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补修教育学作业

发布 2022-07-18 13:46:28 阅读 2165

常用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实验法、参观法、练习法等。

依据: ①具体的教学目的和任务。

学科和教材的特点。

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特征,知识水平。

学校的环境和设备条件。

2思想品德教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1)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 (2)教育者与教育介体之间的矛盾;(3)受教育者与教育介体之间的矛盾;(4)教育者与教育环体之间的矛盾;(5)受教育者与教育环体之间的矛盾;(6)教育介体与教育环体之间的矛盾。

3试述思想品德的基本要素知,情,意,行的辩证关系及其对德育工作的要求。

1)知、情、意、行的辩证关系:①统一性:四者互相渗透、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互相转化。

知是基础。没有知、情、意、行就没有正确的思想指导,就会出现行动上的盲目性,情感上的冲动性,意志上的动摇性。情是动力。

没有情,知就很难发展到坚定的信念,“意”、“行”便缺乏内在力量。意是支柱、杠杆。没有意,知容易动摇,情难以控制,行也就不能坚持。

行是关键。没有行,知、情、意无法得到检验;反过来,有了行又可以加深、提高知,增强情,锻炼意。②矛盾性:

知、情、意、行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各因素可因环境、教育和个人实践的不同,呈不平衡的发展状态,以至会出现情通理不达,或理达不通等现象。

2)根据知、情,意、行的统一性原理,我们在向学生崐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要把知、情、意、行统一起来,使之相互协调。做到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根据知、情、意、行的矛盾性原理,我们在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取不同开端进行教育。

启发式和注入式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对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关系的解释不同。启发式强调在教师的主导下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在教学中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作用,激发学生积极地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注入式片面夸大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从主观出发,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不顾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能力的发展,使他们学习被动,成为单纯接受知识的容器。

从启发式和注入式的根本区别上可以看出:注入式教学是一种陈旧落后的压抑学生积极性的教学观点和教学指导思想;而启发式教学强调教师主导下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注意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责任感,激发学生积极地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智力的发展,它是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的科学的教学观点和教学指导思想,是值得在教学中大力提倡的。

5简述教学工作的基本任务。

一) 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形成基本的技能技巧。

教学的首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形成基本的技能技巧,其他任务的实现都是在完成这一任务的过程中实现的。

二)发展学生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般地说,智力是保证人们有效的认识客观事物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综合,它属于认识活动的范畴。现代教学要自觉发展学生的智能,尤其重视发展学生的创造才能和实践能力。

三)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

体力,主要是指身体的正常发育和身体各个器官的活动能力,教学不但要适应学生的发展水平和需要,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同时还要让学生掌握锻炼身体的知识和技能,达到增强体质,促进发展的目的。

四)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能力。

教学也要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要运用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来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这样即能陶冶学生的高尚道德情操,又能形成高雅的审美情趣,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五)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在传授知识,发展智力的同时,还要努力使学生形成一定社会所需要的政治观点、世界观和道德品质,这既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教学的内在规律的必然结果。

6为什么学校教育工作必须要坚持以教学为主。

1)以教学为主是由学校教育工作的特点所决定的; (2)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3)教学为主是由教学自身特点决定的; (4)历史经验已经表明学校工作必须要以教学为主,如我国建国以来教育实践能说明这一点。

我国德育的基本原则有:( 1 )共产主义方向性原则;( 2 )言行一一致原则;( 3 )正面引导原则;( 4 )通过集体进行教育的原则;( 5 )尊重学生和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6 )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7 )照顾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别特点的原则。

1)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建设,它的意义是:①师德对教师自身的发展与提高起保证和推动作用,使教师保持良好的从业心态;②教师的道德行为对学生是直接的示范,对于养成良好品德处于关键时期的小学生来说,是品德教育的重要因素;③师德修养直接影响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

2)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具体内容是:①对事业无私奉献;②对学生,真诚热爱;③对同志,团结协作;④对自己严格要求,以身作则。

9简述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民族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人。”

10简述班主任工作的任务。

一、引导学生正确选择人生道路。

一、直接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培养。

二、端正学生学习态度、调动学习积极性、建立良好的班级学习环境,保证学校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协调学校、家长、社会对学生的教育和影响,关注和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

四、负责学生的操行评定。

五、组织班级的各项活动,圆满完成学校交给班级的各项任务和促进学校整体活动的顺利进行。

六、建立一个有利于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班集体。

1)文化素养与学科专业知识(2分)

所教学科全面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②广博文化科学知识与多方面的兴趣和才能。

2)教育理论知识与技能

教育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②观察儿童能力和教研能力

教学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④教育机智

3)职业道德素养

忠诚教育事业②热爱学生③严于律己,为人师表。

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2)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3)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

一、 说理教育法。

1、 讲授法 2、谈话法 3、讨论法

二、 情感陶冶法。

三、 榜样示范法。

四、 自我教育法。

五、 品德评价法。

首先,教育能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其次,教育是科学知识生产的手段。

最后,教育是发展科学的一个重要手段。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人,他们的知识、能力、经验、心理品质等均不成熟,因此,教师不能简单地以自己的认识、想法、观念来看待学生,不能用自己的情感来代替学生的情感,必须研究学生现有的认识、思想、情感。学生是独立的个体,是有差异的人。

一个学生就是一个独立的世界,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立的人格特点和价值,不能幻想以一个什么截然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千差万别的学生。所以我们需要一种新的学生观,以平视的眼光看学生,即从学生出发来看学生;以动态的眼光来看学生,即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学生。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1.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建立相互平等、相互尊重、共同配合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主动地参与课前准备活动、课堂教学活动、课后延伸教育活动。只有使学生积极投入教学全过程,成为受教育的主体,才能使教育转化为自我教育。

2.让学生自主评价。小学生有了一定认知基础,能对事物作初步的分析、推理、判断和评价。教学中,应该让所有学生参与评价,通过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共同提高道德判断和道德评价能力,增强道德规范自我约束力。

3.让学生自主体验。

4.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5.发挥学生榜样的作用。学生中的优秀典型是学生最熟悉的榜样,是全体学生观察分析良好行为的活榜样。

教育学作业

对中国新形势下的教育改革的看法和设想。一 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尽人意的原因。一 生产力的发展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 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不平衡,而生产力发展仍然较低,还不能为教育的发展提供更多的物质条件和经济支持。2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人才的...

教育学作业

从 3 idiots 解读 以人为本 教育理念下的教育制度改革。摘要 教育制度是根据教育理念来制定的,教育制度的合理与否以及它是否完全遵从教育理念,是否完全依照教育理念执行下去,将在长远的意义上决定着国家的未来。目前,以人为本 的育理念的宣传力度虽然已经基本上达到了应有的程度,但是教育制度并没有完全...

教育学作业

五 教材与教学参考书。1 教材 现代教育学 扈中平 李方 张俊洪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6月第2版。2 教学参考书。1 傅道春编著 教育学 情境与原理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6月 2 王道俊等主编 教育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12月 3 睢文龙等主编 教育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