书: 1千米(公里) =1000米。
老师指出:同学们说得非常正确,看起来大家对千米的了解还真不少。
2)课本第8页”做一做”的校园门口情景图。 提出问题:张小华家到学校的路程正好是1千米,你能估测一下, “她家可能在**?
川他从家到学校大约要用多少时间?” 老师指出:刚才同学们所说的,都是凭自己的主观感觉猜测的,那么,到底1千米有多长,你们哪位同学的估测最准确,你们能不能自己想办法来验证?
(3)以小组为单位设计验证方案。(四人一组活动)
4)汇报交流,呈现验证方案。
方案-.走一步大约长5分米,走2000步大约是1千米。从学校门口出发,走2000步,看走到什么地方是1千米,再计算一下时间。
方案二:显示课本第8页例4情景图。 在操场上量出100米的距离,沿着100米的跑道走10次,就是1千米,并计算一下时间。
方案三:显示课本第7页右下方图。 学校操场跑道长400米,沿着跑道跑2圈半就是1千米,并计算出所用时间。
2.体验1千米的实际长度,形成正确表象。 0)根据验证方案,以小组为单位,自选一种方案进行实践活动。 (2)各小组汇报实践结果。
板书:走1千米大约用15分钟。
)多**再次显示课本第8页”做一做”的校园门口情景图。 提出问题:刚才我们已经亲身体验了1千米的长度,知道了走l下米的路大约要用15分钟。
根据通过实践得来的经验,说一说开始你的猜测对吗?现在请你再说一说张小华家大概在**?如果是7:
50到校,她大约几点从家出发? 老师指出:看来许多地点都可能是张小华家,那么到底张小华家在**呢?
(借助多**显示一个距学校约1千米的实际地点,或给出一个具体地址。)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徐长春。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第一单元混合运算。单元教学目标。1.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经历抽象出混合算式的过程,理解混合运算 两步计算 的意义和运算顺序,体会混合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2.能初步学会借助直观图等方式,分析 表...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xx小学数学教学设计。2015 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 学科。任课班级。任课教师。2015年月日。五周长。单元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 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2 结合具体情境,通过观察 度量及比较 归纳等活动,探索并掌握长方形 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3 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 平行四...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测量。教学内容 毫米是用来量比较小的物体的长度时用的单位。教学主要是通过直观和操作,帮助学生建立一毫米的长度观念。分米虽然不是常用计量单位,但对加深学生对长度单位间十进关系的认识和后面学习建立千米的概念是有用的,因此教材中对分米也作了介绍。在实际应用中,计量比较长的路程,通常用千米 公里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